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大跌股市怎么走_金价飙升股市大跌
1.大盘主动回撤是加仓良机 五大蓝筹板块受热捧!
2.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是怎么回事?
3.黄金涨价意味着什么?
4.国际形势对股市黄金白银的影响?
5.2022年10月份影响美股涨跌事件有哪些
大盘主动回撤是加仓良机 五大蓝筹板块受热捧!
年线攻坚战打响 主动回撤是加仓良机。
盛世创富:现在,国务院已经确定批准深港通开通,但还需要近4个月的准备期才能正式实施。短线有利好出尽意味,但中线市场存在利好预期,有助行情维持稳步上行节奏。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养老金入市相关的利好消息或许也会逐步跟进,所以利好预期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市场相对应的利空因素正逐步削弱,并未发现新的利空消息出现,相对来说,市场暂时没有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反弹行情进一步延续。市场短线在年线附近反复震荡消化上方压力后,继续展开突破行情是大势所趋。
巨丰投顾:消息面上,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实际上市场对深港通开通早有预期,周一股指的大涨或许就是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在提前运行扫货。技术面上,股指大涨触碰年线后,短期或有反复,不能有效突破的话回落概率较大。总体上,现在市场存量资金博弈格局已经被打破,随着利好刺激以及增量资金入场,股指的反弹或才刚开始,短期放量大涨触碰年线后或有短期回撤,切记追高下积极逢低低吸,尤其是空仓以及轻仓的投资者,如遇主动性回撤将是绝佳的加仓建仓良机。
大盘有震荡整固需求。
盛世创富:股指向上突破只是时间问题,昨日的成交量继续萎缩已经充分表明市场没有持续调整深跌的意愿,更多的将会是以时间换空间来消化短期年线一带的压力,并且前期4月份高点3090点附近的支撑也不会轻易跌穿,多头暂时处于一种蓄势的休养生息状态,后市仍然有望再度发力一举突破年线压制。
广州万隆:虽然沪指连续震荡两日,但是深市却表现出强势整固的态势,其中深成指再创阶段性新高,这些都折射市场资金的重心在深圳市场;再者,从60分钟K线图上看,沪指已经在3100点左右位置形成了一个支撑平台。综合来看,沪指有效站稳3100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宁波海顺:沪指面临年线的压制,短线的获利盘也成为股指上行的阻碍,近期权重板块虽有回调,但股指波动不大,题材概念持续回暖亦有利于活跃市场人气,沪指短期内仍有震荡整固的需求,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做好高抛低吸。
关注地方国企改革
天信投顾:股指近两日延续小幅调整,不过量能还是继续跟进,所以近期的调整可以视为是技术上的休整。整体上行趋势不改,当前沪指还是在3100点上方运行。而且沪指已经突破了今年2月份到8月份的整理平台,加之量能的配合,后续继续上行是大概率事件。此外,估值修复行情开始启动,地产、券商、煤炭、有色等板块近期都有不错的表现。即使如此,这些板块相对于中小创题材,无论是业绩还是市盈率等指标,优势依然明显。
广州万隆:可继续关注地方国企改革、PPP相关概念板块。本轮行情的核心仍然在改革,而当下国企改革正值推进的关键期,上海等地政策已经率先出台,国内其他地方跟进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利好催化剂将不断出台,地方国企改革仍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布局重点;而民间投资的下滑使政府力推PPP,当前券商一致推荐,短期有望受到资金的集中关注。
?
