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价格多少钱一盒_煤焦油的价格是多少
1.焦化厂生产的煤焦油的用途
2.煤焦油加工的简介
3.煤焦化的行业发展
焦化厂生产的煤焦油的用途
(1)提取单体产品为主 以德国吕特格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可从煤(煤焦油)中分离出400种产品,其中200多种已经产业化。日本住金化学公司可提取180多种产品,均已商业化。 (2)以沥青深加工为主 以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美国Rilly公司、澳大利亚Koppars公司为代表。日本三菱生产的针状焦、浸渍沥青、碳纤维独领市场,维持技术垄断,高价出售产品。Rilly公司利用煤沥青生产高级路面油、沥青漆、屋面防漏材料等20余个产品。 国外煤焦化工已基本淘汰粗加工模式,大量焦化厂关闭,同时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通过进口煤焦油初级产品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并出口,以获得巨额利润。德国煤化工技术储备可供自身使用30年不落后。日本新日铁从中国进口粗吡啶,生产精吡啶,再制成高效农药“敌草快”,市场价格可达10万美元/t。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南非也结合国情,引进技术,建立了完全可以与石油化工相抗衡的煤化工产业,年销售额达72亿美元,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煤焦化工产业在其中占具相当重要的位置。
煤焦油加工的简介
在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不断攀高,石化产品竞争力大大削弱,“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为长期处于竞争劣势的煤化工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据记者了解,在晋、陕、内蒙古等地,煤化产业作为传统煤化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煤焦油加工产业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投资煤焦油加工业一定要审慎。
煤焦油加工业现状分析作为炼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化产回收产品,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并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其中包括苯、二甲苯、萘等174种中性组分;酚、甲酚等63种酸性组分和113种碱性组分。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
目前,我国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多种化工原料,产品数量众多、用途十分广泛。专家认为,煤焦油简单加工后的利用价值不大,国内外普遍看好的是其深加工精制产品的应用。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工艺大同小异,都是脱水、分馏,煤焦油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等级、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投资及技术研发的趋势,我国煤焦油加工规模和技术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在煤焦油加工分离技术研发上取得的成果,为煤焦油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国外工艺相比国内呈现出大型化、多样性等特点,其加工深度及精度均优先于国内。
我国现有大中型煤焦油加工企业46家,年加工能力为540万吨。年加工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25家。其中宝钢化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焦油加工企业,4套加工装置能力为60万吨/年,山西焦化两套装置能力为35 万吨/ 年,鞍钢化工厂加工能力为30万吨/年,民企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也已形成40万吨/年的加工能力。
2005年,我国机焦产量突破了2亿吨,煤焦油产量为800万吨左右,由于原油涨价,被当作燃料油烧掉的比重增加,实际用于深加工的焦油量少于2004年。
去年以来,我国焦炭市场整体疲软,许多焦化厂为减少亏损不得不延长结焦时间,有的甚至熄火停产,导致煤焦油产量相对减少。加之国际原油涨价,许多燃料和重油用户纷纷转用煤焦油,造成煤焦油市场一路走强,致使一些煤焦油加工企业因买不到焦油原料而减产、停产。
煤焦油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煤焦油加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科研力量薄弱、投入少,现有装置规模小、工艺落后且过于分散,深加工力度不够、严重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煤焦油加工率低、加工深度不够、产品品种太少、加工装置规模小、开发应用厂家投入不足等问题急需解决。我国煤焦油加工同国外先进国家及先进技术相比,差距较大。如德国大单套加工能力在75万吨/ 年,从中提取的化工产品多达200余种,日本煤焦油最大的单套加工能力达70万吨/年,产品近百种。目前,我国焦油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更少,国内从煤焦油加工中提取的主要化工产品仅有20余种。
此外,国内煤焦油加工装置的装备水平、自控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过多考虑项目投资额,为节省投资不愿购入高水平装备。高温运转设备、耐腐蚀材质、高温高粘度介质的检测仪表等均不能找到合适的国内生产厂家,而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后续的维修水平又跟不上。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目前国内出现了煤焦油加工装置盲目建设的趋势。据了解,我国现有焦油年加工能力540万吨,在建加工能力425万吨,投产后合计年加工能力将达1340万吨,如果在建、拟建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焦油加工能力将是现有焦油产量的两倍多,焦油加工能力面临严重过剩,因此新建项目一定要慎重审批,避免重复建设。
煤焦油加工业发展建议据山西省工经联常务理事白玉祥介绍,发达国家煤焦油加工工业大致的发展趋向是:装置大型化、进行集中加工;由各大型煤焦油加工装置分工;各大型煤焦油加工装置分离出来的主要馏分进行交换集中加工;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深加工产品和精细产品的研发;对煤焦油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大集团大公司。
记者在调研时也发现,国外的许多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结合国内煤焦油加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我国煤焦油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切忌盲目新建煤焦油加工设施。目前,我国现有的加工能力尚且开工不足,加上新建、拟建的新设施,焦油加工能力已经产生过剩隐忧。由于与焦油加工“唇齿相依”的焦炭业不景气,许多焦化工亏损关门,导致焦油产量减少。
山西宏特煤化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元狮介绍说:“焦油供应不足,因为公司规模较大,产品较多,目前还不至于亏损,但利润空间已大大减少,而周边一些小的焦油加工企业支持不住,有的已经倒闭。”
