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润滑油生产厂家_湛江特种工业润滑油价钱
1.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发布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2.湛江市友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3.世界十大机油品牌有哪些?
4.润滑油代理商经营如何按市场出
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发布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近日,上海、广东、福建、重庆、天津、山东等多个省份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化工新材料。
一、重庆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先进有色合金: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用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钛合金结构件及紧固件,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
高端合成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弹性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产品,尼龙66、尼龙6、长碳链尼龙等聚酰胺产品,PET、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产品,PMMA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VAE、PVB树脂等聚烯烃产品,聚碳酸酯产品,聚甲醛产品,BDO产品,以及合成材料主要原料。
其他新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 碳纤维材料、气凝胶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2.具体内容
(1)先进有色合金
加快氧化铝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电解铝、再生铝项目,构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上游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推动现有铝加工企业加强铝合金纯净化冶炼与凝固技术研究、高强高韧大规格型材板材加工技术等技术研发,规划实施好高端铝材系列项目,不断丰富铝及铝合金产品种类;
加快航空用高强韧钛合金工程化、产业化步伐,积极引育上游原料企业,进一步完善本地钛合金产业体系。发挥镁合金领域技术优势,推动现有企业加快高性能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镁合金锻件、耐蚀镁合金等产品开发,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壮大镁合金产业;
推动现有铜加工企业加快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铜合金引线框架、电子铜箔等铜合金产品开发。
(2)高端合成材料
发挥本地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A(己二酸)产能优势,加强环氧化合物、聚醚多元醇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PTMEG(聚四氢呋喃)、聚氨酯树脂等领域现有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完善壮大聚氨酯产业链;
依托本地AA产能优势,加强ADN(己二腈)—HDA(己二胺)、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等产品规划建设, 积极引育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领域企业,打造聚酰胺产业链;
依托本地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优势,加强丙酮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扩大MMA产能,积极引育PMMA(聚甲基丙烯酸)领域企业,打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依托本地PTA(对苯二甲酸)条件,加强EG(乙二醇)、PG(丙二醇)、BG(丁二醇)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 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产能,加快PET工程塑料产品开发,打造聚酯产业链;
依托乙炔、醋酸乙烯产品和技术优势, 发展VAE(醋酸乙烯—乙烯共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T-PVA(热塑性聚乙烯醇)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等聚烯烃产业链;
依托碳酸二甲酯项目,结合规划建设的MTO(甲醇制烯烃)项目和丙酮项目, 规划发展双酚A项目,打造聚碳酸酯产业链;
依托甲醇资源和POM(聚甲醛)技术优势, 扩大POM规模;
依托本地乙炔资源, 发展BDO(1,4—丁二醇)、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下游环节,壮大可降解塑料产品规模。
(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利用原料基础,推动相关企业研发制造 高性能PVA(聚乙烯醇)功能纤维、差别化氨纶、特种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PU(聚氨酯)超纤等产品。 推动现有玻璃纤维及制品企业加强无碱玻璃纤维先进池窑拉丝等技术研发,加快超细、高强高模等高性能玻璃纤维与制品,增强性复合材料,以及微纤维玻璃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微纤维棉衍生品等产品开发。面向 汽车 、智能终端等整机产品结构件需求, 积极引育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其它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领域企业。
(4)气凝胶材料
以硅基气凝胶为切入,延伸上游有机硅源、无机硅源、功能性硅烷等气凝胶前驱体及基材产业链,形成气凝胶产品集群及多种硅基化学品的新型高端硅产业基地。加快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隔热板、气凝胶隔热纸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气凝胶在航空航天、管道保温、建筑建材、新能源 汽车 、冷链物流、高 科技 服装等领域应用场景。加强超临界干燥技术、常压干燥技术、铝基气凝胶、锆基气凝胶和碳基气凝胶等技术储备,不断丰富气凝胶产品种类。
(5)石墨烯材料
推动现有石墨烯企业加强石墨烯大规模制备工艺改进优化,加快导电剂、导热膜、散热剂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石墨烯在环境治理、节能储能、电子信息、保温隔热等领域应用。
(6)电子化学品
发挥重庆市化工产品功能因子多的特点,发展精细化学品。面向电子、 汽车 等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育电子用化学品、新型涂料等领域企业。
(7)未来材料
发挥重庆市在碳基材料和半导体两个领域技术积累优势,以碳纳米管材料为切入,积极引育纳米材料领域企业,搭建纳米材料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场景,争取实现工程化应用。加强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导材料等领域研发布局。面向空天、深海、深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推动现有企业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二、上海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重点发展化工先进材料、精品钢材、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设计检测、大宗贸易等服务领域。推动先进材料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强材料基础研究、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衔接,系统性开展材料综合性能评价、质量控制工艺及工程化研究,加快布局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提升材料企业创新和产学研联合转化能力。建设新材料应用中心,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完善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重点指导目录,着力打造与战略性、基础性、高技术竞争性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材料产业体系。
2.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领域
(1)化工先进材料
