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2.美国历史重大事件

3.M113装甲运兵车

4.911事件为什么撞座大楼却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影响?

5.10部硬汉战争**,你看过几部

6.石油的作用?是什么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阿富汗战争多少钱_阿富汗战争汽油价格暴涨

1、英文

On the morning of September 11, 2001, two civilian airliners hijacked by terrorists crashed into World Trade Center Building 1 and World Trade Center Building 2 in New York.

USA. Two buildings collapsed after being attacked, and the remaining five building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collapsed and damaged.

At about 9:00 a.m., another hijacked airliner crashed into the Pentag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 Washington, D.C., where part of the structure was damaged and collapsed.

After the incident, troop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were on top alert, although the Taliban issued a statement saying that the terrorist inciden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bin Laden.

But the U.S. still identified bin Laden as the number one suspect in the terrorist attack. In response to the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a "war on terror" to invade Afghanistan to eliminate the Taliban hiding Al Qaeda terrorists.

Through the American Patriot Act, on October 7, 2001, President George Walker Bush announced the start of a military offensive against Afghanistan.

"911" incident is the most serious terrorist attack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otal number of victims is as high as 2996. There are different statistics on property losses.

The United Nations issued a report that the terrorist attack caused US economic losses of 200 billion US dollars, equivalent to 2%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that year.?

The damage to the global economy caused by this incident even reached about 1 trillion US dollars.

2、中文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

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

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

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

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扩展资料:

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

9·11事件后,美国人几乎在顷刻间将一切可以保卫美国的技术手段都“神圣化”了。民意调查显示,2001年8月,支持政府尽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人数约为54%,而到9月25日,这一数字升至80%以上。

此外,美国朝野团结一致、共同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首要目标的状况下,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本来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也几乎瞬间消失了。

事件发生后,美国股民开始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股市暴跌。一周内,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指数分别下降14.3%、16.1%和11.6%,估计股票缩水1.4万亿美元。

尽管布什政府向股市内大量注入资金,9月17日重新开市后,恐慌性抛售仍然无法避免,各大股指不断下跌直至3年来的最低点。

百度百科——9·11事件

美国历史重大事件

1、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之外。

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剥削,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

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2、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

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 ,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此期间确立了战术、战略思想、战地医疗等现代战争的标准。参战的350万人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

战争造成75万士兵死亡,40万士兵伤残,相关协会估计阵亡人数可能更多,不明数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战争给当时的欧罗巴观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卡尔·马克思说,南北战争代表了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战争。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3、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运动, 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美国独立后掀起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西进过程中,大批移民出于不同的原因迁往西部,客观上缓和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破坏了自由州与蓄奴州的平衡,为南北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西进运动是美国拓宽疆土,吞并土地的一种侵略行为,它开发了如今的美国西部地区,消灭了众多印第安文明,当时西部的土地都是印第安部落的。

有一帮先驱者向西部探索,并和印第安部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直行进到太平洋,就是现在墨西哥一带。后来大量人包括政府和军队涌入西部,通过劫掠、诱导、欺骗、屠杀印第安人,并开发西部地区。

4、工业革命

19世纪初期, 美国开始工业化, 而内战之后, 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 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 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 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 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 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5、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罗斯福于1941年3月签署《租借法案》,向与德意日作战的国家提供物资。

8月14日,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9月24日苏联政府声明同意其基本原则,接着召开莫斯科三国会议,奠定了美英苏战时合作的基础。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英美在开始时接连败退。1942年5月,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击退日军。同年底至次年初,美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击败日军,美军由守势转为攻势,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8月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同年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在意大利南部登陆。10月意大利投降。?

1943年 11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1944年6月,英美等国的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总统。

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美英就处理德国、波兰等问题与苏联达成协议。美英中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美苏就苏军对日作战取得了一致意见。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第一颗;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9日美军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国驻日最高统帅,美军进驻日本,实现了由美国独家控制日本的局面。

百度百科——美国

M113装甲运兵车

M113装甲

运兵车

美国M113装甲运兵车是世界上部署范围最广的装甲运兵车,全球60多个国家部署了超过80,000辆。该车于1960年首次投入使用,并在越南战争(1955-1975年)期间为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服役。

它的身影接连在赎罪日战争,入侵巴拿马,两伊战争,波斯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发生的俄乌战争中出现。

该车于1956年开始研发,以满足美国陆军对空运装甲运兵车(APC)的要求。该车被要求足够紧凑,可以装入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货舱。FMC公司随后提交了两辆原型车——铝制的T113和钢制的T117试验车,陆军最终选择了铝制版本。

这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主要由铝制成的装甲军用车辆。

军方将其正式命名为M113,该车于1960年开始在美国陆军服役,并逐渐取代老旧的M59装甲运兵车。M113装甲运兵车于1960年开始生产,早期批次的M113使用汽油发动机,支持两栖功能。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可通过车顶舱门进入。