近六成资金集中加仓五大蓝筹板块
非银金融深港通利好券商
据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共有28只非银金融行业两融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约为38.41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位。
具体来看,上述28只标的股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的标的股有13只,中航资本、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期间融资净买入均在4亿元以上,分别为49890.38万元、43811.85万元、42555.42万元,此外,期间融资净买入超2亿元的标的股还有,中国平安(26586.05万元)、西部证券(26146.60万元)、招商证券(21900.79万元).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受融资客追捧的个股本周表现突出,28只个股本周均实现上涨,华泰证券(9.03%)、东方财富(6.77%)、国海证券(5.78%)、鲁信创投(5.62%)等个股周内涨幅位居前列。
对于非银金融行业布局方面,山西证券表示,深港通的开通将会吸引海外资金入市,有益于券商的业绩修复。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深港通的开通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给予券商行业“看好”评级。
房地产本周前两日融资净买入超亿元股10只
据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共有46只房地产行业两融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约为29.62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二位。
具体来看,上述46只标的股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的标的股有10只,金地集团期间融资净买入位居首位,达到43052.5万元,金融街紧随其后期间融资净买入30559.26万元,此外,绿地控股、保利地产、万科A期间融资净买入也较为显著。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受融资客追捧的个股本周表现也可圈可点,40只个股本周实现上涨,廊坊发展(26.79%)、陆家嘴(16.79%)、万科A(13.48%)、天宸股份(13.31%)、天业股份(10.88%)周内累计涨幅均超10%。对于房地产行业,中银国际表示,预计年内传统开发类板块持续性的机会不大,但持有型物业和低估值蓝筹股的资本回报率值得关注,转型类个股和国企改革也具有择时配置的机会。最新推荐组合:1。防御性品种推荐关注股息率高、资产折价高、现金流稳定的持有型物业企业:浦东金桥、金融街、外高桥;2。进攻性品种推荐资产安全边际较高兼具转型资质的中小市值个股:华业资本、嘉宝集团、中洲控股、广宇集团、天宸股份、天保基建等;3。国企改革题材且资产优质的个股:华鑫股份、保利地产、华侨城、中粮地产等。
银行有估值修复机会
据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共有14只银行业两融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约为26.54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三位。
具体来看,上述14只标的股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的标的股有8只,宁波银行期间融资净买入居首达到71110.56万元,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期间融资净买入也均在3亿元以上,分别为39095.04万元和31719.69万元,此外,期间融资净买入超亿元的标的股还有,华夏银行(29322.37万元)、中国银行(27371.77万元)、工商银行(19528.07万元)、建设银行(14528.29万元)、光大银行(10823.38万元).
市场表现方面,在上述受融资客追捧的个股中,本周共有5只个股实现上涨,招商银行期间累计涨幅居首为2.28%,中信银行紧随其后期间累计涨幅为1.09%,其他本周实现上涨的标的股还有,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
平安证券表示,现在银行板块对应2016年市净率为0.88倍,此前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过度悲观的预期仍有修复空间,且利率持续走低的环境下,现在银行股息率较实际利率的吸引力依然明显,市场风格的转换有利于提升低估值板块的配置价值。个股方面,推荐南京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短期关注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的估值修复机会。
有色金属黄金股弹性高
据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共有30只有色金属行业两融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约为17.44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四位。
具体来看,上述30只标的股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的标的股有5只,分别为,南山铝业(41655.80万元)、西部资源(17519.50万元)、中金黄金(16617.79万元)、山东黄金(16102.00万元)、紫金矿业(12746.46万元).
市场表现方面,在上述受融资客追捧的个股中,本周共有26只个股实现上涨,西部资源期间累计涨幅居首为19.82%。
太平洋证券表示,今年黄金股的弹性远高于过去多年,以往国际金价与黄金股的变动并没有那么好的同步性走势,这也源于现在A股市场中可投资的品种和热点并不多。建议短期仍继续持有黄金股,如果出现回撤,逢低布局山东黄金、湖南黄金等个股。
医药生物进入结构优化时代
据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共有56只医药生物行业两融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约为10.79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五位。
具体来看,上述56只标的股中,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的标的股有4只,分别为,上海医药(187.27万元)、天坛生物(11383.61万元)、爱尔眼科(10207.21万元)、康美药业(10132.56万元).
