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自制香油价格表_九月自制香油价格
1.农村遍地都是的苦苦菜为啥能卖到8元一斤呢?
2.成都特产
3.农历九月能钓鲤鱼吗,商品饵的搭配
4.农历九月夜钓鲤鱼用什么饵料好
5.九月的狗肉怎么吃最好
农村遍地都是的苦苦菜为啥能卖到8元一斤呢?
苦苦菜,味微苦性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微量元素,能清凉解毒,利尿,明目,止痛消炎,是咱们农村人一道难得的野菜了,每逢春夏,大家都把苦苦菜采摘回来洗干净滤干了之后,可以把它晒干储存起来泡水喝,用新鲜的苦苦菜剁碎做馅料,做包子与饺子吃,做糯米粑粑吃,焯一下水炒菜吃,放点调味料凉拌着吃,用擂钵加点芝麻,黄豆擂烂,加点儿白糖做擂茶吃,味道儿棒棒哒哦!
苦苦菜过去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真的到处都是,但是到了现代 社会 ,随着除草剂的问世,苦苦菜也逐渐地减少了,一般情况下都被除草剂给扑灭了,纵然是田埂上还或多或少生长着一些苦苦菜,说实话,现在咱们农村人也害怕除草剂的农药残留,也不敢采摘回来拿到城里去卖了,一旦顾客们吃了打除草剂的苦苦菜中毒了,你售卖者也必须要负有相应责任的。
苦苦菜在农村七星老农家乡,过去遍地都是,特别是田埂上最多,我小时候还经常采摘回来晒干卖到药材公司去换钱了,可是到了近几年来,大家种田不再刨草,都使用除草剂除草了,苦苦菜资源也越来越少了,不说你卖8块钱一斤,就算是你卖80元一斤,一天也难采摘到一两斤苦苦菜了,因为田埂上的苦苦菜有除草剂,你根本就不敢去扯,万一不知情扯到了别人刚刚打了除草剂的苦苦菜,卖给别人家吃了,出了问题就麻烦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农村遍地都是的苦苦菜能卖到8块钱一斤的价格,其主要原因就是人工成本高,年轻人都是些赚大钱的人,不会去摘,而只有一些老年人动作慢,采摘的地方也不多,一天也摘不了两三斤苦苦菜,还需要背着它搭车走路去城里卖,也赚不了几个钱的啊。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苦苦菜,我们这里称之为苦麻菜,每当现在这个时候,就是到田地里采摘苦麻菜的最佳时机。因为,最近多雨,苦麻菜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得以快速生长,长势非常旺盛。由于生长能力强,苦麻菜可以在田地里,山脚下或者贫瘠的地块繁殖生长。故而,野地里苦麻菜很多,用“遍地都是”来形容不为过。
但是,为什么农村遍地都是的苦麻菜却能够卖出8元/斤的价格,超过了绝大部分蔬菜价格。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农村很多人都知道苦麻菜可以吃,但是采摘回来主要是自己吃,没有出售盈利的意识。加上到村里收购干菜的商贩也没有对苦麻菜有收购的想法。这样,农村的苦麻菜虽然存在一定的食用价值,却没人去充分利用,打开市场。
再说了,苦麻菜作为一种野菜上了农村人的餐桌,主要是因为以前食物缺乏,没有蔬菜吃才选择了苦麻菜。现在蔬菜品种非常丰富,生菜、番茄、白菜、酸菜、红薯叶、黄瓜等,可选择性强。因此,很多农村人已经不去采摘苦麻菜了,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更加不去注意这个野菜,只有老人到季节了去摘一些回来尝尝。这样,苦麻菜更加无法形成市场经济了。
所以,苦麻菜无法形成市场经济,在市场上出现的不多,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高了。要不然,一天才卖出去1~2斤,价格1~2元/斤,也不赚钱,菜摊也就没有必要去卖这个菜。
