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2019调价表_油价降价通知2019
1.油价下跌,补贴退坡,你还有什么理由买新能源车?
2.油价下调,买这三款省油SUV更6
油价下跌,补贴退坡,你还有什么理由买新能源车?
开篇我们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没有补贴和送牌,你还会买新能源车吗?
2.如果油价越来越便宜,你还会买新能源车吗?
从2009年登场以来,新能源补贴政策历经10年,到2019年6月26日起正式退坡,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同时地方补贴退出。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整体超过70%,超出业内预期。
在退坡后,部分车企比如广汽、比亚迪选择了补贴消费者不提价,但大部分还是很诚实的。比如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曾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上调了补贴后售价,从原来的13.58万-16.58万元调整至15.58万-19.98万元,增加幅度为2万-3.4万元;零跑汽车也在去年6月将全系产品售价上调1万元,调整后的补贴价格为11.99万-15.99万元;蔚来车型的补贴也均有明显降幅,ES6车型的补贴从3万元降至2万元,长续航版车型从3.6万元降至2.5万元,而ES8的补贴则从4.05万元降至1.15万元。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在去年大多选择了降低优惠幅度的方式,可见补贴退坡对新能源车的价格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今年开年,新能源车更是苦不堪言。首先在1月遭遇了例行的销量下跌(淡季),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43339辆,同比大降52.5%,其中纯电动车批发30855辆,同比降57.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批发12484辆,同比降34.4%。二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更是跌到了9951辆和12908辆,同别下降82.9%和75.2%。
疫情总会过去,但补贴不会再回来,同时新能源市场又面临了一个对行业影响不大但对消费者决策影响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油价越来越便宜了。
3月9日,欧佩克大手一挥,原油价格暴跌。到了3月23日,国际油价已经连续第四周下跌,美国原油价格更一度击穿2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重回5开头,笔者在油价下跌后去加油,一箱整整省了50元。
再回顾开头的问题,想必看到这里,大部分人的答案是“NO”。为什么呢?
1.很简单,补贴退坡、油价下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购买、使用成本完全是“此消彼长”。
2.城市的增量市场枯竭、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车有什么能力从传统的燃油车嘴边抢肉,让传统燃油车的用户去换一台新能源车呢?要知道大部分城市居民是没有充电条件的(老小区飞线这类不值得提倡),新能源车对没有稳定充电条件的人来说完全就是个负担,实用体验极差。
当然我们今天标题中的问题是“新能源车还有必要买吗?”那我们就在下文中继续探讨一下,有些什么能够诱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欧美的情况,今年一月,欧美国家的新能源车销量都出现了较大增幅,美国同比增长80%,德国同比增长134%,法国同比增228%,英国市场同比增143%。
雷诺ZOE
其中欧洲的增幅主要来自于“最严”环保法规的落实:2020年欧洲新车销售量的95%其平均CO2排放要低于95克/公里,达不到标准车企就要交罚金。其次,德国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提高了50%,法国给碳排放量(低于20克/公里)给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购车补贴,可以说欧洲的增长来自于政策。
特斯拉Model3
而美国近年随着页岩气开技术的成熟摇身一变成为产油国,大排量发动机也开始逐渐复兴,那么为什么新能源车的销量依然能增长呢?唯一的理由就是“开挂”的特斯拉。一月特斯拉Model3在全美卖出了6500台,整整翻了第二名本田Clarity?PHEV将近6倍,旗下3款车的销量占了全美当月新能源市场的60%,可以说美国的增长来自于特斯拉车型强大的产品力。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有什么理由能让消费者去购买新能源车?1.政策扶持?2.够强的产品力。
1.政策扶持
国内的新能源政策扶持包括了路权红利以及补贴。
路权红利在一线城市绝对是可以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上海、广州的新能源车直接送牌,就能决定大量不愿意拍牌、摇号的消费者会直接选择新能源车;而北京每放出一个新能源指标基本等于新能源车销量+1。在二月底,为了提振新能源车消费,北京率先有了动作:
2月26日,北京释放了54200个个人新能源车指标,在北京这样的限购城市,每个指标的背后就是一位持币待购的准车主,释放54200个指标等于是增加了54200台新能源车的销量。而在上海和广州,免拍牌/摇号的红利依然持续散发着诱惑力。?
