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油价跌到负-油价历史记录
1.见证历史!美国最高法被爆欲剥夺全美女性堕胎权,这会有哪些影响?
2.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3.开心!油价重回5元时代!柳州车友今天先别加油!
4.钢材价格为什么会跌
5.油价下跌或令新能源销量下降;特斯拉涨价,只因未到“收割”时?
见证历史!美国最高法被爆欲剥夺全美女性堕胎权,这会有哪些影响?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堕胎为宪法所保护的权利的裁决,将是否允许堕胎的问题交由各州自行决定。过去50多年来,堕胎在全美范围都是合法的。
在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判决后,预计约有一半的州将引入新的限制或禁令。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取消了美国妇女的宪法堕胎权后,美国一些州的诊所已经开始关闭。
美国13 个州制定了所谓的触发法,将在 30 天内禁止堕胎。说:“非常明确的是,我们国家女性的健康和生命现在处在风险之中。这对国家来说是令人悲哀的一天。”他说,他将努力确保州和地方官员不能阻止妇女前往堕胎程序合法的州,并且还将保护妇女获得避孕药和药物以结束长达 10 周的妊娠治疗流产。
这一裁决的实施,将会对当地女性有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限制堕胎对贫困妇女冲击尤甚;这个群体通常更有可能寻求堕胎。非裔和西班牙裔妇女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美国 61% 堕胎者来自少数族裔。
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女性占堕胎的大多数;2019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占 57%。国外性教育比较开放,很多女性怀孕时年龄比较小,堕胎对她们来说是一个更好的人生选择。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保护堕胎权益后,很多州的堕胎诊所开始关闭,如果有这类需求的女性将无法选择堕胎,并且将违反法律。目前反堕胎示威者欢呼“罗韦德必须滚开”,支持堕胎的人群则高呼“我的身体,我的选择”。总体而言,最高法院的裁决预计将意味着其所在州约莫有 3600 万育龄妇女将失去堕胎机会。
堕胎议题能否拯救选情?两党围绕最高法院的权力斗争从未停息。尽管特朗普政府时期自由派在高等法院中处于劣势,但有碍于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强调尊重循例判决原则,保守派想要推翻罗案的尝试一直未果。2020年10月,艾米·科尼·接替金斯伯格,其立场比金氏更保守,其上任后高等法院完全由共和党掌握。
共和党各州明知因为1973年和1992年高等法院裁决,右翼各州通过的反堕胎法案不可能执行,但依旧乐此不疲地重新修法,其目的是要为保守派把持的最高法院一举推翻1973年的罗案创造机会。
美国自由派媒体《政客》(Politico)率先曝出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罗案的多数意见草案,在全美范围内引发巨大震动。爆料后几小时内,支持和反对堕胎权的抗议示威者在华盛顿特区最高法院大楼外聚集,甚至有抗议人群出现在保守派大法官的家门口。
共和党方面要求最高法院、司法部以及联邦调查局找出泄密者,并认定此次事件是民主党在搞鬼。则要求民众关注泄漏意见草案的具体内容,并暗示政府时期通过的同性婚姻和避孕法案也存在被禁风险。
由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升息等因素引发的高通胀使得政府民调已跌至三成,民主党年底的国会选情岌岌可危。民主党内部及其支持者有人主张,政府应立刻改变选举策略,积极转移油价上涨的矛盾焦点,把堕胎议题作为年底国会选举的核心议题,以《妇女健康保护法案》为突破口,迫使参议院就堕胎问题进行表决,盘点每一位共和党参选人违反美式政治正确的反堕胎言论,针对每一位共和党参议员的不当言行进行精准打击。
美国舆论指出,唯有努力团结中间选民,重新整合民主党的有生力量,才能提高年轻选民投票率,将中期选举打成一场“反对共和党掌控最高法院”的全民公投,扭转政府当前内外交困的政治窘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虽然这钱袋子是越来越瘪了,但还是很忙,也就忙着一件事,就是跟巴菲特一起做 历史 见证人。
我们一起见证了A股一周之内两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一起见证了美股十天之内四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见证了战后最美节操的经济掠夺,见证了大鹅股市停盘风云,见证了锂大爷、钴奶奶、金大伯、妖镍横行......
每天都在做见证人。
以前以为看热闹只是看热闹,后来发现这些热闹也会落在自己身上,从前以为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新经济,现在才发现拥抱中概互联成了中丐互怜。
这还不算啥,西边又给了一碗乌冬面。
吃完以后,我们又见证了史上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油价。
中国95号汽油 历史 首次攻破9元/升大关,美国普通等级汽油平均价格达到每加仑4.43美元(1加仑约合3.8升),创下 历史 新高。
很多小伙伴在3.15那天,遭遇了人生的四重打击,油价、股价、基金、酸菜,股价和基金再这么跌下去,加油都加不起,连个滴滴司机都干不了,只能天天吃酸菜面了。
中国这油价蹭蹭蹭上涨,情有可原,一方面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只能被动接受。比如2019年全年油价相较2018年下降10%,但中国进口原油价格仅下降4.6%。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2015至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从3.36亿吨增长至5.42亿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从60%增至74%。
但漂亮国可不一样啊!
