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香港金价-2019年4月香港金价
1.流失文物国博展出文物收藏最新消息
2.中国哪个城市小吃最多?
3.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以及中华儿女抗争的历史有哪些?
4.中国屈辱的历史
流失文物国博展出文物收藏最新消息
1、圆明园流失国外的文物不可计数,请将你了解的相关资料,记录在下面。2、流失海外百余年,马首终归圆明园,官方对此有何表示?3、国博展出近70年回归的600多套文物,我国还有哪些珍贵文物“流浪”在外?4、2019国庆期间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十一有哪些展览5、流失海外的国宝有多少回国了6、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亮相国博,但最珍贵的95号房他们还是藏私了圆明园流失国外的文物不可计数,请将你了解的相关资料,记录在下面。
一、流失文物概况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
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
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
二、流失文物介绍
1、十二兽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于2007年被澳门商人何鸿_购得后捐献国家。
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13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2、《骏骨图》
《骏骨图》是元代画家龚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描绘了一匹饥肠辘辘的马,它瘦骨嶙峋,几乎抬不起头来,但仍可从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骏骨图》右上角钤有“淳化轩图书珍秘宝”印和“淳化轩”朱文长方印,说明此画原藏于圆明园淳化轩内。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此画被人从圆明园掠出,后辗转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
阿部房次郎是20世纪初日本的纺织业巨子,他深受当时关西汉学家内藤湖南(1866—1934及长尾雨山(1864—1942的影响,从日本和中国搜购书画。
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临终嘱托家人其收藏来于社会,当归之社会。
1943年,其长子阿部孝次郎将16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成为该馆早期的馆藏支柱。此画至今还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3、圆明园四十景图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
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起初这套图仅绘了33景。
乾隆六年增入方壶胜境、蓬岛瑶台和慈云普护3图,乾隆九年九月又增入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洞天深处和月地云居4图,从而最终成为《圆明园四十景图》。
因为圆明园所有建筑均已无存,《圆明园四十景图》便成为后人领略圆明园盛期风貌的最直观最形象的珍贵史料,也可以称之为国宝。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三园,《圆明园四十景图》被法军上校杜潘(DuPin所得。
杜潘在回到法国后分别于1862年2月26日、27日、28日和3月1日在杜鲁欧拍卖行举行专场拍卖,其中就有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
4、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书。
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对“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要领用内库的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细地画图样呈览,直至皇帝十分满意方可。
根据华莱士典藏博物馆馆方资料显示:这对“金瓯永固杯”为法军上校杜潘(DuPin于1860年从圆明园获得(著名《圆明园四十景图》就是此人从圆明园掠夺走的。
5、《虞山林壑图》
《虞山林壑图》盖有“淳化轩”和“淳化轩图书珍秘宝”两方印章,并被收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证明其为圆明园淳化轩旧藏。
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遭劫掠,流散民间。此画一度被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的过云楼收藏,后又被上海大收藏家谭敬(1911-1991得到。
上海解放前夕,谭敬带着书画去了香港,任香港华商总会理事。因驾车出了事故,吃了一场人命官司,因此入狱。
释保后预备出走澳门,为筹备资金,把手边的真品、精品都卖了,得款合当时金价600两。
人民网——学者:法国枫丹白露宫收藏3万多件圆明园文物
百度百科——十二兽首
百度百科——圆明园
流失海外百余年,马首终归圆明园,官方对此有何表示?
