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基本医疗保障预付服务_预付医保基金价格
1.医保里历年余额都算基金支付了吗
2.什么是基金支付总额
3.河北职工医保管理办法
4.医保支付价和零售价一样么
5.医保支付价是什么意思
医保里历年余额都算基金支付了吗
医保里历年余额不算基金支付了。
医保的基金来源主要包括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拨款等,基金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医疗保险费用。医保里历年余额并不会直接算作基金支付,而是留作下一年度的基金来源之一。
具体来说,医保的基金支付是按照医疗保险费用项目的需要进行的。如果当年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大于当年的基金收入,那么医保基金就会出现负余额。反之,如果当年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小于当年的基金收入,那么医保基金就会出现正余额。
对于正余额的情况,医保部门会将其纳入下一年度的基金来源之一,以保证医保基金的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而对于负余额的情况,医保部门会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保证医保基金的平衡和稳定。
医保卡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医保卡不得,这是明文规定的,一旦发现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部分省市医保卡可全家人用有些省份或城市一张医保卡可全家通用,十分便捷,比如浙江省、广州市等,家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近亲属;
3、以下情况医保不予支付:
(1)因本人打架斗殴、或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自身伤害的;
(2)在非定点医疗结构就诊或非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急诊除外);
(3)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其他责任事故造成伤害的;
(4)因酗酒、自杀、自残等原因进行治疗的;
(5)以及根据国家或当地规定应当由个人自付的情况。
综上所述,医保是指由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医保的主要功能是为参保人提供医疗保障,降低医疗费用负担,保障民众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什么是基金支付总额
我们先来看看报销比例是怎么确定的↓
以上面这张结算单为例,该参保人员的年龄、险种类型和就医的医院等级共同决定了报销比例。 依据成都医保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三级医院就医的医保报销比例为85%,该参保人员年龄超过了50岁但不满60岁,报销比例增加2%,所以他的报销比例就是87%。我们继续来看符合政策范围金额和基金支付金额↓
符合政策范围金额=医疗费总额-全自费金额-超限价自费费用-比例自付金额。相信聪明的您已经发现了,符合政策范围金额,也就是结算单中的5=4-6-7-8。 基金支付金额=(符合政策范围金额-实际起付金额)×报销比例,也就是结算单中的11=(5-10)×报销比例。 在这里必须要重点说一下报销比例这个问题。我们经常接到参保群众咨询——我的报销比例是多少啊?之前您可能也这样认为,比如说您住院花费了10000元的费用,您的报销比例是85%,那么您就认为医保应该报销8500元。现在通过我们的解释,您是不是也明白了,原来医保报销多少不是简单地用医疗费总额×报销比例,而是指(符合政策范围金额-实际起付金额)×报销比例。那么,各个关键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给您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医疗费总额就不用多说,就是您这次住院就医产生的一个总费用;
全自费金额您可以简单理解为医保不予报销的费用,比如有的药品、医用耗材等是医保不能报销的;
超限价自费费用是指部分药品、医用耗材和床位费等,医保基金实行限价支付,超出限价以上的部分全部由个人自付,比如说一个医用耗材的价格是1000元,医保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800元,那剩下的这200元就叫超限价自费;
比例自付金额主要是指乙类药品、纳入医保报销的部分诊疗项目和医用耗材等需要个人先行负担的部分,比如说一个乙类药品的价格是500元,个人需要先行负担10%,那么这500×10%=50元就是比例自付金额;
实际起付金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门槛费,比如该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在三级医院就医,门槛费为800元。
如果您想具体了解一次普通住院中到底哪些费用分别是全自费、超限价自费和比例自付,您可以仔细看看住院费用明细清单,上面也是一目了然的。 梳理完这些问题 眼尖的您肯定还有一个疑问公式中的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支付金额怎么在结算单中看不出来呢?
这是因为各统筹区的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政策及命名不一致,但为了跟国家医保局下发的基金码值保持一致,四川省医疗保险结算单中就统一命名为“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其实您只需要记住,结算单中的“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就是指我们所说的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我们再将该参保人员住院结算单中的 各项数据结合公式计算一次 看看我们的公式到底是否正确医保报销总额=(医疗费总额48796.8-全自费金额14328.81-超限价自费费用2136-比例自付金额5701.88-实际起付金额800)×报销比例87%+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支付金额6976.04。
我们再单独将各项数字剔出来看看。那么就是医保报销总额=(48796.8-14328.81-2136-5701.88-800)×87%+6976.04=29448.24。如果您用计算器验证就会发现,我们计算出来的医保报销总额跟结算单上面的基金支付总额是完全吻合的。河北职工医保管理办法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7医保新政策
近日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份意见中提到了哪些实用信息?小编为你梳理了诸多干货,赶紧来看看吧!
1、覆盖哪些人群?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范围包括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应参保(合)人员,即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2、将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的地区,可采取差别缴费的办法,利用2—3年时间逐步过渡。整合后的实际人均筹资和个人缴费不得低于现有水平。
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3、如何筹资?
坚持多渠道筹资,继续实行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为主的筹资方式,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4、筹资标准如何确定?