市场表现方面,在上述受融资客追捧的个股中,本周共有46只个股实现上涨,北大医药期间累计涨幅居首为11.12%。
东兴证券表示,医药行业已经从野蛮扩张时代进入到结构优化时代,未来5年至10年,应从行业分化大趋势中寻求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五大投资主线:第一,医改新政推进催生的投资机会,包括一致性评价(CRO如泰格医药等、药辅如尔康制药等、制剂出口如华海药业等)、三明模式带来的处方外流(分销+零售如国药一致、连锁药店如一心堂等)、分级诊疗(第三方诊断如迪安诊断、第三方影像如华润万东、康复养老、基层刚需用药如通化东宝等);第二,泛创新,包括创新药如恒瑞医药、创新技术(精准医疗如佐力药业、丽珠集团等)、服务创新(CRO、CMO);第三,泛服务,包括医疗服务(专科连锁如爱尔眼科、区域医疗集团如信邦制药、服务医疗如医院建设的尚荣医疗)、商业服务(包括GPO如海王生物和嘉事堂等、PBM);第四,国际化,包括制剂出口如华海药业和恒瑞医药、研发国际化如恒瑞医药;第五,高景气度领域,包括血液制品如华兰生物等、儿童医疗、IVD、中药饮片如康美药业等。
A股场内资金追逐交易性机会
1、经济L型之下,平衡市成共识
未来国内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基本已是共识,市场一致预期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但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央行须抑制资产泡沫并维持汇率),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业绩走势也将大概率呈现L型。根据经典的现金流贴现模型,股票价格取决于企业盈利前景、无风险利率以及市场风险偏好。因此,市场对于A股未来走势保持谨慎,市场风险偏好较难有趋势性变化。此外,加上“国家队”调控和政策监管导向,平衡市正在逐步成为市场共识。在这样的平衡市下,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场内资金被迫追求高抛低吸的交易性机会,因为长期持股更容易“坐过山车”。
2、高估值限制长线资金入场意愿
从估值角度来看,数据显示,现在A股剔除金融服务业整体市盈率为42倍,仍略高于历史均值的37倍,距离历史底部仍有较大距离;创业板市盈率则仍高达81倍。这反映出当前市场估值缺乏安全边际,尤其是中小创个股。在此情况下,长线资金入场的意愿逐步减弱。另外,今年A股资金面整体还呈现存量甚至减量博弈的特征。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8月第一周银证转账资金累计减少47亿元。
因此,场内资金很难有长期持股的信心,短期价格上升推升估值后,若不及时兑现,反而会因其他投资者抛售而受损。
3、市场资金热衷追“热点”
在大盘无趋势性机会、估值缺乏安全边际的市场背景下,具备“挣钱效应”的主题行情是存量资金弥足珍贵的“交易性机会”。而各路资金在参与的过程中,则更加强化了主题行情的持续性。
年初至今,锂电池、智能汽车、半导体、物联网等主题板块均阶段性活跃。以锂电池主题行情为例,在碳酸锂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性增长、国内锂电池动力电池目录将公布等利好的支撑下,市场选择性忽视了新能源汽车骗补、上游产能大幅扩张等利空,锂电池概念指数从3月11日的3030点涨至最高7月15日的5131点,涨幅近70%;期间,大量资金参与其中,锂电池板块整体成交金额从3月11日的68亿(约占全市场成交的2.2%),最高达到6月16日的630亿(约占全市场成交的10.6%).
不过,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局面下,主题行情仍属于中短期机会,事件性利好兑现、板块估值吸引力下降、新增热点争夺资金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板块行情面临阶段性修正甚至是终结。
4、个人投资者:短线交易者成为市场主导
去年6月至今年年初,三轮股灾导致长线持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笔者此前在同多家券商营业部核心大户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真正的长线投资者要么已经失去信心而退出市场,要么被迫转为短线交易。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两会以来每次大盘指数向上或向下突破20日均线时,当天及后续几天市场的成交量均较此前一段时间显著放大。这反映场内短线资金或有类似的入场或出场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短期行情的波动。
5、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同样严重
阳光私募:由于面临净值压力,今年以来私募基金(PE)交易风格普遍偏于保守,更多的时候是在追逐短线机会。其中,不少老的私募产品在三轮股灾之后已经逼近清盘线,风控成为第一要务;而一些新发行的私募产品同样因为净值缺乏“安全垫”,交易行为普遍谨慎;今年发行较为火爆的保本基金产品也面临类似问题。对于他们而言,选择风控较为容易且具备一定挣钱效应的“交易性机会”做好净值,成为理性选择。
公募基金:在大盘无趋势性行情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对主题交易性机会的把握,是基金旗下产品取得超额收益和排名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公募基金对于主题行情也有较强的参与意愿。