这几年,由于页岩油革命的兴起,漂亮国不仅先后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实现了能源独立,还开始向从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一举重塑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并由此漂亮国成为一个“石油霸权”国家,又岂能将大客户——欧洲拱手让给大鹅,乌冬面不下也得下了。
在2007-2021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 占全球原油产量的比例从不到2%上升至10%-11%的水平,截至2021年9月,美国七 大页岩油区的页岩油产量约为814万桶/日,约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1%。
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230万桶/天,创下了新的记录,这几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日产超过1100万桶石油。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其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23年,美国石油平均日产量将达到1260万桶,高于此前估计的1241万桶。
中国油价涨上天,主要因为被掐着脖子,不买不行啊,可漂亮国可不缺油,为什么还会爆发能源危机?
这得感谢睡王一波骚操作,为了照顾背后金主爸爸的利益,上来就自废武功,以发展新能源的名义,打击页岩油,这就导致页岩油的资本开支不足,如今油价上涨的时候,希望页岩油扛起大旗,但生产商害怕过河拆桥!
此前,由于受疫情影响, 石油需求骤降,库存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原油价格跌破其现金成本,对美国页 岩油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由于油价疲软,大量页岩油生产企业破产,直到现在美国的钻机数量还没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
欧洲缺油少气,被动挨打情有可原,漂亮国自作孽不可活,是不是很厉害呢?
在漂亮国,气候变化已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是左派政党的选票保障,是其背后能源势力的利益博弈。在过去十年,这种政治正确严重地抑制了化石能源消费,打击了能源供给弹性。
既然内部供应上不来,那就只能依靠外部了,委内瑞拉有油,制裁中,伊朗有油,也在制裁中,俄罗斯也有油,刚被制裁!
即使没有制裁的原因,新冠疫情制约了全球能源供应,再加上乌冬面引发全球油价飙涨,漂亮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漂亮国能源供给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本身具备开采条件的石油、天然气储备颇为丰厚,最大的问题还是以政治正确为名的能源干预。
在本不缺油少气的漂亮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还被通胀卡住了脖子。这无疑是当代的黑色幽默,也是政治精英们的“致命的自负”。
开心!油价重回5元时代!柳州车友今天先别加油!
车主们注意啦!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因石油价格战暴跌。3月9日创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后,继续在30美元/桶上方的低位徘徊。按照“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今天)24时开启。
据新华社报道,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今天(3月17日)或见证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若届时国内成品油每吨降价千元,以一般私家车油箱50L容量计算,未来加满一箱油将可节省约40元。
中国目前使用最多的92号汽油零售价在6.2到6.35元/升之间,因此,在今天24时调价后,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价格可能会跌至5元时代。
国家发改委今天对外表示,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从近10个工作日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调控下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将按机制自今日24时起大幅下调至对应40美元的水平,低于40美元部分不再下调。
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调控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从历史情况看,2016年1-4月份,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触动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国内油价按机制在40美元以下部分未作调整。
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过高,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过低,会影响国内原油开采行业正常发展,削弱自给能力,导致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保障国内能源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当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不是直接留给企业成为收入,而是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并根据《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实施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
“地板价”可能时隔四年重启
市场热议的“地板价”原则是在2015~2016年上一轮国际市场供应严重过剩时,国家发改委对定价机制进行的极端情形下的补充修订。
该原则曾在2016年1月中至4月中起效过一次,其间国家发改委未对成品油价格波动给出指导。
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出现了2次大跌的情况,如果一旦布伦特下跌到34美元以下,在33美元左右运行,那么国内成品油价将受联动影响,跌至40美元一桶的“地板价”,则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或将降至“5字头”,并可能延续到整个二季度。
“5元”时代真的会来吗?一起期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钢材价格为什么会跌
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关注到今年的一些国际形势,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一直都在不断上涨。除了令人烦恼不已的油价之外,钢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然而自从进入12月份之后,钢材的价格却又开始出现了下跌。不少内行人都纷纷表示,看样子可能要回到08年10月份的低谷了,我们可能会再一次见证历史。那么,现如今国内钢材的价格为什么会大幅度下跌呢?现在网上有人讨论,恭喜您再一次见证历史!钢材价格大幅下滑,或将“梦回”2008年10月?