一般情况下,季节性的蔬菜价格都比较贵,因为只有到了这个季节才有,不吃就要等下一年。所以,季节性蔬菜有卖高价的基础。苦麻菜就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野菜,只有现在这个季节,就是玉米进入生长期的时候才生长出来,并且长势旺盛,有很多嫩叶出来。这个时候采摘的苦麻菜才是最好吃的。所以,苦麻菜能够卖到8元/斤的高价,跟季节性是分不开的。
好了,以上关于苦苦菜(苦麻菜)8元/斤价格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苦菜能卖到8元一斤很不错了,苦菜味苦,很多人都不喜欢吃,所以市场需求有限,自然卖不上高价,你看农村的香椿叶到处都是,可以却卖的很贵,那是因为香椿叶真的很独特,所以很多人喜欢吃。
虽然苦菜吃了有很多好处,有解热解毒、名目、消炎、抗菌、防癌有一定的作用,似乎农村里能吃的野菜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农民养的猪很少生病的原因。
我记得我小时候,每年家里都要养好几头猪,我就去田野找猪草,而苦菜就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多野菜也会被当做猪草,而猪经常吃野菜,不仅食欲大开,身体也非常好,身体也特别结实,话又说回来,经常给猪吃野菜,一头猪一顿起码要吃好几斤的野菜,野菜又那么贵,最后再卖猪肉是不是亏大了呢?
在过去农村穷的时候,那个时候没什么吃的,农村很多人都会去山里找野菜吃,而在众多野菜当中,苦菜属于最不看好的那种,因为有一定的苦味,很多人都不喜欢吃,自然就不值什么钱。
如果说到营养价值,试问苦菜能媲美萝卜吗?萝卜号称土人参,可以泡汤、可以火锅、可以炒,味道也很鲜美,关键是价格又便宜,所以在农村市场,苦菜并不怎么受欢迎,价格能卖到8元一斤已经很不错,而且把苦菜采摘回家后,还要清洗、筛选等操作,人工费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苦菜真正的成本估计只有两三块钱一斤,你觉得呢?
农村遍地都是的苦苦菜为啥能卖到8元一斤呢?
苦苦菜是分布在我国北方和南方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田野、山坡、路旁。它的正式中文名叫苣荬菜,别名有苦菜、苦苦菜等,在我们这里常叫苦qiong菜或苦qiong(谐音)。
苦苦菜的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根直向下生长,稍粗白色。基部生长的叶和茎干上的叶形状基本一致,是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的,基部生长的叶多数,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叶片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中脉明显。有茎干,上部有伞状花序分叉,花**。果序圆球形,果实一端有白色冠毛,长一公分左右。花果期在我们这里一般是五月到九月。
据测定,苦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铁、钙等营养物质,人们食用后对人体有滋补保健作用,因此苦苦菜是多少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从多少野生植物中摸索选择的野菜食品,吃了多少年都有考究价值。吃法多样,我就不啰嗦了。
另外,苦苦菜还含有皂苷、氨基丁酸、黄酮类等有效成分,在医学上有清热解毒、利尿镇痛等作用。
题主问为什么苦苦菜能卖到8元一斤,因为它有食用价值,并且很好吃,在我们这里四月初卖到二十元一斤,现在还要十元一斤呢。
有苦味之称的野菜有多种,各地的苦菜、苦苦菜所指代不同,刺楸认为苣荬菜、苦荬菜、苦苣菜都可算作苦苦菜,这里就以苣荬菜为为例来分析能卖八元一斤的原因吧。
虽说如今的野菜受追捧,但并非所有野菜都有这样的运气,有卖几十元一斤的野菜,也有卖几元一斤的,还有不好销售的野菜。苦苦菜就是一种普通价格的野菜,野生的比猪宜不了多少,栽培的就没那么好卖了。苦苦菜那么苦,为啥能卖八元一斤呢?
