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是什么意思

2.阜康荒漠生态区

3.历史上西域到底有多少国

4."黄金无假,阿魏无真"的故事典故由来?是什么意思?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是什么意思

阜康哪里的-阜康纯金价格多少

这是句谚语,应该做"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 不过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这么普通的东西,没有人拿来的. 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 另一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从人的棺材盖中透长出来的菌类,其根发与人的口中,而那个人必须得是生前吸食鸦片的. 据说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于是古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其实阿魏是一种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阿魏胶具有药用价值,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病的良药,民族医药中使用较多。早在唐代医书中就有对阿魏的记载了,历代医书中也都记载了阿魏的药用价值。解放前新疆阿魏不为世人所知,国内制药用的阿魏胶全部从伊朗、阿富汗进口,1958年在全国中草药调查中人们发现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收入药典可作药用的有两种: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新疆阿魏分布在伊宁县喀什乡拜什墩村一带,当时有3—4万亩,密度很大,阜康阿魏分布在阜康。从此我国结束了进口阿魏的历史

阜康荒漠生态区

我国的典型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浏阳市沙市文光中学 颜开桂

中国之大,范围之广,奇花异草珍稀动物之多令世人刮目相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观念的更新,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出现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现略谈如下:

一、我国第一个内陆荒漠自然保护区——博格达自然保护区

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区两部分组成。自上而下有冰雪带、高山植被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及荒漠,组成了一个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内陆荒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最大高寒草原及湿地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原。藏北高原藏语称“羌塘”或“章塘”,意为北方高地。它大致位于昆仑山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之间。东西长2000千米,南北宽700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5000米。高原上生物资源丰富。它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主要产地,它位于岷江上游四川汶川县境内,面积20万平方千米,海拔1150米~6250米之间。现已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为大熊猫研究中心。

四、有“童话世界”之誉的自然保护区——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南坪县境内,是岷山山脉中一条纵深4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沟中有雪峰十座,插入云霄;有108个形状各异的湖泊;有多处气势壮观的瀑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有上百种珍稀动植物。入秋后满山红叶倒映于碧水之中,山光水色,五彩缤纷,景物特异。九寨沟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五、我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景色中最为壮观的是位于冰川上部的大冰瀑布。这个宽1100米,落差1080米,由无数巨大冰块组成的瀑布,仅次于落差1100米的加拿大国家冰川公园的冰瀑布,而名列世界第二。在距离冰川几千米的地方,有多处的温泉、热泉和沸泉。沸泉水温高达90℃,可以沏茶和煮鸡蛋。除此之外,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也是公园的一绝。黛绿色的密林里,蕴藏着250多种从亚热带到寒带的野生植物;还栖息着40多种动物,其中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小熊猫、白唇鹿等28种。这里一年四季可以旅游,最佳是春秋两季。

六、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坐落在阿尔金山中段的郁漫塔格山与昆仑山、海拔约为4000米的高山盆地间,占地4 5万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超过了我国现有的100多个自然保护区的总和(除三江源保护区外),比台湾省还要大1万平方千米。这里生长着数十种稀疏、低矮但广为分布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牧草。众多的野生动物中,最珍贵、最具有地域特色,数量又占优势的是野驴和藏羚。由于交通不便,以及高寒缺氧。淡水少,物资供应困难,所以人迹罕至,因而是我国少有的高原生态系统保存相当完好的地区。

七、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锡林浩特市境内,这里是欧亚大陆中温带典型草原保存较好的地区,是典型草原的代表。1987年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网,成为举世瞩目的一块绿色宝地。

八、珍奇动植物的故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附近地区,总面积20余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有红松、长白落叶松;有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

九、我国最大的蛇类自然保护区——蛇岛

蛇岛位于辽宁省旅顺口西湖嘴的渤海中。全岛略呈菱形,长1700米,宽700米,面积0.62平方千米。系蝮蛇栖息地,无人定居。岛内管牙类毒蛇甚多,卵胎生一次产仔蛇4至14条,每年递增8%,蝮蛇为珍贵动物,蛇胆、蛇蜕、蛇皮、蛇肉均可制药。

