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理财产品有哪些 哪个黄金理财

2.20世纪初美元白银比价

3.在北方的冬天如何进行金矿堆浸呢

4.黄金的基本知识,

5.存钱和存黄金哪个好?

黄金理财产品有哪些 哪个黄金理财

北方黄金珠宝_北方哪个城市金价便宜

1、纸黄金:最适合中小投资者

“纸黄金”是一种个人凭证式黄金,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黄金,个人通过把握国际金价走势低吸高抛,赚取黄金价格的波动差价。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账户”上体现,不发生实金提取和交割。中行的“黄金宝”、工行的“金行家账户金”、建行的“龙鼎金”个人账户金交易都属于这个范畴。

目前来看,由于“纸黄金”业务操作简单、不存在实物储存问题,最适合中小投资者操作。只要秉承半年到1年以上的中长线操作原则,一般都可以有所获益,近年的年收益率为20%到40%,完全与国际金价同步。但账户黄金是黄金的虚拟买卖,没有保值功能,并不能抵御通胀风险;而且与实物黄金品种相比较,纸黄金的手续费也比较高,利润比较小。

2、实物金:费用低但不方便

目前的实物黄金交易品种为Au99.99、Au100g两个品种,报价方式为人民币元/克,最小交易量为100克。实物黄金有很好的抵御通胀的作用,更适合那些希望长期保值、有真正提金需求的投资者,且双向交易手续费只有交易总额万分之十五(0.48元/克左右),较之纸黄金为低廉。但从近两年的实盘原作来看,实物黄金供给不足是该领域的硬伤;而且,炒卖实物黄金必须提金,而国内的提金地点十分有限,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太方便。

3、黄金T+D:收益大风险也大

黄金T+D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种能够投机的黄金投资品种,其特点是可以以小博大。买卖时间为早上10:00至凌晨2:30;还有一个做空机制,即在高价先卖出,在低价再买入平仓赚取差额,手续费与金交所现货金手续费等同。

由于黄金准期货可以满足市场参与者对黄金保值、套利及投机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成为了金交所交投最活跃的交易品种。但与期货投资操作原理相同,T+D产品风险巨大,可期待收益率就预示着相同比例的风险,为此,中小投资者介入需要谨慎。

4、金币金条:以长线收藏为主

从长期保值功能方面来看,金条比金币略胜一筹。普通投资者以金条投资为宜,从长期全世界黄金走势来看,比较容易操作,保值增值空间相对较大。金条由商业银行或中金的直销旗舰店发售,可根据国内外市场每天挂出的价格进行交易,可随时变现。若长期持有,利润匪浅。

有一定收藏专业基础的投资者,可适度投资金币。如果投资金币,具体来看,收藏者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某些题材重点收藏,这样比打“游击战”更有针对性。金银币一般有多种规格,比如1/2盎司、1盎司、5盎司、1公斤等,而且通常重量越大,发行量就越少。收藏者可以考虑选择某一规格的币作为收藏重点,结合其发行量挑选一些有升值潜力的币来收藏。比如专门收藏所有题材发行过的1公斤金币等。

5、金饰:无固定投资价值

金饰属于消费品范畴,除非是与其余珠宝共同镶嵌制作、出自知名工艺大师之手的名家之作,否则并无固定投资价值;我们看到,在旧金收购中心,即便是当年花了200元/克以上高价购买的金饰也只能当165元/克的纯金来“卖”。因此,中小投资者购买黄金,不应考虑该领域。

6.现货黄金投资

现货黄金的购买、销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购回与先前合同相同数量的合约,也就是平仓,无需真正交割实金。每笔得利润或亏损,等于两笔相反方向合约买卖差额。这种买卖方式,才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炒金”。现货黄金合约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额的定金作为投资成本,具有较大的杠杆性,少量资金推动大额交易。所以,现货黄金买卖又称“定金交易”。

20世纪初美元白银比价

明后期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本文参考了多篇相关文章,基本是原创)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在北方的冬天如何进行金矿堆浸呢

使氰化物浸出剂连续通过含金矿石堆浸出其中的金的过程,为氰化法提金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场地建造、筑堆、浸出、水洗等作业。

堆浸始于1752年,西班牙最初用其处理氧化铜矿。20世纪50年代末,用堆浸处理低品位铀矿获得成功。美国矿务局(usBureauofMine)于1967年首次在工业上用于提取金。

堆浸具有工艺简单、基建投资少、经营管理费用低等特点,可处理含金1~2g/tt的贫矿等所谓非工业矿石,其中包括剥离脉石、提金企业废弃的古老尾矿、低品位氧化矿等。

由于金价上升,堆浸法提金发展迅速,世界主要产金国家对堆浸法提金曾进行过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后用于大规模生产。如美国在1989年用堆浸法生产的金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30%。

场地建造堆浸法提金与渗滤法提金相似,只是作业场所不同。后者的浸出作业在渗滤槽内进行,前者则在将含金矿石置于上铺不渗水特制垫层的场地上进行(如图)。

堆浸通常是在露天进行,堆浸场地一般设在平整、运矿方便的矿区附近。场地的建造和垫层材料的选择是堆浸作业的技术关键。垫层稍有渗漏都会造成含金溶液的损失,降低金的收率。

为确保场地操作方便和不渗漏,首先要进行平整场地,并在其纵横两个方向上做成2。~4。的倾角,然后压实。在平整、压实的场地上再铺设垫层。垫层可用钢筋混凝土、沥青或粘土捣固而成。也可用塑料或橡胶板制成。

筑堆在铺好垫层的场地上,将矿石筑成矿堆。筑堆方法对堆浸效果影响很大。筑好的矿堆要达到以下要求:矿石粒度在矿堆的随意横断面上分布均匀,不会发生粒度偏析使矿石保持一定的松散度;且这种松散度具有相对的均一性;氰化物溶液能良好、均匀地渗透到矿石中不会出现沟流等。