官方对此表示非常欢迎,对于这些为了马首回归祖国的人表示感谢,不仅要展示好这些国宝,同时也要做好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同时希望更多的圆明园文物能够回到家乡。也号召社会爱心人士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这些行动中来,积极的去保护国家文物。在展厅当中,这些圆明园兽首其实只是一个代表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目前正在逐步的回归祖国,感谢港澳爱国同胞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
圆明园12兽首当中,其中还有五尊兽首,至今仍然漂泊海外,而这尊马首的回归要感谢香港何鸿_。他为圆明园瘦瘦的回归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此之前猪首也是由他来捐赠给国家的,这些圆明园兽首做工精巧,不仅外形美丽,而且还内有机关。本身是作为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外的喷泉主要构件的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
不仅形态栩栩如生,而且历经了百年,仍然没有出现任何锈蚀的情况,展示了当时极高的工艺水准,对于我国科学家研究当时的制造工艺以及文化都有巨大的价值。不过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导致圆明园惨遭焚毁,这些射手也流失海外,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逐渐奋强,国力日渐兴盛,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也逐步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这次的马首回归仪式上,国家文物局表示,这些文物将会从之前的一些流失文物共同做展出,等到展出结束之后将一并收入圆明园管理处珍藏起来,并且进行管内的长期展出。希望在未来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能够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作为人类文化的一块瑰宝,圆明园里面珍藏的这些文物,一直以来都是具有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的,它也是我们国家的财富。
国博展出近70年回归的600多套文物,我国还有哪些珍贵文物“流浪”在外?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华夏大地,积存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圆明园拥有自康熙以来清朝历代帝王收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等珍贵历史文物达10万尊以上,最终被列强洗劫一空。
女史箴图原本是东晋大家顾恺之的作品,不过原作早已遗失,现存的是唐代临摹的版本,但同样极为珍贵。它总共有十二段,分别描绘了一个场景,真实再现了古代宫廷女子的生活,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工艺珍品,唐朝唐三彩,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现馆藏于大英博物馆,唐三彩是唐朝雕塑遗失的代表。
清朝圆明园兽首铜像,除了牛、虎、猴、猪、马、鼠、兔在中国大陆,龙首在台湾,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四件兽首至今仍下落不明。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3万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该馆长期陈列的中国文物约有2000件。
看到这么多流落海外的中国国宝,你是否感到震撼?现在很多的文物都成为了国外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也有人说,这些国宝在外国,也许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对此各位看官怎么看?
2019国庆期间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十一有哪些展览
国庆十一期间国家博物馆展览推荐
国庆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国庆小长假你有什么样的安排呢?不如来看展吧,今天,国家博物馆有哪些展览可供大家学习欣赏?国庆节期间国家博物馆什么视乎开放?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开放时间:2019年10月1日—10月2日暂时闭馆,10月3日至10月7日正常开放
国庆十一期间国家博物馆展览推荐
①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
展期:2019/8/6-2019/10/27
地点:北16展厅
票价:30元
②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
展出时间:8月9日—11月9日
展出地点:国家博物馆一号中央大厅、西大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70年后的今天,当时升起的红旗、悬挂的红灯笼、使用的礼炮和话筒,还有国歌唱片等24件文物在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中央大厅展出,一段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珍贵影音资料循环播放,引领观众重温“开国大典”,生动见证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③时代新章——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
展期:2019/8/6-2019/10/7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
票价:免费
本次展览通过秦城·发现迁陵、秦人·秦民生活、秦政·王朝县政、秦朝·一统之制四个方面展开讲述。
④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
展期:2019/8/6-2019/10/7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
票价:免费
⑤烽火艺途——武石捐赠作品展
展期:2019/8/27-10/13
地点: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
展览分为刀与笔——宣传的战士、喜与歌——时代的新颜、思与忆——征途的回望、意与趣——芳草久已茂四个方面
⑥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
展期:2019年8月22日对公众展出
展厅:北11展厅
门票:免费但需要预约
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⑦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年7月9日—10月27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展厅
票务:免费对公众开放(但需提前预约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更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
⑧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展览时间:2019/9/17-11/17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2北3展厅
⑨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
活动时间:2019年6月22日—2019年10月8日
活动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
门票价格:60元—320元
流失海外的国宝有多少回国了
如下:
1、2018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虎蓥(yíng”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至此,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青铜“虎蓥”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
青铜“虎蓥”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蓥”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相关资料显示,青铜“虎蓥”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2、2019年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于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库。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是我国政府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更加令人振奋的是,这组青铜器将会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于9月17日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
介绍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诱惑中国文物流失的数量非常惊人。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其中,仅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展出的可以看到的中国文物就有448件(组,涉及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等9大门类。
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亮相国博,但最珍贵的95号房他们还是藏私了
3月2日,大英博物馆携百件馆藏珍品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开展。,在了如三舍每日勤勤恳恳扫地、看大门并时刻想拥有文艺气质的小学僧,自然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展览很火爆,光安检就排了一个小时。
废话少说,直接上图,看看大英博物馆这回来中国都带来哪些宝贝。
古埃及木棺,木乃伊木有来,上面有各种咒语和图形,有兴趣自己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刘易斯棋子,用海象牙雕刻,世界上最出色的古代国际象棋棋子,对比下中国雕刻,简直是没“开脸”嘛!