按照生存态势来看,农村的野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虽已泛滥成灾,但猪都不愿意吃的,这类野菜的代表有水花生(空心苋)、马齿苋,尤其是水花生,其生命力顽强,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第二类稀少难觅的野菜,以苣荬菜、蕺菜等为代表。
第一类与其说是野菜,倒不如说它们是杂草,只在多年前被当成充饥的食物而落得个「野菜」的美名。那时虽没盐味,用这类杂草野菜做不出美味的菜肴,而现如今不缺油盐,也能做出 美食 来。但由于它们农村到处都是,欲除尽尚且不能办到,价格自然就不高了。
而第二类的苣荬菜就和第一类明显不同了,由于其为普通的单生草本植物,所以不像藤三七那样的藤类植物一样「见土就活」地长出一大片,也不似丛生的植物那样分蘖多,在某个地方往往只能见到几株,采挖后就又要到处去寻找。因此,其采挖成本高。
一年之中能吃到的野菜也和季节有关,有些吃嫩芽,而有些吃根,还有些吃花。这都要在最佳的季节去采挖才能弄到最好吃的野菜,野菜有一年生长的,也有多年生长的,但其供食用部位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就变老、枯死而不再适合食用,或者口感变差,苣荬菜就是如此。
苣荬菜虽为多年生,但在茎秆顶端出现花蕾后就不好吃了。刺楸经常到田间地头去采挖苣荬菜,但多作猪草,发现猪也更喜欢吃嫩的苣荬菜,所以食用期短也是能卖到接近猪肉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苣荬菜在农村虽然也不是到处都有,但刺楸这边的农村人还真不太愿意吃,因为它有点苦,平时可吃的菜太多了,并不差这种菜,反倒是城里人愿花高价买来吃,以便清清肠胃。
野生苣荬菜只有在四五月份才最幼嫩,之后就开始种植玉米,野生的也就更少了。由于多为野生,而并未大量栽培,也有对市场造成冲击,所以苣荬菜能卖到八元一斤也就不足为奇了。
许多有苦味的菜都有下火的作用,比如苦瓜,而据说苦苦菜亦如此。此外,还有多种作用,吃腻了油荤和普通蔬菜,吃点苦苦菜也不错。
在民间有谚语“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在我们老家,苦菜在河滩地和果树地比较多,苦菜的叶没有翠绿的色彩和光泽,很不起眼的,小的时候和现在,苦菜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在老家,我们叫苦苣,学名叫败酱草.
苦菜的适应性特别强,耐热,耐旱,还比较耐寒,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在农村不能说遍地都是但也确实不少,老家的价格没有超过五元钱的,2元钱就可以买不少,吃一顿足够多,我在县城也经常买,没有8元钱,不知道题主是哪里人,农村苦菜虽然多,也要去慢慢的采挖,还要专门去找鲜嫩的叶子,要避开有庄稼的地方,防止喷洒过农药.
苦菜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药用,吃法多种多样,不管如何吃都有一股清香的苦味,我来普及苦菜的吃法:
1.凉拌,吃的时候苦菜略微焯一下,捞出来以后洗去苦味,切碎,然后加蒜泥,盐,味精,香油,还有醋,拌匀以后可食用.
2.炒食,可以清炒,也可以和肉炒,还可以和猪肝炒了吃.
3.做包子,包饺子,馅可以和鸡蛋和肉搭配一起.
4.榨汁,这个估计大家不常用,放入白糖后,可以饮用,清热解毒.
5.腌制,用盐腌,或者是腌成酸菜.
6.晒干制成苦菜干,可以用来炖肉、排骨、肥肠.
但是我要提示大家,苦菜晒干后有强烈的“脚臭味”(这是今天在图书馆才查阅到的)。
这么多种吃法,但是脾胃虚寒的人不可以食用.
图书馆查阅到,苦菜可以入药,味苦性凉,可以清热解毒,辅助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无名肿毒、湿疹、痢疾等症.