补贴则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在今年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指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无疑也是让各大车企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正当人们开始期待2020年市场表现时,肺炎疫情暴发,给新能源汽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带来不小打击。
而在车市销量断崖下跌的2月,以佛山、广州为首的不少城市、地区都快速反应、接连出台了刺激车市的政策;而在三月,广州、海南、湖南等地都相继出台了系统性的新能源扶植政策,包括补贴车价以及加强基础建设。
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的,实惠有了,路权有了,市场就自然有了。
2.产品力
特斯拉为什么能够在油价便宜的美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和品牌价值。相比传统燃油车,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极简的设计、强劲的加速性能、以及“苹果式”的品牌效应都是许多消费者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同样,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汽车势必要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从燃油车手里抢蛋糕。如果不能解决充电便利性、续驶里程焦虑、二手车残值以及电池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势必还只能躺在政策上吃饭。
奥迪e-tron
而去年的补贴退坡,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养狼”。补贴退坡后大众、奥迪、日产、两田等合资品牌大举进场,特斯拉这样的全球领先新能源制造商也引进国产,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也能倒逼自主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并逐渐淘汰一些躺在政策上吃饭的“蛀虫”。中国能不能孕育出自己的特斯拉?就看车企们争不争气了。
写在最后: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2020年无疑是出师不利的一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消费者一度“陷入迷茫”:还有没有理由买新能源车呢?
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如果按照2500万辆的保守汽车市场总量预估(2019年为2576.9万辆),25%意味着625万辆新能源汽车,而2019年新能源车的全年销量为120.6万辆,整整需要翻五倍!
如此之大的野心,是不是预示着接下来会有更加诱人的消费刺激政策呢?无论如何,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只要够实惠、够方便,为何不买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下调,买这三款省油SUV更6
3月17日24时今年第5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92号汽油下调0.80元/升,95号汽油下调0.84元/升,0号柴油下调0.83元/升。如果以单次加油50升计算,每次加油可节省超40元。
油价下跌,再加上政策以及车企的购车补贴支持,想必今年可是购车的好时机。如果再购车一辆省油的车,那是不是好上加好了?根据美国权威评测机构《消费者报告》公布的2019年十佳省油SUV榜单来看,在中国可以买这三款,价格不贵,而且很受消费者青睐。
排名第二的丰田RAV4
国内售价17.48-25.88万元
全新丰田RAV4荣放使用了2.0L、2.5L混动两种动力组合,2.0L最大马力为170Ps,2.5L混动最大马力达到了218Ps,全系匹配CVT变速箱,油耗低至4.7L/100km,是非常省油的一款SUV。而且在2019-2020年度日本年度车评选中,全新RAV4荣放以436分的高分,获得了本届日本年度车大奖,成绩显赫。
全新RAV4荣放用了TNGA架构下的新一代家族设计语言,一改往日的中庸形象,外观设计走起了硬派路线。蜂窝状进气格栅搭配菱形的前大灯组,整个前脸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激进。
全新RAV4荣放的内饰设计也加入了较多粗犷的元素,中控台层次感很强,分区清晰。配置方面,全新RAV4荣放配备全景天窗、电动调节座椅、后排座椅4/6分割放倒、后排独立出风口等,流媒体后视镜可实现满载时也可观察后方情况。
作为在全球最畅销的紧凑级SUV,2019年丰田RAV4?累计销量超93万辆,在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top10中排名第三,足见丰田RAV4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排名第九的本田CR-V
国内售价16.98-27.68万元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本田CR-V拥有大批拥趸。本田CR-V有着不错的外形设计、宽裕的空间以及领先的动力和经济性,非常适合作为家用SUV。
本田CR-V搭载的是1.5T和2.0L混动两套动力总成,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4.8L。本田CR-V累计销量已近200万辆,也就是每一分钟能卖出一辆,充分阐述了本田CR-V的魅力。
排名第十的马自达CX-3
国内售价14.98-15.98万元
在国内,马自达CX-3以进口身份在华销售,定位小型SUV,拥有同级别突出的颜值以及动力匹配性。而且在今年的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马自达CX-3入选了2020?TOP?SAFTY?PICK+(最佳安全选择+)。
马自达CX-3仍以魂动设计理念为指导,对前格栅、前后灯组等细节进一步优化,例如新格栅内部的双横幅镀铬饰条设计精致,更具品质感;尾灯组内部结构进行了微调,点亮后辨识度更高。
国内在售的马自达CX-3全系仅提供2.0L+6AT动力组合,同时该发动机还增加了马自达最新的GVC矢量控制技术,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6L。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