“大洪水”记录板,这件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围得人那叫一个多,如果您懂得楔形文字,那一定要给现场的朋友解读下!
密特拉神像,正面看以为这尊神的身下是一匹马,背面才发现其实是一头牛,这可能就是西方的“执牛耳”。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这位法老左右手各执一法器。
王后竖琴,牛头造型,每次看竖琴,总觉得中国弹棉花用的弓子是它的鼻祖。
环球航行纪念章,纪念英国德雷克船长继麦哲伦之后进行的第二次环球航行。简单说就是再论证一下地球是不是圆的。
沫司徒疑簋(GUI,三声,沫司徒疑是个人名,簋就是北京簋街那个簋,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礼器,以前的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可以拥有九鼎八簋。
唐代刘庭训墓的三彩文官俑,看完刘易斯棋子再看我大唐文官俑,感受下什么叫雕刻精美的“开脸”。中国古代丧葬曾有人殉之制,后来因为太残忍并且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就改为文武官俑来代替。
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
看完就一句,世界需要中国!
看完展览后,本小学僧兴冲冲地跑回了如三舍,跟舍爷汇报参观情况,结果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舍爷:展览不错?挺有收获?
小学僧:那是必须的
舍爷:“95号房”来了几件?
小学僧:95号房是什么?
舍爷:你你还是扫地去吧!
经过一番“知耻后勇”般的学习后,小学僧发现舍爷口中大英博物馆“95号”及他的主人,
有着比大宋风云、清宫辫子戏、抗日神剧加一块儿精彩十倍并且价值连城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95号中那些珍贵的宝贝,一件都没带来!所以光看展览,不看小学僧下面的内容,你一定会后悔的!
夏日的东京汴梁天气有些闷热,在延福宫中小憩的宋徽宗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之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冠绝于世的汝瓷由此诞生。
汝窑的诞生
关于汝窑的诞生,宋徽宗做梦的段子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史料佐证。倒是南宋叶真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确了汝窑大概的烧造时间和烧制原因。
汝窑的诞生,与当时采用覆烧(口沿朝下口沿不挂釉的烧造方式,不符合宋代皇室用器要求有关,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芒”。另外,基于宋徽宗的艺术家气质和他崇信的道教,所产生的以清淡为美、不重雕饰的审美,正是带有淡淡天青色的汝瓷于宋代诞生发展的原因。
对于汝瓷于宋代发展的时间,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曾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佑元年”。
700年后、700公里外的北京紫禁城,已经76岁的乾隆皇帝,拿起了一只天青釉的汝窑碗,不知是身体的原因还是什么事情,诗兴大发的乾隆像往常一样,一边婆娑着汝窑碗,嘴中吟出了张冠李戴的御制诗:
均窑都出_内司,至今_多_艰致。
内府藏_数近百,_则晨星见一二。
何物不可穷其理,_大难藏_小易。
於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
——乾隆丙午(1786年御题
乾隆为汝窑作的那些诗
于今人的眼光,很难理解乾隆对于汝窑的“爱”。除了上文提到的汝窑碗,乾隆还分别在汝窑纸缒瓶、盘、洗、胆瓶等器物上,题刻御制诗。
根据乾隆为汝窑御制诗的年款所对应的年龄——乙未年(1775年,65岁、戊戌年(1778年,68岁、丙午年(1786年,76岁判断,可能是因为清代紫禁城室内光线不佳和年龄增长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乾隆对于汝窑的分辨,在御制诗中出现两次错误:
第一次,上文提到的把汝窑看成钧窑;第二次更狠,“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_食器”不仅汝官不分,文雅的案上水仙盆,成为了乾隆诗中的狗食盆。
虽然清宫档案中有过乾隆命御窑厂烧造汝瓷的记录:“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汝釉杏元四方双管瓶一件”但小学僧认为,乾隆的审美更适合花花绿绿的粉彩、珐琅!