驾驶员可使用四个潜望镜观察前方,还有用于微光环境时使用的红外观察设备。

首上装甲略微倾斜,可以防御小口径武器的射击,车体侧面装甲板是垂直的。车体后部的液压坡道舱门用于步兵进入运载舱,并额外安装了一个较小的检修门。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的位置使用车长塔。他可以使用五个潜望镜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全车的自卫武器只有一挺M2重机枪。

乘员还可以通过运载舱上方的舱门向外射击。M113的动力组安装在车体的右前方。

除了两名载具成员外,运载舱还可以携带11名步兵即一个班的兵力。

全车装甲厚度从12毫米到38毫米不等。

1963年5月之后生产的M113装甲运兵车将汽油发动机改为使用柴油的6V53V-6柴油发动机,并命名为M113A1,换装柴油发动机可以降低战斗中被击穿后起火的可能性,并增加了作战续航里程。

新发动机与艾里逊TX-100传动系统配合使用。

从1964年开始,这种改进型开始大量生产并替代之前的型号。?

之后的改进型M113E1对基础进行了更多更改,包括优化了悬挂和发动机冷却系统。M113的下一次重大改进直到越南战争结束后才到来,于1979年推出了最新的改进型M113A2。自此之后工程师们的目标是想办法继续提升该型号的性能。从外观上看,M113A2与A1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内部进行了大量改进,包括对悬架系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增加了离地距离。

同时再次优化了发动机冷却问题,可在车体外部安装副油箱,增加了续航里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涡轮增压器,并使用了AllisonX200-3交叉驱动变速箱。

1987年,FMC推出了他们的最新改进型M113A3,该型号对M113系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该型号换装了AllisonX200-4变速箱系统与全新的DetroitDiesel6V-53T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悬挂系统再次得到优化。

内部油箱加装了防爆衬里以保护乘员。方向操控装置从操纵杆换成了方向盘。P-900附加装甲套件可以给车辆带来更好地防护性能。M113的大规模生产于1992年结束,但仍有小额订单允许继续生产。意大利和比利时也得到了本地生产许可。

美国陆军最后一次购买M113是在2007年,该车仍在美国陆军服役,数量维持在千辆左右,其中许多是A2和A3型号,并进行了现代化升级以获得更好的火力、机动和生存能力,被作为各种武器的自行底盘。

911事件为什么撞座大楼却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影响?

九一一事件在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上产生了重大及即时的影响。许多设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大型投资公司丧失了大量财产、员工与数据资料。全球许多股票市场受到影响,一些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还不得不进行疏散。纽约证券交易所直到九一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才重新开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第一天下跌14.26%。其中跌幅最严重的要数旅游、保险与航空股。

美国的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放缓,九一一事件则加深全球经济的萧条。

北美领空被关闭几天后攻击和减少其重新开放后的空中旅行,在空中旅行的能力削减了近20%,加剧了挣扎中的美国航空业的财务问题。

9月11日恐怖袭击也间接导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战争以及其他国土安全开支,总额至少为5万亿美元。

10部硬汉战争**,你看过几部

它只有20分钟,但请不要用"微**"来侮辱它。20分钟的片子足以秒杀一般军事/枪战/战争题材的**200小时以上。希望看到更长版本的次片。它是大片,是一部更大的片的前传。简单而套路化的一场战斗,但足以成为军事迷、 游戏 迷、军事 游戏 迷、武器控、战斗控、高 科技 战争控等等的至爱,尤其是第14分钟后的那5分钟,劲爆迭起,热血为之沸腾。

这部影片仅有20分钟,可以说是一部微**。据称为了这部影片,育碧公司为其投入了1亿美金,用于作为其 游戏 的前传进行宣传。

一部令人震撼的**,真实、刺激、虐心,特别是中间那长达几十分钟的林子战,晃动的主观镜头,重度消弱配乐,留下的是心跳声、呼吸声、垂死前的喘息声。本以为故事依旧主旋律,却一反常态,没有美化自我丑化他人,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结尾意料之外,更是双方对外战争关系上的一次进步或转折......

影片的最后很感人,几架美国的武装直升机和一架C130空中炮艇,已压倒性的优势击退恐怖分子,救出了唯一一位幸存的队员。影片让我想到了一句在别的**里看到的台词:"维护和平不是避免战争,而是伸张正义!"。

当我看完第一遍黑鹰后我才发现,这个才是最棒的。以后由陆陆续续的看过不少战争片,但是都无法抹去黑鹰在我心中第一战争片的地位,他的真实,他的史实,他的战争场面,以及很多痛彻人心的场景(比如小孩失手用AK将自己父亲打死,比......

《黑鹰坠落》这部**故且不论交战双方谁对谁错,光其所展现出的美军新军事变革后的作战理念的超前性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足以让人震憾不已,而这部**所表现出来的战争场面的那种真实感,估计后来者想超越的话会有相当的难度。我本人对这部**那是喜欢的非常,在战争类**当中很难有其他的影片能够超越它在我心中的位置....

