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是哪几年

2.英国税收高吗

3.美国等多个主要国家的通胀已经回落,为何英国通胀仍在继续攀升?

4.英国债务超两万亿英镑,这会对英国国内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是哪几年

英国油价涨80-英国油价多少钱一升2021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

由地区纷争与战争引起油价波动的幅度不断变大。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达到油价(轻质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

英国税收高吗

一.英国新首相的艰巨挑战

在英国央行短暂下场购债、新任财政大臣亨特推翻几乎所有小预算减税措施、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接替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特拉斯担任新首相后,英国金融市场的局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英国国债扩大涨幅,30年期英债收益率大幅回落,英镑汇率出现升值。

金融市场暂时企稳,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5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彻底破产后,市场预期英国将开启加税并削减公共开支,确保债务下降。

目前英国的债务压力非常高。截至2022年8月末,公共部门净债务占GDP的比例从金融危机前的约三分之一左右, 飙升至大致与国民收入相当的水平( 是二战后1960年代以来的新高,继续增加借债显然已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但节源的难度也很大,英国人民深陷生活成本危机,英国能源监管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国200多万户家庭拖欠电费,打破纪录,政府仍需要为家庭提供能源补贴。长期来看,英国老龄化也意味着更高的医疗支出压力。

提高税收看来成了唯一的选项,英国政府此前已经对向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征收“暴利税”,税率为25%,预计一年内将给财政增收50亿英镑,除此之外,英国还有没有进一步加税的空间呢?

二.英国税率较低

英国的税收负担并没有其他欧洲国家那么高。

从税收占GDP的比例来看,2019年英国税收占GDP的33%,略低于七国集团的36%和经合组织的34%,显著低于欧盟14国(2004年5月1日之前加入欧盟的成员国)的39%。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对收入最高的人所征收的税率也较低,在所有主要的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最高税率为45%,仅排在第17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最高税率在45%到55%之间,丹麦最高,为最低的是匈牙利,仅为15%。

英国税收负担较低一方面是北海石油为英国财政部带来了意外之财。

北海油田是世界著名的石油集中出产区,在1970-80年代的高油价时期,英国从北海油田获得的财政收益一度占到GDP的逾3%,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财政支出的财源。

另一方面,英国税率较低也是为了增强英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从国际收支来看,英国是一个经常账户大幅赤字(今年二季度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大量依靠金融账户资金净流入的国家,这使得英国非常依赖海外资金的流入。

三.增税空间有多大?

英国较低的税率为其加税打开了空间。

据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税收占GDP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4%提高至2026-27年的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对收入和消费的增税。

政府提出的加税方案包括:

1从2023年4月1日起将公司税从19%增加到25%(略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2从2022年4月起将受雇人士和自雇人士缴纳的国民保险费(National Insurance)增加冻结个人免税额和基本税率,高通胀下这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将被征税,并且以更高税率征税的比例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36%的税收负担仍低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英国加税的幅度还可以更大。

从所得税来看,由于英国正深陷生活成本危机,对薪酬加税还是要谨慎对待。截至6月至8 月,英国人工资同比增长6%,算是历史上较高的增速,但工资增长追不上通胀。

9月英国CPI同比增速升至重回近40年来高位,实际工资反而下降,实际上,在此前苏纳克竞选期间,曾许诺在2024年将基本所得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至19%。不过最高收入的税率仍有提高空间。

对财富加税也是可行的方案。英国总体财富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总体财富是产出的三倍,2020-21年财富已经接近产出的倍。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同期财富税占GDP的比重仅从增加到3%,这意味着英国可以加大对财富征税的力度。

总的来看,英国加税空间较大,需密切关注英国政府将于10月31日公布的中期财政计划,预计届时英国政府将阐明如何降低债务、保障财政支出。

但若财政计划无法让市场满意,其政治和经济危机可能再次发酵。

美国等多个主要国家的通胀已经回落,为何英国通胀仍在继续攀升?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4月 CPI同比上涨4.5%,较前月增长0.1%。其中,核心 CPI同比上涨2.8%,涨幅较前月扩大0.1个百分点;核心 PPI同比上涨3.6%,涨幅较前月扩大0.3个百分点。 4月 CPI数据的表现和数据发布后市场普遍预期会继续向好。但与美国相比,英国的通胀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 5月英国核心 CPI环比上涨1.1%(符合预期),同比增长3.2%(高于前一个月的1.3%);核心 PPI环比下降0.2%(低于前次1.1%的水平);其中能源、食品和能源相关商品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在3月 CPI数据公布后市场对英国通胀情况的反应是悲观且偏谨慎。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自去年11月开始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了通胀率超过2%且仍在持续攀升的现象。

英国 CPI是对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其对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的通胀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在通胀快速上升时,央行往往会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经济。而在通胀处于上升通道时,央行通常会采取加息或缩表等措施来维持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相反,如果 CPI长期处于过高水平,则很有可能导致银行坏账增加、通胀过高且货币政策难以实现目标等问题而出现。

我认为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出现严重的能源危机,导致物价水平飞速上涨,因此通过现象才会不断加剧。其次英国政府所采取的加息政策,也导致英国通伯货膨胀现象不断加剧。

通货膨胀是金融当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价水平上涨而导致的。但是通货膨胀所带来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我们度的生活压力不断上升。严重的情况之下,会导致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失去平衡,国家的金融将失去原有的作用。民众以及国家都将陷入混乱的时期,整个国知家的正常运转将会陷入瘫痪。

英国债务超两万亿英镑,这会对英国国内产生什么影响?

那就是自己骑车的喝油量需要固定的说估量,以及将自己的油价上涨,对于一些铁路局,铁路局,铁路局以及原油运输战绩加热扇。这油价的上涨还是有一定的利益涨幅的,一方面油价的上涨也是嗯,彰显着中国的经济处于回升的状态,还有更多的是嗯,对于产品的原价谅。

再买一箱油,就需要3.5元,这样算一下,按照每公里的话就要上调0.07元的价格,相对一些跑长途的一些货车和大车也是很十分的耗油和耗钱的,所以还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疫情期间油价的下调带来的暂时的优惠。笑我了,英国人均GDP4万多美元,就不说国了,你哪个省市比得上?还有高福利制度,名牌大学就不用说了,英语文化更是通行于全世界,谁给你的勇气?还比不上江浙沪水平,在伦敦不知道比上海舒服多少

到底是有多么的民族不自信,才会别人随口一提国外任何就马上拉出祖国来踩一踩,这是病啊,恨国贼又没办法换国籍那属实煎熬。讲真的导致这样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英国政府在疫情期间把全民的生活都养起来了,每个人每个月可以拿到工资的80% (每人最高2万五人民币)从三月一直发到十月?接着免除公司税务,帮企业付房租,然后全民出去吃饭打折帮付餐饮费用[允悲]期间完全没有经济增长 不负债才有鬼

在这里说移民的, 你移民过去请问你能做什么? 拿着每个月两三千英镑去享受吗? 如果想的这么简单 香港人一早移民过去了为什么还要退居而求其次去加拿大? 还不是因为物价比英国低吗! 人均gdp高又如何?! 物价高也摆在这里! 我就不信在杭州生活会比伦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