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和美国油价对比_中石油和美国油价对比图
1.我国油价到底有多高
2.油价怎么乱世了?
3.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我国油价到底有多高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统计,全美在职工作人员约为1.3亿人(不包括自雇人员),平均工资是43460美元,平均每小时工资是20.9美元。劳工统计局将所有行业分成22个大类,在22个大类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管理人员,年薪102900美元,担任管理职务的有611万人;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食品相关行业人员,年薪20880美元,该行业员工有1121万人。
国际市场上不断高企的油价,导致目前美国全国平均汽油价格超过每加仑3.83美元{1加仑(美)=3.785升约合每升6-7元人民币],美国西部的加州涨到了4美元一加仑。但是这包括了不收费的高速公路费用和13%(有些地方是30%)的燃油税,人家月工资一般水平是3621美元(2011年)左右,约合人民币22876元;人家的工资是你的8倍,油价还比你便宜,你说咱们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黑不黑?
油价怎么乱世了?
五岳散人:用小学数学算一下中美油价://view.QQ 2009年03月28日09:11 华商网-华商报 五岳散人 我要评论(113) 作者:五岳散人
油价在没降多长时间之后又一次涨价了。而涨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说:“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这次涨价是以国际油价连续20天为一个周期之后所做的反应,所以是正当的、有法可依的。(3月27日《扬子晚报》)
既然是有法可依的,我们就姑且认定其确实有道理。除了这个“有法可依”之外,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低于除主要产油国之外的多数国家油价。与美国油价的比较,应看到二者的口径是不同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包含消费税,去掉消费税后价格水平是差不多的。
这话乍看起来似乎有些费解,让我为诸君翻译一下:其实他说的是美国也有消费税,在美国加油或者买东西是有两个价格的,一个是商品的价格,一个就是这个商品需要交多少税。这两个相加的话,与中国现在的油价差不多。但他没有这么表述,而是说如果把中国油价里的消费税去掉的话,“裸油”价格是差不多的。
感谢伟大的互联网,让我们有咫尺天涯的感觉。我马上上网问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朋友,正好他当时刚刚加完油,他告诉我说,当天那里的油价是1.95美元一加仑——— 请注意,一加仑大概是3.785升。如果按照当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说,“裸油”的价格是3.53元人民币。美国消费税最高的地方是加州,大概是7%%,最便宜的地方是阿拉斯加,固定为26.4美分一加仑。他所在的州大致是4%%的消费税,也就是说,我的朋友加一升的汽油价格如果换算回来的话,是3.63元人民币。这是全部都加上、加到他油箱的价格。
从一定程度上说,上面那位发改委副主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导”,我理解的是,他用大家不了解美国的消费税税率的事实,让大家误以为如果加上这个消费税的话,两国的价格差不多。
好吧,即使退一步,“就按你说的办”,如果我们按照这个“裸油”价格两国差不多的设推论上去,看看我们的消费税是多少。“裸油”价格是3.53元,而北京的油价涨价后是5.52元,如果我小学数学还没有忘光的话,这个税率是36%%。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均大概消费税是4%%的状态下,我们需要缴纳的消费税居然是这个发达国家的9倍!
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这两天那条“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中,中国有三家”的新闻,那其中就有中石油,另外一个是中移动,还有就是工行。中石油这么赚钱的企业,其钱从何来?如果这个消费税确实是这么高的话,肯定不会是中石油的利润,而是被国家收走的税款。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消费税,那么,我们的“裸油”价格一定就不是与美国相似的。就此我们可以请这位副主任回答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是您在“裸油”价格上说谎了,还是国家规定了这么高的税率?我不知道该副主任会选哪个。
国内油价早就为人所诟病,去年国际原油油价大跌的时候,能够生生扛住而不降价,到最后出台一个“燃油税”总算是降了些许。而涨价的时候,马上就有了一个“20天连续涨价”则国内油价看涨的新方法。半年与20天,其比率大致与我们跟美国的消费税之间的比率差不多了。
民生之多艰啊!不论是手机费还是油价都超越发达国家如此之多,赚着国人的钱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被告知其实并未比别人多交钱。难道国人真的如同俗语说的那个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傻子不成?而这个“别人”又是谁呢?
大家需要记住这 “有法可依”的20天,并以此为起点,盯紧下一个20天时的中国油价:但愿此法既管涨,也管跌。 (五岳散人 知名网评人)
今日话题·思想博客 view.news.qq
手机看新闻 新闻订阅 新闻论坛大 中 小发表评论(113
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涨价时与国际接轨、降价时讲中国国情”,这话是针对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内油价却迟迟不降说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业也是一脸委屈:国际油价虽然降了,可国内油价还是比国际油价低得多啊,我们的炼油企业还是在亏损啊!
石油巨头的抱怨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但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事实: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国内的价格都大大低于其他石油消费大国。让我们比较一下上周北京和伦敦号无铅汽油的价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币/升,伦敦0.9英镑(合人民币14元)。英国的油价与德法比荷意等欧盟国家相当。美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欧盟,但也比中国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东西卖的便宜,企业的利润就不应该很高。奇怪的是,国内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反而高过欧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润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润率只有10.6%。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术先进等因素来解释,仅举一个指标,中石油的员工数量十倍于埃克森美孚,运营成本怎么可能比后者低?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低价下的高利润呢?奥秘之一是税收,欧美石油公司要向交纳高额税赋,则将税款用于公共服务。让我们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燃油价格中的税率,英国油价中税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中国是30%左右。税一项,中国公司每吨是14-30元人民币,只有海外同行的几十分之一(美国公司超过130美元/吨)。这些少交的税款,就变成了国内石油巨头的利润。可以说,税赋的差距是国内石油行业获得暴利的决定性因素。
奥秘之二是国内公司可以用原油环节的利润来弥补炼油环节的薄利或亏损。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开炼油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各业务板块间可以交叉补贴。成品油价格国内确实低于国外,但原油价格国内却高于国外。比如8月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约4133元/吨,国内大庆原油价格则是4493元/吨。
国内石油巨头的高利润还得益于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经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竞争场面,双方为了争夺油站针锋相对,各显神通。但最近几年他们视垄断为正常,常常公开开会议论提价,制定行业准则,使得中国的石油市场几乎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没有竞争压力,自然就没有降价的压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国际相比我们的油价低,有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价而言中国的石油行业已经是暴利了,如果再涨价,岂不是推波助澜?这一矛盾,只能通过价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来解决。中国目前的油价并非一个市场的产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让市场来决定石油的价格,的调控手段应由直接定价转向以税收为主的间接调控。比如通过税来调节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公司的生产行为,促使他们节约和高效利用。而酝酿已久的燃油税应从需求方面调控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及浪费。
如果用市场定价,中国油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因为中国石油储量有限,石油消费却高速增长,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风能、太阳能在20年内又难以挑战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费主体地位。
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实在应当反省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有过西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发达国家的富人和中国的富人生活状态差不多,但中国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对的消耗和浪费更厉害。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从油价这个方面来说,富人可以买车,但你要买很贵的油来缴税,周一至周五进城还得交拥堵费,国家利用这笔税费来治理环境,来让穷人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社会。
所以,中国的油价到底是高是低,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言蔽之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