影片剪辑和特效处理都堪称顶级,即使过了10年再来看这部**,依然会觉得震撼人心。影片打造出的"黑鹰坠落"招牌也会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屹立不倒,永垂不朽。

从头干到尾的海豹突击队反恐猛片,枪战、狙击、海船支援、救女人质、打恐怖份子,真人档手雷,简单粗暴,枪枪到肉,"把伤痛当成你人生动力",斯科特沃不愧好莱坞新一代动作大导。

惊心动魄,如同一部纪录片,真实展现海豹突击队几个任务完成过程.他们令人尊敬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单兵战斗力、团队协同力,更是他们的心怀大义.为了国家、整个民族的利益,他们甘愿抛弃一切,包括家人、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血肉之躯.影片结尾身着军服的队员们为执行任务中牺牲的战友举行葬礼,令人肃然起敬。

老布始终都是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拿着把瞄准镜装反了的M4A1…… 地狱火战术糟糕透顶,跟《盗火线》里劫匪的火力掩护没区别…… 导弹轰出了汽油弹的效果…… 加装了消声器的M4A1卡宾枪射击时不仅声如闷雷,还喷出了巨大的枪口焰…… M249机枪手一直使用100发尼龙布弹袋,见敌人众多难以招架,一转手变出了一个200发塑料弹箱……

不矫情不煽情, 该打就打该硬就硬, 虽然造成叙事较僵硬, 但也提升了质感。道具布景真实, 坦克车辆目测真货居多, 装备齐全,131号虎式出场尤其激动人心, 可惜很快领便当(但这场坦克对战基本真实重现了雪曼打虎式的战术)。音效和爆破出色, 炮弹呼啸, 爆炸和打在装甲上的细节尤其赞。军迷不可错过。

给满分,很有质感,场面和声音都是。坦克列队田地救人那场,以及死守十字路口那场,拍得都不错。希亚·拉博夫,基本全程,全程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布拉德·皮特

淋漓!痛快!俄罗斯人的硬骨头气概和天生的从容潇洒在这部**中表现得让人瞩目~~~(好像有一个人物是南奥塞梯的总统,同样赞~~~当时他的确披挂上阵,和普通士兵一起上前线~~~很有李云龙的风范!!!) 但我不想在这里说那些帅气又憨憨兼实力强劲的俄罗斯士兵(真心觉得那个结巴在买萌)

当年,中国沉浸在奥运狂欢中,遥远的中亚,一场战争正如火如荼,死亡、毁灭笼罩着南奥塞梯。 经过漫长的车臣战争,俄罗斯虽然雄风不再,但虎威犹存,俄罗斯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对付一个常备军不到4万人的格鲁吉亚,可谓摧枯拉朽...

这是一部很棒的法国**。相当给力的纯硬派战争片!现代反恐战争题材一直是最热卖点,依旧是令人"畏惧"的阿富汗战场,这部法国战争片一点不逊色于美国同类型影片,影片感觉像是在玩战争 游戏 《使命召唤》一般!情节紧张刺激毫无冷场!

帝国的毁灭算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二战**了,貌似外国的**越到最后越注重心灵震撼,就像导演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的,这是一部将看成人而不是恶魔的**。

人类总是如此简单地走向狂热。 人类走向纳粹需要多长时间?一部**曾经给了我们答案:只需要五天。看过了《帝国的崩溃》,一个曾经困扰许久的问题再次涌上心头:是什么让这个诞生了康德、歌德、黑格尔的国家如此愚昧,是什么让这个被认为严谨而又冷静的民族如此的冲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个国家的人民往往因为一个人乃至于一撮人的意志所形成所谓国家意志所操纵。

《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入围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核潜艇叛变引发的一场核战危机,实在是震撼:苏联核潜艇"红色十月"号航道偏轨,引发美国中情局的忧虑,认为它要攻击美国,但情报员杰克森却认为它欲归降美国,到底真相如何?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苏军船长,干掉了船上的政委。然后他们就往美国的方向航行,此时身后有苏联派出的追兵。前面又有美国人的潜艇,随时有可能干掉他们。因为美国人一时半伙无法判断这些苏联人的真实意图。

石油的作用?是什么

石油可以提炼成汽油、煤油、柴油、沥青、润滑油、石蜡等用于国家的经济生产中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x0d\\x0d\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x0d\\x0d\石油的起源\x0d\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x0d\\x0d\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x0d\\x0d\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_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x0d\\x0d\形貌与成分\x0d\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x0d\\x0d\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x0d\\x0d\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x0d\物探: 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x0d\钻井: 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x0d\井下作业: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x0d\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x0d\集输: 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 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x0d\\x0d\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x0d\\x0d\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x0d\\x0d\“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x0d\\x0d\“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x0d\\x0d\“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7000多万立方米。\x0d\\x0d\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x0d\\x0d\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x0d\\x0d\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