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打战后油价_伊拉克伊朗战争油价
1.最近哪里发生战争了,还有战争给发生战争的地方带来了那些灾难
2.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3.如果美国攻打伊朗,会对世界石油带来哪些影响?
4.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最近哪里发生战争了,还有战争给发生战争的地方带来了那些灾难
海湾战争回顾(一):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 日趋紧张的局势 在两伊战争中虽然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向伊拉克提供了300多亿美元的贷款及港口和其他设施的支援,但伊拉克并不满意。伊拉克公开提出,两伊战争,是它同伊朗进行的一场"圣战",是为抵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是为了保卫阿拉伯民族而战,并为此而流血牺牲。它所欠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的贷款是伊拉克人"用鲜血换来的信贷",科威特等国应从阿拉伯团结的利益出发,一笔勾销这些债务。 伊拉克的这种"一风吹"的要求,没有得到海湾国家的响应。1990年1月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每桶20美元以上跌至年中的14美元,使伊拉克石油收入减少几十亿美元之多,这对急需建设及偿贷资金的伊拉克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伊拉克方面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原定的每桶18美元的"最低参考价"之所以被突破,都是因为科威特、阿联酋和沙特超限额出口石油造成的。抓住这一借口,1990年7月中旬,伊拉克以破坏石油生产限额为名,突然发难,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进行猛烈抨击。 7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庆祝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执政22周年集会上,严厉指责海湾国家的石油政策。他说:从1980年以来,由于海湾国家不遵守欧佩克的生产配额,肆意超产,致使世界石油市场的油价暴跌。仅从1989年下半年以来,伊拉克就因此蒙受了高达140亿美元的损失。他声称,在伊拉克同伊朗的8年战争取得胜利后,海湾国家企图削弱伊拉克的基础,"超定额生产石油使油价下跌,好让美国用廉价的石油补充它的库存,这是美国策划的,由海湾统治者执行的阴谋,是用途了毒药的匕首从背后刺杀伊拉克"。萨达姆警告说:"如果邪恶继续存在,大声疾呼抗议并不是最终采取的手段,而应采取某些有效的措施使事情恢复正常状态。伊拉克人决不会忘记一句老话,即'砍断脖子要比砍掉生存手段好些'。"为了表示决心,萨达姆还说:"愿全能的真主证明我们已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萨达姆并没有指出他警告。"但萨达姆并没有指出他警告的是谁。 7月18日,伊拉克官方新闻媒介大肆渲染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于7月15日致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卡利比的公开信,点名抨击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大量超额出口石油,损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利益。公开信提供了伊拉克计算出的因石油产量过剩、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即阿拉伯国家共计损失5000亿美元,其中伊拉克就占了890亿美元。公开信中指责科威特为首恶,指责科威特10年前就偷偷开采两国接壤地区的鲁迈拉油田,偷采的石油价值达24亿美元。公开信还出人意料地谴责科威特在两伊战争的第一年将军事设施修到了伊拉克领土上,并说这是一种"对伊拉克进行军事侵略的行为。"公开信宣称:"我们也只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谁明目张胆地信奉这个政策,谁支持、鼓励这个政策,谁就是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反伊拉克、反阿拉伯民族计划的部分执行者,因为执行这项政策的时机正好与以色列和帝国主义者向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向伊拉克发出威胁的时刻相吻合。伊拉克像所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一样,其主要收入来源受这次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又怎能够应付这个严重的威胁呢?怎么保持力量平衡呢?伊拉克曾成功地确立了这个力量平衡,但为此伊拉克在战争期间储出了它所能付出的一切代价。此外,这项政策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解决生死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阿拉伯民族之际,科威特和阿联酋政府究竟打算给它奉献什么样的前途?它们在为什么样的政策、为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而卖力?"阿齐兹在公开信中说:"科威特政府对伊拉克进行了双重侵害。首先,它侵占了伊拉克一部分领土和油田并掠夺其国家财富,这种行为几乎无异于军事侵略;其次,在伊拉克成为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凶恶威胁的目标时,它又蓄意窒息伊拉克的经济,这是一种与军事侵略具有同样危害性的侵害。"与此同时,伊拉克军队开始向伊科边境地区集结。 针对伊拉克的指责,科威特迅速予以反驳,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实行威胁与讹诈政策,并向所有阿拉伯国家紧急通报情况,阐述科威特的立场。科威特还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伊科纠纷的情况,并令科军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从此,伊科唇枪舌剑,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伊科关系日趋恶化,海湾形势剑拔弩张。这场突如其来的阿拉伯国家内部纠纷,不仅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更使其他阿拉伯国家感到忧虑。为了迅速结束这场兄弟阋墙,埃及、沙特、约旦、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国***进行了频繁的紧急联系,磋商对策。7月2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穿梭访问了伊拉克和科威特,以期通过自己的斡旋解决这场纠纷。穆巴拉克正式向冲突双方提出4点建议:第一,停止攻击宣传和战争威胁。第二,把问题局限在阿拉伯范围内,不使其以任何形式国际化。第三,在吉达双方召开一次有埃及和沙特参加的会议。第四,在解决这场纠纷的过程中,不讨论边界问题,以使问题容易解决。穆巴拉克的调解取得了"成功",伊科双方停止了宣传攻击,两国高级***同意在沙特的吉达举行直接谈判。萨达姆还穆巴拉克承诺:"无论伊拉克同科威特之间的讨论需要多长时间,我决不使用武力。在谈判的办法用尽之前,我是不会使用武力进行干预的。"为表示诚意,伊拉克还于26日凌晨将集结顺伊科边境的10万大军后撤。一场海湾风波大有"夏天的乌云很快消散"的迹象,人们对日趋紧张的海湾局势松了一口气。 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上午,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成员伊札·易卜拉欣和科威特王储兼首相阿德·萨利姆·萨巴赫如期在吉达举行谈判。据科方事后透露,科威特在谈判中原打算就经济问题对伊拉克作出一定的妥协让步,以求平息事态。然而,伊拉克不仅要求科威特赔偿其经济损失,而且要求租借科威特的布比延岛99年,并要求科威特***去巴格达负荆请罪。科威特无法接受伊拉克提出的苛刻条件,伊科谈判宣告失败。但是,双方在离开吉达时商定,后续会谈将分别在两国首都巴格达和科威特城举行。 吉达谈判失败,自然给伊科冲突的解决投下了一层阴影。但是,从阿拉伯世界到国际社会,几乎谁也未曾料到,就在易卜拉欣和萨阿德回到各自国家几个小时之后,一场令人震惊的"中东战争"爆发了。交战双方不是对峙了多年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而是阿拉伯人自己。
