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钱币有多少种类?

2.古代钱币收藏方式

古钱币有多少种类?

三铢鎏金价值多少_三铢古币

古钱币按材质分,可分为金币,银币,铜币,镍币,铝币,铅锡合金币,古币,贝币,陶币,纸币等;按形质分可分为刀币,铲形币,布币,蚁鼻钱,桥梁币,环钱,方孔钱,金银锭,金币,银元,铜圆等。刀币类货币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燕国、齐国、赵国、中山国所通行的刀类货币。其种类有: a、燕国的明字刀、尖首刀、针首刀; b、齐国的三字刀(齐法化刀)、四字刀(齐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阳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齐建邦 之法化刀)、还有齐明刀、博山刀等; c、越国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 d、中山国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布币类货币春秋至战国晚期铸行的以布为形状的流通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最初的布币酷似劳动工具铲,原始而厚重。后期的布币逐渐减轻亦薄小。按时期先后分为早期空首布,晚期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主要为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货币。平首布为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燕、楚等国的货币。另有一种三孔布为赵国或中山国的货币。圜钱类货币战国时期的周、魏、赵、韩、秦等国铸币。它是由纺轮或璧环演变而来,呈圆形圆孔。至战国中期以后,秦国把圆孔改为方孔。进而,齐、燕地区出现了方孔圆钱。其它货币南方的楚国在货币铸造上独辟蹊径,与别国不同,共铸了四类货币:蚁鼻 郢 爰公元前475-211年造 钱、黄金爰金币、银布币、釿布币。 蚁鼻钱为仿龟形或仿贝形铜质货币。其品种有:、、、空壳、合背、、、、、忻、、、、、 等近20个。主要出土于楚国境内,现为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以及邻近的山东、陕西等省。它是楚货币中最小的货币。 楚国的黄金铸币共有无文和有文两大类:有文者分方戳和圆戳二种。方 银空首布公元前475-211年造 戳者有郢爰、陈爰、专锾、、爰;圆戳者有、。出土最多的为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六安县、寿县、五河县、江苏的盱眙县。 楚国的银布币为空首和实首两类。以往在古书中从未发现有关银布币的记载 银实首布公元前475-211年造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古城村出土了十八枚,其中只有一枚空首布,其余皆为实首布。它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银布币。 楚国的釿布币有大小两类,其形状有别于三晋地区的布币,特征是钱体狭长缩腰。大布面文殊布当釿(亦有释沛钱当釿),背文十货,意为此一枚大布可当十枚蚁鼻钱使用。小布面文四钱,背文当釿,意为四枚小布当一枚大布。 越国有无货币史书无记载,以前亦无出土报导先例。近年在浙江省境内的绍兴等地多次出土铜戈器,数量很大,地域均在古越国版图内。依此分析,这种戈体薄小、轻重悬殊的微型戈不具备实用戈的条件,亦不为冥器,鉴此,此类戈应为越国的货币--戈币。1) 桥足半釿布 一级 35000.00 2) 三孔布 一级 60000.00 3) 博山刀(齐明刀) 二级 14000.00 4) 晋阳匕 一级 16000.00 5) 齐六字刀(齐造邦长法化) 一级 30000.00 6) 东周、西周 二级 8000.00 7) 共屯赤金(圜钱) 一级 35000.00 8) 壮泉四十(新莽) 一级 80000.00 9) 国宝金匮 直万(新莽) 特一级 10) 大泉五千(孙吴) 特一级 120000.00 11) 大夏真兴(赫连勃勃) 特一级 100000.00 12) 永光 一级 15000.00 13) 景和 一级 18000.00 14) 咸通玄宝 一级 75000.00 15) 开平通宝、元宝 一级 60000.00 16) 天成元宝 特一级 17) 永平元宝 一级 28000.00 18) 天德重宝、通宝(背殷) 一级 80000.00 19) 天策府宝\(鎏金 ) 一级 60000.00\95000.00 20) 乾封泉宝(五代楚)\背天 一级 90000.00 21) 广政通宝 二级 50000.00 22) 大蜀通宝 一级 80000.00 23) 保大元宝(背天) 一级 60000.00 24) 永通泉货(真\隶) 二级22000.00\23000.00 25) 大齐通宝 特一级 26) 乾亨通宝、重宝 二级 9000.00 27) 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一级 40000.00 28) 建国通宝 一级 50000.00 29) 圣宋通宝 一级 60000.00 30) 靖康通宝、元宝 一级 40000.00 31) 应运元宝 一级 60000.00 32) 应感通宝 一级 60000.00 33) 建炎元宝 一级 60000.00 34) 大宋通宝(当十) 一级 50000.00 35) 临安府铜制钱牌 一级 18000.00 36) 天显通宝 特一级 37) 应历通宝 特一级 38) 保宁通宝 三级 25000.00 39) 贞观宝钱(西夏文) 特一级 40) 皇统元宝 特一级 41) 元德重宝、通宝(楷书) 一级 35000.00 42) 崇庆元宝、通宝 特一级 120000.00 43) 至宁元宝 特一级 44) 贞佑通宝、元宝 特一级 100000.00\ 45) 大朝通宝 一级 15000.00 46) 中统元宝 二级 25000.00 47) 大元国宝 一级 50000.00 48) 至正权钞 二级 14000.00 49) 天启通宝(徐)(篆) 特一级 100000.00 50) 天国通宝 四级 35000.00关于价格都是参考价,并不是交易价格,现在如果要交易基本都远不止这个数.祝你好运,祝你发财!

