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自愿”再减产100万桶/日,国际油价却没涨-沙特油价暴跌的后果
1.国际油价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2.石油价格持续暴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3.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4.国际油价大幅“跳水” 运输人能否享受油价下调红利?
国际油价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国油价不断上涨,让不少网友直呼?手里没个1000块钱,你怎么敢去加油啊??,现如今国际的油价已经跌至这半年来的最低水平,进入了5元时代,这可谓是让汽车行业的人都感到十分开心,随着油价的下跌,这样就预示着汽车的销量已将比上半年上涨。但这其实仅仅只是短暂的利益,油价的下跌对于汽车的生产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都是非常不利的现象。
目前的石油价格暴跌,只是因为沙特和俄罗斯两大产油大国希望达成共同协议,以掀起新的一波石油价格战。虽然这种暴跌现象不仅仅只是一时现象,但是其实石油价格的暴跌也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周期加大,导致石油的需求量而减退。与此同时也更是打击现在最新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作为现在最受人们所喜爱的经济型汽车,这次油价暴跌就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需要考虑油价上涨这一经济性问题。
这就导致了新能源产业的汽车与传统原油汽车的优势渐渐缩小,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与传统燃油汽车的购买欲也逐渐持平。其实油价上涨导致国内汽车行业造成冲击油价下跌对国内市场汽车行业造成冲击是一样的,两者都存在相应的弊端。
油价上涨之后,车主们需花费更多的资金进行加油,但是油价下跌的的场面一旦出现就又会极大的打击现在本就人们消费欲不够强烈的现象。因为以前有一部分汽油是以价格高昂的价格购入,现在油价暴跌也会导致生产汽车时所需要的生产成本以及原材料的物质的价格上涨。所以如此看来对于油价上涨与油价下跌对于汽车行业都是非常具有影响的,油价下跌至最低水平对汽车糖业也并非一件好事。
石油价格持续暴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石油价格暴跌,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油价暴跌的导火索不是疫情,反而是石油国们之间的博弈所导致的。最先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沙特阿拉伯率先发起,由于阿拉伯和俄罗斯在石油产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导致阿拉伯首先开始价格战,由于石油的价格和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是有必然联系的,而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又使得各国经济停滞不前,很多石油工厂不得不停产,导致航线暂停,所以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这就使得石油价格开始猛跌,如果经济不能复苏,那么石油价格也要很难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虽然市场需求量减少了,但是有很多低成本生产锅持续的在开采石油,这就导致石油的产量持续上升,现在市场上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有许多阿拉伯国家都是靠着石油来维持的国家收入,如今由于石油价格暴跌,他们为了维持收支预算就不得不重新放开产量,以量换价,继续大量的往市场输入石油,结果就导致石油的价格继续降低。所以在世界生产没有恢复之前,油价都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新能源的出现进一步吞噬了石油市场。现在国家都倡导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被发掘,比如太阳能核能,风电能,这些能源一直在瓜分石油能的能源市场,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实球需求量降低。
其次疫情严重也是影响石油价格很严重的一个因素。由于疫情的恶化就使得国家开始实行封国处理,以及要求人们居家隔离,这些居民连门都出不了,又怎么会去开车呢?所以不开车就不会消耗石油。石油价格下跌起码会造成2~3年的影响,并且这不仅只影响石油开采商,还会影响上下游企业都产生巨大的亏损。
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国际油价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看,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具体如下:
1、从积极面看
1)国际油价下降首先会降低能源成本,促进制造业复苏与发展,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低油价会刺激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和储备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从消极面看
短期内国际油价急剧下降会使全球市场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预期和市场需求预期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复苏进程。例如在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看空原油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期降低会直接影响全球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而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势预期变差会引发各国产业界对未来增长信心不足,进而削减投资,减缓经济复苏进程。
由此而形成的低油价格局,将令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经济遭遇严峻挑战。股市震荡加剧,财政压力加大,而如果超低油价一直持续下去,很多产油国将面临致命压力,同时,也会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
油价暴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供需不平衡是重要原因之一。原油通常与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由于产油国受到国际政治影响不断地调整产量,使得原油价格受到供需两方面的扰动。而此次备受市场瞩目的OPEC+会议最终意外“谈崩”,沙特表示,如有需要将增产,这对于当前“神经紧张”的油市来说,可谓是重重一击。
就需求端而言,疫情的暴发,使大量航班取消,不少企业停产,旅游业陷入萧条,全球经济活动节奏显著放缓,原油需求也随之大幅下滑,从而造成石油市场疲软,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就供给端而言,“降价+增产”是油价暴跌的导火索。原油重挫,首先是受到了需求塌方带来的压力。随后,各产油国为了自保,打破了过去脆弱的减产协议,其中沙特等国甚至选择增产来保障自己的财政收入。这就意味着原油市场出现了需求塌方、供应增加的双杀局面,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罕见性的下跌。
为了稳定国际油价,以沙特为首的OPEC计划采取“限产保价”措施。此前的石油减产协议将在今年的3月底到期,业界人士普遍推测近期将签订新的协议。其方案是将现有210万桶/日减产计划延长至2020年底,同时,额外减产15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左右。在额外减产计划方面,OPEC成员国削减100万桶/日,非OPEC成员国则削减50万桶/日。
但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的支持。随着谈判破裂,沙特打出了“降价+增产”的“组合拳”,一举震惊了国际能源与金融市场。在展示其国际原油市场“独特地位”时,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也让沙特率先尝到了油价下跌的滋味。
人民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油市寒冬已至?
人民网—国际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大幅“跳水” 运输人能否享受油价下调红利?
3月17日24时,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1015元,柴油价格每吨下调975元。
从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价格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受沙特近期一系列原油降价、增产措施影响,此次调整是自2008年以来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
3月9日,沙特宣布对销往欧洲的原油进行降价,并将产量增加至1000万桶/日。3月11日,沙特方面再次宣布,将原油日产量提升至1300万桶,并声称从4月起,沙特的原油供应量将大幅提高至1230万桶/日。这一突发举动导致国际油价大幅跳水,全球股市遭遇“大地震”。
国内油价不会持续下调
截至3月16日,美国纽约WTI原油价格已经跌破30美元/桶,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09元/桶。按照国际标准,一桶原油约为158.98升,以209元/桶的价格计算,一升原油价格约为1.31元,而一升矿泉水的价格接近2元,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已经跌到了矿泉水价格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是,即便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国内成品油价也不会再随之大幅下调。因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40美元/桶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板价”,即便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不会跟随下调。
运输人能否享受红利?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降低,从而降低车辆运行成本。
目前疫情形势好转,正常社会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成品油价格下跌既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商品降价,也可以减少消费者出行成本。
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对使用燃油车的运输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减小了与燃气车相比在燃料费方面的劣势,增强了竞争力。但是,从运输人网记者采访的多位运输人的反馈来看,他们并没有为国内油价可能下降而感到乐观。
运输人普遍担心货主会通过降低运价来侵占油价下降带来的利润,毕竟此类现象在免收高速通行费时就已经出现。有运输人表示,在国内成品油价下调之前,部分地区的运价就已经先降一步。对于相关政策油价调整所带来的压低货运价格的现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设立运价监督机构,对在疫情过后运输行业复工复产这样的非常时期恶意压低运价,获取不当利润的货主给予警告和处罚。
通过此次疫情,可以看到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和制造业对全世界民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社会生产资料运转的运输行业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