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政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变化

2.俄罗斯为什么有那么多富豪?

3.大帝为什么叫大帝?

4.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为什么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

5.俄罗斯这么大的领土面积为什么经济不行?

执政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变化

俄国公布油价了吗-俄国公布油价了吗现在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轻信了美国的承诺,启动了经济“休克疗法”,一夜之间俄罗斯经济全面崩溃,饥民四散,中国东北出现了大量俄罗斯饥民。

那时候的俄罗斯如同地狱一般,人民开始不答应了,要求重返苏联时代,但是叶利钦却动用坦克炮弹结束了这一切。

休克疗法带来的结果就是贫穷和寡头政治。

执政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俄罗斯乘风而起,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到了2014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达到了数千亿美元,就业率和人民生活水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执政以来,一反叶利钦的软弱作风,发动了第二次血腥的车臣战争,彻底终结了俄罗斯众叛亲离,面临解体的的危局。

破除寡头政治,用铁手腕打击腐败……

这个做事泼辣彪悍,看起来几乎毫无风度的俄国熊,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是有着深厚的政绩基础的。

俄罗斯为什么有那么多富豪?

俄罗斯富豪!

国内某些人士提到俄罗斯的进步,每每津津乐道于俄罗斯的GDP和人均GDP。其实所谓俄罗斯的人均GDP是没有意义的,俄罗斯的财富占有情况是世界上最不平衡的,俄罗斯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有30位,手中集聚着3500亿美元的财富,而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仅为5200亿美元,也就是说——所谓俄罗斯的GDP只是这30几个富翁的,而不是全体俄罗斯人的,这还不算数量更庞大的1亿美元至10亿美元这个区段的。可见那个人均GDP均不到1.4亿芸芸众生头上,难怪许多俄罗斯人将“莫斯科是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超过纽约、伦敦、东京)”视之为俄罗斯的耻辱,而不是国内某些人肤浅的理解的所谓俄罗斯崛起的标志。这个GDP对俄罗斯人来说是美丽的肥皂泡,诚然他们会在税收、福利上获得一定点好处,但对改变他们自身的状况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富裕”的国度俄罗斯的**要到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卖*,而且据俄罗斯人权组织评估,在中国卖*的俄罗斯性工作者竟占俄罗斯性工作者总数的40%。她们为什么不回国享受高福利、高待遇,而在这里丢国格、人格和“高贵”的俄罗斯人的尊严,看看前面的所谓GDP构成就全都明白了!

附:

[金融时报]身价逾10亿美元俄富豪共30位 掌控3500亿美元

据英国一家财产管理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目前俄罗斯身价逾10亿美元的富豪手中集聚着3500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俄罗斯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百万富翁财富总和的两倍。

根据福布斯4月号杂志公布的排名,目前俄罗斯的10亿级富豪共有30位,仅次于美德两国。与这些富豪手中3500亿美元的总财富相比,俄罗斯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5200亿美元。

据俄联邦统计署最新计算结果显示,虽然最近几年俄国民收入年平均都上涨10%以上,但相对于富人阶层的收入年均上涨20%而言,穷人的收入根本就没有变化。其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在居民总收入构成中,10%最富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10%最穷人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最富人和最穷人的平均收入差距已扩大到15倍,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应指数的2倍多。

千万乃至亿万富豪的频频涌现构成了俄罗斯经济改革中的特殊景象。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出的2006年俄罗斯前100位富豪名单中,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豪有44人,这些富豪的资产总额高达2480亿美元,相当于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4多。美国《财富》杂志称俄罗斯亿万富翁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不仅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富豪和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大富豪数量在增加,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中小富豪如今也增加到10万人之众。富豪财富增长之快、富豪人数急剧膨胀,令许多国家难望其项背。