各地要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医保与大病保险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筹资标准。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的地区,可采取差别缴费的办法,利用2—3年时间逐步过渡。整合后的实际人均筹资和个人缴费不得低于现有水平。
5、保障待遇如何均衡?
遵循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的原则,均衡城乡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6、住院后,医保可以支付多少?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7、医保基金如何管理?
城乡居民医保执行国家统一的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基金独立核算、专户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结合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进付费总额控制。基金使用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保应支付费用及时足额拨付,合理控制基金当年结余率和累计结余率。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
8、明确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支付范围。
遵循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技术适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则,在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参保人员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有增有减、有控有扩,做到种类基本齐全、结构总体合理。同时,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调整。
9、医保支付方式有哪些
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及药品供应商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形成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通过支持参保居民与基层医疗机构及全科医师开展签约服务、制定差别化的支付政策等措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
10、何时开始实施
各省(区、市)要于2017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统筹地区要于2017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17省实现全民医保人社统一管理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印发以来,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新疆、北京、湖南、广西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正式出台文件,对本省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作出规划部署,如期完成了对整合制度工作提出的上半年任务要求。
以上8省从理顺体制、整合制度、提升效能“三位一体”整体考虑,对整合制度工作全面推进作出规划部署。一是明确提出将卫生计生部门承担的新农合管理职能及人社部门管理的城镇居民医保管理职能合并,统一由人社部门管理。二是按照文件“六统一”要求,对通过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要求。三是对明确整合工作任务分工以及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同时还对确保整合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提出具体要求。
截至目前,全国32个省区市(含兵团)中,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新疆、北京、湖南、广西8省已出台整合方案,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兵团9省在文件发布前已全面实现制度整合,以上17个省均突破医疗保险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将整合后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划归人社部门管理,实现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管理,这充分说明地方党委政府对统一医保管理体制的高度共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深刻认识。
从地方实践看,制度整合成效显著:一是群众普遍得实惠,改革获得感增强。各地在实践中采取“缴费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录就宽不就窄”的思路,居民医保制度的公平性显著增强,特别是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与保障水平均有普遍提高。二是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依托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参保登记、基金征缴、权益记录、待遇支付等一体化管理服务,避免了重复投入、多头建设,减少了重复参保、重复补贴。仅山东省整合就剔除重复参保250万人,当年节约财政重复补助资金8亿多元。三是增强了医保基金的互助共济能力,有利于发挥医保对医改的基础性作用。各地注重发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规律,促进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外部激励制约,为三医联动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以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无业城镇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解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一、为什么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与2007年,我国针对农村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分别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制度建立以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运行持续平稳,对于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项制度城乡分割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存在着重复参保、重复投入、待遇不够等问题。在总结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运行情况以及地方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二、目前地方探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工作进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
目前,部分省份、市、县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整合。各地一般按照“先归口、后整合”的路径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筹资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录就宽不就窄”的原则统一政策,采取“一制多档、筹资与待遇相衔接”的方式逐步过渡,建立起统一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经办管理资源,实行一体化经办服务。通过完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妥善处理特殊问题,做好制度衔接和实现平稳过渡。
总体来看,地方的探索为全国范围内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部分地区的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扩大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建设。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推动,医保制度与医疗服务体系协同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医保制度的筹资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当前,中央决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有利于推动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促进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四、全面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把握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是从政策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一制度、整合政策、均衡水平、完善机制、提升服务”。突出整合制度政策,实行“六统一”;突出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经办机构,提供城乡一体化经办服务;突出提升服务效能,实现逐步过渡和平稳并轨,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发展和深化医改全局,突出“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制度衔接。二是立足基本、保障公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负担和基金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异,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三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加强整合前后的衔接,确保工作顺畅接续、有序过渡,确保群众基本医保待遇不受影响,确保基金安全和制度运行平稳。四是创新机制、提升效能。坚持管办分开,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
五、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过程中如何实行“六统一”?
从政策入手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重点是要整合其筹资和待遇保障政策。在研究比对原有两项制度差异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统一”的政策整合要求。
一要统一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除城镇就业人口以外的其他城乡居民。允许参加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二要统一筹资政策。坚持多渠道筹资,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筹资标准,完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改善筹资分担结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地区可采取差别缴费的办法逐步过渡。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
三要统一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妥善处理整合前后特殊保障政策的衔接,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四要统一医保目录。各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遵循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技术适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则,在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参保人员需求变化,制定统一的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五要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定点机构管理办法,强化定点服务协议管理,健全考评机制,实行动态准入退出。对社会办医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
六要统一基金管理。执行统一的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外部监督制度,推进付费总额控制,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基金结余,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
医保支付价和零售价一样么
有时会比建议零售价高,有时会比建议零售价低
医保支付价就是医保基金与医院和药店结算药品费用时的药品零售价格。医保支付价指某地区所有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扣除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医保支付价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医保支付价就是医保基金与医院和药店结算药品费用时的药品零售价格。
法律依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 全面改革支付方式。各统筹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实施以总额预算为基础,门诊按人头付费,住院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适应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及医疗服务特点的复合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将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激励约束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用,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和基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减轻参保人员医药费用负担。各统筹地区要按要求制定出台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要对支付方式改革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改进完善。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通过设立专家库、改革案例库等方式,加强对统筹地区的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