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五连降,0号柴油重回7元时代,对车主来说有哪些利好?

2.是不是石油一涨价,就要地震? 中国发改委说汽油涨价,肯定会有地震发生 是这样么?

3.初中毕业生适合从事哪些职业

4.请英文好的朋友帮忙翻译下列文字

20年10月份油价_去年10月份油价多少钱生

《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油价超过10元/升意味着什么?》报告称,高油价将重振煤炭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燃烧煤炭是空气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使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高出30%,比欧洲人称之为“魔鬼的粪便”的天然气高出70%。但有趣的是,当我们从木材转向煤炭时,煤炭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因为它比燃烧木材污染更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煤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清洁利用的能源产品。

国内成品油迎来今年第11轮调价。调整后,国内92号汽油进入“9元时代”,国内95号汽油在部分地区正式进入“10元时代”,刷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历史纪录。根据目前国际原油供需紧张的形势和历史经验,油价将长期处于高位。

石油是现代工业之母,也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除了成品油被广泛用作燃料外,石油还是化学工业的基础,为塑料、化肥、化妆品、药品和纺织品等产品提供原料。可以说,石油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对生活产生影响。高油价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重塑工业?

文章称,石油是现代工业之母,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除了成品油被广泛用作燃料外,石油还是化学工业的基础,为塑料、化肥、化妆品、药品和纺织品等产品提供原料。可以说,石油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对生活产生影响。高油价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重塑工业?

文章还说,高油价进一步加速了汽车的电气化,从而促进了低碳生活。油价的涨跌与人(36.770、0.35、0.96%)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乘用车,今年以来,每次油价上涨,加一箱油往往需要支付十几元。面对不断上涨的汽油和柴油价格,网友们纷纷表示,他们不敢踩油门。高油价直接抑制了汽油车的需求,在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中,全球汽车销量都大幅下降,从而提振了节油型小型汽车的销售。

油价五连降,0号柴油重回7元时代,对车主来说有哪些利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全球化了,人们的生活也比以前要好很多,衣食住行基本上是不用愁了,可即便这样,还是衍生出了一些问题,就比如说通胀率。

从2020年开始,疫情就开始伴随着我们,到目前已经有年的时间了,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很多国家的通胀率在不断的飙升,就拿美国来讲,自2021年 10 月以来,美国每月的年通胀率都超过 6%,而5 月份通胀率跃升至 8.6%,为 1981 年以来最高水平。

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家通胀率依然也是非常的高,欧元区通胀率8.1%,德国7.9%,法国5.2%,意大利6.9%,英国四月通胀率就达到9%,印度通胀率7.79%。

对于美国而言,这个8.6%的通胀率主要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即柴米油盐日用品等方面,老百姓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所以大家都在说压力太大了,而看到这里以后,作为国内的我们应该警惕起来了,虽然说目前我们国内通胀率只有2.1%,但是在高通胀率背景下,全球很多国家难以避免不受到波及。

而且很多国家会采取各方面的财政措施来解决通胀率这个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其它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就拿不久前美联储icon再次放宽货币政策来讲,对于我们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它们还可能会延长加息icon与缩表周期,以应对高通胀压力。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的话,普通人的生活将更难继续下去,尤其是以下三点更值得我们警惕:第一点就是带来物价的飙升,其实这就是必然的结果,通胀率本身和物价是息息相关的,高通胀的情况下物价肯定会飙升。

然后我们国内很多物品的价格都上涨了,国内的油价也从去年到现在翻了将近有一倍了,其他的蔬菜水果以及常用的一些东西基本上都上涨了不少,如果通胀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话,那么物价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到时候大家的生活压力将会更大。

第二点带来的就是企业的利润缩减,由于通胀率的飙升,很多企业所使用的一些原材料的价格都上涨了,而这就导致他们加工成本的增加,赚的钱自然而然就比以前更少了,再加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老百姓又不太愿意消费,就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情况。

第三点就是带来失业人数的增加,其实对于这一点目前已经有所体现了,尤其近几个月在飙升年轻人当中,失业率已经达到了18%以上。

总之,在国外这种高通胀率的情况之下,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如果不彻底解决的话,普通人将更难生存,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警惕。

是不是石油一涨价,就要地震? 中国发改委说汽油涨价,肯定会有地震发生 是这样么?