苦菜作用之多,在农村不值钱,到了城里估计就贵了,8元钱,我感觉应该都是抢手货.
这个有多种原因的。第一农村虽多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普遍不吃野菜了,加上以前农药用的太多也不敢随便挖苦苦菜吃了,后来后人们的油水太大身体不好了,才开始又注重野菜了。第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人是想吃又吃不到,这也就有了种植苦苦菜的人,这样即方便了大部分上班族,又带动了农民一部分人的收入,两全其美。还有必径自己种的还是很干净的,也放心有没有农药之类的了。所以计算一下自己帐就明白卖八元还是值得的。
这种苦苦菜在农村到处都是,无人问津。这种苦苦菜生长非常茂盛,如果能吃就好,情况出于预料。有人采,我问采这干啥,他说当菜好吃,反正我还没有吃过。
这个苦苦菜在我们这边叫取麻菜,这个菜在我们这边价格卖的也是蛮贵的,我指的是野生农村稻田地里的,这个也有大棚种植的,不过就没有野生的卖的那么贵了。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只要一放学就会在田间地头去挖这种菜,这个菜在我们这边想吃野生的只有在五月份左右才有,过后地里都种植上粮食就没有野生的了。
这个之所以卖这么贵也是因为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鱼大肉吃的太多,身体里的脂肪太多了,就都有点开始喜欢想苦苦菜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物了,再有也是苦苦菜的功效对人的身体有利。
苦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很多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这些微量元素对我们身体及其重要,在长期饮用苦菜之后,可以清热燥湿,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并且它很有蛋白质等人体必要的营养成分,可以长期的食用。
随着 社会 经济的高速增展,种粮人越来越少,会种的人更是越来越少,因为种粮不值钱,人们选择到外出务工。为了不给土地和农田撂荒,人们选择大量的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等农残留及高的化学品,图得一时方便,减少劳力投入来获取占时经济效益,造成植被破坏严重,甚至不少植被灭绝,农残留物给子孙后代永久留存,埋在土地里面,好比留下了一个慢性自杀而又不得不吃的毒药。如今在农村宣传尽量不使用这些东西,政府引导、宣传倡议等,更有补贴使用机械除草等做法,但是见效不明显,农村老人们都说离不开这些了。
这些东西使用太多了,不要说苦菜价格高,吃不到,想找来做药都难得了。
成都特产
郫县豆瓣
豆瓣是烹制正宗川菜的主要辅料之一,因此四川城乡居民都有自制豆瓣的习惯,豆瓣作坊、豆瓣厂到处可见。郫县豆瓣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特色是味辣、香酥、色红,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被誉为“川菜的灵魂”。特别是用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价格在10 元左右。
青城茶
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花色品种丰富。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发掘古代名茶生产技艺,按照青城茶的特点,吸取传统制茶技术的优点,创制而成的。价格在80-300 元左右。
全兴大曲
老牌中国名酒,有“美酒如诗”的称誉。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山西人在成都开设酒坊,按山西汾酒工艺酿制。后来不断改进,终于创造出一套独特的酿造方法,酿出了风味独特的“全兴大曲”。取名“全兴”,寓意为“全面兴盛”。价格在80-100元左右。
1) 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 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2) 双流兔头 又叫双流老妈兔头。从开店至今已有十年历史,于2003 年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老妈兔头”头像图案。双流老妈兔头以其麻、辣、香的特点,深受蓉城及外地消费者的喜爱,适合大众消费。
3) 锅魁 四川有一种小吃叫锅魁,与锅盔同音,却不是一个品类,多为小吃和点心之用,并不做主食,而且自成体系,根据用料和做法,可以分出三十多个品种。中国地大物博,小吃名目繁多,虽一字之差,却去之千里。要想沿途寻访,一一品尝,所行之路,又何止千里。