莫斯科是全球除纽约之外亿万富翁聚集最多的城市。在8.8万名百万富翁中,有33名亿万富翁,按千人数计算,莫斯科亿万富翁数居世界第一。《福布斯》据此评论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难一次出现那么多的亿万富翁。”至于莫斯科的那种“符合世界水平的”富人,即家庭年均收入12万美元以上者,其数字也不比西方发达地区少。也正是因此,莫斯科居民的富有程度要比周边地区高出2%-2.5%。

与富豪群体的强烈膨胀相比,俄罗斯的穷人阵营却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缩小。俄国社会学家的调查表明,俄罗斯60%的成年人属于贫困阶层,处于较低收入阶层的人平均月工资不超过110美元。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俄罗斯目前有20%的人口生活在赤贫线之下,有关人口每月收入仅1000卢布左右,即约38美元。报告指出,如果俄罗斯全国薪金水平突然下降10%,当地生活于赤贫线之下的人数将会激增5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富人和穷人占有和获得的机会不平等,富人越富和穷人越穷的“马太效应”在未来可能更加明显。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10年中,富人变得更富的概率为96%,而穷人能够致富的概率只有30%。

当然,贫富差别并不单纯地从财富数字上体现出来,按社会指标衡量,富人和穷人之间也出现了惊人的落差。以医疗服务为例,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目前正投资8000万英镑在莫斯科建造一家俄罗斯最豪华和技术最先进的医院,且专为俄罗斯富人和名人提供“五星级”服务,但普通公民却由于医疗保险资金的不足根本无钱去一般医院看病。同样,富豪子弟可以走进莫斯科的顶级学校,但贫穷子女则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得不过早地加入就业者的行列。

社会阶层对立情绪

经济转轨中少数人暴富,多数人受挫,前者成为“富人”,后者成为“穷人”——由财富占有结果不同最后导致社会民众的急剧分化,这在俄罗斯格外显著。按照社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最理想的人口财富分配比例是“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各占少数,而中间收入阶层占绝大多数。但在俄罗斯,目前的中间阶层充其量仅占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则占60%以上,富裕群体只有6%—7%。除此之外,还有300万本应属于中间阶层但从收入状况考察又归属为贫穷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中间阶层塌陷的情况下,贫富两极的对比自然就异常清晰,二者之间的对抗非常突出。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富人与穷人在财富来源与使用认知上出现的思想分裂相当明显。俄罗斯大多数民众认为,富豪们的财富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有钱人都是些权欲旺盛、利欲熏心、贪婪且不正派的人。

相形之下,尽管俄罗斯富豪对于自己在《福布斯》上的排名都讳莫如深,但在追求超级享受方面却一贯以出手阔绰而闻名。资料表明,仅奔驰轿车在俄罗斯的销量,2005年达到了5000多辆,2006年将突破一万辆。而在前不久莫斯科的一个“百万富翁展销会”上,一瓶价值3.5万欧元的香水,一部140万欧元的手机,一座高达2400万欧元的海岛,竟然吸引了4万名俄罗斯富翁的疯抢,以致阔老们最后总计狂花5亿欧元。美林证券也发出研究报告指出,俄罗斯在奢侈品的消费金额,将于2009年占全球奢侈品总消费额的9%。

消费行为的极度张扬自然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反感,也招徕了舆论的普遍诟病。专家们指出,富豪们手中数额庞大的资金就像是一股股汹涌的恶浪,对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并成为驱动国内通胀率上扬的主要力量,最终让无数收入微薄的消费者为此埋单。

更令俄罗斯民众不满的是,那些控制着金融和工业的经济寡头们已经不再在国内投资、为扩大就业做贡献,而是将财富大量转移到了海外。据《福布斯》杂志报道,过去5年中,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本流出俄罗斯,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购买英国的住宅。与此相关的一个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一年半,英国伦敦售价达千万英镑的大宅院一半以上被俄罗斯人买走,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俄罗斯人已经买下英国的半壁江山。