6、券商研报推波助澜
由于市场整体性机会较为缺乏,以券商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对于热点行情的机会同样“珍惜”。一旦出现主题行情的苗头,各家券商往往一致推荐,集体“刷存在感”。券商研究团队的大力推荐对于主题行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了短期行情的“挣钱效应”,也放大了市场波动。
以5月下旬的半导体主题行情为例,受美国半导体行业公司业绩向好影响,国内半导体行业逐步受市场关注,行情初步启动后,5月底至6月中旬,十余家券商电子行业研究团队先后发布数十篇半导体行业或个股的看多报告,而其观点也通过自媒体等社交网络广泛传播。此后的一个月,芯片国产化概念指数从4841点飙升至6079点,板块涨幅超过20%,七星电子(002371)、上海新阳(300236)等龙头个股股价更是几乎翻倍;板块整体成交由5月初的60亿左右大幅增加至170亿(6月27日)。半导体板块成为该阶段最炙手可热的主题。
综上,在各方面因素的合力下,“交易性机会”这一市场特征尤显必然性。历史上,类似的情况有:2013年初在政策宽松预期和qfii抢筹预期下的银行股行情,2012年末因《泰囧》票房超预期引发的传媒股炒作,以及2014年初美股特斯拉引发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暴涨等。因此,在未来平衡市格局和场内资金投资风格短期化的背景下,“交易性机会”这一市场特征仍将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交易监管政策收紧趋势明确,短期题材股交易性机会也受到较大影响。那么政策方面的因素会否打破现在的平衡?笔者认为,监管趋严对于市场热点主题个股的交易性机会形成较大的冲击,相关个股短期均显著下跌,同时市场成交金额转向清淡,但是场内活跃投资者完全退出股市交易的可能性较小,后期一旦监管标准明晰,这部分活跃资金仍将回到市场,交易性机会或将以新的形式重新主导市场运行。实际上,随着监管态度逐步温和,近期国企改革、举牌概念等个股已经出现活跃迹象,交易性机会主导市场的状态正在“回归”。最后,监管层对市场题材热点炒作过程中价格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但对于所谓部分热点题材的定向监管则值得商榷。流动性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多元化的参与者更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效率。过去几年中被资金炒作过的热点板块,也并非都是“纯概念”炒作。例如,影视传媒板块已经成为“新蓝筹”的代表,新能源汽车板块在今年也迎来了盈利大爆发,可见资金对于短期题材的炒作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的定价过程;并且二级市场对于部分新兴产业的高估值有望反馈到一级市场投资中,实现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笔者希望监管层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维护市场公平的同时,也应辩证看待资金追逐“交易性机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真正发挥市场合理定价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是怎么回事?
本周一(7月27日)盘初,黄金价格从1900美元/盎司附近一路走高,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目前最高至1945美元/盎司附近,创百年以来新高。从今年3月20日以来,金价已经上涨约490美元,涨幅接近34%。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抨击美联储要求进一步降息,强化了全球央行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美元指数一度创下近二年新低至93.8附近。本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7月利率决议,2点30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此外美国国会还会对一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激烈争论,全球疫情相关的进展也需重点留意。
扩展资料:
黄金白银持仓猛增地位直追美元
全球降息潮来临,黄金白银ETF持续增仓,投资看多情绪浓重,全球27家央行继续大肆购买黄金。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央行的买盘也增加了对金价涨势的进一步支撑。
纵观全球,众多因素对黄金形成重大利多,数十国央行对黄金大幅增持间接地说明了美元已经走在了逐渐的被抛弃的道路上,各国不约而同的开始用黄金来替代美元,黄金的牛市已然正式启动,操作上继续保持多头思路,黄金价格有望冲2000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后打开了上行的空间,上方已经没有任何的压力,只有整数关口的心理压力。本周四的利率决议可能是行情一个转折的关键,但是也未必会改变趋势上涨的走势,后市黄金还将继续上涨。
金价强势上涨不言顶,欧盘1928-30区域内继续进场多即可,上方目标先看1945的压力,突破后还将继续上涨,目前看向2000美元/盎司大关。
东方财富网-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后市看涨至2000?
