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怎么供

2.呼和浩特大昭寺 门前的佛像是谁

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怎么供

大昭寺佛像刷金价格_大昭寺主殿供奉金佛

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供奉方式为:

1. 信徒在佛像面前,必须脱帽、脱鞋,除身上饰物外,还要脱去外衣,袒露胸怀,以示尊敬。

2. 进入佛殿,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触摸佛像,不得跨越法器,不得在佛像前拍照。

3. 拜佛时,要面向佛像,双手合十,以示敬意。

4. 供奉时,要按照佛教的传统,将供品放在佛像前,供品包括香烛、供果、茶水等。

5. 敬香时,要双手持香,置于胸前,然后插入香炉。

6. 敬供果时,要双手持供果,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7. 敬茶水时,要双手持茶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8. 敬酒时,要双手持酒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9. 敬烟时,要双手持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0. 敬食时,要双手持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1. 敬经时,要双手持经,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2. 敬香烛时,要双手持香烛,置于胸前,然后插入香烛。

13. 敬供果时,要双手持供果,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4. 敬茶水时,要双手持茶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5. 敬酒时,要双手持酒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6. 敬烟时,要双手持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7. 敬食时,要双手持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8. 敬经时,要双手持经,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19. 敬香烛时,要双手持香烛,置于胸前,然后插入香烛。

20. 敬供果时,要双手持供果,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1. 敬茶水时,要双手持茶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2. 敬酒时,要双手持酒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3. 敬烟时,要双手持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4. 敬食时,要双手持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5. 敬经时,要双手持经,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6. 敬香烛时,要双手持香烛,置于胸前,然后插入香烛。

27. 敬供果时,要双手持供果,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8. 敬茶水时,要双手持茶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29. 敬酒时,要双手持酒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0. 敬烟时,要双手持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1. 敬食时,要双手持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2. 敬经时,要双手持经,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3. 敬香烛时,要双手持香烛,置于胸前,然后插入香烛。

34. 敬供果时,要双手持供果,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5. 敬茶水时,要双手持茶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6. 敬酒时,要双手持酒杯,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7. 敬烟时,要双手持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8. 敬食时,要双手持食,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39. 敬经时,要双手持经,置于胸前,然后递给佛像。

40. 敬香烛时,要双手持香烛,置于

呼和浩特大昭寺 门前的佛像是谁

阿拉塔汗

阿拉塔汗明史称俺答,生于1507年,卒于1582年,是明朝中晚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

阿拉塔汗的祖父是实现蒙古大一统的“中兴烈主”达延汗,父亲巴尔斯伯罗特是右翼3万户(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济农(副王)。阿拉塔汗3岁时,就养于蒙郭勒津之“额伯凯阿噶、锡尼凯乌尔鲁克之手”。畏兀特之阿巴里欲加害于他,二人使之免于难。17岁时他即带兵打仗,早期的生活主要是辅助兖必里克墨尔根济农(明史称吉囊)征讨兀良哈(明史称黄毛达子,住大漠南北)、卫郭特、撤拉卫郭尔(住青海、甘肃一带)和侵扰明朝边境。嘉靖二十一年(1542),兖必里克墨尔根去世,阿拉塔汗独肩重任,主持了右翼。他立志继承其祖父达延汗的事业,以盛雄“长北主诸部”为己任。因为他的祖父达延汗在正德十二年(1517)逝世后不久,他的子孙又复各据一方,分裂成为40余个独立领地。

阿拉塔汗娶妻也儿钟金哈屯,人们通常称之为三娘子,真实姓名已难考定。三娘子是汉蒙人民对她亲昵而又尊敬的称谓。1550年(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她生于鄂尔多斯草原,自幼容貌姣美,聪明机敏,能歌善舞,武艺超群,且善“番书”,通兵略,知权谋,被世人称为文武双全的奇女子。1570年(隆庆四年),她成为蒙古族土默特万户首领阿拉塔汗的爱妃,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阿拉塔汗执政,成功地消弭了蒙汉之间的多年战火,实现了边境互市。应该说,包头历史上最早走西口的晋陕人能够来到包头,就是由阿拉塔汗和三娘子的开明之举促成的。这些长城以内的汉人先前到来的多为“手艺人”,即铁匠、木匠、柳匠、毛毛匠、首饰匠、毡匠、画匠以及小商小贩,使“蒙地”的手工业和商贸得到空前发展,也促进了蒙汗和融及边境互市。在阿拉塔汗去世之后,她统率土默特万户部落,始终致力于蒙汉团结、共同为日后蒙汉人民结成亲如手足般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了表彰她的功绩,明朝皇帝在1585年(万历十三年)册封她为跺顺夫人,而三娘子的美名至今仍在土默特川上蒙汉人民之间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