以安全环保、集约发展为重点,支持化工先进材料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提高高端产品占比; 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黏合剂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高纯溶剂、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等专用化学品 ,加快布局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的中试共享平台,支持建设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到2025年,以上海化工区为主要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
(2)精品钢材
以绿色转型、精品提升为重点,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巩固提高第二、三代高强度和超高强度 汽车 用钢、高能效硅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高性能能源与管线用钢、高品质耐磨等高端产品的制造与深度开发技术,发展短流程炼钢;发展以特种冶金技术为核心的耐高温、抗腐蚀、高强韧的镍基合金,以及钛合金、特殊不锈钢、特种结构钢等。到2025年,以宝山基地为主要载体,打造高附加值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保持1000亿元左右。
(3)关键战略材料
以强化保障、应用带动为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出应用需求带动, 提升先进半导体、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膜材料、先进陶瓷和人工晶体等关键战略材料的综合保障能力; 支持重点应用领域企业建设市级新材料应用中心,开展重大战略项目的协同攻关。到2025年,打造若干百亿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集群。
(4)前沿新材料
以前沿布局、示范应用为重点, 加快高温超导、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建成中国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建设上海高温超导产业基地,推动高温超导带材向量产阶段转化并加快应用; 加快石墨烯在消费电子、智能穿戴、交通轻量化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3D打印专用高分子材料、陶铝新材料、金属粉末等专用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 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前沿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5)先进材料服务
以检验检测、平台服务为重点,推动先进材料企业提供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早期研发介入合作和定向开发服务,加快先进材料配方、设计等环节的攻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围绕原料检测、环境试验、质量检验、工艺分析等领域,发展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检测服务;推进材料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和资源综合利用平台建设,提供涵盖大宗商品信息发布、采购、销售、配送、供应链金融、物流跟踪等在线服务。到2025年,打造先进材料专业化、高端化服务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广东省
1.绿色石化发展要点概述
(1)提升炼油化工规模和水平,支持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等石油制品和有机原料发展;
(2)以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日用化工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为重点,加快石化产业链中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研制。
(3)围绕安全生产、绿色制造、污染防治等重点,加快推进石化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等工艺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逐步形成粤东、粤西两翼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粤西两翼先进制造业供给的循环体系。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2.绿色石化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
(1)炼油石化
依托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等市,加强油气炼化,发展上游原材料。
a.广州
加快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绿色安全发展项目投资建设,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建设园区化、集约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石化基地;
b.惠州
以中海油惠州石化炼油、中海壳牌乙烯和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为龙头,大亚湾石化园区为依托,建立上中下游紧密联系、科学合理的石化产业链;
c.茂名
以中石化茂名炼油和乙烯项目为核心,茂名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茂南石化区为依托,形成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液蜡等系列特色产品;
d.湛江
以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巴斯夫新型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清洁油品、基础化工材料,形成较完整的炼油、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链;
e.揭阳
加快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及相关石化项目建设,加强与大亚湾石化区联系合作,重点发展清洁油品、化工原料等产业。
(2)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
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惠州、中山、肇庆、茂名、湛江、揭阳、汕头、汕尾、清远等市,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业。
a.广州
巩固精细化学品及日用化学品发展优势, 发展合成树脂深加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日用化工等高端绿色化工产品;
b.深圳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化学品;
c.珠海
建设丙烷脱氢、顺丁橡胶、润滑油调和、丁辛醇、丙烯酸、精细深冷胶粉等天然气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重点发展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d.佛山
重点发展高档涂料、高纯试剂、粘合剂、气雾剂、专用化学品、稀释剂等;
e.东莞
着力发展日用化工材料、高附加值中间原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产品;
f.江门
以珠江西岸新材料集聚区为重点, 发展涂料及树脂、油墨、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
g.惠州
着力推动炼化深加工、 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的发展 ,加快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h.中山、肇庆
重点发展日用化学品、林产化工、合成树脂、粘合剂、涂料等产品;
i.茂名、湛江等市
依托上游炼化基础,向上中下游延伸,推动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发展;
j.揭阳
加快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
k.汕头
加强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汕尾、清远加快发展玻璃钢材料、航空材料、稀散金属、光电子材料、助剂、涂料等产品。
四、山东省
1.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
光威碳纤维高效制备成套装备项目、山东蓝湾功能高分子材料系列项目、石炭纪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尼龙12新材料及深加工项目、日照航空航天超轻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材锂电池隔膜项目、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项目、风电叶片拉挤梁和深海设备保护装置新材料项目、潍坊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等。
