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动力股票为什么不涨

2.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3.市值猛增至3000亿,全球车企为宁德时代“打工”

4.中国重工有什么投资价值

中国动力股票为什么不涨

中国动力企业资金价值_中国动力的估值

股票能够上涨的几个条件:

1、相对时空位置处在低位;

2、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最高点最低点震荡幅度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3、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成交量换手率起码应急超过3%,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4、最好是主力刚开始发动行情之日即突破颈线或突破盘区或突破前高点甚至仅仅是创新高,这样更容易有大行情。

5、没有被大肆炒作的个股,或是有炒作题材的个股,利空出尽的个股,最好是属于市场热点板块,极端情况下甚至是热点中的龙头,更容易有大行情。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操作风格也会不同,找准一条适合你自己的投资之路,非常重要!建议新手不要急于入市,先多学点东西,可以去游侠股市模拟炒股先了解下基本东西。

6、小盘股更容易有大行情,如流通盘不超过8000万的股票或流通市值不超过十个亿的股票更容易有大行情。

7、在大盘上涨的背景下,个股更容易有大行情。所以在进场炒作时最好有大盘的配合。

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香港联合上市公司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旗下主要企业包括中企动力、新网等。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在国内开创了以运营模式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先河。

我们的愿景

任何企业无论大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易地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信息化管理。

中企动力-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运营专家

我们的使命

通过信息化运营,打造智慧型的中国企业,成就智慧企业家。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诚信为本;承担责任;团队合作;变革创新;共赢成长。

我们的企业精神

责任、勤奋、专业、创新。

法定代表人:陈鸣飞

成立日期:2009-06-01

注册资本:24236.2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302687601098K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未上市)

英文名:Zhong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人员规模: 10000人以上

企业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西路1号1幢A区5层A2-501室

经营范围:企业信息化软件应用;管理信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设备、通讯设备、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网页设计、制作;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市值猛增至3000亿,全球车企为宁德时代“打工”

2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SZ:300750)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基本每股收益1.99元,同比增长21.34%。

财报发布后,券商机构行动惊人的一致,纷纷给予该公司“买入”、“强烈推荐”等看好评级。

「来源:宁德时代业绩报告」

可是,这与宁德时代把锂电池提供给整车制造商们的财报,可谓是天壤之别,从已知多数上市车企公布的2019业绩预告来看,诸如: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盈利水平均出现大幅下滑。也难怪,汽车公司都抱怨:电池太贵了!

2月27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为每股149.48元,较前一日下跌2.21%。翌日,该公司股价进一步下滑,跌幅9.24%,报收135.67元。似乎好业绩并没有拉动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上涨。

不过,宁德时代表示,2019年业绩较上年增长主要原因包括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公告显示,截止2019年末,公司总资产1014.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77.41亿元,股本220839.万股。

宁德时代称,总资产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经营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及长期投资等增长较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增长则是因为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

如今,这条千亿级“锂电龙头”如蛟龙得水,在整个资本市场呈现一枝独秀的场面。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股价大涨60%,最高曾接近170元/股(169.89元/股),对应公司市值超过3750亿元,高居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位,几乎是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A股)市值之和,甚至可能实现丰田汽车都没有实现的梦想。

然而,伴随着宁德时代的质疑同样不少,最直接的就是:锂动力电池全球产量第一的宁德时代,疯狂扩张背后又存在哪些风险?

