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曜变盏既然这么值钱这么少,为什么会流传到日本去了呢?

2.金代鹧鸪釉茶盏产在那个窖

3.关于天价名茶的4种说法 茶叶到底该卖多少钱

4.茶叶末釉价格、介绍

5.茶汤以白色为贵,茶盏以黑色为佳,古人喝茶有哪些讲究?

曜变盏既然这么值钱这么少,为什么会流传到日本去了呢?

茶盏拍卖_茶盏保证金价格走势

喜欢建盏,喜欢其工整的器形,喜欢其多变的斑纹......与兔毫、油滴斑纹相比,曜变更受盏友们的喜欢。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很多盏友会问,既然曜变盏这么值钱又这么少,为什么会流传到日本去了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在古代建盏中的三种盏价值排名,兔毫值3千匹,油滴值5千匹,而曜变最贵,上万匹!是油滴的2倍以上。在我国宋朝时期,一匹绢的价格最高4贯钱,5贯钱就等于一两黄金了,一万匹绢的概念将近黄金万两了,价值连城,足够换一座日本战国时代的古城!

这足已体现曜变无疑是建盏中最难得最珍贵的,没有之一。曜变盏的烧制难度非常高,成品率低到根本无法想象,我们要从几百万中去寻找,且只是起步的数量,其稀有程度要从乃至千万件中去偶然发现一只,不可复制,无可量产。我们都知道流传至今的曜变盏完整的只有三只,都在日本,而中国只在杭州出土了半只残件。

既然这么值钱这么少,为啥还都流传到日本去了呢?

1、人类对未知的总是恐惧的,曜变盏如此稀少,十万分偶然的情下才得见一次,必然是惊奇的,加之曜变盏妖艳瑰丽,充满神秘色彩,不知烧出此物是福还是祸,窑工们担心是否是上天的惩罚和诅咒,莫不是不祥之物?怎么办?答案:毁之或送人,撇清关系。

2、烧出如此罕见之物,若是被朝廷发现,视为珍宝,要求再出,万一烧不出怎么办?为了保险起见,为了安稳生活平安无事,还是同样的答案:毁之或送人,撇清关系,最好永除后患。

总而言之,曜变盏不得已消失在宋时,国人视线中。日本收藏的三只曜变传说是一位来中国进修的日本僧人意外所获,随后带回日本了,流传至今。

流失的曜变虽然可惜,不过好在他们还保存完好无损,曜变稀有,若能挖掘出一只完整的曜变盏,必为国家珍藏之国宝。

金代鹧鸪釉茶盏产在那个窖

山西窑口。茶盏是饮茶的用具。金代鹧鸪釉茶盏产在山西窑口。鹧鸪斑盏是釉装饰的工艺烧制而成。因烧制建盏条件要求非常苛刻。点彩釉窑变鹧鸪斑,成为极为稀有的名贵品种。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一十九年。

关于天价名茶的4种说法 茶叶到底该卖多少钱

关于天价茶的4个说法

“2万元的明前龙井,6万元的大红袍,10万元的云南普洱,这样的价格已经不是正常商品的价格了,高得离谱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接受《生命时报》记者访时不无感慨地说。王庆表示,虽然在中国茶叶市场上,高档茶叶所占份额不大,但价格也不能如此离谱,否则会扰乱整个茶叶市场的价格。调查中记者发现,关于天价茶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说辞:

明前狮峰龙井最值钱。调查中,售价在4000元以上的明前龙井几乎都说自己的产地在狮峰。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向记者解释,龙井茶原产地在杭州西湖区,其核心产区包括狮峰山、龙井和梅家坞。该产区共有茶园2万多亩,按照每亩茶园产10公斤上品明前茶估算,每年的总产量最多只有200吨,怎么可能供应到几乎每个茶叶店呢?“‘狮峰龙井茶最好’不可否认,但整个西湖产区的龙井品质都非常好,差别不大。”

此外,即便明前龙井产量非常有限,不少商家在销售时依然会说“要多少有多少”,这也是不可信的。北京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访时表示,吴裕泰每年销售顶级明前龙井一共不到200斤,平均在两周之内就会售完。可想而知,那些“要多少有多少”的明前龙井品质很难保证。

两叶一芯茶最好。凡要高价的龙井,卖家必有一个共同说法:“这是今年第一茬茶,且的是龙井的茶蕊――两叶一芯。通常是今天了,明天在其侧面就会发出新芽,但其味道就会差一些,因此一年中第一次摘的茶味道最好,因此最贵。”江用文表示,龙井茶摘的确有严格要求。特级龙井茶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且芽长于叶,长度在2厘米左右。而商家所说的“两叶一芯”其实是“一芽两叶开展”。用该原料制作的龙井茶只能属于二级茶,与特级茶之间相差好几个等级,价钱也差不少。