无疑,俄罗斯民众对于国内富豪普遍充满着仇视的心态。“民意研究全俄中心”进行的调查表明,只有7%的俄国人对俄罗斯出现如此众多的富翁感到自豪,39%的受调查者为此感到耻辱,许多人甚至称富豪榜是俄罗斯的“窃贼榜”。同样,莫斯科国家战略研究所就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一事先后进行了几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民众对霍氏的判刑表现得很平静,多达67%的人表示坚决拥护总统的决定,大多数人对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样的富人表现出强烈不满甚至憎恨。

因此,在俄罗斯当一名招徕眼球的富豪式人物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对于富人来说,虽然财富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但也使他们成了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近两年来,53.7%的富人家庭遭到过各种不愉快事件,是各种各样刑事犯罪案件的牺牲品。有些犯罪行为几乎是专门针对富人的,如抢夺、暴力威胁、敲诈和讹诈等。

熨平贫富差距长路漫漫

俄罗斯最近几年经济的超速增长使得贫困人口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新资料显示,俄国内穷人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减少,即由3年前的24%减少到目前的18%,而且穷人数量减少的趋势还会延续。按照俄政府计划,到2010年,俄国内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将减少到10%,到2015年减少到6%以下。但是,穷人绝对数量的减少并不等于贫富相对差距的缩小。总统在日前通过电视表情严肃地告诉俄罗斯人民,缩小贫富差距是他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

俄罗斯政府对于收入重新分配的调控不力确实是亟须反思的。以税收为例,目前俄政府对所有人仍实行统一标准的个人所得税率,无论是贫民,还是亿万富翁,统一纳税13%,而且个人所得税率还是欧洲最低的。不仅如此,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从富人那儿征收的税用于向穷人发放补助,但在俄罗斯,个税只用于增加国库收入,再分配职能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正是如此,俄罗斯许多经济学家尖锐地指出,目前应该向穷人慷慨解囊的不是富人,而是国家。

俄政府目前也急于在这方面做出成绩。作为为解决贫富问题所打出的最新“组合拳”,政府决定将2007年俄平均最低生活费提高至4414卢布,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居民数量将减至14%。根据近日通过的2007年俄联邦预算法案,2007年最低劳动报酬将由1100卢布增至1400卢布,预算部门人员的工资将上涨15%,军人工资上涨26%-28%,退休金上涨20%。

显然,只有具有广泛基础的、持续性的增长才可能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减少俄罗斯的贫困。与此同时,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护承受力差的群体,使其不受价格放开和就业机会减少的影响,以及怎样通过加强现有的社会保障计划保证这些人的生活水准不至下降。因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俄罗斯政府正在极力推进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看点。

实际上,俄罗斯原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对一些食品和其他消费项目的补贴、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儿童补助金等。养老金与失业保险是永久性的安全手段,它们能够在经济转轨时期起到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但是,俄罗斯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在养老金方面,虽然目前每4个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人领取养老金,但只有那些被认为承担最大风险的人的实际收入才能够得到保护,而且大约30%的养老金领取者取得的养老金低于估计的维持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而在失业救济方面,救济金不仅长期处于低水平,而且由于其与价格指数相脱离,救济金的使用效率实际处在不断下降过程中,更由于社会上对失业者的歧视,导致许多失业者没有登记申请救济。至于儿童补助金,由于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财政困难,许多儿童实际并没有得到补助金,而且平均儿童补助金仅为平均工资的4%。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俄罗斯政府对于救济金管理一直推行着地方和中央分散管理的机制,从而弱化了救济金的宏观平衡功能。例如,俄中央就业基金只占所收工资税的10%,而另外的90%则留在了地方。中央的这一份额很难满足失业人员增加因而财政收入基数减少的那些地方的需要。因此,俄罗斯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当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低救济金应至少与维持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相同,并充分加以保障,以使其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

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匹配,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部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执行了一些以生活条件差的人员(包括残疾人)为目标的社会援助计划。社会人口保障基金,作为一项预算外基金,除了其他事务外,还参与了销售来自国外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社会人口保障基金由于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还广泛参与了创收活动,这些活动显然对穷人有所帮助,例如投资生产主要用于穷人消费的商品。

为了提高居民收入的透明度,俄罗斯税务总部门从5年前就开始收集俄公民收入的信息,并且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十分翔实的资料库,而按照俄税务总局的规定,收入超过100万卢布及10亿卢布的人将被分成两个档次重点监视,其目的就是为政府进行收入调控提供参考指标。

在俄罗斯谁是富人?