全球汽车制造商为宁德时代“打工”

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发展背景下,规模迅速扩大,其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包括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的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其中宁德时代装车量31.46GWh,排名第一,市场份额高达50.57%。

这个拿下“半壁江山”的巨无霸,自2017年装机量超越中国新能源汽车曾经销量冠军比亚迪后,在中国市场就再也无人能敌,在狂奔向前的道路上,把追随者甩的越来越远。甚至连此前的世界电池巨头——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三星等,也只能望其项背。

在全球市场上,据SNEResearch数据,2019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38.89%,市场占有率也在进一步提升。

截止目前,宁德时代在中国已经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

其中,仅东风时代以50:50的合资股比成立,其他企业均为51:49的合资股比,宁德时代握有话语权。

此外,宁德时代还与国外汽车公司,诸如:丰田汽车、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宝马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成为汽车圈当之无愧的“最强电池关系户”。

今年2月初,宁德时代再与特斯拉正式签署为期两年的电池供应协议,受欢迎程度可谓是风头无两。

如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之争再激烈,也不过是为宁德时代“打工”而已。过去十几年,丰田汽车曾希望全球汽车企业能够购买其混合动力技术,可是各个国家都不希望本土企业为丰田“打工”,可因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宁德时代成功完成了丰田没有完成的任务。

当然,虽然全球汽车巨头排着队给自己“打工”,自己也不差钱,但宁德时代又有了更加庞大的融资!

2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宁德时代公告」

此外,宁德时代同日还公告称,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储能应用场景逐步成熟,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的市场将持续增长,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巩固市场地位,公司拟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00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规划建设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生产线,用地面积约1300亩,项目建设期两年。

这些数额庞大的融资和产能扩张,显示出宁德时代对未来市场的极度乐观预期。

可问题是,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为120.6万辆,2020年,如果政策按退出,加上肺炎等不利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与此同时,纯电动汽车在私人消费市场仍然没有太大起色,也可能让宁德时代吃力不讨好。想想数年前的中国光伏产业。

疯狂扩张背后的暗礁险滩?

面对宁德时代疯狂扩张,很多人提出质疑。有部分投资者指出:“宁德时代是很优秀,但它只是特斯拉的意向客户,不要为券商机构做嫁衣。”“宁德时代市值再高也没有用,全靠特斯拉吃饭。”“股民在爆炒下去,就会和华锐风电一样一地鸡毛。”

人们的质疑也不无道理,对于其面临的潜在风险,宁德时代曾在2019年中报公告中总结出四大经营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来源:宁德时代2019年中报」

其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如果补贴政策退坡超过预期或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宁德时代提出的应对措施:致力于持续提升和改善相关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减少补贴退坡政策对动力电池产品销售的影响。

其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目前,中国已经放开外资动力电池制造商进入中国。

宁德时代提出的应对措施:重视研发能力,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提升产品和技术优势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支持公司长期业务发展。

其三,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作为新兴行业,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如果不能始终保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并持续进步,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一点,当中国放开国外电池巨头进入中国后,宁德时代或许会受到冲击。

除此外,纵观整个汽车上市企业,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从去年开始走起了下坡路。2018年,汽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进入2019年,下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今年又遭遇肺炎影响,将对中国车市产生巨大影响。

在这种背景之下,车企一定会设法降低电池购成本,甚至会减少购规模,应对不确定性的市场需求,如此一来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厂商,可能会非常不舒服。

从新能源未来发展来看,宁德时代作为中国最大锂电池供应商,虽然规模扩张非常快,但市场接连出现纯电动车自燃,也引发人们对于电池安全的担忧,诸如去年蔚来汽车在短期出现多起自燃,其搭载的电池正是来自于宁德时代。

不过,蔚来表示其自燃原因与宁德时代无关。可这两年一下卖了这么多电动车,谁能保证未来两三年,市场上不会集中大规模出现质量和运用问题?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下一代电池是安全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比三元锂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以上。

日本已经全面支持丰田、日产、松下等企业进行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投入这场军备竞赛。

另一方面,中国开始相继认可甲醇、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以及指出混合动力是重要的过渡技术,纯电动汽车并不再像以前是“唯一”路径。

小结:目前整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也是如此。反观一如当初借“新能源”的东风发展起来的宁德时代,被取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资本市场的看好与炒作还在持续,但宁德时代如何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优势,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重工有什么投资价值

