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汽油多少钱一升_美国洛杉矶油价多少
1.洛杉矶到威尔明顿距离
2.地球能源还有多少
3.请英语高手翻译
4.我急求美西南航空的资料!!!!!
5.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洛杉矶到威尔明顿距离
美国
纽约
New York 出发地
目的地威尔明顿 - 特拉华
Wilmington - Delaware
两地距离: 202.58公里自驾车油费: $10.74自驾时间: 2.05小时以上油价成本以大众高尔夫1.4L自动挡或同等车型全新车辆为例耗油费5L/100Km
城市 公里距离 耗时
纽瓦克 17km 1小时
斯坦福 65km 1小时
伯灵顿 - 新泽西 119km 2小时
费城 157km 2小时
哈特福德 189km 3小时
威尔明顿 - 特拉华 203km 3小时
奥尔巴尼 242km 3小时
哈里斯堡 273km 3小时
普罗维登斯 292km 4小时
巴尔的摩 302km 4小时
波士顿 348km 4小时
伊萨卡 359km 4小时
华盛顿 364km 4小时
State College 382km 4小时
雪城 398km 4小时
曼彻斯特 408km 5小时
伯灵顿 483km 6小时
里士满 539km 6小时
夏洛茨维尔 552km 6小时
匹兹堡 595km 6小时
水牛城 638km 7小时
阿克伦 705km 7小时
罗阿诺克 739km 7小时
城市 公里距离 耗时
克利夫兰 743km 8小时
底特律 990km 10小时
夏洛特 1006km 10小时
印第安纳波利斯 1140km 11小时
芝加哥 1272km 12小时
亚特兰大 1391km 14小时
阿波普卡 1726km 16小时
奥兰多 1727km 16小时
坦帕 1816km 17小时
德卢斯 2023km 20小时
劳德代尔堡 2026km 19小时
迈阿密 2055km 19小时
新奥尔良 2100km 20小时
纽约 2618km 24小时
丹佛 2863km 26小时
水牛城 3276km 30小时
盐湖城 3493km 32小时
洛杉矶 4065km 37小时
圣迭戈 4440km 41小时
洛杉矶 4490km 41小时
西雅图 4590km 42小时
旧金山 4676km 43小时
地球能源还有多少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虽然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谁都知道石油最终将枯竭。 近日,瑞典可持续发展部长莫娜·萨林称:到2020年,瑞典将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这意味着,“到那时,再没有一户家庭需要依赖石油供暖,机动车司机也不再需要把汽油当作唯一选择”。 直面能源危机欧美加紧行动 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到目前虽没有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但对全球经济已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到2005年8月底,受美国墨西哥湾“卡特里娜”飓风影响,油价更是快速突破70美元/桶。专家认为,尽管油价攀升的原因很多,但开发替代能源已是当务之急。 石油到底能用多少年 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节能就是拯救明天 目前世界一些工业化国家都在取节能措施,联合热电(又称“同时发热发电”)就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普通发电厂的能源效率只有35%,而多达65%的能源都作为热白白浪费掉了。联合热电就要将这部分热用来发电或者为工业和家庭供热,因此可使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大大节约了初级能源。 “原煤气化发电”是领先于世界的清洁能源技术,世界第一套大型煤炭气化发电设施已于1994年在荷兰投入试运行。这套设施将原煤经气化和除硫后用来发电,可使效率达到43-50%,而且基本不污染环境。据专家们估计,原煤气化技术可作为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方向,目前的电厂到2030年几乎将全部改成煤炭气化发电,到那时可使同样数量的煤发的电量增加一倍。欧洲能源委员会已经决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这一新技术的推广。 欧美发展替代能源 伊朗核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不久前的俄乌天然气之争,这些因素引发欧美发达国家有关“摆脱石油”的政治讨论浪潮。尤其是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欧洲,能源再次成为政治议事日程的重点。奥地利《新闻报》2月16日在头版发表文章,称欧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石油替代能源。 在很多欧洲国家,一度失宠的核能重获新生:荷兰经济部宣布几年内将新建三座核电站,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法国也有类似,芬兰和罗马尼亚的核设施正在建造当中。同时,欧洲国家也在大力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 尽管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远低于欧洲,仅占美国石油总需求的20%,但布什总统在对国民发表讲话时称,美国将斥资数十亿美元发展生物汽油,以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 开源又节流 啤酒变燃料 环保车受宠 瑞典15年后摆脱石油 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瑞典曾经相当依赖石油能源。完成如此惊人转变,瑞典的秘诀就是大力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瑞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范本。
请英语高手翻译