母树周围7公里才算“正岩大红袍”。每当记者走进各种大红袍专卖店,总能听到“我们家的茶是武夷山正岩茶,只有在6棵母树方圆7公里内产的茶叶才算正岩茶,其余都是外岩茶”的说法。对此,江用文表示,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中的一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制订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将武夷岩茶划分为两个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丹岩产区。“现在武夷岩茶已经没有什么正岩、外岩之分,而且武夷岩茶的种类很多,除了著名的大红袍,还盛产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水仙等其他乌龙茶名品。今天,大红袍名枞已在武夷山市大面积种植。‘正岩大红袍’只是商家用产地来抬高价格的一种说法而已。”

说到大红袍的产量,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那6棵珍贵的母树。据王庆介绍,武夷山大红袍茶6株母树生长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一年仅产茶1公斤,价格必然不菲,但目前已经禁止摘了。现在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大红袍茶园已经达到4万亩。大红袍已不是稀有,价格也能为寻常百姓接受。

普洱茶年头越长越好。“普洱茶属于生茶发酵,因此存放时间越长越好。10年普洱不能算老,20年普洱味道刚好。”不少普洱茶经营者如是说。“普洱茶一直属于中低档茶叶,直到最近几年被炒得很热,才跻身高档茶行列。”江用文介绍,由于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存放时有个自然发酵过程,这才有了存放越久越值钱的条件。但实际上,生茶发酵对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在一定的温湿度下才能发酵,茶的味道才能好。如果是在北方比较干燥的环境下,发酵的效果就会受影响。因此,仅通过存放时间这一个指标是不能决定普洱茶质量的。而且,茶叶发酵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发酵过度也不行。目前普洱茶的品质与自然发酵时间之间的关系尚未研究清楚。多数专家认为,自然发酵10到20年的茶最好,时间再长茶叶质量和味道也就没有保证了。

茶叶到底该卖多少钱

“中国的高档名茶由于地域性强,产量有限,价格比普通茶叶贵一些是正常的,但也应有限度。”王庆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西湖龙井举例,刚的新鲜茶叶收购价格是每斤250到280元,4斤鲜叶加工1斤毛茶,也就是说1斤龙井的成本价是1000元左右。加上流通环节必不可少的成本增加,最好的明前西湖龙井的市场售价应在5000―6000元/斤之间。照此计算,王庆认为,大红袍的零售价格在500―3000元之间算正常,超过就属虚高了。

茶叶末釉价格、介绍

茶叶末釉是一种极具有价值优势的文物产品,由于具体制作时间以及工艺或者程序操作、步骤方法方面的差异,因此市面上相关类似产品价格也没有什么标准可言,除此之外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我们需要参考的内容包括茶叶末釉的价格决定因素和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含义等等,那么下文涉及的就是相关方面值得参考的文字内容详细解答。

一、茶叶末釉价格

茶叶末釉在唐,清?-?日志?-?瓷器鼻祖?-?博客频道?茶叶末釉是瓷器单色釉的一种,有人说茶叶末釉创烧于清代,其实不然也。到了乾隆,成为著名的色釉品种,茶叶末釉为一次烧成的高温乳浊釉,施釉较厚,在釉面中含有许多不规则的**小点,由于那种暗绿色中混合着结晶状的**和黄褐色斑点,尤如茶叶末子一般,故以色起名,为茶叶末釉。茶叶末釉瓷在雍正时,釉色大多偏黄,在暗绿色的底釉中,闪耀着美丽的**星点或细丝纹。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决定瓷器的价值和价格非常复杂,它主要与时间、品相有关,越老越值钱品相好就值钱。茶叶末釉属于单色釉瓷是景德镇的四大瓷器之一,其中茶叶末釉就是非常著名的瓷器之一,有人很推崇该色的瓷器,所以无论他的新旧都比同时期的瓷器价格稍高一点

二、茶叶末釉介绍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

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深沉凝重,极具古意。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仅供皇室珍赏。最广为流传的是清代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矣。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根据景德镇陶瓷学院泥釉料专家方豪教授1989年发表的著名学术论文<<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研究>>中表述?"茶叶末是我国最古老的结晶釉之一,茶叶末釉其标准样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棕黑色底或绿黑色底釉中泛现一种错落自然,金光灿烂的黄绿色晶点。茶叶末的烧成难度较大,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左右以后,若转为还原气氛烧制,则发墨绿色晶点俗称"蠏甲青"。若继续氧化烧成则发**晶点俗称"鳝鱼黄"。

上文虽然针对茶叶末釉板块并没有举出详细细致的信息,但是我们给出了决定报价的因素作为参考,帮助大家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预算板块的知识出发考虑,并且能够由此得出合理的方案结论。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茶叶末釉的基础板块知识分析,毕竟作为消费者,如果想要有效利用类此文物,对于发展历史方面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后期的效果。

茶汤以白色为贵,茶盏以黑色为佳,古人喝茶有哪些讲究?