4) 夫妻肺片 相传在30 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们所售肺片实为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质量日益提高。后来公私合营,郭氏夫妻并入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经过公司上下几十年努力,夫妻肺片成为著名小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饮食公司给“肺片”注册了“夫妻牌”商标,国家国内贸易部还给“夫妻肺片”授予了“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称号,“夫妻肺片”成了外地游客来川必尝的川菜之一。
5)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6) 担担面担担面 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7) 龙抄手 创始于上世纪40 年代, 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8) 钟水饺 钟水饺始于光绪十九年,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 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以其独特风味蜚声海内外,是成都著名小吃。分别获中国内贸部、中国烹协、全国餐饮绿色工程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绿色餐饮企钟业”等称号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9) 韩包子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 年成都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10)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是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 。 凉粉制作法有很多种,可也用绿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凉粉区别,及营养价值与凉粉的影响。
11) 蒸蒸糕 是用上米和糯米为原料,以九比一的比例放在碓窝中捣成米粉,然后用箩筛筛出细粉,再把细粉用火炒熟。在炒粉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火候,火过了,火粉要炒焦;火不够,米粉是生的也不行。炒熟的米粉还得筛过,才能装坛备用。蒸糕时,用清水洒湿米粉,用蚌壳作勺撮入木做的蒸盒内,然后轻轻地把米粉填满压平,上面再加上点白糖、红糖、洗沙或汤圆心子,还得放一小土它猪油,再盖上木制的笼盖,放在锅里蒸,仅几分钟就可蒸好。蒸蒸糕如同马蹄状,但比马蹄袖珍些,它色泽油亮洁白或白里透红、透黄,刚好一口的大小。卖蒸蒸糕的小贩常常挑一副担子。前面担着食具、木盒、米粉等原料,后头担着火炉、木炭、铁锅、蒸笼等。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
12) 叶儿耙 叶儿耙是有名的软糕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原料配方(100 个配料,每个重100 克):皮料:糯米5 千克粘米2 千克红糖750 克熟猪油250 克。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 克。
12) 叶儿耙 叶儿耙是有名的软糕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原料配方(100 个配料,每个重100 克):皮料:糯米5 千克粘米2 千克红糖750 克熟猪油250 克。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 克。
13) 甜水面 甜水面是四川省很有名的一道特色小吃。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这个面主要突出甜味,其次是陈醋的酸,并辅以姜、蒜汁的香以及豆芽的脆和辣椒的辣。其他地方也有不同口味的甜水面。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回味绵长。
14) 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
15) 赖汤圆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 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农历九月能钓鲤鱼吗,商品饵的搭配
额,这个嘛,如果有空的可以自制鲤鱼饵料。。。
主料有大米,玉米面,菜籽饼
先分别将大米,玉米面,菜籽饼炒香,趁热倒入适量香油拌匀略炒片刻,装瓶后用曲酒浸泡。曲酒度数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泡制好后气味越刺鼻越好
不过0.0这气味不敢恭维呢。。。。。。
方便点的就发动蚕宝宝吧- -。。。。秋季的鱼。。。加油楼主!