手工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人们乘车上下班的习惯正在慢慢改变。在发达国家,那意味着更少使用私家车而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弃用摩托车改用自行车。但是高油价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这些地方货币供应紧张。
约瑟夫.穆西约卡住在内罗毕的一处贫民区。他每天上下班走在路上的时间有3个小时。他现在再也付不起公共交通费了,他上班来回的车费是1.2美元,但是他每天只能挣到1.5美元,还要供养一个8人的大家庭。 他说现在生活太艰难了。油价上涨了,所以他意识到还是走路比较好,这样他能省下一些钱来作为日常开支。现在他仍然是走着上下班,心里期望着有一天他也能有钱享受更轻松更舒适的生活(这里实际上指有钱坐得起车,不过直接翻译为生活也问题不大,看自己理解了)。
在世界的大多数地方,飞涨的油价使得人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法。在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地方,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公共交通运输。丽莎.里亚娜是雅加达的乘车上班族的一员,现在她更多的把自己的车停在家里,因为油价比以前更贵了。自从油价开始上涨,她就更多地乘公共车上下班了。泰国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建造轻轨,地铁系统和公共汽车网络来缓解曼谷严重的堵车现象。更多的公共交通系统也正在建设中。
苏.巴雅顿在离家20公里的美国大使馆上班,她每天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平均有2个小时。她喜欢自己的车,因为它更安全,更方便。她认为曼谷的交通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在美国,如今更难在公交车和列车上找到空座位了,原因是油价已经涨到1美元一升了。每个人都在抱怨高油价。洛杉矶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令其闻名于世的是它发达的**业,还有糟糕的交通状况。尽管最近有所改进,但是对于洛杉矶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城市来说,其公共交通系统还不够普及。洛杉矶人也不大愿意让自己的车闲在家里。
我急求美西南航空的资料!!!!!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达到的绩效水平和各种奖项是罕见的:它在1998年被《财富》杂志命名为第一位的“最佳工作场所”;它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行业内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自13年以来,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它在所有的主要航空公司中,是销售收入成长最快的公司;它获得了美国交通部颁发的“三冠王”称号;它在所有的主要航空公司中是运营成本最低的公司之一,每英里座位成本大约7美分,这一优势使它能够用低成本的票价打击竞争对手。
那么,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不在于任何特别的技术、装备、市场优势定位或上。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要归功于它的企业文化。
首先,员工们有相当多的自由度和责任心。公司鼓励他们多出主意和取实际行动,服务客户和改进组织。他们了解行业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为满足这些要求承担责任,通过这一点他们能够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开展工作。
其次,在整个公司内,员工们参与决策和改革建议的程度相当高。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真的考虑,其中有一些还得到了落实。同时,公司以持续革新和寻找更好的做事方法而自豪。例如,公司文化委员会有120多人,而设立在各部门和地区分部的文化委员会的成员就更多了。公司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参与到促进和强化公司的文化改进活动中去,这些委员会已经成为组织文化建设的支柱。
第三,公司大多数文化的保持是通过雇用符合公司要求的员工实现的。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决策比决定“雇用谁”更重要的了。即使随着公司的急剧膨胀,符合公司要求的员工越来越难以找到,西南航空公司也没有降低它对员工的雇用标准。
第四,公司各个层次都非常重视培训,而且他们眼中的培训已经超出了技能培养的范围。培训的目的不是把人训练出来,使他仅仅能够做好工作,而是要让他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还能发挥作用,让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弥补部门之间、职能领域之间以及运营单位之间的隔阂,从而更好地为乘客服务。因此,即使培训过程也在强调参与、行动和服务客户的企业文化。
最后,西南航空公司在使用员工方面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对员工的职业志向做出积极响应。新雇员工通常以初级职位加入公司,如飞行员刚进来时的职位是一级官员。随着他们在公司得到更多的技能并成为公司文化的支持者,他们就期望在公司内能够得到提升。员工被选拔出来得到内部晋升和调动的依据是综合考虑他们的技术技能和个人作风的结果。那些并不怎么支持公司文化的经理们很少有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往往最终只有离开公司。因此,留下来的能够不断得到提拔的经理们是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领袖人物,他们严格按照公司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办事。因此,员工招聘、培训、安置和培养成了公司用以保持卓越绩效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杠杆。