十、我国最年轻的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古老黄河入海口,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40′~38°10′、东径118°41′~119°16′之间,总面积15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300平方千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是国家级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使黄河三角洲以每年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湿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片共和国年轻的土地,滩涂辽阔,且少污染,少人迹,是我国最完整的湿地生态保护区,也是珍稀、濒危鸟类的乐园。

十一、我国第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北戴河

我国第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建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总面积1.5平方千米。这里鸟类资源丰富,有覆盖面积达60%以上的森林和广阔的沿海滩涂,又地处候鸟迁徙的路线上,因而为候鸟停留、觅食、栖息提供了极好的自然环境。据统计,这里已知鸟类40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6种。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观鸟的最佳季节,吸引大批中外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十二、“绿色宝库”——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举世闻名的神农架,坐落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总面积3250平方千米。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宝库”之称。尤其是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达1300种,有“药房”之称,广阔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这里的野生动物多达570余种。因此,享有“天然动物园”的美名。

十三、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56年,面积1200公顷。位于广东省高要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是我国南方的一个自然资源宝库。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其中有经济林木300多种,药用植物900多种,油科和纤维植物各100多种,淀粉植物400多种,草原料植物60多种,野生水果约30多种。保护区内保存有400多年历史的270公顷自然林,是世界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亚热带季风性常绿阔叶林。

十四、我国第一个热带森林公园——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的乐东县境内,总面积470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雨林,也是我国第一个热带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海拔1412米,山势巍峨峻拔,林中古木参天,茂密幽静,风景秀丽,资源丰富。这里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药材,并有多种出口。林区珍禽异兽繁多,其中许多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尖峰岭以富饶的热带森林资源,奇特的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旅游和考察。

十五、我国唯一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1980年建立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的坝王岭林区中,是我国唯一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黑冠长臂猿的生理特征和血缘关系和人接近,被认为是人类的“近亲”。因此,它是现代医学、动物学甚至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实验物。它可以为研究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提供实例和依据,其科研价值极高,素有“中国之贵”的美称。

十六、我国最大的热带生物园——海南省

海南省得天独厚的热带生态环境,为生物繁衍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生物园。这里拥有各门类植物4200余种,其中特殊树种6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之珍稀树种200多种,如花梨、苦梓、油楠等。野生陆栖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兽类700多种,鸟类340多种。属海南特有的动物中有鸟类1种,兽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之珍稀动物多种,如黑冠长臂猿、海南鹿等。

十七、我国首批海洋保护区共五个,它们是:(1)河北省昌黎县的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2)广西合浦县的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3)海南省万宁县的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4)海南三亚市的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5)浙江省平阳县的南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博格达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区两部分组成。自上而下有冰雪带、高山植被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及荒漠,组成了一个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内陆荒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

历史上西域到底有多少国

 确切的说,西域是一个复杂的称谓,在历史、地理甚至文化领域各有不同的面貌。要认识西域,必然需要搞清楚观察的出发点。

 不过,西域首先是一个历史和地理相交错的概念,并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政权和地区。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西域也被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天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成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对东西方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而广义上的西域则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及丝绸之路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参见《中国历史地理学》上的论述)。

 今天生活在新疆的人回望西域的苍茫辽阔,常常会听到西域历史上有三十六国的说法,那一段久远而迷人的时代,流传下多姿多彩的文化古迹。即使今天新疆的很多地州县份,依然还保留着不少历史陈迹,作为诸多西域古国存在过的凭据。

 不过,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虽然《汉书·西域传》开头就是:“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但在历史上,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西域从来都不是三十六国。作为信史的《汉书》、《后汉书》的《西域传》所能罗列的西域大大小小政权,前者是四十九国(前辈历史学家岑仲勉的名著《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不止49国,包含了所谓东汉分出的国家),而后者是二十二国。一直到清代著名的边疆地理学家徐松写出《汉书西域传补注》之后,才流传下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三十六国一说。