农历九月夜钓鲤鱼用什么饵料好
鲤鱼是杂食性鱼类,所以可供垂钓的诱饵、钓饵均很多,既有荤饵,又有素饵。如果你喜欢夜间钓鱼,推荐使用可亮灯的鱼竿线坠,这种光对鱼不敏感,但人却可以根据晃动判断是否有鱼咬饵。
饵食分类:
(1)诱饵:钓鲤鱼所用的诱饵很多,但多为素食诱饵。有的诱饵,如糠饼、豆饼、菜籽饼等块状诱饵,买来即可投入水域中使用;有的饵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如用曲酒浸泡大米、小米;有的在饵料中加入芳香物质,如用高粱酒泡茵香、曲酒浸丁香等中药,加入香精、香油等,对诱鲤鱼均很有效。对于粉状饵料,如豆饼粉、糠饼粉、麦麸、玉米粉等,若是炒熟用作诱饵,其效果会更好。有的钓者也尝试用发酵饵料,即将多种粉状饵料混合,进行低度发酵用作诱饵,其效果也不错。
需要指出的是,鲤鱼食性杂,由于各水域的水情、地域、季节等因素的不同,鲤鱼对不同的诱饵,反应并不一样,这就需要钓者灵活掌握,多方尝试,才能取得最佳诱鱼效果。
2)钓饵:鲤鱼的钓饵,可分荤饵与素饵两类。
①荤饵:用于钓鲤鱼的荤饵主要有螺狮、小虾、蚯蚓、水丝蚓、地蚕、蟋蟀、猪肝、生肥肉丁等。蚯蚓一般钓者喜用红色的蚯蚓,但有的钓者试用水蚯蚓,因其腥味大,效果也很好。
②素饵:钓鲤鱼的素饵种类很多,变化也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面饵:是钓鲤鱼的主要素饵,它以面粉、玉米面、米粉等为基本原料(玉米面、米粉需加水蒸熟),再加入白糖、曲酒、香油、虾粉等拌匀,捏成团后挂钩使用。
糟饵:是另一种主要素饵,它以豆饼粉、糠饼粉、麦麸等为基本原料(可将其部分炒香),再加入玉米面、芝麻粉、蚕豆粉等,也可加少量曲酒。糟饵可经低度发酵,效果很好。另外,米饭、糠饼粒、豆饼粒、嫩玉米粒、半熟的甘薯块(红心薯)和上豆丁、桑葚、年糕块等,鲤鱼也很爱吃。
此外,夜钓的特点是光线较暗,鱼儿遛边。因此,钓具也应适应这些特点。海竿钓具与日钓相同。手竿钓具有点差异,钓竿不应太长,一般选择3.6米或4.5米的即可,浮漂可用可不用。如果用浮漂需选用夜光漂(即夜光棒),才能看见浮漂的动作。
独特钓法
光线暗是夜钓的最大的特点,因此,利用灯光夜钓是夜钓的独特魅力所在。常见夜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马灯夜钓、电灯夜钓、竿上电珠夜钓、专用夜光漂夜钓等,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最后一种--液光漂夜钓。
液光漂,也称夜光棒,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材料制成的微型棒,体积小,分大、中、小三个型号,以适应不同型的浮漂。光的颜色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亮绿色、亮**,在黑夜其可视距离达十米以上。使用时将夜光棒安装在日钓的浮漂尖部,也可以买专用的夜钓浮漂,直接安装夜光棒。(一般不需重新调漂)
抛竿后发光棒露出水面,当看到发光棒有上下动作时即可提竿(鱼上钩时会出现送票或黑漂)。由于夜间鱼吃食比较猛,所以不必考虑几目的问题,提竿如出现空干现象,可适当延长提竿的时间。竿及线组的其他配置同白天钓相同。
九月的狗肉怎么吃最好
1》生炆狗肉煲
原料:
狗肉,蒜泥,豆酱,芝麻酱,腐乳,姜块,蒜苗,花生油,料酒,二汤,盐,黄糖,酱油,陈皮,茼蒿,生菜,花生油。
特点:肉质软烂,异香极浓
制作过程:
狗肉连骨斩成小块,入热锅炒至不见水溢,炒锅烧热下油,放入蒜泥,豆酱,芝麻酱,腐乳,去皮姜块,蒜苗段和狗肉,边炒边花生油,炒五分钟后加料酒,二汤,盐,黄糖,酱油,陈皮烧沸,转倒入砂锅焖九十分钟至软烂,食时加茼蒿,生菜,花生油,并另以小碟分盛辣椒丝,柠檬叶丝,熟花生油供佐食。
》五香狗肉
原料:
生净狗肉5000克,葱结250克,姜块50克,桂皮10克,八角5克,酱油500克,精盐25克,白糖250克,绍酒250克
制作:
1、将狗肉切成12厘米见方的大块,入沸水氽后,入大锅。
2、将全部调料一起下锅,加清水淹没原料,旺火烧滚后。
3、再用中火,煮至酥烂出锅,冷却后拆骨,根据需要切片装盆,食用时按各人爱好外带所需的佐料。
