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汽油规格与价格

2.进口机油为什么那么便宜

3.为什么外国车的油耗都很低?

4.5W40机油多少钱一瓶,和0W机油差距大吗?

国外机油多少钱一升_国外超市机油价格

为什么汽车保养一次机油值几百元?到底值不值,看完觉得太费钱?

在汽车保养中机油的价格基本上是最贵的,最普通的矿物油也要100多,半合成机油要280左右,全合成机油要400多。之所以机油价格这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特殊销售方式,在国外基本上没有代理商这个概念,机油就像是普通商品一样摆在超市里卖的,超市都是在厂家直接拿货,所以价格很低的,就算是全合成机油4升也就200左右。

而国内厂家的批发价格就高于国外的批发价,同时代理商在从中进行加价,导致国内的机油价格过高,其中的道理可以参考一些其他商品国内外的价格。其实国外的机油售价很低的,就算是高端全合成机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也就50-60多一升,矿物油就更便宜了,所以机油本不贵,价格都是虚高的而已。

保养最基础的项目是更换机油和机滤,机滤车子上只有一个,一个几十元到两百元之间。而机油则不同,不同的车型,机油加注量不同,现在市面上的车型,机油加注量从三升到八升,一般车型多以四升为主。

机油从型号及油质上,有分为柴油机油、汽油机油、柴汽油机油;从油质上又分为: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当然,由于油质的不同,机油价格也就有所不同,一桶4升装的矿物机油,最便宜的五六十元一桶,核算下来差不多15元/升,而全合成机油,市面上的价格却能达到120元/升!

当我们日常保养时,若车主选择使用高端的全合成机油,以一台普通车辆发动机保养机油四升用量来算,光一次保养,机油的费用,则有可能达到四百多元!所以汽车保养一次机油就要几百元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国外汽油规格与价格

你的问题很好,我比较了解。我就简单说一下进口机油。目前我们使用的机油分为两类:国行和进口。进口的分为美版、日版、欧版、马来西亚版、韩版、港版等等。也就是说,你可以从任何国家进口机油到中国,只要你认为价格合适,有市场。因为水货进口机油价格优势明显,各大电商平台和贸易公司都在大量进口机油内销。其实你质疑国产机油价格高很正常,因为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价格也很正常。造成价格差异的原因很多,税费不同,厂家定价不同,销售渠道不同,都会导致同样的产品价格差异很大。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丰田普拉多在日本卖25万,一汽丰田卖50万。这25万的差价从何而来?关税?合资车不存在这个问题吧?普拉多的差价在于一汽丰田厂家定价高。厂家宁愿让消费者买中东版普拉多也不愿意降价。合资陆巡就是这样停产的。为什么平行进口车商把车从中东运到中国销售,价格比国内便宜?只能解释为丰田销往中东的普拉多价格和日本差不多。不然哪里来的利润?平行车商不会亏本卖。我再给你举个例子。神车Erffa国内加价日本30万,和我们国产别克GL8价格差不多。刚进口到国内的时候大概60万左右。现在指导价80万,涨价30元。这是什么原因呢?国产Erffa质量好配置高吗?不要!是因为丰田公司严格限制了Erffa在中国的配额,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国产Erffa价格高,与车辆本身无关。先说机油的问题。国内机油价格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厂家的高价,一个是代理商的国内销售渠道。先不说定价高的问题。很多行业都是这样,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石油、汽车、奶粉、纸尿裤、服装等行业。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代理商的问题上。国内代理商层层加价是普遍现象。部分行业代理来自区域代理,有省市县多个层级。每一级代理商都需要涨价才能赚钱,自然产品价格降不下来。润滑油也是如此。每个代理商都有自己的销售区域,不能交叉销售商品,会受到处罚。任何有这方面需求的人都要找这个代理商拿货。有了这个关口,代理商就可以坐地起价,开始赚钱了。但是还是会有代理商把货串到别人的地盘上赚钱,价格会比本地代理商便宜一点。这就是国内润滑油销售模式。国外润滑油销售没有中介代理,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超市。他们的总部将直接与润滑油制造商联系下订单,并以批发价购买零售。大家价格透明度高,都想卖高价?不存在!所有超市都买1块钱的娃哈哈矿泉水。你想卖2块钱吗?有人买吗?在国外买机油和买矿泉水是一样的,甚至比矿泉水品牌还要多,所以根本不存在卖高价的问题,这是差价大的主要原因。再来说说润滑油的成本。目前,美孚1号、嘉实多、壳牌范超喜力等主流品牌的合成机油成本约为每升30-40英镑,国外零售价为每升50-70英镑。不同型号的价格略有不同。机油本身成本就不高,国内那么贵,国外超市的价格都在那里。你不能对此撒谎吗?都是美孚1号。有人说欧洲油价贵。欧洲的油质量更好吗?我想说为什么欧洲油比国内油贵?欧洲十几块钱一升的汽油,中国七块钱,美国四块钱,都是汽油价格的差价。欧洲的机油在超市里很贵,因为欧洲的税负很高。为什么同样的机油,在欧洲超市很贵,从欧洲进口到中国却很便宜?去过国外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种东西叫退税,就是在国外商场买了东西,只要带回国,在机场填一张退税单,也就是把你在这个国家需要交的税退了,机场免税店便宜的东西也是一样。机油也是如此。如果批发德国生产的机油运回国内,德国当地就没有税收负担了。自然价格和美国进口的机油差别不大。如果不能直接把机油批发进口到中国,只在欧洲买,价格肯定会比其他地区贵很多。这是客观事实。我个人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多年。我从很多年前就开始接触进口机油。既然进口机油价格合理,质量又好,我为什么不用呢?部分使用国内行货?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用进口机油。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进口机油为什么那么便宜