1、成功创业
80年代以来美国航空业一直萧条,进入90年以后赤字总额累计达80亿美元,仅1992年亏损额就高达20亿美元。然而就在这一片萧条之气中,一家名叫西南航空公司的小企业却独放异彩,在美国航空史上取得辉煌成绩:
西南航空公司连续自从13年以来连续28年有盈余,其中9年利润有增长;其获利率平均每年达到5%,是业界最高的;1992年它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5%。2000年的总营运收入达到56亿美元,纯利润大约为6.3亿美元。
西南航空公司连续4年(19-2000)被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之一;2001年《财富》杂志列出的100家美国最受员工欢迎的公司中名列第四。而1991-1992年美国航空业总亏损80亿美元,有三家大的航空公司破产倒闭。
西南航空公司在每一条短程航线上通常占有六成以上的市场;在1994年,它成为第一家实行无票登机(Ticketless Trel)的航空公司;是第一家把公司的主页挂上互联网的航空公司。
西南航空公司目前拥有超过300架波音737客机,每天出发超过2700班机。航线覆盖美国58个城市。全年为6400万乘客提供了服务。
西南航空公司目前员工数目超过3.5万人。Jim Parker是西南航空目前的首席执行总裁兼董事会副。
2、创业分析
1968年,克莱尔和同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始创业之旅――成立西南航空公司,当时他们仅有56万美元,只有3架波音737客机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的短程航运业务。
70年代,公司经营得克萨斯州内的短程航运业务,低成本,低价格,高频率,多班次,占据市场主动。此后,克莱尔短航程,低成本,低价格,高频率,多班次作为公司的经营战略,并且一直不变。
80年代,公司业务扩展到以得州为基地的相邻四州,仍然是短程航运业务。
1989年12月,西南航空公司的每英里航运成本不足10美分,而美国航空业的平均水平约为15美分。到1993年,公司的航线涉及15个州34座城市,公司航班的平均价格仅为58美元。以洛杉矶-旧金山的航班为例,西南航空公司的票价是59美元,其他航空公司的票价是186美元!在西南航空的低价面前,其他航空公司不得不放弃这个航线。
从战略角度上分析,它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或低成本,或者两者的完美结合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西南航空完美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为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另一方面,一个成功的公司亦可以通过一些可能性策略把自身和其它竞争者区分开而争取在市场上获得领导者的地位。
3、运作管理
西南航空的短程运输已经近乎完美:效率高,班次多,航班多。这些都来源其卓有成效的运作管理:
(1)使用同一的机种
由于西南航空只使用波音737机种, 这种策略使它获得许多好处。 因为公司的驾驶员,空乘人员,维护工程人员都可以集中精力去研究熟悉同一种机型。驾驶员和空乘人员都能用公司所有的飞机。所有的维护工程人员都能修公司任何的飞机。 为调动飞机和更换组员时带来许多方便。作为使用同一机种的忠诚顾客,在向波音公司购买飞机时可获得更多折扣。
(2)拥有最有生产力的团体
西南航空的员工每人平均每年服务2400名旅客, 是美国航空界最有生产力的团队。专家指出,西南航空每名员工平均服务旅客的数量是任何其它航空公司的两倍。西南航空的员工流动率平均每年低于5%,相对于美国其它同行来说,这数字是最低的。
由于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努力,西南航空的飞机从降落到起飞,平均需要15-20分钟。整个过程包括上落乘客、货物、补充燃料和食物、安全检查等等, 其它航空公司大约需要两到三倍的时间来完全同样的工作。这个记录令西南航空一直引而为荣,从中可看出西南航空员工的工作效率。
(3)精简的业务流程运作
西南航空认为简单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加快运作速度。例如简化登机程序令西南航空减少了地勤服务和机务人员。在西南航空,每架飞机仅仅需要90名员工就可以开航。这比其它航空公司几乎少用一倍的员工。 取消了不具弹性的工作规则,令雇员可以为了按时完工,按时交接而负起责任,不需要理会 "规则"范围内自身该干的事情,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互相帮忙。
(4)高效的内部信息流动
西南航空特殊文化是服务的品质在于员工是否有能力建立坚实而真诚的人际关系。西南航空保持扁平的组织架构,排除官僚主义,让员工随时掌握可以协助他们更加了解公司,任何和旅客以及竞争形势有关的资讯并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绝大多数的员工知道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拿起电话和公司的副总裁级的人员直接沟通。西南航空的总裁们会在周末的凌晨和地勤人员一起清洁飞机。
(5)独有的员工精神
由于西南航空能赋予员工家庭式的归属感,所以它的企业的内聚力很强,雇员们互相信任。 西南航空员工有着苦干实干的态度,良好的团队精神,自动自发地去帮忙其它同事。独有的西南航空员工精神它为在竞争中带来不少优势,让公司在航空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顺利地渡过难关。尽管许多航空公司都尝试模仿西南航空的商业模式和策略,但没有一个能做出比西南航空更加好的成绩。
4、优质服务
低票价、密集的班次和亲切周到的个性化服务为西南航空特有的竞争力,这也西南航空持续盈利的秘密武器。
(1)低价策略