能力过剩现象已经给焦油加工投资和产业发展拉响了警报,意向投资者务必慎重决策,分析研究市场。政府及有关部门则应加强规划管理等方面的调控,避免焦油加工业重蹈焦炭产能过剩、身陷严冬的“覆辙”。
其次,煤焦油加工项目建设要讲求规模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李元狮认为,由于焦油中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含量少,如果规模太小则无法提取更多产品,也不具备经济性,因此亟待扩大加工能力。
山西宏特将要规划建设的焦汕加工能力为100万吨,投产后产品将由目前20种增加到60多种,企业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国内焦炭产量、焦油加工量最大的省份山西,目前已做出明确规定,各地均不得新建10万吨/年以下的焦油加工装置。
第三,投资者必须做好市场调研,慎重考虑投资收益率。要对原料、产品、运输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详尽市场调研,做到项目原料来源有保证,产品市场前景看好,运输成本经济,投资产出比合理。同时,煤焦油加工项目属于高污染行业、危化行业,必须建设相应的环保和安全设施。
第四,注重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开发,加大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投入。目前国内外焦油加工工艺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是如何提高煤焦油各单组的分离效率,如何提高所得产品的纯度以及如何改善配套的生产工艺,尽可能多地提取更多有价值的组分,延伸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煤焦化的行业发展
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如今焦油精制先进厂家已从焦油中提取数百种产品,并集中加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焦化行业产业结构优化、机焦产量增长和煤焦油收率稳步提升的拉动下,我国煤焦油供应逐年增加。虽然国内煤焦油产能不断扩张,但受国家控制煤焦油等资源性产品出口政策影响,以及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煤焦油出口量逐年减少。煤焦油需求方面,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取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国内煤焦油深加工市场蓬勃发展。2011年以来,受消费需求带动,焦炭企业开工率提升,工业萘、煤沥青、炭黑等煤焦油下游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焦化行业在具有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焦化行业将加快兼并重组和整合,焦炭副产品深加工将成为焦化企业主要盈利点,煤焦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煤焦油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握新的发展形势,整合资源、集中加工,提高科研,改进工艺,避免盲目建设,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强化竞争实力,攻克技术难关,形成核心专长,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以资源利用率低、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耗、钢消耗、水泥消耗、水消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机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由如今以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己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政策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
煤焦化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焦化科学发展的途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化石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国形成石油化工与煤焦化相结合、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相辅相成,在整体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
煤焦化是资源消耗型行业,传统的煤焦化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行业。发展现代煤焦化要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煤焦化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采取以环境和资源可承受能力为基础的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煤焦化惟一可接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煤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说,煤焦化环保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问题。 1、发展石油替代品,把煤炭转化为高效、洁净的新型能源
煤变油即煤炭的液化,就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直接液化就是煤在高温高压下加氢裂解转变成油料产品;间接液化就是先对原料煤进行气化、净化后,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然后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有关油品或化工产品。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及中国对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发展“煤变油”产业势在必行。
2、发展化工产品,推动经济发展
3、开发煤层气,变害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1、煤焦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焦化企业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战略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职能战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为实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平台。
2、煤焦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确保人力资源供需乎衡的调节器
3、煤焦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提供指引
4、煤焦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强调具有可操作性
5、煤焦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具有相对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