1.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2.今天油价下调了吗?

3.2022年油价还能下调吗

4.车价、油价双降却带不动车市增长,想买车的人还在犹豫什么?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油价第七轮调整公告_油价第七轮调整公告最新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如下:

1. 2014年,上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入俄,欧美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设施大量制裁,为缓解乌克兰冲突,签署了明斯克协议。

2. 2015年。美国、沙特、俄罗斯展开三角博弈,国际油气市场震荡,油价曾触底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不断扩大。

3. 2016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特朗普当选为。白宫指责俄罗斯黑客攻击,国际油价缓慢回调。

4. 2017年。乌克兰问题成为欧美的心结,这一年中不断对支持乌克兰独立州的俄罗斯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此时,国际油价缓慢恢复至50-60美元/桶区间,普京的支持率保持在80%以上。

5. 2018年,伴随着特朗普“逆全球化”举措及全球范围内制裁,欧美对俄制裁范围明显扩大。国际油价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普京支持率下滑。

6. 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委内瑞拉危机对冲了乌克兰危机影响,美国对俄制裁转向与委内瑞拉有关行动。国际油价保持平稳。

7. 2020年,俄内阁大范围调整,普京开启第四任期,疫情开始蔓延至全球。国际油价在这一年中波动幅度加大。秋季以后,美国筹备2021年大选,重回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

8. 2021年,美国对俄罗斯精准制裁,涉及到北溪2号管线,同时在外交等个各个层面对俄加以限制。10月以后,欧洲爆发天然气危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态度有所分化。由于能源短缺,国际油价上涨到80美元/桶左右。

以上就是从2014年到2021年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时间线。

今天油价下调了吗?

今天油价不会下调,最新调价在2022.9.21号24时,国内油价历经本年度第11次上涨后,7日新一轮油价统计周期第1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跌幅4.70%,油价预测下跌200元/吨。

继国际油价7日大幅下跌超5%后,9月8日,新一轮油价统计周期第2个工作日,当前原油变化率为跌幅7.83%,预测油价累计下跌幅度为330元/吨,折算为每升油价下跌0.25—0.28元。本轮油价调整时间为:2022年9月21日24时。

2022年油价还能下调吗

可能会。2022年的油市,基本维持高前后低的整体预期。

有专家预测表示,这次油价上涨大概率是“5连涨”的情况,但上涨幅度并不会太高,预计每升汽油、柴油价格上调0.1元,这样计算的话50升油箱加满油要多花5元左右,车主可提前加满油省下这笔钱。

不过国际油价市场也传来了好消息,就是OPEC+所达成的石油增产协议,将在3月份继续日均增产几十万桶石油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市场石油供应紧张问题,但油价想要大降增产需求要远远超过这个数。

2022年,随着疫苗供给增加,疫情影响或将快速“退潮”,带动全球性“场景修复”。这一背景下,全球出行强度有望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意味着原油需求预期有望进一步改善。

原油供给方面,与传统油井不同,页岩油的单井衰减速度较快,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不断地开新井。但基于2021年的财务数据来看,美国油气厂商的资本开支意愿依旧低迷,美国页岩油的潜在增产或低于预期。

中短期来看,原油产量的增长空间取决于闲置产能。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身为原油市场的“头号玩家”,手握全球九成以上的闲置产能,对原油的定价权极高,有利于维护原油产量的稳定性及可预见性。

至于替代能源生物燃料,考虑到上游粮食通胀已经“自身难保”,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并不高。2000年以来,大豆、玉米等生产的生物柴油的产能大幅扩张,已经成为原油的主要替代品之一。但受主要产区的干旱天气等影响,2022年粮食供给堪忧,叠加需求刚性的存在,涨价压力甚至不亚于能源,下游生物燃料或难以出现大幅增产的情形。

综合来看,2022年油价依然易上难下。自进入页岩油时代以来,美国原油产量的大幅扩张,使得原油价格的天花板被降低在120美元/桶。展望未来,OPEC定价权强化、增产公信力持续验证,美国页岩油增产后继乏力,对供给端带来的扰动或不足为虑。若伊朗带来的原油增量冲击被证伪,叠加全球原油需求依然处于改善通道中,那么对于油价而言,100美元/桶或仅意味着上半场,不排除冲上120美元/桶的可能。

车价、油价双降却带不动车市增长,想买车的人还在犹豫什么?

文/桃李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做事情总是讲究一个“最佳时机”,试图通过最少的投入来换取一个更好的结果。

就拿买车这件事儿来说,当汽车普遍降价,或者国家出台补贴政策时,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这就是一个购车的最佳时机。目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但成本下降还没有完全反映到车价上,自然可以等等,不过对于燃油车而言,这个时机其实可以说已经来临。

车市内卷,价格乱战,购车成本在下降

今年的汽车市场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乱”。先是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的出现直接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注意,9.98万元的价格更是直接击穿燃油车的防线,宣示着油电同价时代的到来。在相同价格下,新能源汽车开起来明显比燃油车更省钱,竞争优势更大,所以新款起亚K3在上市之后直接给出了2.3万元的优惠,其“放飞价”仅8.99万元起售。

而其他国产车也不甘示弱,起售价8.79万元的长安逸达以及7.99万元的艾瑞泽5GT等不断刷新价格下限,市场持续内卷。

而在内卷之外,车企之间还在进行价格乱战,尽管12万元的雪铁龙C6现在已经买不到了,不少人也在不断吐槽部分车企所谓的价格战根本没有“诚意”,但从整个市场来看,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燃油车的优惠并不少,加上目前很多飞去也推出相应的购车补贴,目前的购车成本已经处在一个较低水平。

用车成本同样在降

实际上,去年很多燃油车也有不小的优惠,而且下半年还能享受到“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但许多消费者依旧无动于衷,具体原因就在于买得起用不起。去年油价一路飙升,92号汽油价格最高一度突破9元/升,用车成本空前的高,不少车主只能选择“低碳出行”。见此情景,很多有购车欲望的消费者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不过,今年以来,油价的变动明显更利好消费者。此前,今年的油价已历经六轮调整,呈现出“2涨2跌2搁浅”的局面,目前92号汽油的价格处在7元区间,95号汽油离七元也只一步之遥。而第七轮油价调整即将到来,大概率将实现今年以来的第三跌,预计下跌幅度在0.28元-0.33元,这也将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大幅度的下调。

尽管油价离多数人想要的六元时代还有一段距离,但相比去年而言,用车成本已经下降不少。

车价、油价双降却带不动车市增长?

虽然汽车的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在下降,但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心动,反而更加犹豫。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前两周国内乘用车销量为41.4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1%。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大部分人都觉得3月的降价只是开胃小菜,毕竟目前大部分都是库存车,竞争力较弱,而在巨大的市场压力面前,扛不住的车企可能还会继续降价。而且油价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国内油价变动“多涨少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疫情三年让不少人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消费意愿明显降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车贬值的速度远比钱贬值的速度快得多,在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手头有钱比有车更安心,这些都是导致消费者犹豫的原因。

写在最后:

购车最佳的时机只是一个参考,车作为一种商品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其能发挥多大的使用价值,如果对车的需求很大,那么现在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如果一年开不了几次,即便是等到了最好的时机,也只是多了一个增加经济负担的摆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