2.发展内容
聚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品类实现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建设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打造烟台、青岛、淄博、滨州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高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推动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5G、风电新能源等领域的耐磨、耐高温、低介电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淄博、东营功能陶瓷新材料和泰安高性能玻璃纤维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碳纤维T700、T800的产业化,积极开展碳纤维T1000、T1100、M60J、M65J、M40X的技术攻关,将威海、济宁、德州、泰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开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医用金属材料及重大工程结构与基础设施用镁铝合金、高品质先进铜合金、纳米金属等特种金属材料。布局新一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
五、福建省
突出精深加工、高值应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做大做优先进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
1.先进基础材料
大力推进有色、石化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重突破先进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基础材料由大变强。
(1)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重点
以高强高韧铝合金、高强变形镁合金、高强高导铜合金、耐蚀耐磨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为重点,发展重大工程急需、严重依赖进口的新一代大品种有色金属材料。
(2)化工新材料重点
巩固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新型涂层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大力发展氟新材料;提高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加快精细化工的绿色工艺和产品开发,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3)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
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陶瓷先驱体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
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的系列化、产业化技术,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的产能,加速研制聚苯硫醚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开发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的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先进复合材料及构件。
2.关键战略材料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我省产业提升需要,重点发展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1)稀有稀土功能材料重点
引导厦门钨业、星技等企业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加设龙岩、三明稀土工业园,延伸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推汀金龙稀土永磁材料三期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加快建设
中国厦门钨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推动硬质合金材料、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硬质合金工具、刀具、数控刀片、整体刀具等高端产品。发挥三祥新材等企业作用,开发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发展纳米陶瓷材料、氧化锆功能陶瓷、氧化锆结构陶瓷高性能研磨材料等。
(2)锂电新能源材料重点
发挥厦钨新能源、青美、杉杉等企业作用,发展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电池构件、包材等配套材料,研究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推动厦门、三明、宁德等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规模。加强钴、锂资源跟踪开发,加强冶炼副产品(伴生产品)中相关元素的应用提升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与循环寿命。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为电池材料生产提供保障。
(3)石墨烯重点
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打造两核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加强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导热材料、电子信息器件、环保 健康 产品等石墨烯应用材料与功能器件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超薄石墨烯导热膜的低成本、连续成卷生产技术,石墨烯分散技术、表面修饰技术,以及石墨烯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技术。
六、天津市
1.新材料发展要点概述
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六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8%,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2.发展内容
(1)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
扩大8-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产能,加快6英寸半绝缘砷化镓等研发生产。开发生产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功率光纤材料,提升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水平。 推动ArF光刻胶、正性光刻胶材料绿色发展,改进光刻胶用光引发剂等高分子助剂材料性能,提升抛光液材料环保性。推进聚碳酸脂类改性材料在智能硬件壳体应用,增强产品美观性、耐磨耐热性和绝缘性。
(2)生物医用材料
加大钛合金椎弓根钉、纯钛接骨板等脊柱植入材料开发力度,提高关节类、创伤类骨科植入材料性能。重点开发生物仿生纳米药物控释材料,增强纳米粒子靶向、缓释、高效性能。 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提升医用泌尿植入管、医用导管性能水平,提高密封塞等药用包装的安全性。
(3)新能源材料
重点突破高端钴酸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硅碳附件、中间相炭微球等负极核心材料,推进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材料生产线落地。 引入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企业,研发长寿命高分子质子交换膜,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纸等气体扩散层基材。推进太阳能光伏硅材料扩大产能,加快发展铜铟镓硒等太阳能薄膜电池材料。
(4)高端装备材料
积极开展首批次应用示范,推进高强度止裂厚钢板及船用耐腐蚀钢产业化技术开发。面向国产大飞机需求,引入先进航天材料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飞机风扇、反推装置用碳纤、玻纤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展镁铝合金薄板产业化制备技术攻关,加快轻量化镁铝合金材料在 汽车 车身、底盘、轮毂等领域应用。开发综合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传感器、伺服电机用钕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性能。