2009年,这只带有乾隆御制诗的汝窑碗陈列进大英博物馆的“95号房”中,供世人观赏。
1892年,光绪十八年,这在历史长河中注定是一个猛人诞生的年代,、郭沫若、佟麟阁、蔡廷锴、佛朗哥,和大英博物馆“95号房”的主人——波西瓦尔·大维德爵士。
1892年在印度孟买出生的大维德,按照现在的话讲标准的富二代,老爸萨森大维德男爵一世名下有多家贸易公司、银行和纺织品公司。家境殷实的大维德,在剑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大维德与中国陶瓷的邂逅,据说是来自朋友家中壁炉架陈设的一只中国瓷瓶。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离开了紫禁城,而大维德来却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已经在收藏界小有名气的大维德应邀协助设计在紫禁城内举办宫廷艺术珍宝展。
故宫内大量的珍宝,让大维德于瓷器鉴赏方面受益良多,幸运女神也同时眷顾了他。1927年重返中国的大维德,听到了一个促成其日后在世界收藏界伟大地位的消息:慈禧太后在1901年出宫时将一批内府珍宝抵押给了北京的盐业银行。大维德最终获得了这批40多件的瓷器珍品。
故宫文物的外流
在1924年溥仪出宫、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前,根据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和他老师英国人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一书记录,故宫内大量珍藏的珍宝,分别以战争劫掠、太监盗窃、官员巧立名目借出、抵押以及溥仪“自己偷自己”的方式流出故宫外。
“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帝王搜集的宝物,除了第二次被外国士兵拿走的以外,其余大都留在宫中现在想来,这宛如一场大掠夺。参加掠夺的,上下交相贼。换言之,大概有机会偷的,没有不去偷,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溥仪《我的前半生》。
1930年,大维德通过各种渠道并凭借自己的艺术眼光,陆续收集到大量的陶瓷精品。他也就此成为西方收藏中国陶瓷的第一人。
大维德爵士在世界陶瓷界的地位,不仅在于他收藏的众多中国陶瓷精品,他之于中国艺术文化对世界的传播、中国陶瓷的研究以及围绕中国艺术与考古开展的艺术教育,都有别于其他西方收藏家。
1935年,大维德参与筹备了包含700余件故宫文物在内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海外大展。为了将文物安全运送到伦敦,他与英国政府交涉,并最终让英方出动巡洋舰来运输故宫文物。
在中国陶瓷器的研究中,大维德大量借鉴《遵生八笺》、《格古要论》里中国文人雅士对于器物的鉴赏研究方法和审美精神品味,并着手《新增格古要论》的翻译(1971年出版,取名《中国式鉴赏》。
伦敦大学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中国艺术与考古系”,也与大维德有密切关联。
“大维德爵士承袭了中国文人鉴赏家的传统,他不仅仅是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它们的历史和地域背景,以及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相关的鉴赏和研究。”——《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中国陶瓷》康蕊君。
1941年,大维德爵士被日军逮捕,并在上海关押9个月。这次牢狱经历让他患上肌肉萎缩,随后的生活以轮椅为伴。
1953年,大维德爵士将全部藏品捐赠给伦敦大学,并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1964年,大维德爵士去世。
2009年,大维德爵士藏品,入藏大英博物馆第95号展厅。
于小学僧看来,大英博物馆的精华在“95号房”,而“95号房”中的精华就是包含被乾隆涂鸦汝窑碗在内的宋代单色釉瓷。大维德爵士收藏的宋代陶瓷精品,包括了汝、钧、官、定、耀州、龙泉等南北方窑瓷。
汝窑
精品中的精品,就是全世界仅存不足70件,台北故宫21件,北京故宫二十余件,大维德爵士收藏有7件汝窑瓷。
小学僧说:汝窑的烧造,采用将器物内外施釉,然后用细小的尖状支钉承托器物底部的裹足支烧法,支钉常见圆圈形隔垫和饼形隔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汝窑双鱼纹洗,足内便有三个“芝麻钉”痕。另外,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大维德爵士1935年于杭州发现的南宋时期支三钉垫饼。
小学僧说:汝窑烧造温度相对较低,大约在1200~1250摄氏度,胎体呈香灰色,釉层较厚。对于汝窑神秘的釉料,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有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清凉寺汝窑附近,确实发现有玛瑙矿。根据后来的科学分析,汝窑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和极少量的二氧化钛,所以会形成汝瓷的天青釉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汝窑没有采用北方窑场进入宋代后常见的“煤窑”,依然用木材柴烧,但是因为钛元素的存在,所以釉面还是会出现偏黄的情况,不过**能更增釉面的青莹。
小学僧说:于今天看来,能够拥有一件汝窑,都属天大之机缘。南宋时期有个官员,为了巴结主子,一口气给宋高宗送了16件汝窑:“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其中的“奁”,原指古代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圆形镜箱,后来器形被制瓷参考,烧造“奁式炉”。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北宋汝窑的三足奁式炉。
钧窑
虽然一些制作精美的钧窑被进贡到北宋宫廷,也就是所谓的“官钧”,但大多数的钧窑制品仍属于民窑制品。相比汝窑,钧窑制品的胎体较为粗糙,釉色以天蓝色的乳浊釉、玫瑰紫釉、青釉为代表。
官窑
口沿釉薄处胎体呈深灰紫色,足底无釉露胎处呈铁褐色这就是宋官窑瓷器代表性的“紫口铁足”。官窑器的胎体较薄,呈深灰色,施釉较厚,釉中气泡密集,釉面带有大开片。
定窑
北方定窑于宋代开创了提高产能和烧成率的匣内支圈仰烧和覆烧,为了避免器坯与支圈粘连,所以器物口沿部无釉(芒口。对于定窑出现的“瑕疵”芒口,古代匠师以金属镶边的形式,来掩盖这种缺陷。
虽然大英博物馆“95号房”中价值连城的宋瓷一件没有来,不过站在世界文明角度,仍能看到不少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珍贵文化遗产。
在最后,小学僧对想去国博参观此次展览的朋友有三点提示:
第一,如果有时间外加银子充足的话,可以先看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简单了解,因为展览是建立在此书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要抱着学习和欣赏艺术的心态去参观,千万别说“这些都是八国联烧圆明园抢走的”诸如此类没有常识的话,先有常
中国哪个城市小吃最多?
上海
上海小吃在南宋时即有记载,明初上海成为东南名邑,制作渐趋精美,在清时随着上海商业日益繁荣,应时适令的各类米、面类小吃品种更为丰富。
清末,上海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相继吸取了各地风味小华,几乎包括了全国各主要地方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