从开业的第一天起,西南航空就认为低价和优良的服务会开拓更多的市场,并以此向大公司的高价策略提出挑战。西南航空把机票分为旺季和淡季两种,取降低淡季的票价来增加班机搭载率,令收入比高票价,低搭载率时还高。西南航空把它自己定位为票价最低的航空公司。它所有的票价都是底价。公司的策略是在任何的市场环境下,都要保持最低的票价。按照传统的经商原则,当飞机每班都客满,票价就要上涨。但是西南航空在载客增加时不提价,而是增开班机扩展市场。有时候,西南航空的票价比乘坐陆地的运输工具还要便宜。正如它的管理层的理论:我们不是和其它航空公司打价格战,我们是和地面的运输业竞争。 因为它提供No-fills 服务,即不设头等舱,机舱座位按照先到先就座的原则,先到的旅客可以有更多的座位选择,机舱内不供给正餐,只提供花生,小甜饼或普通饮料;所以成本不高。西南航空注重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润,并不注重去抢夺市场份额。不会为增加市场占有率而任成本不成比例地增加。同时西南航空还拥有保守的资产负债表,它一直保持比其它竞争者低的负债率。这样使它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去把握一些重要的商机并且减少财务压力。由于西南航空不买大型客机,不飞国际航线, 不和大航空公司硬碰硬,它可以把成本维持低水平。上述的做法让西南航空有能力在它所有的航线上提供最低的票价。
作为财富500强之一,西南航空提供全美绝大多数的折扣机票。因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票价,许多乘客成为西南航空的忠诚顾客。有时候他们会绕过他们家乡的航空公司或驾车数小时去乘坐西南航空的飞机。
(2)密集的班次
西南航空主要以飞短程航线为主。因为乘客通常在1小时航程内的城市间飞行,每天需要有许多班机起降供他们选择。西南航空以密集的班次著称,它会在一些热门航线上比其它的竞争者开出两倍或者更多的航班。 西南航空认为飞机只有在空中才能赚钱, 一天能飞更多的班机就能赚更多的钱, 而且能降低更多单位成本。建立营运中心系统(hub-and-spoke systems)反而会增加成本, 因为飞机在地面耗费太多的时间。根据2000年的统计显示,西南航空的飞机平均每天有8次飞行,飞机的使用时间是12小时。
西南航空拥有最佳的飞行安全记录。以每天飞行这么多班次和运载数以千计的乘客而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交通事故,它的安全记录足以给顾客们充足的安全感。这个记录有赖于它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维护,使它的飞行安全标准超过联邦航管局的标准。西南航空拥有最年轻的飞机队,平均机龄只有8年。它拥有最高的完航指数(Completion Factor),即西南航空在定期航班次中取消的班次最少。
(3)亲切周到的个性化服务
以顾客为重心的弹规则可以使员工以额外的时间和耐心对待有特别需要的乘客。 西南航空的员工经常表现出真诚和亲切的服务态度,并为旅客带来欢笑。西南航空在守时、行李托运和乘客投诉等项目在行业权威评选中记录良好。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对服务顾客的积极投入和奉献的成果。
5、顾客满意
在西南航空,为顾客服务的重要性高于技术。
(1)真诚的服务
公司充分显示出对员工的关怀,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国家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亦不会裁员。 当员工认为自己受到应有的人性化对待并且受到关怀和尊重时,他们会为乘客加倍提供热诚周到的服务。 正如西南航空管理层所说的,如果你希望员工以关怀的态度对待同事和顾客,那么你应该首先如此对待他们。
(2)"爱"的企业文化
西南航空在纽约证券的股票代码是LUV, 它象征着"爱"。这亦是西南航空从13年以来的广告主题。关心员工亦关心乘客的西南航空充分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公司的最终目标和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让每位民众都负担得起乘机的费用。西南航空时刻努力让乘客感受到印象深刻和无微不至的服务并充分尊重他们,让乘坐西南航空飞机成为一种乐趣。这亦是西南航空吸引大批忠诚的旅客的主要原因。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卓越战略的一个典范。美国的航空业被认为是一个有缺陷的行业,由于油价高昂、机师昂贵、竞争激烈、工会力量强大,导致普遍亏损。但西南航空公司是仅有非常少数的赢利的公司之一,而且赢利相当丰厚。
西南航空公司是最廉价的航空公司,常被其他航空公司攻击低价扰乱市市场,但西南航空公司反驳说:我不是廉价公司,我是定价非常昂贵的公司,只不是我是空中巴士(Air Bus)公司,本质是个巴士公司,飞机只是带翅膀的巴士。因为是巴士公司,所以不会提供定座服务(就是和Bus一样随到随坐),不会提供免费的餐食给客户,不会给客户免费托运行李,飞行员也帮着客户扔行李等等。因为低成本,所以有利润。
“Air Bus”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卓越战略,两个单词、六个字母涵盖了一切。
://.ewise.cn/2005report/2005060.htm
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泛美航空公司于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诺德少校和他的伙伴创立,他们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的把邮件运送的合约,但却没有能力去执行运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几位有权势和政治关系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撑,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一职。在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后,取得哈瓦那的着陆权。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这三家公司于1928年6月23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名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公司,特里普和其伙伴取得公司四成权益,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而泛美则成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并前,美国为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SCADTA在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取得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于是批准泛美的邮件运送合约,并把泛美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选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