特点:
味道鲜香,肉质精细,色泽红润,冬令佳品。
2》五香狗肉
原料:
狗肉250克,小茴香、桂皮、丁香各6克,葱、姜、蒜、酱油、料酒、白糖各适量。
制作:
1、将狗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烧开。
2、放入小茴香、桂皮、丁香以及葱、姜、蒜、酱油、料酒、白糖 煮到狗肉酥烂,取出切成片,放回汤内即可食肉喝汤。用途: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软弱,四肢不温,阳萎 不举等症。
6》地枣狗肉条(韩国料理)
材料:
地枣400克(地枣,又名天蒜、野茨菰、剪刀草,在亚洲各地分布很广,根很似大蒜头,但直径仅有2-3厘米,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在山地或原野的草丛中。根与茎可食用亦可作药材,采集时,根和茎一起采,尽量不要伤根,时间选在4-5月花含苞欲放末放时,最佳。地枣具有解毒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痛,肠炎等症,并具有抗癌作用),狗肉50克(熟瘦狗肉),豆油500克(实耗75克)粉衣料:鸡蛋1个,右粉150克,精盐3克,酱油10克,胡椒面2克,清水100毫升蘸酱料:酱油20克,食醋5克,白糖3克,葱末2克
作法:
1、把地枣洗净,根丸洗净切片,荭切成丝段
2、再把熟瘦狗肉切成薄长条
3、鸡蛋打入瓷碗中,加入面粉、精盐、酱油、胡椒面、清水搅拌均匀,再将地枣和狗肉条放入,拌匀,使其挂匀粉衣糊
4、炸锅旺火烧热,放入豆油,烧六成热,逐条将挂粉衣的地枣狗肉条投入,火不要太旺,入锅变**,即捞出,控油,入盘
5、将酱油、食醋、白糖、葱末放入大瓷碗中拌匀,分装每个小碗内,蘸食狗肉脯和地枣条,即可
7》桂花狗肉(韩国料理)
材料:
狗上脑200克,鸡蛋液100克,精白面粉150克,料酒10克,精盐2克,味精2克。植物油1。5公斤,葱米5克,香油10克,芝麻盐15克。
作法:
1、将狗上脑肉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净,置于砧墩上,片成2厘米厚的大片,然后,剞上十字刀,剞后切成5厘米宽,7厘米长的片,放入瓷盆内,加入料酒、精盐、味精拌匀入味,再加入鸡蛋液和清水100毫升,放入精白面粉,搅拌均匀,待用。
2、炒锅上火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五面热时,一片一片地放入肉片,炸至嫩**时,倒入漏勺内,控干油,锅内留15克余油,放入葱末煸出香味,倒入桂花肉,加入香油,急翻几个身,出锅,入盘。
3、 食用时,随跟芝麻盐一碟,即可。
8》枇杷狗肉(韩国料理)
材料:
狗腿肉150克(瘦七肥三),青鱼肉150克,罐头竹笋50克,菠菜200克,鸡蛋液25克,细干淀粉100克,鸡蛋黄50克,富强粉100克,狗骨白汤50毫升,料酒10,花生油1公斤(实耗75克),精盐3克,味精3克,白糖100克,番茄酱50克,米醋25克,水淀粉5克,葱末15克,姜汁5克。
作法:
1、狗腿肉洗净,浸泡后捞出,去筋膜,青鱼肉用清水洗净,置于砧墩上,用双刀轻轻斩成细茸,放入瓷盆内,加入鸡蛋、料酒、精盐、味精和葱末、生姜汁,用3根竹筷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上劲即好。用手挤成24个圆子,滚上细干淀粉,竹笋切面4厘米长的小条24根,插入每个圆子作枇杷柄。
2、鸡蛋黄放入瓷碗内,加入少许清水,放入富强粉,用竹筷搅拌成干稀适中的蛋糊;再把菠菜择洗干净,控干水,切段。
3、炒锅上火烧热,加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将锅端离火口,放稳,将枇杷肉蘸上蛋黄糊逐个下入油锅,再将锅端到小火上慢慢的炸,一定不要火大,用手勺轻轻翻动,约炸5分钟,至枇杷肉呈金**即好。
4、另用炒锅上火烧热,加入15克花生油,烧热,投精盐、菠菜段煸炒至变色,加入0。5克味精,翻匀后出锅,滗去汤,盛入盘子两侧。锅再上火,加入狗骨白汤、米醋、白糖、精盐、番茄酱、料酒,见开即用水淀粉勾芡,调制成糖醋卤。用漏勺把枇杷肉捞出,倒入糖醋卤上,急翻几个身,淋入热花生油,翻匀出锅,盛入菠菜中间,即可。