 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声名远播的三十六国指的是:

 (1)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的部分;

 (2)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3)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4)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5)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6)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今天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所以今天鄯善县打造的楼兰鄯善文化其实是戴错了帽子);

 (7)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

 (8)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小的国。

 (9)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10)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11)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12)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目前尚有皮山古城废墟;

 (13)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14)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15)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16)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17)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18)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19)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20)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21)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22)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23)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24)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25)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26)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7)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8)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29)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30)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31)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32)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33)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34)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35)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36)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很显然,还有一些今天新疆人较熟悉的西域古国没有在其中,例如大名鼎鼎的大宛、月氏、精绝、苏毗(就是女国,因为大小国王都是女人,是一个母系氏族政权,到《西游记》中被敷衍成为全是女人的女儿国)之类。

 当然,这些国家有的在《后汉书》中出现过,有的在胡三省给《资治通鉴》卷二十附注中记载过,表明汉代的西域诸国如何演变为50余国。另外,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林干先生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一书也据此有过一番梳理。

 可是,为什么西域丝绸之路上这么多的国家后来又统一成了三十六国?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有一些西域国家,后来不包含在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中国境内,例如安息、康居、大夏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西域范畴。其实这不是一个全面的理由,例如苏毗就完全在新疆境内(北接于阗、东北邻青海通天河、西至天竺、东与吐蕃接壤,也算一个大国),但它为什么也不在其中?

 精绝在三国两晋时神秘消失,留下了今天的精绝尼雅遗址,根据史书记载,有研究者推测是被苏毗国攻击,苏毗显然比精绝国强大。在《汉书》中,精绝全国仅480户,人口仅有3360人,能战斗的士兵仅500人上下。尽管苏毗人的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原始风情,平时喜欢往脸上涂抹颜料,头发不论男女一律披散。但苏毗却是个富有的国家,属民以畜牧业、农业为生,男子务农狩猎,女子要么出将入相,要么就是尽享一家之主的荣光。苏毗出产有上等黄金,还有黄铜、朱砂、麝香、牦牛、蜀马、骏马等。国中尤盛产盐,与印度有贸易往来,具备相当殷实的国力。比起精绝受较为糟糕的自然条件威胁:“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所以人口并不多,无论如何,苏毗都应该比精绝更有优势。

 所以,西域有三十六国的说法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或者这仅仅是一个概数。我们有必要认清,历史上的真实西域面貌。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需要说明,西域历史的演变并非是这36国和50余国的互相传承,这仅是汉代400年间的西域。之后南北朝有柔然汗国、突厥汗国、高车、厌哒、铁勒诸部落,隋唐时期的曲氏高昌、回纥、回鹘、黠戛斯部;两宋时期的葛罗禄部、东西喀拉汗国、回鹘高昌、李氏于阗、花喇子模、西辽国、乃蛮部、康里部;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察合台汗国及其分裂政权、瓦剌等等。所以,实际上西域2000年来的有过的国家和政权大大小小多达上百个,也因此才铸就了丰富多彩、传承不绝的多民族文化。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的故事典故由来?是什么意思?

这是句谚语,应该做"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

不过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这么普通的东西,没有人拿来的.

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

另一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从人的棺材盖中透长出来的菌类,其根发与人的口中,而那个人必须得是生前吸食鸦片的.

