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跌粮价大涨_粮油涨价了
1.油价下跌!粮价、猪价调控政策已经确定,3件事农民需了解!
2.油价涨、粮价涨,猪价开始跟涨,发生了啥?
3.国际油价下调,国内油价或大幅上调,啥情况?猪价、羊价有何变化
油价下跌!粮价、猪价调控政策已经确定,3件事农民需了解!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2022年现在已经来到11月下旬,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相信大家也非常关心油价调整的相关消息。
在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国际油价迎来持续上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了大幅涨价,这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的日常出行。
而随着12月份的日益临近,油价是否会迎来新的变化,国家针对粮价、猪价方面的调控政策又有哪些最新要求。
今天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汇报,根据已经发布的相关消息来看,油价即将迎来大幅下跌,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跌了!跌了!暴跌开始了...油价暴跌?中央动真格了!两禁一调控!
老道说:按照我国正式实施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来看。
涉及到油价调整方面,会重点以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变化为参考依据。
而根据新华社纽约11月18日正式发布的最新消息来看,国际油价在11月18日已经迎来显著下跌。
目前纽约商品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在1.56美元每桶,报收于80.08美元每桶,跌幅在1.91%。
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迎来了大幅下跌。
跌幅为2.41%,报收于每桶87.62美元。
从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动荡形势来看,新一轮油价下跌已成定局。
现在距离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最新周期,还有1天的时间。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能够继续呈现大幅震荡,那么在11月21日启动的成品油价格调整中,油价就将迎来大幅回落,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欧佩克原油出口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欧佩克国家已经限制了原油产能,但是受到市场油品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欧佩克限制原油产能的做法也并未让油价再次回升。
由此可见,高油价已经难以为继。
在12月份开始之后,油价迎来持续回落已经成为大概率。
除了关于油价调整的相关趋势之外,相信很多的农民兄弟也很收藏粮价、猪价的相关调控政策。
在今年国家针对粮价、猪价方面又会制定哪些具体的调控政策。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有三件事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第1件事:国家将大力整治囤积居奇、炒作市场的行为;
老道说:随着今年的四季度正式开始,国家针对大宗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对于可能存在的囤积居起、炒作市场的行为,国家也将进行严查整治。
一旦发现有相关机构进行炒作,也将进行严格治理。
第2件事:禁止任何人烘托紧张气氛、渲染涨价氛围;
老道说:我们以生猪价格的调控政策举例,在前段时间国家发改部门明确指出,禁止任何人故意渲染紧张气氛,哄抬涨价氛围,一旦发现此类问题,也将进行约谈整治,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明确规定。
第3件事:宏观调控层面会继续以稳价保供为核心全面落地;
老道说:而涉及到具体的调控策略来看,在今年的四季度,国家还会继续以稳价保供策略为核心,积极组织展开系列宏观调控。
对于粮价、猪价方面的调控力度也将持续扩大。
随着政策调控力度的持续加大,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一路高涨的猪价已经有所回落,粮食价格也在变得更加坚挺。
相信广大的种养殖户们的相关收益也能够得益于调控的保障,有所提升。
2022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老道相信在国家各项调控政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农民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好待遇。
在这里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系列调控政策、措施点个赞。
油价涨、粮价涨,猪价开始跟涨,发生了啥?
对于有车一族,感受最深的就是油价又涨了。
不少地区95号汽油已经进入到了“9元时代”,近期国际油价3连涨,布油超过115美元/桶了。
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提振,CBOT大豆期货强劲上涨,国内大豆在运费和收购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豆粕现货价格也是持续走高,部分地区豆粕价格已涨破5300元/吨。
生猪市场也不甘落后,市场看涨情绪转浓,猪价迎来全面上涨行情。
1、各地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猪价呈现南北齐涨态势,屠企提价收猪明显增多。
分地区看:
北方地区继续上涨。
黑龙江外三元生猪涨0.1元/斤,主流价5.3-6.0元/斤;吉林稳,主流价5.5-6.0元/斤;辽宁涨0.1元/斤,主流价5.6-6.0元/斤。
