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 原油-花旗预测油价逻辑
1.国际油价为何突然跌破100美元大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2.如何看待国内油价或迎国内首次上调?利大于弊吗?
3.加一箱油多花4.5元!油价连续8次不调整后,今年价格首次上调
4.成品油何时降价
国际油价为何突然跌破100美元大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国际油价突然跌至100美元大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导致中国成品油价格多次上涨,但现在已经跌破100美元。这种戏剧性转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国际油价这么快跌破100美元大关?这对中国油价有影响吗?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已跌至10%,也跌破100美元关口。油价波动非常大,国际油价这一次的变化也非常出乎意料,打破了很多人对国际油价市场的预期。之前油价上涨是受地区战乱的推动,所以因为欧盟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们不得不停止进口俄罗斯75%的原油,导致油价有一定的上涨趋势,也导致国际油价下调。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如何看待国内油价或迎国内首次上调?利大于弊吗?
国内油价今年可能首次上涨,28日24: 00,新一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开启。由于国际原油平均价格预计将超过40美元/桶,许多机构认为?突破底价?的预期可能实现,国内油价今年可能首次上涨。截至周五收盘,布伦特原油期货报40.64美元,美国原油期货报38.16美元。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2016年1月13日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含)时,成品油价格按照4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和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40美元一桶是所谓的?底价?。
油价会继续上涨吗?花旗银行表示,欧佩克仍在努力抑制原油供应,美国页岩油产量最近有所下降。今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平均目标是48美元/桶,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目标是61美元/桶。对2022年原油市场相对乐观,因为欧佩克在遵守减产协议方面做得很好,一些原油生产项目被推迟,全球原油产量下降。
根据该银行的数据,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目标是2022年59美元/桶,2023年55美元/桶。随着各国放松封锁措施,全球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水平不会达到2019年的水平。7月中旬,原油库存将呈现强劲增长。
关于国际油价走势后市展望,海通期货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推高油价的逻辑仍然有效,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如果需求方不失望,预计未来油价将恢复上涨趋势。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是中国成品油的主要销售市场。近年来,成品油市场整体发展稳定。
加一箱油多花4.5元!油价连续8次不调整后,今年价格首次上调
[汽车之家?新闻]?日前,国家发改委宣布,6月28日24时起,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上调120元,柴油每吨均上调110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9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4.5元。
依照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每桶40美元即为所谓的“地板价”。国内油价在经历了3跌8搁浅后,迎来了今年的首次上调。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时隔三个月,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其中,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1日—6月27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08美元,平均为每桶40.87美元。 今年1—4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国际油价还会继续涨吗?
花旗银行表示,OPEC+组织仍维持遏制原油供应的努力,美国页岩油产量近期出现下降,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目标在48美元/桶,2021年四季度平均目标在61美元/桶。相对看好2022年原油市场,原因是OPEC+组织在遵守减产协议方面做得较好,一些原油生产项目得以推迟,全球原油产量出现下降。 该行认为,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9美元/桶,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5美元/桶。随著各国放松封锁措施,全球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但2021年下半年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水平不会达到2019年的水平。7月中旬,原油库存将出现强劲增长。 对于国际油价后市走势,海通期货表示,中长期来看,基本面带动价格上行的逻辑依然生效,下半年大概率会迎来供应紧缺的局面,预计油价在此轮回调之后,如果需求端不让人失望,未来仍会重回上涨的大趋势之中。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交通流量强劲回升,暗示燃料需求改善。技术公司TomTom提供的数据表明,过去几周上海的交通堵塞情形多于上年同期,莫斯科的交通状况也恢复至去年的水平。 中国5月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沙特仍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最大供应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量达到了916.5万吨,即216万桶/日,比2019年5月的111万桶/日增长了约95%,比4月的126万桶/日增长了71%。 不过,也有人担心美国南部几个州的新冠感染病例数量激增,可能阻碍燃料需求的复苏,尤其是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几个汽油消费量最大的州。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在过去一个月中,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恶化,衰退的程度料将比早先预计的还要深。CMC?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McCarthy认为:“市场确实忽略了供需基本面,似乎更多为交投情绪所左右。” 此外,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反弹,IMF发出最新警告称,金融市场的乐观情绪与全球经济的演变之间已经出现了脱节,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封锁措施重新实施或贸易紧张局势再次激增,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部分消息来源:深圳证券时报社·e公司官微、杭州交通918;编译/汽车之家?毕业)成品油何时降价
发改委称适时调整成品油价,但未给出时间表。业内专家及投行均认为目前是降价的好时机
随着国际油价格大幅回落,中国成品油价格终于找到与国际接轨的契机。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煤、油、粮食价格倒挂情况下,国家将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但解振华并未给出价格调整的时间表。
解振华表示,调整资源的价格要让它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用市场办法、用价格杠杆推动节能减排确实是一个应该积极考虑的手段。因为国内情况比较复杂,按照市场的办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非常有利。在煤、油、粮食价格有些倒挂的情况下,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但作出调整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
据了解,发改委最近一次全国范围内调整成品油零售价格在6月20日,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980元和5520元调整为6980元和6520元。
目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油价创16个月来历史新低,全球原油价格已经由7月份的峰值每桶147美元最低曾降至61美元左右,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依旧坚挺,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最近随时都有下调的可能。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高到令消费者越来越敏感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下调油价。著名投行花旗指出,当前中国汽油与柴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为每桶90美元到95美元,预计成品油价格年底前将大幅下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近期国际油价在65美元/桶徘徊的话,油价肯定会下调。招商证券石油行业分析师裘效锋则预测,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煤油价格下调的幅度可能不少于500元/吨。但究竟中国何时调整成品油零售价,这仍是各路机构猜测的对象。
比起直接调价来说,引入市场定价机制,进行成品油体制改革的呼声更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为中国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提供绝好机会,比如每两周或一个月进行一次价格调整。下属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邓郁松就表示,中国政府应该对成品油价格进行更经常性的小幅度调整。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也指出,10月底、11月初是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最可能的时期。在下调成品油价格的同时,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上下游都可接受新机制的最好时机。裘效锋则表示,建立良性市场的前提是理顺石油价格机制,只有这样,国内的石油企业才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而太过被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