通常使用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筑堆。堆的形状多为四方截角锥形。矿堆高度为3~15m。有人认为堆高超过6m,金的收率便会有所下降。矿堆的容量为10~20万t或更多。

浸出堆浸适于处理多孔的、金主要赋存于矿物裂隙中的矿石。矿石的粒度以5~20mm为宜,亦可处理100mm左右的矿石。若矿石粒度细,或其中含有大量泥质物质时,可加入少量水泥、碱和氰化物一起先行制粒,然后进行浸出,以提高金的浸出效果。

氰化物溶液,用设置在矿堆上面特制的喷雾器喷淋到矿堆上。氰化物溶液的喷淋速度与矿石的性质和筑堆方法等因素有关。每昼夜每平方米矿堆表面积通常喷入0.15~3m。溶液。氰化物浸出剂一般含NaCN0.05%~0.1%,其pH为10~11。最好用苛性钠做保护碱,因为石灰乳容易堵塞喷雾器。

喷淋到矿堆上的氰化物溶液渗过矿堆,从垫层上多duo流入沿矿堆纵向排列的、衬有塑料或橡胶的、排放贵液的溜槽中。再由溜槽流入地槽——贵液池内。堆浸产出的贵液,通常用炭浆法提金回收其中的金和银。脱金后的贫液加入适量的碱和,返回下次浸出过程。

水洗浸出结束后,用水喷淋洗涤矿堆,把已溶的金从矿堆及矿石上洗下来。将洗水加入适量的和碱与脱金贫液一并返回下次浸出。洗水用量要能补偿溶液的蒸发或其他损失,以保持溶液平衡。水洗后的尾矿运至尾矿场。

堆浸法提金的周期较长、金、银的提取率较低、一般从筑堆、浸出、水洗到尾矿排出等所需时问约30~90个昼夜。金和银的浸出率通常不超过50%~70%。

黄金的基本知识,

金,又称为黄金,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一种带有**光泽的金属。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稳定的化学性质、高度的延展性及数量稀少等的特点,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前还是世界货币,目前依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的类别

1、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

2、纯金:99.6%以上成色

3、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4、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5、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不同地点标准不一,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

6、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一般都在99%以上。

7、色金是指含有银、钢等其它金属杂质的金。因其成色十分复杂,按其所含的杂质不同,又可以分为清色金和混色金两种。?

①清色金(只含白银)

黄金中只含有白银成分,称为清色金。其成色在95%左右的,为赤**;80%左右为正**;70%左右为青**,俗称“七青、八黄、九五赤”。

②混色金 (小混金、大混金)

黄金中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钢、锌、锡、铝等其它金属者,均称之为混色金。

8、混色金按其含铜量的不同,又分为小混金和大混金。 

小混金:黄金所含杂质总量中,含铜不超过十分之一者,称为小混金(如95%成色黄金,含杂质量5%,含铜量不超过0.5%)。其特征:颜色比清金微红,体质较硬。金宝、金条面上有麻沚小点,不光润,中心不整,击之稍有长韵。 

大混金:黄金所含的杂质总量中,含铜超过十分之一者,称为大混金(如90%成色黄金,杂质含量10%,含铜量超过1%)。其特征:红铜大混金,其表皮微显紫红色,经火烧后,即变黑色,成色在90%以下者,剪折之碴口呈壳晶沙碴,体质坚硬而发脆,击之有长韵,青铜大混金,表皮发皱不光润,体质轻飘,击之有铜音,磨道时发滑。

K金

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中国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标准计算,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用"k金"表示黄金的纯度

每k含金量为4.166666%

9k=100/24*9=37.5% (375‰) 

14k=100/24*14=58.333%(58.5%)

18k=100/24*18=75%(75%) 

22k=100/24*22=91.666666%(91.6%) 

24k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

(这几种K金含量为首饰的通用规格,国家规定低于9K的黄金首饰不能称之为黄金首饰。)

黄金成色口诀Slogan of Fineness of The Gold Content

1、不同成色的黄金,其颜色和光泽各不相同,成色口诀「七青、八黄、九带赤(或九口赤),四六不呈金」。

2、七青︰是指七成(含金70%) 的黄金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为青**。

3、八黄︰是指八成(含金80%) 的黄金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为正**。

4、九带赤︰是指九成(含金90%) 的黄金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为赤黄金。

5、四六不呈金︰是指成色低于六成(含金60%) 的黄金,其颜色已不是黄金所具备的颜色了

6、六成以下的黄金为白中带微**, 四成以下的黄金,其颜色则完全泛白了。

存钱和存黄金哪个好?

存钱更好些。

如有20万元,存到银行,按照4%的年利率存10年,利息都能有10万元左右,20万元能变成30万元。如果拿着20万元去买成黄金,10年的时间,多少克还是多少克,一分钱利息没有,还要仔细保管,担心被盗。黄金价格是不断波动的,也许能涨50%,也许还会降30%,很难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即在1989年在银行存入一万元,以五年定期滚存方式存到今天,同时还在当时买入一万元的黄金,30年后是存款增值到5.65万元,而黄金增值到4.5万元,但从增值金额来看,存款比黄金更加划算。

由于近两年是国际金融高风险周期,那么持有黄金资产可以升值,但是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出现增长较快周期,国际货币升值,市场风险下降,那么黄金价格就会下跌,这个周期难道还要存黄金吗?当然不能。这个周期就要把黄金变现,或存款或者投资其他资产。

当然任何资产都是有价格波动曲线的,投资保值增值都是尊重这些资产的价值曲线规律,谁能更准确地理解各种资产的价格波动规律谁就会快速掌握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