古代钱币收藏方式

 中国古代钱币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传承体系。那么古代钱币的收藏方式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古代钱币收藏方式,一起来看看。

古代钱币收藏方式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4000年的演化发展的历史,这是一个由远及近的完整的系列。最终,它和我们的人民币连接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货币体系。

 我们收藏古代钱币,基本上有这样几种方式。不是因人而异,实际上是因?财?而宜?和因?才?而宜。有财力的收藏家,当然会买到更多的钱币,而泉识广博深厚的藏家,会更有眼光的收藏珍稀钱币。收藏方式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由古至今的系列收藏,二是某一朝代钱币的集中收藏,三是历代珍稀钱币的收藏。专玩宋钱、专玩清钱、主要玩母钱、样钱,都各有所长无可厚非。所有的收藏,最终展现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之中,形成完整的、系列的陈列,展现出中国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类世界感知中国货币文明的深长和悠远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我们的珍藏的货币价值才得以展现。

 所谓系列,第一、在古代钱币博物馆里,第二、在钱币学著作里,第三在藏家手里?。而这些不同方式的组合成的总体,才是中国完整的古代货币体系,这是中国货币的银河星系。

 考古证明夏朝开始使用贝币,商朝开始铸造金属贝币,周朝开始使用布币。战国时期使用布币、刀币、圜钱。到了秦朝,开始铸造秦半两,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西汉 汉高祖刘邦时期使用三铢半两.榆荚半两。少帝刘恭有八铢半两。刘弘时期行用五分钱,不知道是什么含义。文帝刘恒时候有四铢半两。从战国的秦国到秦朝和汉武帝前期,是半两钱通用的历史时期。汉武帝刘彻发行钱币:三铢钱、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至此,五铢钱制度确立,而且行用了将近700年。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史料是十分简单的,只是某些钱币出土了,考证为是某个朝代,大量的钱币制度和体系没有文字记录,没有新的出土发现,结论成谜。

 从贝币开始,原始贝币的小型贝币和大型圆贝、螺贝等就有高低不等的价值。我们考察的是小贝币的计量单位,一串为五个,两串为一朋。事实上存在这价值体系。青铜铸造的金属贝币,空心贝大小不等,空心鎏金贝?大小不等,这里面都代表大小不等的价值。空心贝演化为实心贝,也是大小不等,也有面有鎏金。由于贝币缺失,我们对贝币的钱币制度即他们的价值结构还缺少基础的研究。大家现在看到单个贝币十分的便宜,这是因为贝币价值体系在研究方面是一片空地。我们初步形成的印象,原始贝币是计数货币。而且应当是十进制。