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 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 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 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 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 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 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 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 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 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 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 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 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 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 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 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 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 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 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 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 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 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 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 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 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 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 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 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 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 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 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 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 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 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 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 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 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 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 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 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 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 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 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 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 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 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
参考资料:
如果美国攻打伊朗,会对世界石油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如果美国攻打伊朗,石油价格将会飞速上涨。石油产量也会急剧下滑,世界各国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石油供应商。就会造成国内的油价飞速上涨,而且也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更重要的是由于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也会使得产品的价格急剧上涨,这样会使得各个国家出口量的急剧减少。
首先由于美国和伊朗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一旦发生战争将会造成石油产量大幅度下滑。因为美国由于开采页岩油。一时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所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的石油出口将会大幅度减少,这样会造成一些使用美国石油的国家得不到充足的保障。就会造成石油短缺以及价格上涨。这样会在一些国家引发非常严重的经济动荡以及社会危机。最严重的就是造成很多的企业倒闭或者破产。
对于伊朗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由于伊朗是中东地区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而且它也是一些重要的工业国家非常依赖的石油进口国。所以一旦伊朗发生战争的话,就会造成这些工业国家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石油替代者。一旦这些国家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以及工人失业现象就会给世界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引起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所以说现在美国和伊朗这两个国家还是非常克制的,因为谁也负担不起发生战争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因为由于现在全球化非常紧密的今天。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所以说现在这两个国家更多的是通过谈判方式来解决,并不会采用军事手段。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原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的动向,
主要有两项观察重点,即OPEC各国制定之产量配额变动及遵守协议的态度与市场占有率的变化。1980年代,由于非OPEC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的增加,OPEC曾削减过其产量,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对缓冲全球原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原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
2、主要生产国的政经情势及生产策略或提炼技术的变化
所谓主要生产国,指前苏联、美国、及沙特阿拉伯。在1990年以前苏联产量最大,但共产势力瓦解后产量大减,沙特阿拉伯则因波湾事件得以快速扩充产能,在1991年更占有OPEC会员总产量的35%,而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但OPEC国家仍掌握大部分油源,且可开采时间尚在100年左右,因此仍旧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若以地区来划分的话,可划为六大地区,即北海、西非、地中海、中东、远东及美国等。
3、战争,封锁,禁运或经济制裁的影响
2002年4月爆发伊拉克战争,油价由4月低点到当年度高点,涨幅达42.59%;2006年因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从当年度最低点61.7美元直到5月高点77.95美元,涨幅达26.33%,因尼日利亚、伊朗、伊拉克及委瑞内拉这些国家提供全球近40%原油供给,故中东国家的动态值得投资人留意。
4、美国原油供需资料
每周二美国原油协会(API)及周三美国能源部(EIA)将公布每周能源供需状况变动表,尤其要注意美国原油库存余额的增减情形,对原油影响举足轻重。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消费国,就需求面而言,此两项数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5、美元指数
原油价格历来都是和美元紧密挂钩的,其交割和计价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指数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石油价格变动和美元指数变动成一定的反相关关系。比如美元若持续贬值,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产品的实际收入下降,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就需要通过提升原油价格作为应对措施来保持其价值的相对稳定。同理,若美元升值,则油价会有所下调。
6、全球经济状况及工业发展需求情形
经济状况好转导致工业活动盛行,而原油需求也受到提振,带动油价走升;反之经济处于低迷时,工业活动衰弱,原油需求降低,导致油价走软。
7、季节性因素
一般来说无铅汽油在每年的5-9月之间暑假旅游旺季,价格有走高的趋势;而热燃油每年从10月到隔年4月间有走高趋势。每年美国冬季时东部气温的高低,对原油价格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