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汽油价格表查询-新一期汽油价格表
1.一个月花1700元?雪佛兰探界者养车成本分析!
2.加98#汽油动力更猛?这条谣言忽悠了多少代人?| 早茶答疑
3.3月车市观察:价格战推动效果有限,价值战更加重要?
4.一个月花1700元?哈弗大狗养车成本分析!
一个月花1700元?雪佛兰探界者养车成本分析!
当市场的受众群体发生变化时,市场反馈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受众群体对于产品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而汽车市场便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举个鲜明的例子,?探界者在北美市场“遍地开花”,但在国内市场却只能混得个不温不火。
但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探界者显然是知上进的,借着中期改款的契机重装上阵,欲以更强的产品力征服更多消费者。先撇开产品体验不说,新款雪佛兰探界者能否在养车方面就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好感度呢?这一期的养车成本分析我们就来揭晓答案……
通过以上我们制作的表格可以看出雪佛兰探界者的配件价和人工费并不便宜,部分配件的价目甚至已经逼近豪华品牌水平了。不过考虑到其所搭载的通用LSY?2.0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已成为通用旗下的主力动力单元,且为包括凯迪拉克这样的豪华品牌在内的动力核心,这样的价目其实也是合乎情理的。
雪佛兰探界者的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首保免费,一次换机油的小保养费用为710元,而最贵的一次保养费用则为2699元。按照每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三年的费用就是到60000公里为止,总费用为12269元,平均每年为4089.6元。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是撇除买保养套餐或代金券的结果,如果你有上述两项优惠方式的话,保养的价格就可以再压一压。
新款雪佛兰探界者依旧沿袭了之前1.5T和2.0T两种动力,而且变速箱配备也保持一致,依旧是1.5T+6AT和2.0T+9AT的组合。而根据网上真实车主反馈,其1.5T车型的综合百公里油耗为8.8L,而2.0T车型的综合百公里油耗为9.8L。考虑到其1.5T车型将为走量车型,并结合今天广东地区92号汽油的价格(每升5.52元),按照每年行驶20000公里来计算,探界者一年的油费为9715.2元。
新款雪佛兰探界者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6.99-23.99万元,而个别险种又是与车型售价相挂钩的,经计算,探界者入门车型的保险费用为7014元,而顶配车型保险费用则为8504元。当然,如果没有出险的话,后面的保险是会逐年下降的,因为这里算的是全险,所以会比较贵一些,我们就姑且先算探界者每年的保险费用为7014元。
综上所述,如果以上所有费用项目均按最少计算,雪佛兰探界者每年固定的养车成本为4089.6+9715.2+7014=20818.8元元,平均每个月为1734.9元。不过需注意的是,这个数值是在不加入停车费、违章费、洗车费、高速费等费用的情况下所得的,这些开销因人而异,不能一并而论。
雪佛兰探界者借着中期改款的契机重装上阵,欲凭借更强的产品力获得中型SUV目标消费群体更大的认可度,诚意和决心都蛮大的。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体验才是检验产品的试金石,改款以后的探界者还有那些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地方呢?一起来探讨一下。
1、油耗偏高。从以上“油耗高不高”的小栏目中我们已经罗列出了探界者综合百公里的油耗情况,总体而言并没有想象中低,即便官方宣称其2.0T发动机配备了智能Tripower三段式变缸技术等新技术。
2、内饰老气。在形容新款探界者时我们不惜用上了“重装上阵”这样的词汇,但老实说探界者这种寻求自我改变的气并没有续到内饰上,其内饰整体设计依旧很“通用系”,观感上偏老气,总不能每次都以“实用”来掩盖这一短板吧……
3、无驾驶模式可选。当多种驾驶模式可选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标配”时,探界者竟然没有驾驶模式可选择,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驾驶层面的可能性。
4、底盘滤振性一般。或许是因为追求动感,探界者的底盘滤振性一般,尤其碾压井盖、减速带等情况悬架反馈还是过于敏感了些。
5、动力系统噪音偏大。探界者对于风噪和路噪的抑制是比较出色的,但行驶过程中,动力系统的的声音市场出来刷存在感,急加速下,发动机声音虽谈不上声嘶力竭,但并不算是悦耳的。
6、改款后的探界者还进行了配置层面的调整,按照官方的说法还增加了12项智能科技配置,然而实际上它还是存在一些配置不合理的想象,例如车窗依旧只有驾驶位支持一键升降、将老款车型的全车无钥匙配置功能简化为前排……
新款探界者并没有做出“伤筋动骨”的变化,更多的还只是通过优化和调整来突出自身的产品力,不知道视觉层面带来的新鲜感能否让人“容忍”以上的瑕疵?