自从油价上涨后,很多开油车的都改成骑自行车了,因为油价真的太贵了,大家纷纷嘲讽说加四箱油就可以买一辆电动车了,这话体现了油车司机的无奈,如今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油价五连降,0号柴油重回7元时代,对车主来说有这些有利的影响,首先是可以放心加油开车了;其次是生活成本下降了,缓解了生活的压力;最后对于一些车主来说成本降低利润增加,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小编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希望油价不要再涨了,就这样挺好的。

一、油价五连降,0号柴油重回7元时代,对于车主来说有这些好处,首先是可以放心开车了。

之前柴油的价格一度高到9块多,真的是非常的吓人,很多车主苦不堪言,加几箱油就是一辆电动车的价格谁还敢开汽车,所以这些车主纷纷改成骑电动车,这次柴油价格重回7元时代,这对于车主来说终于敢放心加油开车了。

二、其次是缓解了生活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这次柴油价格下降,比之前平均可以节省了不少钱,这样也算是给车主们缓解了生活的压力,车主们也能开心一些,把钱省下来用在其他刀刃上,有利于他们改善生活品质。

三、最后对于一些开大车的车主来说,这样的话成本降低,挣的钱就更多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这些开柴油车的师傅跟我们开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开大车的师傅开车是为了生计,这次柴油价格下降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样他们的运货成本下降,挣的钱就更多了,这样也能改善其家庭生活条件,小编希望油价就这样保持住就行,不要再涨起来了。

初中毕业生适合从事哪些职业

2010年4月13日发改委决定上调油价,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7.1级地震。

2010年10月25日发改委宣布,10月26日零时起上调油价。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7.4级地震。

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9.0级地震,

2011年4月7日零点上调油价,晚上日本再次发生7.4级地震。

2012年2月8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汶川都江堰交界发生3.7级地震。

2012年3月19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墨西哥发生7.6级地震。

只能说巧合得太神奇了

请英文好的朋友帮忙翻译下列文字

初中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前景。以下是几种适合初中毕业生从事的职业。

IT技术

IT技术不断影响这我们,并且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国内每年IT人才缺口高达百万,工作环境好,工作量主要为脑力劳动,是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所喜好的职业。

厨师

随着人们消费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厨师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厨师行业,但是需要注意顶尖厨师需要时间的酝酿,装盘摆边配菜刀工都养精通,薪资增长慢。

挖掘机

近年挖掘机行业不太景气,工程减少,人工费用增加,油价居高不下,台班或者包月利润降低,挖机老板所得越来越少,因此生产厂家、代理商还是挖机从业人员的收入也都在减少。

汽修

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在快速增长,但是从事此类工作人员已青年为主,初中刚刚毕业学生无论从心理年龄以及身体发育都不是上佳之选。

美容美发

美容美发行业从业人员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2万发展到1600多万,企业已经有160多万家,已经几近达到行业饱和,加之美容美发行业从业地位不高,也不是初中毕业生上好的选择。

原文:

石油危机:

摆脱不了战争的影子

如果从近年油价上涨的轨迹看,新一轮石油属于“渐进式”上涨,到2008年达到了矛盾爆发的“临界点”。纵观近年来的国际环境,油价同样摆脱不了战争的影子。

有学者早就提出“2004年是石油危机的爆发之年”,这一年正是伊战爆发的第二年。

有数据显示,伊战爆发一周年后,由于战争显现出持久战迹象,原本认为战争会很快结束的想法,逐渐转变成了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当年3月27日,国际原油期货首次超过每桶30美元。此后,伊战背景下的油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为41.5美元,2005年为56.7美元,2006年为66.2美元,2007年(截至10月份)为72.5美元。而到了2008年1月3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隐讳地表达了伊战的石油政治企图,认为两场战争(海湾战争与伊战)是两次石油危机的逻辑连接点。

能源争夺:

炒作油价的“政治土壤”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战略》一书的作者刘金质教授认为,新一轮石油危机的蔓延,与前几次石油供应骤然减少不同,这次危机中石油供需不存在石油短缺的情况。在供需没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

如果从更大范围观察,除了资本在炒作能源外,各国实际上也在“炒”能源,争夺能源的“无硝烟战争”氛围很浓厚。非洲与北极自去年以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将是未来油气开采的新领地。

同样,自去年以来,伊朗、委内瑞拉两国一直在利用“能源武器”拓展外交空间。由于伊朗能源丰富,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与伊朗存在能源合作,极大牵制了安理会对伊朗制裁的步伐,使美国孤立伊朗的任何企图都变得复杂化。对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来说,国内油气资源则是对抗美国的核心本钱。