茶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自汉代以降,茶便较为正式的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只不过汉、唐、宋时期饮茶的方法和现在有所不同,现在我们的泡茶法,是在元明之际才形成的。

但是,无论哪个时代,喝茶都离不开水。水的优劣,也会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喝茶本来就是要喝味道的,伟大的文化学者兼倒霉皇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夫茶,以味为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到了明代,戏曲家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甚至把水质的重要性列在茶叶之上,足见古人对饮茶用水的重视。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精神的寄托。但茶的品饮,煮泡终不能离其器。

注重茶具本身的艺术也是国人讲究饮茶之道的重要表现,要饮的好茶就离不开相应的茶具,目前茶具的主要种类有竹木茶具,金属茶具,陶器茶具,漆器茶具,瓷器茶具,搪瓷茶具,玻璃茶具,石茶具。茶具的大小适宜,茶具的大小应该和茶叶的种类相符合,具色泽适宜,茶具外表的色泽,应该与茶叶的色泽相匹配。

古人品茶要求无非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的、人际的、与茶本身的条件。作为饮料,力求茶质优良,水质纯净,恐怕是最基本的要求了,任何饮料莫不如此。但是,品茶却对自然环境、人际关系有相当高的要求,则是它作为一门艺术、一种修养的关键所在了。

?那么,古代人喝茶到底有多讲究?

1、魏晋南北朝,喝茶就是“胡辣汤”

据说,中国茶的历史从神农时期就已经开始,战国时期的《尔雅》中,便有关于茶的记载,其《释木》一篇,讲到“槚,苦荼”,“荼”古音正是cha。

但是中国茶史真正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

西汉时期,饮茶之风已逐渐兴起,士人王褒在《僮约》中,就写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同时代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只竹笥在其标签牌上写有“槚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叶的器具。西汉还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不过,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病床旁。

东汉华佗的《食经》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这跟可口可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口可乐一开始也是作为治疗头痛的药物出现,后来才逐渐演变为饮料。

后来,民间出现了煎茶的雏形,即粥茶。根据三国时期魏国人张辑的《广雅》记述,四川人摘某种树叶,将老叶子制成饼的形状,再放上浓稠的米浆。饮用时先用米汤浸泡,再用无焰炭火炙烤,而使其烘干变红,再捣成碎末放入瓷壶,注入沸水饮用。也有的再加入葱姜、橘子,以调和苦涩味。

这种茶和我们现在喝的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胡辣汤之类的食物,喜欢喝的人会觉得味道相当酸爽,不喜欢喝的人便觉得难以下咽。唐代茶圣陆羽便吐槽这种“胡辣汤”:“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也!”

六朝时期,粥茶成为南方人的流行饮品,吴主孙皓常在宴会上以茶代酒,桓温也曾用茶宴客标榜自己节俭。但是面对粥茶,北方来的客人实在是无法接受,都普遍饮用牛乳类饮料,并嘲讽茶为“酪奴”。

2、唐朝的煎茶法

唐朝时期,中国人开始用煎茶法饮茶。因为煎茶法的出现,饮茶之风方才盛极大江南北,“、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中唐以后,茶已经进入民间,成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饮料。

而茶叶命运的改变,要归功于茶圣陆羽。“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陆羽著有《茶经》三卷,对茶道论述详尽。他提倡饮用以茶饼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为宜。首先,煎茶前先烤茶,将饼茶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翻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

与此同时,将鲜活山水放在茶釜中煮,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

接着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

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才算煎好了,可以舀出饮用。

为什么说《茶经》的问世标志中国茶道的诞生?因为煎茶法使茶道中最早的艺术品饮得以形成。煎茶时,除了要注意“火候”,还要讲究煎水煎到什么程度为宜的“汤候”。辨别汤候,一是看水沸时的沸泡多少和大小,二是听水沸的声响。

水既要煮沸,又不宜过老,否则会破坏上等泉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用此等“老汤”泡茶,会使茶汤颜色不鲜明、味道不醇厚而有滞钝之感。有的高级绿茶则更忌泡茶的水过烫,过烫会将细嫩茶芽泡熟,而破坏茶中的有益成分,不利于饮茶卫生。

