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州汽油管道事故原因-美国华盛顿最新油价表
1.美国买车每年养车要多少钱?
2.eia代表个什么东西?
3.美国经济发展最好及最落后的城市介绍
4.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美国买车每年养车要多少钱?
美国号称“汽车王国”,那么,在美国养一辆车每年需要多少钱呢?据统计,以中型普通车为例,一年的养车费用约2000多美元。养车费主要包括6种。
一是牌照费。美国各州均有自己的上牌标准,收费大致要占车主购车价的5%至8%。
二是保险费。保险费在养车费用中占有较大份额。由于各地交通状况差别较大,因此保险收费标准也不大相同。交通拥挤、治安状况较差的城市相对要高些。另外,保险公司对收费标准还有许多规定,有违章事故记录的人和25岁以下单身男子的保险费用比其他人要高,常年没有任何事故的人则可得到奖励。
三是停车费。像纽约这样的繁华城市停车收费较高。如在道路边临时停车,每小时收1美元,在停车场1小时为5美元左右。公寓的停车场一个车位每月需200美元左右。在一般城市的公寓停车,一个月则在50至80美元之间。如因违章泊车而被拖车公司的车拖走,一次收费就要200美元。
四是燃油费。美国的汽油在油价稳定时期为1.12美元/加仑。一辆中型轿车若只用来上下班代步,一个月就需支付汽油费50美元左右。此外每3个月换一次机油,每次约需20美元,一年约100美元上下。当然也视油价而定。
五是维修费。美国的汽车维修工收费较高,1小时得付50美元,修车材料费另计。
六是会员费。在美国开车,一般都要加入全美汽车协会,入会者能得到救援、汽车旅馆减免费、领取高速公路地图等服务,年会费50美元。花钱不多,却很实惠。
总的来说,美国人每年养车费用约占年收入的1/10左右,较住房开支要低得多,租房年支出要占年收入的1/5到1/4。因此,相对租房、买房而言,在美国养车倒不算难事。
eia代表个什么东西?
EIA是 Energe Information Adminstration 的意思,即美国能源信息署。美国能源信息署是由国会设立的能源统计机构,创建于1977年,隶属美国能源部。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能源信息署的宗旨是通过提供有关能源政策的信息及能源预测和分析,提升决策理性和市场成效,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公众对能源政策的认知程度。EIA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包括能源数据资料、分析、预测、及信息产品说明。
美国经济发展最好及最落后的城市介绍
这几个星期的股市真是过山车啊!看着不停地跳水的美股,我心里也是咯噔咯噔的。但是就像NPR(美国国家广播电台)上周节目中说的一样。如果以股市来判断经济萧条的开始,那么过去9次股灾,预测了5次真正的经济危机。这也就是说,股市体现的是Wall Street(华尔街),经济体现的是Main Street(人民大众的生活)。所以嘛,股市的跌宕起伏并不一定意味着大萧条的到来。这不,美国Business Insider刚刚评出了美国经济增长最强劲,以及最落后的州。
大家猜猜第一名是哪个州?哈哈,当然是华盛顿州啦!不过你们应该不知道其他州的排名吧。准备移民美国的朋友们记得收一下啊!
前十名
第一名 - 华盛顿州 -2015年第二季度华盛顿州的GDP增长达到了惊人的8.0%。速度都赶上中国了!怪不得西雅图的建房子的速度也是跟中国差不多!每次进城,都是一番新的景象!华盛顿州的平均周工资为1073美金,排全美第二名。
第二名 -华盛顿特区 -华盛顿特区2015年房价增长15.8%,平均周工资为1342美金,全美第一!但是由于6.6%的失业率,只能屈居第二名。
第三名-科罗拉多州- 在这里,失业率仅有3.6%每周工资为932美金。在这里不光有连绵的雪山,还有强劲的经济增长!
第四名-犹他州- GDP增长5.2%!失业率仅有3.5%!
第五名-内布拉斯加州- 在这个巴菲特居住的州有全美第二低的失业率2.9%!
第六名-马萨诸塞州- 这里不光有出名的大学-哈佛和麻省理工,还有全美第三高的周工资1056美金!
第七名-内华达州- 这个充满诱惑的沙漠之州GDP增长为5.5%,但是失业率较高6.5%。
第八名-南达科他州- 这里虽然有较高的GDP增长5.8%,但是起点低,周工资仅有734美金,全美倒数第五!
第九名-佛罗里达州- 这里的房价在2015年享受了百花齐放,达到了10%!
第十名-加州- 虽然这里是美国的科技和娱乐之州,但是由于人口数量之大,周工资仅为996美金,失业率较高为5.7%。
倒数五名
倒数第五名- 怀俄明州- GDP居然达到了-2.3%的增长,平均工资也在下滑。
倒数第四名-路易斯安那州- 较高的失业率,没有任何增加的工资,导致了这个充满南部热情的土地排名倒数第四。
倒数第三名-奥克拉荷马- 由于受到世界油价大跌的影响,这里的经济情况不佳。GDP增长仅为2.4%。
倒数第二名-新墨西哥州- 这里拥有全美最高的失业率6.8%!周工资也仅仅为709美金。
倒数第一名-西弗吉尼亚州- 在美国各处房价飞涨的时候,这里的房价居然跌了0.1%!失业率也非常高6.5%
以上就是我我总结的美国各州的经济排名,朋友们,想 移民美国 的人们应该赶紧收起来。以后去美国游玩可还有用哦!