普通汽油价格:(单位:美元/加仑)

1液体加仑=3.7854118公升

荷兰: 6.48(RMB13.37/升) 安道尔: 4.08

挪威: 6.27 加拿大: 3.71(RMB7.78/升)

意大利: 5.96 爱沙尼亚: 3.62

丹麦: 5.93 保加利亚: 3.52

比利时: 5.91 巴西: 3.12

瑞典: 5.80 古巴: 3.03

英国: 5.79 美国: 3.00(RMB6.23/升)

德国: 5.57 中国台湾: 2.84

法国: 5.54 黎巴嫩: 2.63

葡萄牙: 5.35 南非: 2.62

匈牙利: 4.94 尼加拉瓜: 2.61

卢森堡: 4.82 巴拿马: 2.19

克罗地亚:4.81 俄国: 2.10

爱尔兰: 4.78 波多黎各: 1.72

瑞士: 4.74 沙特阿拉伯:0.91

西班牙: 4.55 科威特: 0.78

日本: 4.24 埃及: 0.65

捷克共和国:4.19 尼日利亚: 0.38

罗马尼亚:4.09 委内瑞拉: 0.12

在美国,随着Tier Ⅱ排放体系将在2004年生效,汽油机油规格由ILSAC GF-3向ILSAC GF-4发展,并且ILSAC GF-4将于2004年底前投放市场。Tier Ⅱ要求汽车在行使120000英里(在此之前为100000英里)以后的排放应不大于0.07gNOx/英里,这一要求将使得通过降低硫含量(可使催化剂中毒)和磷含量或通过建立排放体系相溶性试验来确保发动机油-排放系统的相溶性,对于磷含量降低到0.05%以后是否还能使油品对发动机提供良好的磨损保护性能以及排放系统相溶性测试试验建立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如果排放系统相溶性测试试验的成功建立,将不对GF-4油品的硫和磷含量限制;如果排放系统相溶性测试试验的建立没有成功或赶不上GF-4油品的进度要求,将继续对GF-4油品的硫和磷含量限制。

CAFE(平均燃油经济性)要求提高初始和“老化”以后油品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测试油品燃油经济性的“老化”点也延长,以适应发动机制造商推荐的越来越长的换油期,因而对于油品燃油经济性的台架评定也由程序ⅥC代替了程序ⅥB。而换油期的延长,潜在的对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评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台架评定也由程序ⅢG代替了程序ⅢF,并且其苛刻程度是程序ⅢF的2倍。

为什么外国车的油耗都很低?

成本低、关税低、路况好等。

1、成本低:国外基础油生产更成熟,技术和产能相对较高。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机油,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这种成熟的生产能力使得进口机油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价格。

2、关税低:国内对进口机油征收较高的关税,此外还要缴纳消费税。税费最终会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导致进口机油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较高。相比之下,国外市场上的关税较低,这使得进口机油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

3、路况好:国外的路况相对较好,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启停频率较低。频繁的启停会加速机油的老化和污染,要更频繁地更换机油。而在国外,由于路况较好,车辆的启停频率相对较低,机油的更换频率也相对较低。这降低了消费者对机油的需求,从而对进口机油的价格产生了影响。

5W40机油多少钱一瓶,和0W机油差距大吗?

油价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关系,无论你是否开车。因为我们的所买的东西都要依靠运输,油价上升导致成本上升,使所有商品的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当下中美两国的油价折算成同种货币以后从总体上来讲是美国的便宜,除了美国的平均油价便宜以外,还有一点是人们不是特别注意的,那就是同样一辆车加满一箱油,跑同样的地形,在美国要多跑更远一些,用开车人常说的术语就是美国的油耗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竞争形成的美国汽油品质。

中美之间在汽油标号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都是分成三个等级。炼油厂在生产汽油的过程当中到底如何保障品质消费者一无所知,其实就算是明明白白告诉你一些相关数据,对于非化工专业的人来讲也未必能听懂。但你凭什么相信美国汽油的品质就一定比中国的好呢?