据说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于是古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其实阿魏是一种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阿魏胶具有药用价值,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病的良药,民族医药中使用较多。早在唐代医书中就有对阿魏的记载了,历代医书中也都记载了阿魏的药用价值。解放前新疆阿魏不为世人所知,国内制药用的阿魏胶全部从伊朗、阿富汗进口,1958年在全国中草药调查中人们发现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收入药典可作药用的有两种: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新疆阿魏分布在伊宁县喀什乡拜什墩村一带,当时有3—4万亩,密度很大,阜康阿魏分布在阜康。从此我国结束了进口阿魏的历史。

28 52 639

ccd100

LV.5 2005-07-25

出自《增广贤文》

阿魏是一种药的名字——大约只是传说中才有的药,据说阿魏的最大特点是“著物即化”,也就是恐怕没有容器能够装它,因此,如果别人给你一剂药说是阿魏,那肯定不是真的阿魏。

请参看明谢肇淛《滇略》卷三、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卷九、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九和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六十六。

附古训《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路。

生不论魂,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豹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风凰池。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腾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鸟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树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条,民有和约。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

只此程式,万无一失。

来自文化艺术类认证团队 2018-07-02

《增广贤文》曰:“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意即“阿魏”罕见。其实原文是"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增广贤文》 。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和传说,把“阿魏”说成是一种“神菌”。事实是“阿魏”是有这种中药的,是一种天然植物的树脂类中药。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因为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这么普通的东西,没有人拿来的。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采收,但以盛花期采收为佳。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阿魏是稀有药材,过去靠从西亚进口,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阿魏"是什么,见过真阿魏的人更少。阿魏呈胶质,用动物皮和树胶可以做出与真阿胶演色\比重\形态完全一样的假阿胶,所以说"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苦味精味苦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2015-11-21

《增广贤文》曰:“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意即“阿魏”罕见。

中药阿魏在世间确有存在,据传此物生长于年代久远之棺椁中,相传此人生前必是出身非富即贵之人,生前养尊处优,生平所食必是山珍海味,且在过世前经由大量名贵中药材进行滋补,但终因病入膏肓,无治而终。

但棺椁中人生前服食之大量滋补物在随其身体腐朽过程中,经由特定之环境及条件将会由者口中滋生出一种菌菇状植物,此菌菇由小及大,慢慢生长,最终将自其口中延伸至棺木顶盖之内壁之上,且菌菇大小将随者生前所摄入之养分而定,但大凡男性者因体形及腹腔稍大于女性,故男性者所生成之阿魏亦大于女性。此菌菇在发掘前因未接触空气及阳光将呈近乎透明白色,且质软如绵,此时当为极品阿魏。如在出土后使其接触空气及阳光,将瞬间变成褐色或棕色且质地如木,进而品质次之。故此,古人正确之出土法是当发现阿魏时,将优择在夜间及用深色包褱裹物将其整体包住,以保存原质原色。

相传在古代,体弱多病的富家千金后,由于身前服用了大量的珍贵药材,因此在身体里便长出了一种罕见的黑色物质,这种物质被人称作“阿魏”,又称之为“阿魏灵芝”。据闻,“阿魏”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者必须是未婚少女,又必须是突然发病亡。因为久病而亡,则无充足的真气,也就生长不出“阿魏”。其次,还必须葬在一块风水宝地,能保证尸体数十年不腐烂,挖出的时候,还必须要“阿魏”与尸体同现,四者缺一不可。所以,“阿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神奇药材。

小爷控冰山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2015-11-21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的意思是:黄金没有(不容易),阿魏无真(容易)。

其实原文是"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增广贤文》 。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

因为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这么普通的东西,没有人拿来的。

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于是古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展开剩余

这是句谚语,应该做“黄芩无假,阿魏无真”,出自《增广贤文》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不过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另一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从人的棺材盖中透长出来的菌类,其根发与人的口中,而那个人必须得是生前吸食鸦片的。据说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于是古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其实阿魏是一种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阿魏胶具有药用价值,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病的良药,民族医药中使用较多。早在唐代医书中就有对阿魏的记载了,历代医书中也都记载了阿魏的药用价值。解放前新疆阿魏不为世人所知,国内制药用的阿魏胶全部从伊朗、阿富汗进口,1958年在全国中草药调查中人们发现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收入药典可作药用的有两种: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新疆阿魏分布在伊宁县喀什乡拜什墩村一带,当时有3—4万亩,密度很大,阜康阿魏分布在阜康。从此我国结束了进口阿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