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黄金便宜了怎么回事.

2.为什么一战过后各国不能重新实行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

3.请问有哪些利好和利空对黄金价格波动有影响

最近黄金便宜了怎么回事.

全球金价大跌-全球金价回归政策

=黄金暴跌主要两个原因:

1、塞浦路斯抛售黄金引发世界性的货币体系危机,多国竞相抛售,形成黄金市场的巨大抛压;

2、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间将越来越快,因此金价受压将持续回调,目前黄金价值回归,处于历史性的回调之中。因此昨日的上涨可以看成只是技术性反抽,注意见好就收,规避再次探底。

为什么一战过后各国不能重新实行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

回顾过去200年货币本位的变迁史,人们不难看出金本位从未被证明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复归金本位似乎也并不能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病,反而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其一,金本位的历史,既不悠久也不成功。在1821年之前,全球主要国家以银本位为主,随着国际黄金产量的大增,1821年开始,英国最终决定采用金本位制度,其他国家也逐渐跟进,到1876年,英法德美等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采取了金本位。 从1870年到一战爆发之前,是金本位制运作得最成功的50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当时金本位的成功是欧洲经济长期繁荣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其二,各国各种复归金本位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一战之后各国又一度恢复了金本位制度,但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得各国央行纷纷放弃金本位,从1938年开始,已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国民将货币或存款兑换成黄金。金本位下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本质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向金本位制复归的实践均告失败。 其三,金本位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物价的剧烈波动均反复出现。例如古罗马、中世纪的欧洲、西班牙和巴西都在彻底的金本位制下发生了物价涨幅在30倍以上的通货膨胀;而世界经济则在金本位制下于1879~1896和1929~1933年之间爆发了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导火索的世界性经济萧条。即便在金本位运行最好的50年间,金融危机也并不少见,例如1890年,英国巴林财团投机阿根廷失败面临破产,英格兰银行不得不和俄国、法国央行联手,并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才平息危机。1895年美国黄金储备过低而面临危机时,也是依赖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手才渡过危机。更糟糕的是,金本位决定了各国央行不能在经济不景气时采取扩张政策,因此经济衰退乃至萧条延续的时间往往更长久,例如1929年之后全球经济几乎经历了10年的通货紧缩。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学者主张金本位的好处,但是黄金的稀缺性注定了在金本位制之下,或者流通中货币的含金量不断下降,或者以黄金表示的物价不断下降,或者通过虚金本位制过渡到信用本位制。在近200年来,除了1939年等及其偶尔的年份之外,黄金储量从来不能满足作为货币流通的要求。此外,黄金价格本身就是波动不定的,这也使得金本位根本无从稳定物价也无从防范金融危机。金本位用了两个世纪的历史来提醒我们,关于金本位的美好回忆很大程度上并不真实。 实物本位制的幻觉及其严重缺陷 对金本位的推崇衍生出了更为大胆和惊人的设想,即人类可以回归到实物本位上,运用石油、黑色和有色金属、煤炭等有限的自然资源作为组合,来充当国际货币的本位。 实际上早在1931年时格雷厄姆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些缺陷并提出了货币的组合商品化建议,即人们可以用一组基本商品,例如钢、铜、煤、木材和小麦作为货币基础来发行货币。但是实物本位制显而易见的种种缺陷,决定了其几乎不是经济学家愿意付出时间来讨论的问题。 其一,充当本位货币的商品往往是被囤积的。以历史上的美国为例,全球货币性黄金曾大量囤积在美国,例如到二战爆发时,全球大约有80%的货币性黄金存放在美国。但是实物货币本位下,那些金属、能源类的、充当货币本位的商品如果也像黄金那样储存起来,且不考虑储存成本及其可持续性,如此大量的资源性资产脱离全球经济的运行而被储存,本身就是灾难性的。 其二,当人们试图发行以商品组为基础的、具有全额实物资本抵押式的货币,其本身可能给货币体系带来的问题远多于其能解决的问题。不仅将使设置、储备、保管这些所谓商品组的费用极度高昂;且一旦发生货币危机,由于作为货币价值基础的抵押商品组构成复杂,难以分割和分配,实际上是不可能和相应的货币相兑现的,货币体系将失去对金融危机的几乎全部自我调节能力。 看来迄今为止,我们既未探索出也没有充分预见到可以取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更为公正和稳健的新世纪货币体系,但是复归金本位乃至采取实物本位,都是和历史割裂得相当遥远,也和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实际脱离得相当遥远的梦想。 但是,对金本位和商品本位的怀疑,并不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央行也许应当适度增持黄金相冲突,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当中,美国政府公开的数据是大约持有8000多吨黄金,另外可能还有相当部分的政府黄金委托投资银行进行管理。欧洲中央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甚至可能超过万亿规模。就发达经济体而言,各国黄金储备往往占国际储备的40%以上。因此发展中国家审慎地利用国内黄金开采,研究国际黄金市场,增持黄金到合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目前国际金价如此高企之际增持黄金是否属于良策则仍待斟酌。(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请问有哪些利好和利空对黄金价格波动有影响

你所谓的利好和利空在下面可以找到答案

1、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现在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2)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 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赛尔金银研发中心高金表示:"现在黄金市场价格走势并不完全由市场供需来简单决定,也不是由各国央行在其间简单博弈,其中投机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3、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比如2005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债务国本身如果发生无法偿债的现象将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近0/盎司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伙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