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买俄罗斯石油亏了吗

2.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有何影响

3.中国买俄罗斯石油90美元,是咋回事

4.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印度成为俄煤炭大买家!发生了啥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亏了吗

我国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我国和俄罗斯石油价格差多少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并不亏 是以最低价进口,最近一组数据引起网上的轩然大波,国内网民直呼中国以高出国际油价的50%的价格买了俄罗斯石油,其实不然,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并不亏的,而进口的价格也是以最低价进口的,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统计的数据,合同上的数据我们并没有看到,因此大家不要太过于大惊小怪了!

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有何影响

根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合作协议,原油贸易价格公式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也是随着国际油价走势波动的。如果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费用肯定会降低。

中国加强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在俄罗斯遭遇危机之前就布局好的,去年6月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订长期供油协议,规定俄罗斯要“逐年向华增供原油”。这份协议期限25年,当时估值为2700亿美元,属于超级能源大单,按照惯例,交易价格不会是预先固定好的,而是会随行就市,以某个即时的标杆价格作为依据调整。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90美元,是咋回事

俄罗斯石油相对质量差,但便宜。国内一般都是用俄罗斯石油加工然后参考按英国北海石油价格卖。

当时价格是便宜,但后期价格又被美英中东给拉低了。决策判断失误。中国高参级的专家教授经常给出这样的建议,很正常,反正有国内老百姓买单

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印度成为俄煤炭大买家!发生了啥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全球市场风云不断,能源领域的风浪更是从未停息过,近期的2则消息值得收藏:

第一个消息是,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数量大增,比4月份的655万吨环比上升了29%,达到了842万吨,同比则上涨了55%。

而5月份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数量为782万吨,这意味着时隔一年多之后,俄罗斯再次超过了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来源国。

另一方面,在原油进口的花费上也有“惊喜”。

受制裁影响,俄罗斯运输受阻,于是俄罗斯只好打折出售原油。

此前印度就大量采购了俄罗斯的原油,经过提炼混合后又转卖到欧美市场,从中得利。

此次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大约花费是约369亿元人民币,比进口数量位居其次的沙特原油所花费的总额(约403亿元人民币)还要少。

而且在诸多进口石油来源国中,俄罗斯的原油单位成本是最低的。

不过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疑问:既然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大,价格又最便宜,为何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却不断飙升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成品油的调价规则并不是按照某一国的原油进口成本来作为参考的,而是以调价窗口前10天以及再前10天的国际油价均价来作为参考的。

因此,国际油价上涨则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不断上调。

不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设置了“天花板价”,即当国际油价达到13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不调价或少调价。

目前来看,国内油价正在接近天花板的边缘。

第二个消息是,印度成为俄罗斯煤炭的大买家。

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炎热的高温也将随之而来,而且印度、欧洲多国先后掀起了热浪及超高温的天气,使得电价大幅上涨。

于是为了应对压力,多国又重新开启了燃煤电厂。

而提起煤炭,俄罗斯既是全球煤炭资源储量大国,也是全球煤炭出口大国。

数据显示,俄罗斯煤炭可采储量达到1570.1亿吨,约占全球可采储量的17.2%,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俄罗斯也是目前全球第六大产煤国,煤炭出口排在全球第三。

同样受制裁等相关影响,俄罗斯也开始打折出售煤炭。

而印度则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发电量约占到印度总发电量的70%左右。

为了确保该国电力的供应稳定,在4月份时,印度当局就已经督促各邦要增加煤炭的进口。

再叠加高温天气的影响,多家企业煤炭库存严重不足,对煤炭的需求就更加紧迫。

于是印度在大量采购俄罗斯原油之余,又开始大量采购俄罗斯的煤炭了。

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的前三周,印度平均每日要采购约1655万美元的俄罗斯煤炭。

相比俄乌冲突前的3个月,这一数字翻了两倍还多。

也就是说,印度已经妥妥地成为了俄罗斯煤炭的大买家。

这两个消息的背后,也正印证了之前的判断,即全球供需格局正在转变。

以前俄罗斯能源出口主要的流出地是欧洲地区,一来是有距离的优势,二来欧洲能源先天不足,一直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

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从此次俄罗斯能源大量转向亚洲市场就可以看出端倪,而此前俄罗斯也明确表示,接下来将把重要的出口贸易转向亚洲。

可以预见的是,能源领域的转向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粮食等其他农产品也会随之转变。

而有人转进,必然有人转出,全球供需格局就这样悄然转变,这对全球市场来说,影响将十分深远。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