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必吃的三大馆子

2.山西大同旅游景点

3.王府至尊酒店的酒店简介

4.明代王府的代王府

大同必吃的三大馆子

大同王府推油价位多少钱-大同王府推油价位

大同必吃的三大馆子有大同凤临阁酒楼,大同凯鸽酒楼,龙聚祥烧麦馆。

1、大同凤临阁酒楼

凤临阁创始于明正德年间(1518年),老店位于山西大同鼓楼街,因“游龙戏凤”的故事和“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大同最出名的老字号餐馆和历史餐饮名店,也是大同必去打卡的美食餐厅。

凤临阁主打烧卖,招牌美食是百花烧卖。他家刚出笼的百花烧麦非常好看,边口雪白,如同梨花开瓣,透过面皮可以看到肉馅,皮薄肉嫩,其味道十分鲜美。

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大同一大名吃,被列入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百花烧麦,其浑源凉粉、糖醋丸子、过油肉、什锦火锅、扒肉条、盐煎羊肉、烤羊腿、养生葫芦丝等特色菜也备受好评。凤临阁在太原还有分店。

2、大同凯鸽酒楼

大同凯鸽酒楼创建于2001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是集火锅与特色家常菜为一体的酒楼,是大同多年来非常受欢迎的本土老店,也是很多本地人都会去打卡的酒楼。凯鸽酒楼性价比高,人气火爆,每到饭点都有很多人去排队,也是大同人气较高的特色餐厅。

凯鸽酒楼主打本地晋菜,口味正宗,是地道的山西菜,特色菜品有凯鸽风沙鸡、过油肉、红烧鲽鱼尾、罐焖驴肉、酸汤羊肉、凯鸽酱汁肉、烧麦等等。

餐厅环境服务都不错,非常适宜商务宴请、休闲时光、休闲小憩、随便吃吃、情侣约会、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凯鸽餐饮旗下还有凯鸽火锅城,被评为山西十大火锅,也是大同一家人气火锅店。

3、龙聚祥烧麦馆

龙聚祥烧麦馆,前身为“正居顺”饭店,创办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以烧麦而享誉大同,是古城大同著名的百年老字号餐厅,也是大同必去打卡的晋菜馆。龙聚祥烧麦馆主营大同本地特色饭菜和烧麦,技艺传承百年,是原汁原味大同味。

招牌美食是烧麦,据《大同府志》记载,当年代王朱桂的子嗣时常聚于此,尤爱此店的特色八大碗蒸菜和皮薄馅嫩的烧麦。他家的烧麦皮薄肉嫩,其味道十分鲜美,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大同一绝。

特别推荐他家的精品羊肉雪花烧麦、匠心牛肉雪花烧麦、猪肉雪花烧麦和养生菌菇雪花烧麦等。除了烧麦,这里还能品尝到大同风味粉羊杂、黄米凉糕、传统刀削面、王府秘制鸡、羊杂汤、功夫鱼等特色美食。

山西注意事项: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域地势高低起伏异常显著,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

山西大同旅游景点

山西大同旅游景点:云冈石窟、悬空寺、华严寺、恒山、代王府。

1、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和后期开凿的洛阳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

2、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国内现存较早、保存较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来到恒山脚下,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悬在半山腰的悬空寺,可谓是万丈深渊上的建筑。

3、华严寺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4、恒山

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南处,是五岳之中的北岳,恒山景区包括天峰岭景区、翠屏峰景区、千佛岭景区等。恒山不仅风光优美,也是重要的道教发祥地,山上有许多道教庙观,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得道的。

5、代王府

代王府为明朝代王朱桂的府邸,位于大同古城东北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它曾是明代大同城内等级最高、规模较大的王府建筑群落,也是当时国家宗法等级和封建礼制的载体,先后有11位代王在此亲理政务,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云冈石窟、百度百科——华严寺

王府至尊酒店的酒店简介

距通往北京、太原的高速公路口2公里,距城市中心2公里。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山西省目前规模最大的酒店,由A座27层、B座23层组成。王府至尊酒店和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组成三位一体的大型建筑群,是大同市新的标志性建筑。

明代王府的代王府

明代王第一代王子朱桂在大同就生活了50多年,他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代皇帝,与巩固明朝基业的永乐皇帝是平起平坐的亲弟兄,再加上永乐皇帝娶了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大女儿,而朱桂则娶了徐达的二女儿,又是连襟(大同人叫挑担),这样便是亲上加亲,因此朱桂在大同城是颐指气使,当地官员也畏之三分。甚至后来的英宗皇帝对他的这个王子长辈也不敢怎样。一些受过朱桂责打和冤气的官役上告到英宗皇帝,皇帝只能下旨传曰:“曾叔祖春秋已高,宜在府内安享富贵,乐善循理,以表率诸王。”但在行动上,也不动他一个指头。他甚至可以和其兄永乐皇帝争建九龙壁,只不过永乐皇帝要他把龙爪雕成四只而已。如此代王,所建府邸之豪华,可见不是一般,与其他王府相比,它堪称“天下第一王府”。 朱桂子孙繁衍旺盛,在他临终之前,大同城已有朱氏嫡系人氏千人,而且多为王子、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郡主、浩命夫人等等。一些人员虽封为广灵王、怀仁王、潞城王等,但仍是久居大同城内。明代中叶大同城内大小王府之多,处处皆是,如现在的十府街、三王府巷、稍竹巷、翠花宫等都是当时的皇亲国戚后妃居住之地。当年,大同城居住朱家贵族人氏之多仅仅次于北京的皇城,明代的皇城气象在大同尤为突显。

代王府是在辽金国子监和元代府学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国子监是古代的太学,是当时西京皇家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的学术研究机构,有时皇帝亲临现场,或讲学或监考,可见此处不是一般地方,其风水是稳坐城东,虽不在城内中轴线上,却在太阳出处,又是八卦中占有利地位的地方(艮方),而且王子不能与天子同位,因此,以国子监为方位建王府是非常合适的。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年朱桂18岁,他就来大同就藩,开始建立代王府,并在王府之东又设立大同前卫和后卫,每卫拥兵8500人,当时,老城内兵员就有1.7万人。只是因为后来的建文帝和永乐帝几次削藩,他只剩下了不到一个连的护卫队,但是王府周围的气派也是规模很大的,官员过之要下马,平头百姓过之不敢正视一眼。

代王府的建筑群分为三条主线,据说,当年永乐帝建故宫时还派人来视察了二番,它的四围红墙与故宫的如出一辙。内部建筑中轴线从南到北建有裕门、(这里所说的门实际上是个过道的大殿)、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后来这里留下一个巷子,现在叫广盛店巷。东轴线从南到北建有广赡仓、长春宫、望亲楼、清暑殿、宗庙、燕居之殿、东后殿。西轴线从南到北建有戟门、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大成之殿、谨德殿(此殿内还建有东西南三配殿)、西后殿等。此外,东建体仁门,西建成西华门,如此豪华的建筑足可与两京故宫(即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