至于选购意见方面,笔者推荐售价为21.99万元的550T?RS?9AT?智能拓界版,即可以体验到通用的王牌动力组合,又有相当不错的配置表现,而四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非刚需,顶配和次顶配车型的推荐指数不及它高。以上为本期养车成本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想买新款探界者的你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加98#汽油动力更猛?这条谣言忽悠了多少代人?| 早茶答疑
Hello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早茶答疑》。最近呢有网友在后台留言,他说自己刚买了新车,车子规定要加92#号及以上汽油,问是否有必要花更多的钱加高牌号汽油、牌号越高又是否意味着动力更猛呢?关于这个问题,相信也困扰着不少车友,本期答疑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番!
由于早前我国实施了国六燃油标准,市面上普遍流行92#、95#、98#三种汽油,换句话说车主的选择比较丰富,以至于很多车主在选择的时候有所顾虑,有时还会被亲友“带跑偏”,他们简单地认为“92#价格便宜,动力差;95#价格折中,动力一般;98#嘛,价格贵,加上它动力肯定更猛!”
事实上,这类说法都是不准确的。为了更好的解答网友的问题,我们先解释一下,高低牌号汽油它们的差异究竟在哪里?要知道,汽油牌号是由汽油中的?“辛烷值”来表示的,比如98#号汽油中含有98%的异辛烷和2%的正庚烷,而在实际试验中,异辛烷的含量等同于辛烷值,且辛烷值又决定着抗爆性。此时就能得出第一个结论:汽油牌号越高,辛烷值越高,抗爆性更好;反之,抗爆性更差。
哎,抗爆性又是什么呢?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抗爆性就是指“抗击爆震的性能”,而爆震指的是油气混合压缩后,在发动机缸体内部出现不正常燃烧,说白了就是敲缸。除了不同牌号的汽油会影响发动机敲缸,同时也与压缩比的高低有关。因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压缩比的高低会影响发动机使用的汽油牌号。
有了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就能更好的解答网友的疑问了。如果车辆规定加92#号及以上汽油,那么加92#就能达到良好的抗爆性能,虽然也能使用95#或98#号汽油,但更高的汽油牌号势必会增加成本,长期加入高牌号汽油也会增加积碳的风险,因为汽油中的芳烃成分较多,需要更多的燃烧时间,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压缩比来适应。
其次,92#、95#、98#汽油在油品、成分、积碳量、纯净度等方面相当,并不存在“加注更高牌号的汽油动力就更猛”的情况,关于这个疑问更多在于个人的理解。比如大众车系的发动机压缩比普遍偏高,动力输出会更大,所以在规定使用高牌号汽油的情况下,车主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伪意识”,以为汽车只要加了高牌号汽油就会有明显的动力提升!实际上,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
好了,本期的《早茶答疑》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有其他汽车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扫码加入我们的车友交流群,和大家一起撩撩车。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车市观察:价格战推动效果有限,价值战更加重要?