一、2008年10月的钢材价格危机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2008年10月份发生的那场危机。可能很多人对于2008年这个年份都是比较敏感的,在这一年,国内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也举办了第1届北京奥运会。在这一年,国际社会爆发金融危机,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很多学者都将2008年10月份爆发的次贷危机称为是金融海啸,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没有办法从中独善其身。我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同样受到了这次次贷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10月3日开始,钢铁的价格就在不断下跌。经历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之后,国内钢铁的价格就下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2008年10月17日,记录在册的螺纹钢铁价格仅为3531元每吨。这在当初,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价位。
受此影响,钢铁行业的生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少钢铁企业都纷纷走向倒闭。很多做钢铁生意的人,最后都赔了个精光。以至于在200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多少人敢轻易踏足钢铁行业。
不过随后不久,这样的危机也就解除了。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到了2022年,曾经的这一幕,竟然又要再次上演了。自从今年7月份开始,国内钢铁的价格就在不断下跌。
二、2022年钢材价格再现危机
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截至目前为止,国内螺纹钢材的价格报价为3589元每吨,同比下跌了14.95%。基于钢材的报价为3576元每吨,同比下跌了15.2%。可能乍一看下跌的比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钢材行业的生意本身就没有太高的利润空间。下跌幅度达到15%,这已然是危机的号召了。
不仅如此,目前钢铁的价格仍然在不断下调,部分钢厂为了维持销量,甚至还直接将钢铁价格下调到了3400元每吨。这样的价格,甚至比2008年的时候还要低。但即便如此,这些钢铁厂的生意仍然不好做。即使是主动下调价格,放弃利润空间,也同样很难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那么,现阶段我国钢材的价格困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三、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房地产行业的遇冷,使得市场上对于钢材的需求大幅度下跌。自从房地产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之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消耗库存就暂时停止了建房的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
但是钢材厂和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信息却并不对等,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各大钢铁厂仍然在大量生产钢材。甚至有些钢铁厂,还特地加大了产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钢铁厂自然就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困境。如果不把出售价格往下压,那么就很难消耗掉如此之多的库存。因此,市场上才会出现钢材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
其次就是受天气的影响,今年的夏季较之往年,温度又比往年有所增长。面对着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很多地方的工地都不得不暂时停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工程进度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自然也就没有购买钢材的需求了。
最后就是受疫情反复的影响,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很多行业的生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钢材行业的生意也同样如此,只不过疫情对于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形成的。
结语
总而言之,最近一段时间钢材行业的生意都不好做。面对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下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未来抱有希望,相信这场危机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油价下跌或令新能源销量下降;特斯拉涨价,只因未到“收割”时?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货跌破1美元/桶,日内跌幅超过94%。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据机构分析认为,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仍将处在低位运行,难以重返高位。
油价大跌对于促进燃油车销售无疑是个好时机,但对于目前各大车企正在努力推行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据咨询公司伍德曼肯兹(WoodMackenzie)最新一份研究显示,近期油价下跌和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将导致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3%。
当然,油价只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一个因素,人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购买电动车,像补贴、更宽松的上牌和用车政策(不限购不限行)以及电动车本身的价格越来越接近汽油车等,才是更具说服力的理由。
4月23日,由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则再度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了“一把火”。
《通知》除了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之外,当中一句“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车型不再享受政策优惠”的表述,迅速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眼中,30万元门槛的设置显然是针对特斯拉而来。
近两个月来,国产Model?3月销破万的态势,意味着这家美国车企每个月将能取得2.5亿元的补贴。
不过,在人们以为特斯拉会立马调整售价之际,特斯拉隔天却把中国制造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上涨4500元和5000元。
对成本一直有着高度考量的特斯拉来说,事实上目前并没有必要太快进行调价,毕竟目前大量国产Model?3的订单仍有待消化。等磷酸铁锂电池供应上来之后,或许才是特斯拉进一步“大开杀戒”之时。
根据此前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合作公告显示,宁德时代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补贴政策也是从7月23日开始正式实施。换言之,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20万元-30万元之间的电动车大战,才会真正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电动车的成本主要来自电池,为此,车企要增强产品在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力,控制电池成本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
为此,大众汽车当下能否成功收购国轩高科,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企业自身,都受到着高度关注。
据?GGII?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轩高科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22GW,同比增长?4%,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排在第三位。
虽然目前大众的动力电池在中国的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但该项收购一旦成功,那么大众将第一次直接持有一家中国电池厂商的股份。这对其今后在华的电动化转型,无疑影响巨大。
事实上,从之前财政部等三部委对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再到如今补贴政策的出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正逐步加大。
虽然油价暴跌只是短期现象,但长期来看,石油资源的枯竭是不可逆的,全球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大方向也不会因此改变。
只是在转型的当中,要把握好技术路线的方向,才不至于做太多“无用功”。
懂得“及时止损”的戴姆勒就是一个例子。
最近戴姆勒宣布,正式终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发计划。公司表示,氢燃料汽车制造成本太高,大约是同等电池电动汽车费用的两倍。
但不研发燃料电池乘用车并不代表连燃料电池商用车也放弃。毕竟在这一领域,未来的潜力仍非常巨大。
于是,戴姆勒宣布未来将于商用车竞争对手沃尔沃一起成立一家股比50:50的合资公司,研发量产重型商用车用燃料电池。
根据协议,戴姆勒将整合其燃料电池业务注入合资公司,VOLVO集团将以6亿欧元收购合资公司50%股份。
此次双方由“竞争”到“合作”,背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大股东吉利所起到的作用。
事关吉利旗下也拥有远程商用车品牌,这一合作显然又将激起人们的各种想象。
与吉利或许要走的技术路线不同,比亚迪最近则选择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联手,聚焦于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BEVs)。
据悉,双方不仅将加快开发纯电动商用车进程,而且还将充分结合双方在纯电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在零售和其他相关业务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促进纯电动商用车的普及。
由此看来,中国品牌未来在新能源商用车这一领域的较量,或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战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