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油价格起落,对于民生经济的影响大不大呢?

2.最近汽油柴油掉价国家调控什么

煤油价格起落,对于民生经济的影响大不大呢?

2020年煤油价格_国家煤油价格调整

油价大跌关乎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疫情影响下的复工复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产油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油价极为敏感。一旦油价重挫,产油国也极易出现金融危机。由于当前国际油价已经显著低于多数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点,因此各国爆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外债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外债的大规模违约会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

其二,油价的低迷会使原油供给国通过主权基金抛售境外资产换汇避险,产油国抛售境外资产降低自身风险敞口,因此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紧。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性显著上升,国际资金开始寻求避险资产。世界范围内的风险偏好下降,通过世界金融市场的联动机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三,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油价的下跌短期内有助于我国经济边际企稳。首先从消费层面来看,油价的下跌有助于消费的修复,缓解交通运输业全年的成本压力。原油购买成本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大重要成本,届时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可以得到部分回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可传导至我国的汽油、柴油价格下降,刺激国内出行的需求回升。其次在投资领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在短期内利好塑料、橡胶等化工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在外贸方面,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大幅下跌将减少中国的进口支出,增加经常账户盈余。

总得从行业的视角来看,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不同的行业效果不同。在世界范围内,低油价利空整个原油开采行业。油价下降会形成价格竞争机制,压低行业利润。对于炼油与化工业,油价大幅下降虽然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带给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以及债务负担恶化。对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说,油价的下降能够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弥补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带来的费用损失。在车船制造方面,原油与车船设备是互补品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下跌能够带来车船的消费量增加,有助于稳固汽车消费。同时,传统车船制造的业绩增加对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油价大跌会对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复工复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是满足社会总需求的根本动力,中国防疫进入第二阶段,边防疫,边复工复产。

?

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保持了全球产业链的延续。过去几十年,中国背靠资源与人口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从事低附加值作业,降低世界范围内生产成本;如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依靠庞大经济体量与内需,应时转变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动力,彰显国际担当。

?

另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了防疫物质保障。在以举国之力积极防治之后,我国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疫情位于下半场。不仅是在防治疫情方面,我国在复工复产方面对于世界经济稳定也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国外疫情的多点爆发,许多国家面临着停工停产则无法拥有足够物资实行抗疫措施,不停工停产则疫情有进一步扩散的难题,我国产能的率先恢复是帮助他国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助力。停工停产对国外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在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前提下,依靠我国巨大的产能,可以尽量为他国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帮助其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顺利实行抗疫措施。二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他国企业难以短时期内找到中国供应商的替代者,在疫情蔓延情况下更不可能。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因此,中国的复工复产对于全球产业链的疏通起着决定性作用。

?

再就是,中国的复工复产为全球防疫提振了信心。中国的复工复产时的措施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疫情又一次考验了人类在大危机面前的组织应对方式,迫使人们反思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甚至重构。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中,逐步融入东西方双重智慧,是扭转全球经济下行,防止逆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最近汽油柴油掉价国家调控什么

物价是与我们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柴、米、油、盐、酱、醋、茶,凡是与民生消费,与百姓的银子相关的一切似乎都在涨。

我是明显感觉到了物价的上涨,而且感觉得很明显:人们说汽油涨价太快了,车买得起,可车油用不起。水价也在涨,我们这里没安水表,是按人口收的税费,过去一季度连卫生费一起,我家三口共是七十多元,现在已经涨到95元了,电也涨价,我家是煤气罐,国际油价一涨,煤气立竿见影就涨,过去才六十多元一罐气,现在都涨到85元一罐,最高涨到95元一罐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涨的叫人耐受不了。房价也高的离谱,本想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可是买不起房了,只好还继续蜗居吧。

生活必需品物价飞涨,去年菜还便宜一点,现在贵死了。前每天哗哗的流出,钱不值钱了!我天天去早市买菜,就拿菜价来说吧:每年春节时都是一元钱三斤的,这时候,白菜也就是5角一斤,而今年涨到2元一斤,土豆今年涨到2元5角一斤,大蒜、姜都涨到七元一斤了。这些都是老百姓每天的必需品,贵也得买呀!今早看到从外地新进的土豆卖到5元一斤,更有甚者,是一摊主处有堆很大的土豆,我问多少钱一斤?他说反正你也不买,愣没告诉我,估计怕我买不起吧?真郁闷!其实这些都是大路菜,又不是什么细菜,这么贵,工资涨不过物价,真都快吃不起啦。

据说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确实存在,来自国外的输入性通胀很难阻挡,人们的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四种风险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我国对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的依赖性很高,石油进口占一半以上,铁矿石更高。今年,全球经济会复苏,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也会加大。一旦这些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必然会推高国内的价格上涨。这是我们挡不住的。

二是通胀预期加强。千万别小看这个预期。举个例子,比如说每个人都预期今年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做出行动,什么行动呢?他们就是去抢购。预期的因素就会拉升价格。

三是今年是要深化改革。为什么我国的增长方式是高能耗、高污染,就是因为污染环境成本太低,就是因为资源价格不合理。怎么办呢?就要深化改革、就要实施价格改革、就要提高污染排放的成本、就得提高一些有重要资源的价格。所以,就得改革,如果改革的话,很有可能推高居民消费价格。

第四个造成今年价格会上涨的因素,就是去年的基数低,会有翘尾因素。

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很大的一年。为了支持国家深化改革,勤俭节约,能省就省吧,少吃点用点还利于减肥健康生活。真希望涨价的日子早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