刘金质教授认为,俄罗斯日益娴熟地动用“能源牌”,就是发挥“能源外交”的很好案例。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俄罗斯将提高油气产能、发展对外油气合作作为拓展国家利益、提升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借此加快自身国力的恢复与发展。

“心理预期”推高油价

早在2008年前,就有科学家认为,石油生产的“巅峰”时期将在未来5~10年到来。一旦石油生产“巅峰”时代到来,石油产量将逐年下降。

从长远看,由于全球对能源需求预期的增量呈上升趋势,而能源又具有不可再生与稀缺性,类似“心理预期”将使油价始终维持高位运行。

即便是类似太阳能、风能、生物源这样的再生能源,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满足工业化国家能源需求的四分之一。虽然供需矛盾短期内可以解决,油价短期内可以迅速回落,但从长期来说,“能源逐步枯竭论”的预期,始终是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的支撑点。

因此,要想解决国际油价的攀升,还必须消除全球对今后能源生产与供应不足的担忧,化解类似“石油枯竭”的心理预期。不过,就目前来看,“能源短缺”的心理预期显然无法消除。

翻译: (中文 ? 英语)

The oil crisis:

Could not escape the shadow of war

If rising oil prices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track, a new round of oil a "gradual" rise to the 2008 outbreak of the conflict reached a "critical point." Look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oil prices also could not escape the shadow of war.

Some scholars have long put forward the "oil crisis in 2004 is the year of the outbreak," This year is the second year of the war in Iraq broke out.

Statistics show that after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in Iraq, the war showed signs of a protracted war, was that war would end very soon the idea of a gradual change in the oil supply concerns. That on March 27,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futures more than 30 U.S. dollars a barrel. Since then, the war in Iraq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ing oil prices significantly speed up the pace: in 2004 was 41.5 dollars in 2005 to 56.7 U.S. dollars and 66.2 U.S. dollars for 2006, 2007 (as at October) to 72.5 U.S. dollars. And to the January 3, 2008, after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futures prices exceeded 100 U.S. dollars.

Former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in his memoirs, Yin Hui expressed the political attempts to Iraq's oil that the two wars (the Gulf War and the war in Iraq) is the two oil crises of the logic connection point.

Energy for:

The oil price speculation "political soi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Peking University doctoral tutor, "U.S. national strategy," a book the author Professor Liu Jinzhi, a new round of the spread of the oil crisis, and on previous occasions to reduce the supply of oil suddenly different, the crisis in oil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shortage does not exist The situation. Did not occur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surge in oil prices of more components such speculation. In countries attach importance to energy, energy for the big context,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is very "sensitive" and thus easy to market and the various political forces unlimited "Larger."

If the larger scope of observ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apital in energy speculation, in fact all countries are "speculation" energy, energy for the "no smoke of war" atmosphere is very strong. Africa and the Arctic since last year of concern, it is because the two regions will be the future of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of the new territory.

Similarly, since last year, Iran and Venezuela have been using "energy weapon" expanding its diplomatic space. As energy-rich Iran, the European Union, Russia, Japan,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for energy cooperation with Iran exist, the Council's great to contain the pace of sanctions on Iran, the United States any attempt to isolate Iran have become complicated. Venezuela's Chavez, the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is the core capital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Professor Liu Jinzhi that Russia increasingly skilful use of "energy card", is to play "energy diplomacy" very good case. In the global energ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 backdrop, Russia will increase oil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as the interes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pgrading the status of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celerate its national strength of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expected to" push up oil prices

As early as 2008, scientists have considered that the oil production "peak" period in the next five to 10 arrival. Once oil production "peak" times come, oil production will decline year by year.

The long run, global demand for energy due to the expected incremental upward trend, but also with non-renewable energy and scarce, similar to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will always maintain high oil prices.

Even if the similar solar, wind, biological sources suc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the best of circumstances, can only meet the energy needs of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f the quarter. Although the conflict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can be solved in the short term, oil prices could rapidly fall in the short term, but long term, "gradual depletion of energy," expected, is always the strong point of speculative capital stir up troub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rising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e must also eliminate the future of global energy production and supply shortage concerns, similar to defuse the "oil depletion"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Howev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energy shortage" of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obviously can not elimi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