4月10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零售信息。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零售量为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
光从数据上来看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但考虑到对比对象是尚处于疫情期的去年3月份,以及深度疲软的2月市场,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差劲。尤其叠加考虑3月份国内祭出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价格战,这个成绩单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虽然疫情结束了,但经济活力似乎仍然没能回到疫情前。
当前的汽车市场有哪些特点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自主品牌崛起,盈利成关键点
3月份,自主品牌的零售量为77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9%。截至3月底,自主品牌累计份额已经达到了50%,真正占据了半壁江山。作为比较,主流合资品牌的零售量同比下降了9%。
看一下具体的排名,如果只算国内的零售量,有三家自主品牌车企进入销量前五,分别是比亚迪、长安和吉利。如果算上出口量的话,最近几年出口大火的奇瑞,批发销量也达到了11.6万辆,同样是一线水准。
考虑到长城也在快速回暖,以枭龙MAX为代表的一批高性价比车型即将上市,自主品牌逐渐占据主流已经势不可挡。
这个成绩很大部分来自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力,比亚迪的纯电和DM-i混动并驾齐驱,吉利的极氪+几何联合发力,长安的深蓝系列持续走高,都抢占了不少的市场,“弯道超车”初具成效。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依然不足。根据各大车企公布的2022年财报,去年长城和比亚迪的毛利率都在16%左右,吉利则是14%。而理想、小鹏、蔚来这些新势力,毛利率都在10%左右。作为对比特斯拉2022年的毛利率则达到了26%,远超国内车企。
尤其考虑到现阶段国内车企的研发投入占比相当高,新势力们的研发费用普遍能占到20%左右。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其他几乎没有盈利的。而吉利和长城的盈利,很大一部分还来自于本身燃油板块的强势。
借着新能源的东风,自主品牌确实崛起了,某种程度算是实现了“弯道超车”。以前连15万级别都打不进来,如今也卖到了30万、40万元。
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对于市场的抢占,很大部分依然是建立在价格基础上。混动与燃油车同价,纯电与燃油车同价,背后基本是车企整个供应链在咬牙坚持。
希望这波深度内卷后,迎来的是市场爆发,是真正对市场的抢占。
(2)价格战非出路,价值战或更重要
3月份,由湖北掀起的价格战席卷了全国。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刚刚过去的3月份贡献了本世纪以来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
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不旺,大家的钱袋子依然捂得紧。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价格混乱反而带来了观望气氛加重,毕竟在如此沉重的市场压力下,说不准哪家车企会突然“崩溃”。
12万的B级车确实香,甚至以往诟病的“老气”,都瞬间变成了“大气稳重”。但大家也知道,这样的价格是不可持续的。而且降价这东西,从来都是没有下限的,今天优惠3万,明天就可能优惠6万,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抄底”。而且一味地打价格战,最终还说不定谁会先。
因此从3月份开始,逐渐浮现了一些“反卷先锋”。比较典型的就是小鹏P7i,作为P7的改款车型,它的起售价足足提升了4万元,却依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全新P7i给人的价值感受增强了太多。
新车的外观、内饰、配置都有了不错的提升,并且标配了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这对于年轻人的诱惑力还是非常强的。
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的比亚迪海鸥,也是走的这条路线。作为一款A0级小车,它并没有将价格作为唯一卖点。主打的依然是e平台3.0和刀片电池,以及同级唯一的热泵空调。从目前的热度来看,大概率是爆款预定。
只要能给消费者更好的价值体验,其实大家还是愿意接受一定的溢价的,当然前提是车企用心去做。
(3)想稳消费,买车抵个税?
2023年的开头几个月,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均超过了30%。甚至要不是3月份那场歇斯底里的价格战,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要更高一些。
但我们也能看到,新车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出色,甚至稳定性越来越差,这其中可能需要更好的政策引导。
去年下半年,国内出现了放宽汽车限购、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取消二手车限迁以及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那一波刺激之后,至今仍然没有规模性的刺激政策出现,没有合理的引导衔接,自然很难有稳定的增长。
另外就是随着新能源车的保有量高速增长,取消相关的路权特权政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绿牌也许是时候走入历史了,统一转为蓝牌,实行相同的路权政策,对于稳定市场可能会更有好处。
另外还有节能车的问题,长期以来PHEV享受与纯电车型相同的待遇,HEV则与油车享受相同的待遇,这同样是不科学的。
对于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来说,HEV属于“轻装上阵”,不仅节油效果更好,后期费用也更低。但因为这类车型没有优惠政策,在销量上远不及可以享受绿牌的PHEV,这同样是一种资源浪费,也许是时候平衡一下了。
另外还有税率的问题,由于早期汽车属于“奢侈品”,因此对买车用车国家都给予了非常重的税赋。包括非常高昂的购置税、车船税,以及加入到汽油里的各种税。这在当时有不错的积极意义,但时过境迁,如今普通人购车越来越多,这些税赋成为了普通家庭不小的负担,也让很多人“望车却步”。
既然要刺激消费,也许可以考虑降低购车的税赋。或者增加一些个税减免的政策,因为买车本身也是促进消费,而且一旦消费者购车,后续的消费也能持续拉动经济发展。比如购车可以抵消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如同供房或者租房一样,一定可以促进汽车消费。
(4)功夫拍案
3月份的价格战,似乎打了个寂寞。不想买车的依然在观望,买车的也在谨慎下手。体现在市场上,就是新世纪以来最疲软的3月份。
可喜的是自主品牌持续增长,终于在合资品牌的封锁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唯一的遗憾是利润依然不够高,与那些国际品牌没得比。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战争仍在继续,但我们的政策似乎更需要调整。给予一个好的政策引导,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购车,也许是刺激消费的更好方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功夫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个月花1700元?哈弗大狗养车成本分析!