黄金涨价意味着什么?
黄金涨价意味着通胀、有突发事件、弱势美元。
1、通胀。
当经济繁荣时,企业会扩大再生产,从而雇佣更多工人。老百姓的收入多了,自然消费就多了,需求增长,通胀就来了。
但这种是比较良性的通胀,即由于人们需求拉动型通胀,但它很容易转变成货币超发通胀,而一旦转为后者,经济就出问题了。这时,市场出于对未来经济通胀的担忧,使得黄金价格在预期和避险情绪影响下震荡上行。数据显示,美国近15年的CPI走势与国际金价走势呈高度正相关。
2、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既包含了利好事件,也包含了黑天鹅事件,但这些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并没有多少市场预期。但是现在黄金不是只有在风险负面事件发生时才会大涨吗?这一规律在现在看来变得不是特别的明显了。
比如此前美联储加息时,黄金有时也会大涨。按道理说加息意味着对未来经济保持乐观,避险情绪消失,从而对黄金形成打压,但历史数据告诉我们,1970年代美国利率不断上升时,黄金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开启了大牛市,因为那时美国面临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石油危机等多重地缘政治风险。
3、弱势美元。
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大致呈负相关,即美元涨,黄金跌;美元跌,黄金涨。但这一关系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宏观环境中也变得越来越弱,很多时候也会出现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同涨同跌的情况。
国际形势对股市黄金白银的影响?
(1)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升值会促使金价下跌,反之则推动其上涨。但在某些特殊时段,尤其是黄金走势非常强或非常弱的时期,金价也会摆脱美元影响,走出独自的趋势。过去十年金价与美元走势存在80%的逆相关性。 。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 比如今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供求关系 由于世界主要石油现货与期货价格都以美元标价,油价涨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汇率的变化,世界通胀率的变化。油价与金价间接相互影响。比较之后发现,国际金价与油价的涨跌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时间较多。
2022年10月份影响美股涨跌事件有哪些
本周第一个交易日,海外变盘。
美国股市新季度伊始大幅走高:道琼斯指数涨2.7%,至29490.89点;标普500指数上涨2.6%,至3678.43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3%,至10815.43点。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最佳季度首日表现。
(资料仅供参考)
比特币上涨1.86%,至19589.94美元,打破了四个交易日的连跌纪录。
布伦特原油上涨4.4%,至每桶88.86美元(市场猜测石油生产大国可能很快宣布减产)。
在债券市场,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上周五的3.802%下降到3.650%(今年首次下跌多达26个基点,也是过去10年中的第二次)。
金价上涨2%,一度突破1700美元。
美元对离岸人民币触及7.0901的日低(中国央行可以松一口气)- 美元指数下跌至111.5水平。
简而言之,除了美元下跌,其他一切都在上涨。之前在9月抛售的市场,全部经历上涨。
在本轮上涨背后,有三个变盘事件:
1、英国放弃减税计划(推动英镑走高,压低美元)
英国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当天发表声明,宣布将放弃此前提出的取消45%最高所得税税率的计划。克沃滕发表声明后,英镑对美元汇率随即上升。
2、美国制造业数据疲软(坏消息成了好消息)
9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从52.8降至两年低点50.9(低于市场预期的52.2),新订单和就业指标均跌破50的荣枯分界线。
“坏消息”对市场来说意味着“好消息”,美联储不必如此激进的加息。
另外,从分项数据看,通胀出现回落迹象——新订单萎缩,工厂出厂价连续六个月下降,支付价格的通胀指标也下降至51.7(预期 51.9,前值 52.5)。暗示美联储用来对抗通胀的利率上升可能已经软化了对商品的需求。当前的风险是经济放缓,利率下降,而不是因为通胀飙升而利率上升,这是个好消息。
经济数据表明美联储加息正在产生后果。
3、美联储激进加息押注减少(终点利率预期下降至4.46%)
交易员下调了对美联储加息的押注,美联储会期对应的2023年初互换价格大幅下降。3月份会议对应的互换利率一度下降15.5个基点;尾盘跌8个基点,表明明年政策利率峰值4.46%,而最近曾预计超过4.60%。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