上海小吃特点是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应节适令,因时更变;供应方便灵活。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百果馅酒酿圆子
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绿色蚕豆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盐、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点是微带甜味,清醇可口、色泽光洁,回味久长,又能生津开胃。
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以及中华儿女抗争的历史有哪些?
一、屈辱史
1、英法联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2、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放火、奸*抢掠!
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3、日本侵占东三省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二、抗争
1、中日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2、抗日战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中国屈辱的历史
综述:百年国耻,从1840年开始。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1843.10.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07.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1845.11.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08.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07.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05.2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858.06.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天津条约》(1858.06.1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1858.06.2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58.06.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0.10.1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1860.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通商条约》(1861.09.0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10.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187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北京专条》(1874.10.3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1876.09.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改订条约与改订陆路通商章程》(1881.02.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和约》(1885.06.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03.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12.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1895.04.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密约》(1896.06.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07.2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辽南条约》(1896.11.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刘公岛条约》(1896.04.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03.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03.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06.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07.0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1899.10.2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1899.11.1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09.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12.2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04.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满洲里界约》(1911.12.20)
附(民国初期):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蒙协约》(1915.06.07)
至于废约,1928年国民党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争回了一些权益,但是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与苏联重新签订了友好条约。
2。
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各省"地方赔款"还有0.2亿两以上。因此,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这笔巨款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2倍。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1904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
3。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以《瑷珲条约》为主,然而从康熙年的尼布楚条约开始,我们胜的情况下送了十万土地止1949年,共夺走我国5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是我们的属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