特里普与其伙伴将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中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时,泛美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并向美国邮政商议前往该地区的大部份邮件运送合约。1929年9月,特里普与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到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商讨着陆权,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伦比亚。年终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翌年,因收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西往智利圣地牙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泛美亦与基斯海运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30年代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安地斯山脉地区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于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线时都会引起一阵买卖热潮。在3月的一天内,美州航空公司的股价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与其伙伴曾阻止联合飞机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对泛美提出的收购,并继续掌管泛美航空的业务。(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和联合航空的母公司) 泛美于南美洲扩展的同时,也于1937年与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尔肯(Bernt Balchen)商讨合作飞行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航线的合作协议。协议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岛雷克亚维克,再转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尔根。但其后搁置,泛美转而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及法国的航线。英国国有的帝国航空(Imperial Airways)非常渴望于泛美航空合作开办越大西洋航线,但法国则因为其国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并与泛美于一些航线上直接竞争而未对合作协议提起太大兴趣。但最后两国仍然与泛美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Norfolk)经百慕达及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但这条航线并未有完全投入服务。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与帝国航空合作提供纽约往百慕达的航线。泛美使用一架名为百慕达飞剪号(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飞行,而帝国航空则使用塞特(Shorts)C级水上飞机服务该航线。泛美亦于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往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业勘查飞行于1937年7月5日进行。一架名为泛美飞剪三号(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纽约起飞,停经加拿大纽宾士域谢迪艾克(Shediac)后抵达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诺·戈雷(Harold Gray)驾驶的泛美飞剪三号离开博特伍德飞往爱尔兰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国航空一架C级飞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飞前往博特伍德,于7月8日抵达蒙特娄,9日抵达纽约。这次试飞标志著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飞机于1939年初交付与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这种新型飞机每周飞行一班航班来往美国与英国。由纽约起飞,停经谢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后抵达南安普敦(Southampton)。单程机票收费375美元,相等于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终站改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飞。二战期间,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时常横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军事行动。