这并非出自盲目的直觉,而是美国的加油站竞争激烈,质次价高的汽油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不是我们对加油站有多信任和对炼油厂有多信任,而是出自我们对消费者的信任,大家都会理性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汽油来购买,这样不好的油站就会被淘汰。

而中国的加油站没有竞争,汽油供应渠道也没有竞争。不是我们盲目地不信任,而是没有经过对比的情况下我很难说我现在加的油就是性价比最好的。因此我们说垄断是吸血鬼,特权垄断是当今最大的腐败。

第二,空气品质也会影响油耗。

大部分汽车都没有涡轮增压装置,进气口会由于过滤网过脏导致进气不畅,恶劣的空气品质会使空滤很快地被灰尘堵塞,发动机自然进气的过程要是受到干扰,这就像是人带上口罩跑比赛,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成绩。

第三,中国很多地区的汽油添加物实际上是在掠夺消费者。

中国的很多地区打着各种旗号向汽油里面添加乙醇之类的添加物导致油耗上升,这属于商家和政府一道掠夺消费者,这种方法实施下来并没有使中国的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反而让相关的利益集团赚了个盆满钵满。

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寻求石油替代产品,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环保本身就是一个替代的过程,添加乙醇产品不能说对环境完全没有用处,但油耗增加以后,排出来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并没有降低太多,况且制造这类乙醇需要粮食作物会对土地产生压力。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没有竞争和消费者的自由选择。

第四,机油成本导致对发动机的养护不同。

美国超市六夸脱包装的美孚一号全合成机油价格在40美元以内,可以供普通小轿车更换一次机油,这种顶级机油一般用于豪华轿车。其它品牌的机油就便宜得难以想象了,很多给普通轿车换油的地方30美元左右全包。在很多中国人看来200元人民币换油似乎还是贵,但相对美国人的收入来讲那就不算什么了。

勤换机油导致油耗降低这是驾驶者所共知的常识,同时这里又一次牵扯到上面所提到的两个问题,产品的品质和空气的质量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换机油的成本会导致人们对发动机的养护程度。

第五,路面质量对油耗的影响。

中国的高速公路除了拦路抢劫的收费站让人们深恶痛绝以外,路面质量时好时坏也是让很多驾驶者感到头痛的事情。除了国家大型主要的国道以外的省道,路面被那些大车搞得坑坑洼洼,驾驶起来从来都没有顺畅的时候。

美国的路面,无论是大路小路,驾驶起来就十分顺畅,可以想象在公路上要是以越野的状态来行驶,油耗肯定会高。

第六,人们对驾驶规则的遵守。

路权是美国人都自觉遵守的一种规则,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保障人权,反对特权了。在美国没有霸王车来破坏大家遵守的规则,因此人们会自觉避让那些执行任务的警车和救护、救火车,这些车辆占总车辆的比例很小。最关键的是人们同时在相互遵守规则的过程当中获得好处,大家不以破环规则为荣,而是以破坏规则为耻。

比如说路口主路上的车辆有先行路权,那么这些车辆就没有必要像中国那样减速。少量车让大量车的规则使能耗降低,当你转上主路后,支路上的车也会让你,这是一个公平原则。

再比如长途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大约有八成的时候是采取巡航定速的方式,而在中国大家超来超去,其实并不能使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美国的高速快慢分明,卡车和慢行的车辆自觉靠右行驶,超车以后一般会马上回到右面的车道,这样一般都不用取消巡航定速就可以超车。平稳加油会导致油耗降低这也是一种常识。

最后要说的是中美之间为什么要对比?很多中国人认为两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是不能对比的,这是一种自我作贱的想法。大家同属于人类,为什么我中国人就比人家贱?为了得到平等,要去学人家的长处才能赶上人家。而人家的长处都是在对比当中显现出来的,你连产生差异的原因都搞不清楚,就别说去赶上,连自己如何去改进都搞不清楚。

开车二十多年来对各种不同的汽车都曾经测评过,这一次发现我的陆虎车油耗百公里竟然低于10升,无论是从车辆自测数据,还是实际加油测量都是这个结果,而在国内自驾用的三菱小吉普(飞腾车)油耗就是这个水平。我曾经写过一篇《精打细算开飞腾》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当时的测评在四驱情况下的油耗正好9.8升。有意思,这完全是两款不同级别的车。

这一次在美国的中部地区自驾旅游感受很深,在美国驾驶就是一种享受,其实享受的是一种自由的氛围——自由,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

0W和5W机油只是标号,同品牌两个差别不大,不同的品牌5W机油的价钱也不一样,主要是看基础油的品质,我也是首保之后就自己买机油,三大品牌都可以试试,不过机油寿命和官网描述的不符,差不多7·8就要换了,现在换成更高品质的G?T魔力?红机油0W40,四类PAO基础油抗衰减1万公里,更换周期1万5,一年一换,性价比是我用过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