石油富豪 俄罗斯社会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包括近一半的富人均认为“诚实劳动并不能致富”。这反映了俄罗斯改革过程中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一个特点。认真研究俄罗斯富豪的发家史就会看到一个规律:俄罗斯富豪大部分出现在原料、资源开采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行业造就的富豪最多,他们的财富数量也最可观。《福布斯》杂志评出的100名俄罗斯富豪中,有40人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行业有关。现在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依然是石油大亨,此人个人资产高达180亿美元;而资产增长最快的富豪阿列克佩罗夫也是石油大亨,他个人资产一年之内增长86亿美元,净增比例达到200%。

显然,资源领域能够成为诞生富豪的摇篮与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在私有化过程中,俄罗斯许多富人靠收购能源相关企业起家,他们不仅敏锐地把握了商机,以极低的价格购买石油资产,再转手高价倒出,以此大发横财,而且在最近几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飞涨的市场背景中,他们也获得财富再次发酵的机会。

“新俄罗斯人” 现代技术需要大量职业技能和教育水平高的职员,其工资自然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涨,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俄罗斯经济结构目前正处于飞速升级过程中,因此,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雄厚技术与知识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员就成为了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强者。在10多年前国内进行疯狂私有化的时候,俄罗斯的许多青年奔赴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著名大学或专门商业学校里充电,如今他们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在西方建立起了人际关系网络,并且有了经商的经验,其中涌现出了不少的金融天才和大企业家。按照《福布斯》杂志的评价是:“他们挣钱靠的是自己的大脑,而非石油或者政治影响。”这类富翁的年收入不低于100万美元,并构成了俄罗斯的一个特殊阶层——“新俄罗斯人”。

私人部门就业者 体制性差别也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新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由于新技术缺乏和投资不足,其劳动生产力很低,除去那些从国外获得收人的以生产原料为主的部门(首先是石油生产部门)外,大多数的处境都很凄惨;国家拨款状况不佳,工资停发或延后发放。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诸领域工作的人们,只能依靠国家保障其生活,但所得工资相当之低,而且由于通货膨胀,绝大多数居民的收人比以前大为减少,甚至困苦不堪。与此相对应,在私人经济部门中,报酬虽有时低于改革前的数额,但要比国有部门高得多,而且准时发放工资。

服务业从业者 由于经济的加速转型,俄罗斯经济结构中的生产部门不再占优势,代之而起的是日益蓬勃的服务业,由此对居民的社会职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居民在私人开办的商业、服务业中从业的人数剧增,资本剥削劳动的范围扩大,新冒尖的企业主也由此增加了收人。虽然单从私人企业主的增加数来看目前并非显著,而且他们的人数不多,但据俄罗斯官方统计,这些服务行业新兴企业主获得的收人所占的比重已经差不多相当于全国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社会转移支付的规模。居民中多种群体拥有财产状况的差距被成倍地拉大了。

大帝为什么叫大帝?

大帝叫大帝因为对外很强势,也把自己塑造为硬汉形象,网友遂称之为大帝。

担任总统期间的主要改革如所得税改成13%、降低利润税税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条文,利用他善于担任特务工作的施政手段,确保国家运作的平稳。特别是在位期间遇上史上最高油价,俄罗斯受惠于油田出口赚进大量资金,法制上都获得了稳定发展。

但他在民主方面则遭到很多争议,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号称在的经济管理下,在他任内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但国际原油价格反转下跌后马上又呈现经济疲态。不过总体而言,他任内国内生产总值将近上升了72%,购买力平价也上升6倍左右;俄罗斯国内的贫穷人口则减少了一半,平均月薪从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