 布币、刀币出现,究竟价值几何,现在仍然说不清楚。但是随着商品交换交易重量的出现、青铜作为贵金属的出现,重量开始转化为货币的单位。圜钱就是以重量为单位。重一两十二铢。从战国秦国开始到秦始皇的秦朝建立至西汉前期,半两钱币行用了将近300年。大大小小不等的半两钱币、金银半两,是一个完整的货币制度体系。只要你说不清,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一斤16两,一两24铢。重量单位的不衔接,货币则以16两为单位分割。以二十四为总量分割。所以后来才出现了四铢半两、八铢半两。

 从唐朝以来,就形成了?中国古代钱币由小到大的制度系列。某一年号钱币?从小平、折二、折三、折五 折十这样的主币系列;本人还认为古钱币还有辅币的八分、五分、 二分 、一分系列,而这些小型辅币只有零星发现;(我现在集藏了历代20毫米以下的小钱币将近600多枚,只有清朝的十帝小钱币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系列)还有金银货币大小不等的上币系列。只有这样完备的货币制度,才能保证市场交换的活跃,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行。大唐盛世,货币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古代钱币收藏辨别方法

 第一招、抓住时代特色,不同朝代的钱币都有不同时代的特色。比如从文字制作上,辨识文字制作是最关键的一条。首先要从宏观上考察它的整体制作风格,是否符合时代气息,是否符合区域特征,是否符合这枚钱币应该具备的个性特点。另外,古币的材质也带有时代特色,一般古币的材质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之分,青铜币易断裂,黄铜币不易断裂磨损,白铜多为样币用材。明代以前钱币大都由青铜铸成,没有黄铜币,如果发现明代以前的黄铜钱币,要多加小心。

 第二招、看锈迹色泽辨伪,唐宋以前的古钱,因年代久远,一般锈蚀严重,无论硬绿锈,还是土化锈,都是锈色入骨,甚至通体锈透,锈结与钱体咬在一起,很难剥离。假锈则只是浮在钱体表面,容易剥落。在锈迹色泽辨伪时,要特别注意对伪锈和伪钱真锈的识别。所谓伪锈,是指由于某种特殊原因, 遭遇火灾,火烧以后的品相是极其难看的,或者碰到酸液等化学物品,真锈剥落,附上了一层难看的?新?锈,给人以假的感觉。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只凭锈色,轻 易否定,关键要看文字制作,做综合分析,方可决断。所谓伪钱真锈,是把普通上的老锈剔下来,粘补到假钱上,以假乱真,对于这种情况,也不能只凭锈色,轻易作出结论。

 第三招、气味辨伪,新出土的古钱有一种土香气味,经常接触古钱和文物的人,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伪造的假钱则往往带有某种难闻的气味,用松香、胶水、环氧树脂等粘贴的假锈,也会有不同的异味。

 第四招、重量音韵辨伪,古钱无论是出土品,还是传世品,都是年代久远,火气已脱,不像新钱压手。特别是锈蚀严重的钱,实际重量已经大大减退,所以 有经验的人,一枚古钱拿在手上,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手感。然后再轻轻地把古钱放到桌上,表面看来是一个自然动作,实际是听其接触桌面时发出的声响。古钱发出的响声淳厚,不会有转音,新做的假钱则会发出清脆的转音。为了避免新钱的转音,作伪的老手会把新钱放在火上烧一下,烧过的钱,再放到桌上,发出的声音发 哑,或者有意破坏钱体,敲碎一角,使之破裂,破损后的钱,也只会发出哑声,而且给人一种古旧的假象。所以,对于被火烧过的钱和破损有裂纹的钱,鉴定时要特别留神。此外,对于改刻的钱,因钱体本身是真的,鉴定时也不能单凭手感或音韵来判定。

 第五招、各种铜钱辨伪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收藏爱好者在鉴定古钱币时,必须综合运用,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