如果是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哈弗大狗?我能想到的词汇是“颠覆”:而我所谓的“颠覆”不单单意指其设计手法,更在于其所赋予哈弗的里程碑式意义,包括第一次平台化、第一次网络征名、第一次提出轻量化等,这些高光时刻都是大狗所带来的颠覆。
那么问题来了,就是这么一款极具颠覆感、连各类名字都能玩出花的“硬货”,能不能在后续的养车成本上也给到我们惊喜呢?这一期的养车成本分析我们就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通过以上我们制作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哈弗大狗整体的配件价/人工费都算是比较亲民的,加上机油滤芯、空气滤芯、汽油滤芯和空调滤芯几个配件的工时费是换机油时会一并收取的,这对于后续保养成本的“压缩”有正向作用。而当中变速箱油的配件价和人工费算是较为扎眼的存在,但好在其更换的频率并不高,不会对后续保养成本造成太大的“负担”。
哈弗大狗的首保为5000公里,而后续的保养周期则为7500公里,这算得上是它的一个优势点:相比于5000公里一保的竞品,哈弗大狗更长的保养周期能为消费者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和保养成本。
而如果按照每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三年的费用就是到60000公里为止,哈弗大狗总共产生的费用为6873元,平均每年为2291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是撇除买保养套餐或代金券的结果,如果你有上述两项优惠方式的话,保养的价格就可以再压一压。
目前在售的哈弗大狗共有6款车型,其中4款为今年9月底上市的“首发”,其余两款为基于“首发”车型边牧、马犬车型打造而来的两款旺财车型,但均为1.5T车型,2.0T车型均未上市。
而根据网上真实车主的反馈,哈弗大狗1.5T车型的综合百公里油耗为9.7L,结合今天广东地区92号汽油价格(每升5.90元),且按照每年行驶20000公里来计算,哈弗大狗一年的油费为11446元。
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哈弗大狗共进行了两次车型“上新”,但对于售价的峰值和谷值并没有影响,售价区间依旧为11.99-14.29万元,而鉴于个别险种与车型售价挂钩的考虑,哈弗大狗的保险费用区间为6481-6970元。当然,如果没有出险的话,后面的保险是会逐年下降的,因为这里算的是全险,会比较贵些,我们就姑且先算其每年保险费用为6481元。
综上所述,如果以上所有费用项目均按最少计算,哈弗大狗每年(按照每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固定的养车成本为2291+11446+6481=20218元,平均每个月为1684.8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值是在不加入停车费、违章费、洗车费、高速费等费用的情况下所得的,这些开销因人而异,不能一并而论。
在名字的玩法上花样百出,这是哈弗大狗的特点之一:除了车型名字以外,哈弗大狗在配置车型和车身配色上亦选择一“狗”到底,以简单、直接、好记的命名方式将它们区别开来。而目前在售的哈弗大狗车型虽然“多达”6款,但其实它们的价格跨度并不算大,丐版和顶配的差价只有2.3万元。
不过秉着“将钱的价值压缩到极致”的主张,我们更为推荐边牧版车型:作为丐版车型,哈士奇版的整体配置水平并不差,但没有天窗和前排座椅电动调节,会使其舒适体验打些折扣;拉布拉多版相比于哈士奇版贵了1万元,但其所增加的配置是物有所值的,包括可开启的全景天窗、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全景影像以及透明车底功能,都能提升其日常用车的舒适性。
而我们之所以更为推荐边牧版的原因在于其与拉布拉多版差价不大(6000元),但整车的智能化体验要更上一层楼了,包括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及自适应巡航的主动安全配置的加入和抬头显示等便捷舒适性配置的加入都让其智能化有质的提升,这对于将智能化看得很重的年轻人而言,诱惑力更大。
至于是否将顶配(马犬版)列入考虑范围,就得看你的预算松紧情况了。而两款最新推出的车型——旺财版车型(边牧-旺财版和马犬-旺财版)是否也将列入考虑范围,就看其减配的电动尾门(带感应功能)对于你而言是不是刚需了。以上就是本期养车成本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