克罗波克评价:“从许多方面来看,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过去100年中,我们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像一样如此接近俄罗斯的魂。”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为什么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

这是因为乌克兰没有能力对俄罗斯进行宣战,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国力差距相当大,如果乌克兰惹怒俄罗斯的话,会遭到俄罗斯强有力的报复,这会使得现在已经处于崩溃阶段的乌克兰经济再度雪上加霜,也会使得乌克兰人民再度面临战争的困扰,会造成大量的乌克兰老百姓的亡。所以这是乌克兰政府根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当然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后并不是平安无事,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强有力的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并且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也非常的严重,如果长期以往下去的话,会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一个崩溃的局面。因为经济制裁的缘故,使得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一旦能源出口出现问题的话,会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因为俄罗斯是一个以能源出口为主的国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是依靠国际油价上涨来赚取外汇的。所以一旦这种优势不存在的话,会使得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失去优势。将会导致俄罗斯的经济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乌克兰的问题也并不比俄罗斯好多少,因为乌克兰长期受到战乱的影响,使得乌克兰的经济以及工业设施早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如果长此以往下去的话,乌克兰很有可能再度爆发内乱。因为现在乌克兰国内各民族之间有着非常大的矛盾。

俄罗斯这么大的领土面积为什么经济不行?

经济不行的原因如下:

1、俄罗斯民族天生就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扩张领土的意识,而且天生只相信强权,从不向敌人低头,从不割让自己的领土,阿拉斯加是卖给美国的,获得了大量现汇,撑过了经济危机.

2、俄罗斯长期地广人稀,广袤的西伯利亚,宁可荒芜,也不让邻国中国人来开发耕种,因为她十分害怕中国人去了就不走了.宁可荒芜.

3、俄罗斯经济不行,是与欧洲国家相比较而言的.其实她的百姓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只不过是俄罗斯公司的经营效益水平低而已.无所谓,因为俄罗斯土地太富饶了,矿场足够多,企业效益低点,一样能活.

经济不行的具体原因:

一、钱都用在军事上。

俄罗斯之所以被称为战斗民族,主要原因是其对领土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热衷。俄罗斯的崛起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扩张,不断战争的历史。因此,近几百年,俄国的军费都是最大的,主要的钱财也以发展军备为主,所以,没有更多的钱去搞经济,这样就一直很穷。

二、守业难。

从俄罗斯的发展历史来看,历代的沙皇及统治者,都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开疆拓土。而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本来守江山就更复杂,还没人愿意干,你看沙俄历代比较牛的沙皇,都喜欢打仗。国内管理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高压政策,所以对管理是一塌糊涂,守业严重缺乏经验,因此,居民生活一直提不上来。

三、重工业病。

很多人可能会说,苏联时代,不是很强吗?但是强是强在重工业上,尤其是武器的生产,苏联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但是俗话说“无商不富”啊,苏联极度重视军事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而对关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则不是很关心。以至于苏联能造飞机大炮,航母军舰,却连纽扣、纺织等生活必需品都不能生产,这也是苏联最后积重难返的主要原因。即使到现在俄罗斯还是这样,军事工业很强,但是轻工业很薄弱,这些直接影响收入的增长。

四、沉迷于卖石油。

俄罗斯对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石油和天然气,轻轻松松就能产生大量的外汇,因此,自古俄国形成一种吃饭的恶性循环。如当年的荷兰一样,利用卖石油和石油产业的发展,获得经济的繁荣,但是其他工业被石油挤占,不断萎缩。一旦油价下跌,经济就会受到重创。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整治俄国就是直接做低石油价格,这样俄国就会受到最大的打击。

五、敌人太多。

沙俄的历史简单的来看就是一部不断侵占邻国,不断扩张的历史,因此,在几百年的时间内,沙俄几乎将所有的邻国以及相关的国家都给得罪了。所以,周边国家都不怎么愿意和俄国做生意,去投资。而且一旦遇到事,大家一起围堵你,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发展经济,怎么可能不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