(5)节能环保材料
发展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等气体分离和水处理膜材料,拓展膜材料在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应用。推进硅气凝胶、碳气凝胶技术革新,降低气凝胶生产成本,扩大气凝胶在建筑节能、保温领域应用。重点开发低辐射镀膜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高档节能玻璃,加速产品优化升级。加快天津市生物基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
(6)前沿新材料
深化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石墨烯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墨烯防护装甲材料、石墨烯导电浆料、石墨烯弹性体材料等。推进高温超导电缆材料开发,革新高温超导薄膜技术,推动超导技术实用化。发展三维(3D)打印用合金粉末材料、纳米陶瓷材料,开发粉末雾化制备关键技术和快速制模工艺。
湛江市友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湛江市友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1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销售:汽车(不含实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的汽车)、汽车及摩托车零配件、润滑油、机械设备(除特种机械)、电子产品(不含无线电发射及卫星通讯接收设备)、二手车(除报废汽车)等。
法定代表人:陈慧伶
成立时间:2014-01-20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80200003113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大道北57号(湛江车城内)第A区第A58a号
世界十大机油品牌有哪些?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现如今,汽车机油品牌也逐渐的多了起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市场在售的著名机油品牌。
1、壳牌,市场占有率43%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集团)是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于1907年合并而成的。时至今日,壳牌集团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30个国家,雇员总数近10万人,业务更是涉及勘探和生产、油品、化工、天然气和发电以及可再生资源,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
壳牌集团在中国的经营已逾越百年,在中国的天津,浙江和湛江投资建立了三家汽车机油品牌润滑油调配工厂,而且积极参与合作的中国大型原油勘探项目,如南海项目。壳牌是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
2、美孚,市场占有率24%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它成立于1866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创造佳绩,是润滑技术的世界领先者,生产了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凭借着卓越的标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3、嘉实多,市场占有率12%
嘉实多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专家,归属于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的BP。虽然大多数人是通过汽车和摩托车润滑油而认识它的,但其实它还生产其他对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的润滑油,例如天然气开采、发电、运输业、工程机械车辆、冷冻、金属加工、塑胶、以及海运和一般工业所用的润滑油。
4、道达尔,市场占有率7%
道达尔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在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开展润滑油业务。2003年5月7日全球统一命名为道达尔(TOTAL),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旗下由道达尔(TOTAL)、菲纳(FINA)、埃尔夫(ELF)三个品牌组成。该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与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FINA)合并,及2000年3月道达尔菲纳石油公司对法国埃尔夫公司(ELF)并购这两次交易后的产物。
5、福斯,市场占有率5%
创立于1931年的德国福斯油品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曼海姆市,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润滑油制造商,专业研制、生产、销售各种汽车机油品牌、摩托车油、工业润滑油及特种油脂。
作为著名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德国福斯油品集团已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100家子公司。
6、康普顿
青岛康普顿石油化学有限公司(中外合资)1992年注册成立,主营COPTON(康普顿)润滑油,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产品线涵盖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摩托车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防冻液、制动液等七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可以为车辆和设备提供全面高效的润滑方案,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向开发特种油品。在纳米陶瓷机油、纳米抗磨剂和合成工业油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BP润滑油
1909年,BP由威廉?诺克斯?达西创立,最初的名字为Anglo Persian石油公司,现在的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BP的太阳花标志是根据古希腊的太阳神命名的。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经营范围涉及油气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销售、石油化工及煤炭、有色金属、计算机、海运、保险等多方面。
8、昆仑润滑油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油的直属企业,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润滑油公司。
公司于2000年12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公司现有2个研究开发中心、11个润滑油生产厂、6个销售分公司,总资产60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19亿元人民币,员工5000多人,能够生产28个大类700多个牌号的润滑油(脂、剂)产品,润滑油科研开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营销、服务、信息网络覆盖全国市场。
9、长城润滑油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化的直属企业,于2002年5月29日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公司地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具备120万吨/年的包装油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高档润滑油专业产销集团。2008年,公司包装油产销量100万吨。
公司集润滑油生产、研发、储运、销售、服务于一体。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茂名、湖北武汉、荆门、山东济南、河南郑州设有11家分公司,作为专业润滑油脂生产企业。同时,在北京、上海设有两个独立的研发中心。
10、统一润滑油
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壳牌控股的专业润滑油生产企业。公司以生产和销售"统一" 牌润滑油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市场,产品覆盖汽车用油、摩托车用油、工业用油、工程机械用油及润滑脂、刹车油、不冻液、汽车护理品等众多石油化工领域。
壳牌统一北京工厂总占地400余亩,加之壳牌统一咸阳工厂和无锡工厂,年综合生产能力达60万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车用润滑油专业制造商。
11、如何辨别机油?