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2014年最出乎意料的,莫过于“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仅半年时间,原油价格遭到“腰斩”,从今年6月的每桶115美元跳水至55美元,“三位数”油价的时代似乎已宣告终结。
油价暴跌的背后,是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也是大国之间的经济较量。沙特坚持不减产打响石油价格战,意图打压美国页岩油热潮,美国则有望趁机摆脱对中东的依赖;委内瑞拉、伊朗感受着暴跌的切肤之痛;西方的舆论号角顺势响起,渲染油价将拖垮俄罗斯经济,正如他们在1998年看到的那样。油价的起起伏伏,也记录着国际政治格局动荡的这一年。
俄罗斯:油价暴跌,拿什么对抗西方制裁?
2014年,卢布大幅贬值再次唤起了俄罗斯人对1998年债务违约的记忆。那一年,卢布在几天之内崩盘,迫使俄债务违约。当年GDP下降了2.5%,工业生产下降3%,粮食产量下降2400万吨。
16年后,似曾相识的阴影再次笼罩俄罗斯。今年3月,克里米亚入俄和乌克兰危机掀起西方对俄的制裁战,以逼迫俄罗斯让步。以牙还牙,俄罗斯则“祭出”天然气这张王牌,以“断气”对抗西方的经济封锁。
然而,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令这张王牌黯然失色。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油价的严重缩水等于财路被掐断。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承认,“俄罗斯面临陷入深度衰退的风险”。
俄罗斯会重演16年前的经济崩溃吗?答案尚未揭晓,但不少西方媒体已吹响了“制裁胜利”的号角。就连本人都说,现在领导的国家要应对“卢布汇率的崩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证明了在克里米亚的做法是错误的。
俄罗斯将今年的油价下跌形容为美国的“陷阱”。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
面对油价大跌、西方制裁以及资本外逃构成“完美风暴”,俄罗斯如何逃出暴风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石泽说,俄罗斯有很强的承受和回旋能力,经济不会“崩盘”。且俄罗斯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更能采取有力的反制裁措施。
“俄罗斯经济拥有良好的基础,即便油价跌到40美元也没关系。俄罗斯经济也将克服当前的危机,这需要多久呢?倘若最糟糕的情况,需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在今年年度记者会上仍信心满满。在油价动荡的2014,俄罗斯掀起了“卢布保卫战”。
欧佩克:为保市场,忍受“割肉”之痛
今年,一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和非OPEC产油国抢夺市场份额的大战已经打响。抛弃了欧佩克通过限产来保持高油价的传统战略,沙特代之以一项新的政策,即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佩克的市场份额。
“无论价格是多少,减产都不符合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不管油价降到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都无关紧要。”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说。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分析师认为,沙特是在向美国页岩油下战书,以求挫败对其市场份额的威胁。观察人士预计,全球油价持续下跌会快速打压美国的页岩油钻探活动,减慢产量增长并有助于支撑油价。
同时,“阴谋论”也在蔓延—沙特把低油价视为对伊朗与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的良机。伊、俄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阿萨德是沙特的对头。
但无论“阴谋论”是否真实存在,那些以原油出口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国家,已经感受到了低油价的“切肤之痛”。海湾产油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他们有能力在一段时间内经受住冲击。而那些家底薄弱的成员国,就只能咬牙挺住了。
失去高油价的支撑的委内瑞拉,未来高福利和高补贴将遭遇麻烦。现在,委内瑞拉深受通货膨胀、消费品短缺、犯罪率持续上升的困扰,这些直接影响到马杜罗政权。
伊朗一方面饱受国际制裁和货币下跌之苦,另一方面油价走低令收入锐减,5%的GDP就此流失。总统鲁哈尼摩拳擦掌搞经济重建之际,却被国际油价的重挫束缚住了手脚。在伊核谈判的关键时期,失去了高油价的支撑,谈判底气恐怕也减少三分。
不过,今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掠地,却并未引发原油价格动荡。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们渐渐意识到,这些都不会给供应构成燃眉之急。从另一方面来看,原油价格的动荡,不再仅仅受地缘冲突的影响,这一次,经济逻辑战胜了国际政治逻辑。
美国:页岩油改变国际政治格局?
1973年,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欧佩克宣布石油禁运,造成油价暴涨,令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直接促使其转变了对中东的外交政策。自那时起,摆脱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成为美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美国页岩油如今终能在能源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也试图跟沙特分庭抗礼。2009年之前还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美国,到2020年却有望跃升全球最大产油国。
新能源会令北美洲成为新的中东吗?如果这一猜想成为现实,美国对中东的依赖和影响会下降、美国在防范地球变暖上的兴趣会下降、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也会下降。随着对石油短缺的担心减弱,美国也会开始探寻新的资源外交。
《纽约时报》的文章称,随着美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的降低,华盛顿在当地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意愿自然也会降低,至少在这个财政拮据的年代,这种意愿就显得更缺乏依据了。
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将成为美国与其他产油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欧佩克而言,东亚和南亚的需求或许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机遇,预计到2035年,产自中东的近90%石油将被吸纳到亚洲。
为此,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应运而生。美国前任防长帕内塔说,到2020年,将有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这意味着,美国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未来一旦扼住重要海峡,亚洲的石油运输就会面临危险。
种种利好,已经令美国媒体将能源视为的一项外交“武器”。《纽约时报》的文章甚至断言,二战结束后,“资源短缺”这个理由一直是塑造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今,由于美国油气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大胆开拓,世界已经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