中国重工全称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投资价值

(1)重工装备龙头: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的上市旗舰,是国内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主营业务包括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和运输设备及其他三个业务板块。2009年末手持合同金额275.40亿元,2010年6月末手持合同272.3亿元。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2)船舶全产业链:2010年9月拟以6.93元/股定向增发251632万股,以受让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94.85%股权、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等业务,形成船舶制造、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五大业务板块,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造修船及船舶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业务拓展至整个船舶产业链。交易完成后,初步预测,2010年、2011年公司备考净利润分别为422076万元、444565万元。

(3)大船重工:2009年度,目标资产的造船完工量合计达到528.4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完工量的14.9%;截止2009年底,目标资产的手持船舶订单量为2689.17万载重吨,占全国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12.8%。2009年,目标资产修理船舶合计387艘,改装船舶7艘,产值合计达到30.23亿元;2008年修理282艘,改装船舶12艘,产值合计30.33亿元,约占全国修船产值的6%。其中大船重工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之一,其2009年船舶产量为385.15万载重吨,2009年底手持船舶订单18万载重吨,根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大船重工2009年底手持船舶订单位于全球第7位,中国第1位,2008年、2009年、2010年1-4月大船重工净利润分别为114665万元、174408万元、108268万元。

(4)资产注入预期:2009年中船重工集团营业收入1211亿元,其中民船业务占比约30%,军品业务约占比20%,海洋工程占比约10%,风电、核电、煤装备、生物能源、新材料等非船业务占比约40%。中国重工注入四大造船之后,2009年备考营业收入为446亿元,占比仅为36.87%,其中非船业务占集团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3%。可见,包含风电、核电、煤装备、生物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非船业务,未来仍存注入空间。

(5)船用动力及部件业务: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配套生产全部船用柴油机关键部件(包括曲轴、增压器、燃油喷射系统等)及柴油机整机的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08年公司低速船用柴油机、大功率中速柴油机(4000马力以上)分别占国产同类设备42.45%、50.70%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是具备超大型螺旋桨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08年公司大型螺旋桨(配备在5万吨级以上船舶)占国产同级别产品37.23%的市场份额。

(6)船用辅机业务:公司在甲板机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持的优势,为国内三大主力船型中最大吨位的船舶,包括30万吨VLCC、17.5万吨散货船和8530TEU集装箱船提供甲板机械产品。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本公司锚绞机、克令吊、舵机分别占国产同类设备38.19%、48.85%、11.62%的市场份额。公司在船用阀门、船用自动化导航系统、电子管理控制系统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7)军民产业结合优势:公司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在舰载武器装备关键技术、舰船用配套产品技术方面拥有大量高质量科技成果和自主核心技术,同时,许多技术、设施等具有较强的军民两用性,军工业务收入2006至200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6%,2009年军品收入达20.48亿元。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军民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军工技术、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设备设施的通用性以及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应用,不断拓展民品市场领域。

(8)新能源装备:2006至2008年,公司风电业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已达67.0%,风电齿轮箱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国第二,其中2兆瓦以上占据国内第一。2008年,公司风电齿轮箱产品产量为113万千瓦,根据中国风能协会《2008中国风电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占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5.60%的市场份额。核电方面,核级应急发电机组和水处理装备是国内唯一供应商,中国重工目前已经签署和完成的合同金额合计已达8.5亿元。

(9)主要产品产能:公司现有低速柴油机产能为120台/130万千瓦,中速柴油机能为300台/70万千瓦,09年度公司产品产量为:低速柴油机125台/131万千瓦、中速柴油机419台/73.7万千瓦、齿轮箱4123台、低速机曲轴50根、配备5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大型螺旋桨6428吨、锚绞机1600台、克令吊291台、舵机183台、铁路货车1265辆;2010年1-6月产品产量为:柴油机完工200台/104.2万千瓦,螺旋桨完工170支/3998吨,低速机曲轴完工21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