疫情导致部分地区交通不畅,影响白条和生猪调运,屠企低价收猪难度仍存,提价收猪现象增多。
南方猪价涨幅扩大。
广东外三元生猪涨0.1元/斤,主流价6.0-6.5元/斤;广西涨0.1元/斤,主流价5.8-6.3元/斤;海南稳,主流价8.0-8.5元/斤。
受北方猪价上涨提振,本地养殖场户看涨情绪升温,规模场提价出栏明显。
2、生猪期货进展:
3月22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开盘价13200元/吨,收盘价12935元/吨。
结算价13015元/吨,涨幅收窄至0.15%
3、生猪后市观点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68.2万头。
目前看存栏量仍比正常保有量高4%。
近两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反弹主要是因为新华疫情影响生猪调运,屠企收猪困难,加之部分空头离场。
按照之前的产能数据来看,5月份之前出栏量仍保持惯性增长,而消费端受多地散发疫情影响,猪肉需求疲软,行情宝预计近期行情在上涨过后仍有走低风险。
下半年因饲料价格上涨,猪价走低,消费好转等多个因素影响,猪价或再度走高,2209合约在16000元/吨仍有支撑。
丨来源:智农通行情宝丨原创作者:李海燕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
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国际油价下调,国内油价或大幅上调,啥情况?猪价、羊价有何变化
车友们将要迎来兔年油价“开门红”,机构预测2月3日国内油价将大幅上调280元/吨,而国际原油价格却明显下滑,这是什么情况?春节后,生猪、活羊价格和粮食价格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国际油价下调,国内油价或大幅上调
截至发稿前,纽约商品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9.35美元,相比前一日下跌2.049%。
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6.14美元,相比前一日下跌1.306%。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下滑明显,但是机构预测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会在2月3日上调280元/吨,折合每升汽、柴油价格上涨0.21-0.25元。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下调,国内油价却大涨呢?虽然我国成品油价同国际油价变化“同涨同跌”,但是以国际原油价格十个工作日的平均涨跌幅度为调价依据的,最近几天国际油价下调,但是从1月18日到2月3日这10个工作日中,由于全球原油投资者预期中国经济在春节后复工复产加大了石油和燃料油需求,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日均减产石油200万桶,在这一个调剂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依然是上涨状态,使得国内油价或将大幅上调。
当前,国内92号汽油价格在7.6元左右,2月3日上调后价格将会涨至7.8元左右。
国内95号汽油价格在8.1元左右,2月3日上调后价格将会涨至8.3元左右。
猪价下调,或将深跌
春节后生猪价格遭遇连续下跌行情,1月29日猪价仍在下跌,仅浙江、海南、重庆保持稳定。
经过最近两天的下跌调整之后,西南地区猪价来到了6.7-8元,东北地区猪价降至7-7.5元,华北地区猪价降至7.2-8元,华南地区猪价降至7.4-8.6元,华中地区猪价下降到7.4-7.9元,华东地区猪价下降到了7.5-8.5元。
近期猪价下调虽然有节后猪肉消费低谷的影响,也有养殖户“留猪过年”,节后生猪供应有保障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屠宰企业强势压价的影响。
经过一个春节期的消耗,屠宰企业和猪肉分割商库存量明显下降,节后急需补充库存,屠企压价收猪不仅可以刺激养殖端加速卖猪,还能降低自身生猪屠宰成本。
后续,生猪价格很有可能会遭遇深跌,逻辑有如下几点:
1、猪肉消费低迷的状态短时间难以改变,虽然正月十五之前都会处于猪肉消费高峰,但居民多以消耗春节前准备的腊肉和冻肉为主,鲜肉购买积极性并不高。
2、节前生猪价格跌至成本线以下,养殖端亏损严重,为了止损部分养殖户选择“留猪过年”,年后生猪供应有保障。
3、临近月底,集团化猪场恐加速出猪完成月度出栏任务。
羊价“一跌不起”
1月29日,国内两大养羊基地的河北唐县和山东盐窝,羊价仍在下跌,河北唐县的最新报价是:小尾寒羊串公125-135斤,13.4-13.1元/斤,细毛羊串公125-140斤,14.1-13.3元/斤,新民羊公125-140斤,14.3-13.4元/斤。
山东盐窝的最新报价是:小尾寒羊串120-130斤,13.5-13.3元/斤,细毛羊串125-130斤,13.8-13.3元/斤,新民羊125-130斤,14.8-14.1元/斤。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国内羊价一直不理想,除了因为之前价格理想,养羊量大幅增长,活羊产能过剩有关,还同疫情影响终端羊肉消费需求有关。
节前本是羊肉消费高峰,又赶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餐饮行业进一步受创,叠加羊肉价格整体偏高,而猪肉价格偏低被抢占部分消费市场,致使市场羊价“一跌不起”。
春节后是羊肉消费低谷期,节前羊肉需求低迷有很大一部分供应量被积压到节后。
养殖端可能还会出现一波淘汰母羊,清栏放弃养羊行业的“热潮”,叠加猪价在跌,羊价短时间难见上涨。
小麦价格难涨,但能高位运行
受最近今年节日带动作用的减弱,春节前终端购销不畅,面粉企业的面粉库存量较大,小麦受消费制约,价格变化不大。
虽然节后制粉企业陆续开工,但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小麦的收购积极性一般。
供应方面,受年前价格下降的影响,基层余粮量偏高,流通粮源有保障,加上政策性小麦持续投放,市场供应整体宽松,小麦价格短时间难涨。
不过小麦价格也不会出现明显回落,有希望保持持续的高位运行。
1、随着疫情稳定,餐饮业和旅游业恢复,面粉需求将会逐渐回暖。
2、基层余粮将会被逐渐消耗,长期供应收紧。
3、深加工方面的面粉需求量也会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