29》酸辣狗肉(图)
原料:
鲜狗肉1500克、香菜200克、泡菜100克、干红椒5只、冬笋50克、绍酒50克、小红辣椒15克、精盐5克、青蒜50克、酱油25克、味精1.5克、醋15克、胡椒粉1克、湿淀粉25克、桂皮10克、芝麻油15克、葱15克、熟猪油100克、姜15克
方法:
1、将狗肉去骨,用温水浸泡并刮洗干净,下入冷水锅内煮过捞出,用清水洗2遍,放入砂锅内,加入拍破的葱、姜、桂皮、干红椒、绍酒25克和清水,煮至五成烂时,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将泡菜、冬笋、小红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净。
2、 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克,烧至八成热时入狗肉爆出香味,烹绍酒,加入酱油、精盐和原汤,烧开后倒在砂锅内,用小火煨至酥烂,收干汁,盛入盘内。
3、 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下入冬笋、泡菜和红辣椒煸几下,倒入狗肉原汤烧开,放入味精、青蒜,用温淀粉调衡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浇盖在狗肉上,周围拼上香菜即成。
风味特点:
1、 狗又称黄耳、地羊。它在所有的家养动物中历史最早,出现在数千年前。其祖先是狼,它的驯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我国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又有"香肉"之美称。民间还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湖南人民喜食狗内,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并上宴席待客,成为湖南风味名菜,如酸辣狗肉、红煨狗肉、红烧全狗等。
2、 狗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本草纲目》曰:"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益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
3、 此菜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软烂,芡汁稠浓,辣中带酸。
30》山城焖狗肉
材料:
狗肉500克、红腐乳30克、白腐乳30克、红米酒100克、菜籽油25克、冰糖20克、味精15克、 姜50克
做法:
1、狗肉剁块备用
2、锅里下菜籽油烧热,下姜片煸炒,下红、白腐乳研碎炒香,下狗肉煸炒至外表呈金**。
3、煸炒好的狗肉下红米酒、冰糖、味精焖约90分钟,至狗肉熟烂即可。
功效:温肾散寒、壮阳益精
按语:适用于畏寒肢冷、阳萎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等
31》姜附烧狗肉
原料
熟附片30克,生姜150克,狗肉1000克,大蒜,葱,各适量
制作
1.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将生姜煨熟。
2.将附片放入铝锅(或砂锅)内,先熬煎2小时,然后将狗肉、 大蒜、生姜、葱放入,加水适量炖煮,直至狗肉烂即成。
用法可分多餐服食,一次不宜过饱。
功效温肾散寒,壮阳益精。适用于阳痿、夜多小便、畏寒、四肢冰 冷等阳虚证,对身体虚寒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也有一定 疗效。
宜忌患感冒者禁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