(1)用肉眼来辨别。将机油倒在透明的杯子中观看,如果油品透明度好,无悬浮物,无沉淀,无杂质结块,则是比较好的油。
(2)闻油的味道。一般机油气味较为温和,如果有刺激性气味,尤其是燃油味重,有可能是再生油。
(3)看油的质量级别标注。根据API标准,质量级别标识中,英文字母越靠后的,使用性能越好(比如SL级别优于SG级别, CF-4级别优于CD级别)。
(4)看油的黏度级别标注。在同等质量级别情况下,黏度级别标注的W前后的数字相差越大,适用的温度范围越宽,是更高性能的机油。
12、如何选择机油?
机油的选择是很讲究的,车主选择机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车辆的档次及车况来进行选择。若选用了粘度过大的机油,会增加运动阻力,影响发动机功率;若选用了粘度过小的机油,保证不了润滑质量,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对于磨损已较严重,各配合间隙已较大的发动机,可选用高一级粘度的机油,以加强配合件的密封性能。简单点说,就是新车选择稀一点的机油,而公里数较高的车使用粘稠度高一点的机油为佳。
选择机油并不是越贵的机油使用效果就越好,如果你实在是拿捏不准,可以参考汽车的《使用手册》选用,肯定不会出错。但有一个原则要必须遵循,就是选择机油可以提高档次,但是不能降低。比如原厂装车油是全合成机油,10000公里换一次油,你不能选择矿物油,5000公里一换,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总之,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润滑油代理商经营如何按市场出
行业的发展,润滑油产品的消费提升到民用消费品,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购买润滑油产品就如现在我们购买饮料一样,商场、超市中都能够购买得到,无所不在。虽然油价的波动让很多油品经营者举步维艰,但是还是有很多“有志之士”纷纷步入润滑油行业,来张大海口分吃这份大蛋糕。于是润滑油品牌越来越多,从国外涌入的,国产的,不管有没有生产厂,只要有一点资金,有一点市场,都想自己操作一个品牌,在市场上一博痛快!于是润滑油代理商越来越多,汽配市场上做油的越来越多,每一个门面寻去,几乎没有不摆上一两罐油品的。大家好像赶集一样往这个市场赶,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笑着胜出的呢?做油的人越多,眉头锁得越紧,问题致命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不知道如何经营”。 现代润滑油市场竞争日烈,市场需求也愈来愈趋向多元化,所有企业的生存之道只有面向市场,效益的实现就只有市场一途。如果不能以市场为唯一坐标,盲目运作,有时甚至会与市场需求南辕北辙,结果就难免走入死胡同,落个“憋死牛”的结局了。 那么,我们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如何向市场要效益呢?笔者认为,润滑油企业经营者要想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并使之满意,就必须针对市场制订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打好以下三张牌: 一、产品牌 许多润滑油代理商当初选择经营某一个品牌,首先肯定从它的产品入手,比如产品的价格,包装,品种结构等,这些都是决定选择经营品牌的决定性因素。出于对售后服务的繁杂性以及经营的持久性考虑,润滑油产品的质量肯定是选择经营品牌的首先要素。但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因素影响,很多人将它的分量加重,甚至选择品牌之时将它作为第一要素或者决定性要素,因此,不少代理商选择了由研究所或者由某个高工自己组织的企业的产品来经营,却忽略了在产品质量保证之后的市场运作因素,比如价格,比如产品结构,比如市场配合运作方案等。因此会有这样的困惑:我的产品质量非常好,价格也不算高,为什么总是卖不出去呢?为什么销售量总是做不起来呢? 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完成客户的购买行为,所以得到客户承认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产品才确定一定的质量标准,不断地调整品种结构,但是无论怎样调整和改进,有一点必须明确,即质量和品种都只是为了实现销售( 效益)的手段和途径,这正是“产品牌”的关键。因此,在确立经营润滑油之后,选择一个品牌的产品,选择它们的产品品种,以及品牌之后的那个企业,都非常关键。如果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也不错,但是来自于厂家对你没有任何指导和支持,或者厂家本身的经营不稳定,你做好了它反而倒闭了,这样都不利于你的经营,因此打好一张“产品牌”,这需要你在出牌之前深思熟虑。 二、宣传牌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和零售商尽快地了解你代理的产品,亲近你的产品,解除消费者对产品的拒绝等问题,代理企业要特别重视产品的宣传介绍和推广工作。一种好的产品( 尤其是厂家刚开发的新产品,或者是这个市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品牌),如果不被广大客户、消费者所了解、所认识,那么它的质量再好、品质再高、包装再漂亮,也不会轻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这就好比“养在深闺无人知,好酒也怕巷子深”。 