泛美航空于1930年曾经阿拉斯加前往日本及中国,并委派林白勘查航线。但因为美国对苏联及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而未能开办。特里普因而决定开办由加州三藩市经檀香山后分别前往香港及奥克兰的航线。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和马尼拉苏碧湾(Subic Bay)的着陆权后,泛美于1935年3月把价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运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飞行于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进行,又于年终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国广东的邮件运送合约。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马丁M-130飞行于11月22日启航。其后,泛美改用波音314飞行该太平洋航线,前往中国的乘客能在香港转接由泛美营运的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航线网前往中国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飞机都以“飞剪”(Clippers)命名,而飞剪一词则取自19世纪的高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 ship),这些飞机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与邮轮竞争,泛美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飞航组员都会穿着正式的海军服装,而不会像运送邮件的飞行员一样穿着皮外套和颈戴丝巾。在登机时亦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飞剪飞机都被军队征用,飞航组员以合约方式协助军方飞行。在这个时代中,泛美率先横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于1942年初首先开办环球航线。1943年1月,罗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为“迪西飞剪号”(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由迈阿密飞往英属甘比亚的班珠尔,成为第一位搭乘飞机出国的在任。而《星舰奇航记》的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亦曾经在这段时期担任泛美的飞行员。1947年6月19日,日蚀飞剪号(Clipper Eclipse)于叙利亚坠毁时他也在机上。 战后,泛美航空的机队由波音377、道格拉斯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式这些速度更高的飞机取代。泛美以环球航线垄断了所有西行的航空旅客40年之久,001号航班由三藩市出发停经世界各地,包括檀香山、东京、香港、曼谷、加尔各答、德里、贝鲁特、伊斯坦堡、法兰克福、伦敦,最后抵达纽约,全程46小时。而002号航班则向东作环球飞行。
虽然,泛美航空致力提高其国际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优势正逐年减少。美国海外航空(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垄断局面,随后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竞争。如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布兰尼夫国际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西北航空(Northwest Orient)分别加入竞逐欧洲、南美洲和东亚的市场。1950年开办环球航线不久后,泛美开始研究经济客位的概念,并易名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
面对着各航线的重大竞争,泛美航空开始进行一些革新,包括购入DC-8和波音707这两种喷射客机。1958年10月26日,开始使用波音707飞行纽约至巴黎的航线。
泛美航空是波音747的首批客户,于1966年4月订购25架波音747。10年1月15日,首架泛美波音747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由第一夫人派翠西亚·尼克森(Pat Nixon)施洗,泛美总裁纳吉布·哈拉比亦有出席典礼。首班以波音747飞行的商业航班于10年1月21日黄昏由纽约出发前往伦敦。遗憾的是,该编号N736PA的飞机于17年在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与另一架747相撞后完全损毁并造成583人遇难。
泛美航空于1963年6月4日签订6架协和式客机的选择权,是首三间签定选择权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最后并未有购买协和式客机,泛美亦是波音超音速客机波音2707的潜在客户,但波音2707从未有投入服务。
50年代,泛美航空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创立了洲际酒店和购入一架商务飞机。也参与了建构南大西洋导弹追踪系统和在内华达州运作一个核能发动机实验室。
随着客量逐年递增,泛美航空于1962年向IBM订制“PANAMAC”,PANAMAC是一部用作预定机位及酒店房间的大型电脑,还载有大量城市、国家、机场、飞机、酒店和餐厅的资讯。PANAMAC占据了位于曼哈顿的泛美大厦四楼全层,而泛美大厦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大厦。泛美也在纽约甘乃迪国际机场建造名为世界港(Worldport)的客运大楼,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客运大楼,椭圆形的屋顶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在高峰时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份航线都由纽约来往欧洲和南美洲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1964年起,泛美提供直升机服务来往曼哈顿与纽约主要机场。泛美机队除了DC-8、波音707、747外,还包括波音720、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SP、L-1011三星客机、DC-10、A300和A310。