能够迅速广而告知的手段自然就是宣传。很多代理都很保守,认为我在某个地区宣传厂家的品牌,一旦成功了,厂家不认账了,有一种“为人作嫁衣”的感觉,几乎所有的润滑油代理商都希望厂家能够给予他们广告上的支持,登报纸也好,上电台也好,甚至是做一场促销也好,……所有的所有宣传的花费,最好是厂家“放血”,自己投入宣传,觉得不值得。正因为有了这种狭窄的认识,润滑油代理商几乎没有几个自己能够敢掏钱来做市场宣传的,美其名曰“厂家不支持,我就没有办法做”。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投入了宣传,市场做开了,最终获得最大收益的,还是代理商本身!虽然宣传带来的影响是消费者会对厂家产品的认可度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经销商企业本身的经营网络也会不断拓展和稳固,企业本身的知名度也会出去,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也会提高,对经销商本身也会有很高的忠诚度。哪怕某一天真的与厂家有什么不可收拾的结局,不再经营这个厂家的品牌,厂家也很难真的在你的区域市场上享受“渔翁之利”。不愿意投入宣传的代理很多,但是投入了市场宣传的代理商中,并没有因为宣传了厂家的品牌,一旦转营其它品牌而将市场全盘丢失的。 拿起了润滑油代理这副牌,不愿意出宣传这张牌或者出不好宣传这张牌,结局都一样。因此当你决定投入宣传时,一定要做详细的策划和预算,哪怕自己没有把握时,花些钱请人好好策划一下,总比钱花不到点子上打水漂好。宣传这张牌动需要动用资金,该如何出,一定需要好好规划。 三、服务牌 随着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增强和需求趋向的变化,服务因素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已超过以往,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有人因此认为:企业之间仅仅在品质与成本之间竞争的时代即将过去,竞争的焦点转向了服务,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价格优势的同时,如果不能提高对服务要素的认识,即使拥有优质产品,也不可能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一流产品。 润滑油产品是一个知识性比较强的产品,这种服务需求更为突出,代理商企业应该在产品入市之前,就得强化培训一帮得力的销售人员,主动向客户提供产品知识,引导客户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使客户在购买到有形产品的同时,得到额外的无形知识。在我们行业,这种服务的体现有很多种,目前运用较广而且比较简单就能实施的方式,就是向用户派发诸如《司机手册》之类的小册子,将使用油品的知识传播到司机那里。另外还有代理商定期举办客户培训,为零售商前线的导购人员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还有的是派业务员到零售商那里蹲点几天,亲自由公司本部的员工带领零售商员工来销售油品。……据称湛江的美孚代理商甚至自己投资购买了一套油品化验仪器,定期为自己的用户免费检测油品质量。他们这些服务都是超前的,值得我们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服务周到的商家,总是顾客盈门。上海大众公司售后服务高级经理奥伯尔先生曾说过,“一家成功的公司除了生产品质优良的产品外,还必须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一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正因为如此,上海大众在北到齐齐哈尔、南到海口、东到佳木斯、西到乌鲁木齐的全国四面八方都设有特约维修站,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完善及时的售后服务,可以说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潮流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润滑油行业的代理商,对于服务的概念,总是说的多做的少,甚至整个公司没有一个专职服务的人员,更不用说配备一个懂得技术的服务员了。据称某些做得比较大得润滑油代理企业,还真的花钱请了退休的老润滑油专家或者工程师为他们顾问,专门做服务工作,这种设岗设人的服务方案,是不是我们都可以考虑一下呢? 我们在润滑油行业的经营,其实就是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场人生,要想在润滑油这个牌桌上取得胜利,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有一手好牌(有一个合适的品牌和合适的产品),二是牌手的运筹帷幄(过人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理念)。笔者在这里仅是指出成功经营的三张王牌,但具体如何操作,则需要代理企业经营者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或稳扎稳打,或出奇制胜,各出计谋,各显身手了。(作者:张金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