泛美也有参与一些著名的人道飞行任务。当年泛美使用DC-6B每周飞航650班航班来往西德和西柏林之间,到1966年转用波音727飞航。越战期间,泛美亦为美军飞航R&R航班(Rest and Recreation,意为休息和消遣),接载美军人员到香港、东京和其他亚洲城市休。
70年代初,泛美航线网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它的先进机队、富经验和专业的飞航组员和能操多种语言的机舱服务员已经令它受尽青睐。而当时在广告中推广的品牌口号“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变得更知名。贾桂琳·甘乃迪也首选泛美航空的头等客舱来往纽约和雅典之间,而不选择由他丈夫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拥有的奥林匹克航空(Olympic Airlines)。 好景不常,13年,石油危机令泛美航空的营运成本大幅上升。高油价、航空旅游的需求降低加上国际航班供过于求(1969年美国开放越太平洋航线的航权,引入多公司竞争)导致泛美客量大减,也严重影响其盈利。如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一样,泛美大量引入波音747,原本希望以迎合客量增长,但情况明显与预期相违。
14年9月23日,一些泛美航空的雇员于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认为的政策会危害泛美航空的财政能力。广告中举出了例子,指泛美降落悉尼机场时须缴付4,200美元,而澳洲航空降落洛杉矶时只须缴付178美元。又认为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付给外国航空的空邮运送费用是泛美的5倍。最后,广告质问为什么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以6厘利息借贷给日本、法国、沙特阿拉伯,但是泛美借贷却须要收取12厘利息。
为了与其他航空公平竞争,泛美开始尝试进入美国国内线的市场。经多次申请国内线许可失败后,泛美终于在19年在解除空运管制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制定后获得许可在其国内枢纽之间营运国内航班。但解除空运管制法案同样影响了其海外市场,一些拥有国内航线网的航空公司开始也开始与泛美在国际航线竞争。
泛美大厦于1981年售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
在总裁威廉·斯威尔(William Seawell)的管理下,泛美于1980年收购美国国家航空公司(National Airlines)藉以壮大国内航线网。但是,由于争相提价收购令泛美购入国家航空所付的金钱远远超越其市值。国家航空不但未为泛美带来盈利,反而令机队变得更为复杂,航线网亦未能配合泛美航空(国家航空航线网集中在佛罗里达州),而两家公司的文化更是不尽相同。这次收购后来被称为“斯威尔的蠢事 ”(Seawell's Folly)。斯威尔为了挽救泛美航空而出售公司部份资产,包括于1981年出售泛美大厦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及1985年将整个太平洋航线网售予联合航空。出售资产所得到的资金则用作购买新飞机,包括空中客车A310和A320(但A320从未交付予泛美)。泛美亦开始提供穿梭服务来往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然而,持续亏损、每况愈下的服务仍然困扰著泛美。
泛美的象征形象亦令它成为恐怖份子的袭击目标。为了找出保安漏洞和使公众相信搭乘泛美航班是安全,泛美于1986年设立了一个名为警报管理系统(Alert Management Systems)的保安系统。但新系统未有改善保安工作,泛美为了节省资金和减低对乘客的不便而将保安程序维持在最低水平。1988年12月,联邦航空局在29间航空公司发现236项保安漏洞,泛美亦因19项保安漏洞而被罚款。
1986年,泛美终于失守,泛美73号班机在巴基斯坦被劫机,超过140名乘客和机员受伤或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更造成270人死亡,令乘客开始避免搭乘泛美航空。泛美还须要面对103号班机100多个死难者家属的诉讼,共索偿3亿美元。泛美则反驳指6家部门,包括中央情报局、院等等早已收到袭击的警告,但未有知会泛美。死难者家属认为泛美只是在推卸责任。“洛克比空难”正正给予了泛美航空致命一击。
1990年8月,波斯湾战争爆发,导致越大西洋的航空交通量大减。1990年10月23日,泛美出售来往伦敦希斯路机场这条有利可图的航线予联合航空(航线于1991年4月,在英美有关当局批准后转移)。出售航线后,泛美只剩下每天2班航班前往伦敦格域机场。虽然如此,但泛美仍然于1991年1月宣布破产。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购入泛美余下有利可图的资产,包括所有欧洲航线和甘乃迪国际机场的世界港,并注入资金维持泛美在加勒比开及拉丁美洲的服务。这段期间,泛美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在达美航空停止注资后,泛美终于1991年12月4日结业。泛美最后一班航班由一架名为亲善飞剪号(Clipper Goodwill)的波音727飞航,以航班编号436从巴贝多的桥镇飞往迈阿密。泛美的最后枢纽迈阿密由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瓜分。泛美的商标则售予投资者,这令到后来出现过几家泛美航空。
在著作《泛美:一个航空》(Pan Am: An Aviation Legend)中,作者巴那比·康拉德(Barnaby Conrad)认为泛美的衰落是一连串的管理失误、美国不重视保护其主要航空公司和规管政策有瑕疵引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