而用水温过低的水泡茶,又会使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浸出不快、不完全,用此种“嫩汤”所泡的茶,味淡薄,汤色差。

陆羽还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另外,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茶味就已经没有了。《红楼梦》里就讲,“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牛”。

陆羽之后,煎茶法继续被发扬光大,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廷筠撰《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茶艺具备了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固定环节。如今,日本的煎茶道保留了中国煎茶道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3、宋朝的点茶法

晚唐时,唐人又发明了一种“点茶法”,即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点出来的茶汤,上面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以泡沫鲜白、久聚不散为最佳。看煮出来的茶,就能评价煮茶人茶艺的高低。点茶法能发挥末茶特点,加上注水时要注意对水流、水量、落水点的掌控,有颇多讲究炫技之处。

不过,“点茶法”在宋朝时才成为饮茶的主流方式。

宋朝人特别讲究茶饼,味道上追求“香甘重滑”,不喜茶中苦涩原味,并以茶色“纯白为上真”。为了制作理想的茶饼,他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首先精选原料,只取选茶叶的茶心一处,用泉水浸渍,然后上锅蒸,再用小榨榨去水分、大榨榨去茶汁,以求色白味甘;榨过之后,将茶放在盆里研磨,好的茶饼一般要研磨一天以上,等到盆中膏状物匀滑细腻后,再加入龙脑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并揉成茶饼。

费了这么多功夫制成的茶饼,因为有淀粉,样似牛乳,因掺有香料,口味甘香,与之前粥茶法下的咸汤茶味道截然不同。

茶道大师制作的茶饼,价格堪比学区房,宋仁宗时蔡襄制作的“小龙团”一斤售黄金二两,还极难买到,时人称“黄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徽宗时,郑可闻用“银丝水芽”制成“龙团胜雪”,每饼不但售价四万钱,还需要限售摇号。

当时人对于点茶也非常讲究,首先,要将茶饼烤干、锤碎,再用茶碾细细碾成茶末,茶碾越小越好。随后将茶末倒入筛子的茶罗中,筛取细碎茶末放在茶罐中,以备饮用。接着,先将茶盏烤热,这是为了避免开水注入冷茶盏降温影响口感。茶盏烤热后,用长柄小勺茶从茶罐中舀茶末置于盏中,倒入一点开水将茶末调匀,再用长嘴茶壶注水,同时以筷子、长柄勺或是筅(圆形竹刷)搅匀。搅匀之后,再注入更多的水,水的标准是“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初沸之水。

最后一步是调茶,须得“先搅动茶膏,渐加击沸,手轻筅重,指绕腕悬”,达到“上下透彻,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直到茶面上银光翻涌,才算是点好了一盏茶。

由于点茶手法太过讲究,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活,所以宋朝有钱有闲的人常以“斗茶”为乐,比试高下,规则是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斗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搅动茶水转动,先在茶盏上留下痕迹的算输。茶色纯白,比斗时盛在黑盏中最为明显,所以福建建阳的建窑所出产的黑色茶盏最受当时人的欢迎。苏轼、苏辙兄弟就喜欢跟人斗茶,还专门写过斗茶的诗词。

4、元明不再讲究泡茶法

到了元朝,随着饮茶群体扩大,国人不太讲究茶道了,毕竟煮茶实在太耗费时间和精力,真不如把茶叶直接用水泡着喝。从那时起,中国人便在茶后将茶叶焙干,直接在茶壶里沏茶喝,茶叶不再掺淀粉、香料,也不再制饼、碾末。随末茶一起消失的,还有用来制作末茶的一系列复杂茶具,只有装开水的长嘴茶瓶摇身变为茶壶,继续被人们使用。

明代皇帝喜欢泡茶喝,洪武年间,朝廷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制作高阶茶饼,由此,散茶基本上一统江湖。既然大家都泡茶喝,那么茶壶的工艺便与时俱进。由于紫砂的透气性适合泡茶,新的茶文化开始流行,从此,紫砂在明代崛起,从皇帝到百姓都喜欢。这种壶也便于携带,文人墨客喜欢,一直流行到如今。

由粥茶、煎茶、点茶到泡茶,小小饮茶方式的转变折射的是古人生活方式的转型。不过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坚持用煎茶、点茶等古法饮茶。

其实,茶道就是生活,从一叶茶到一个杯、一张桌,再到一个房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茶是融入人类的生活方式。

喝茶这件事,古人把它玩得风生水起,只是如今,人们追求简单和效率,步伐匆匆之间,我们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很多。

但愿每个人都留一点时光给自己去品茶、去书画、或是做一些讲究的小事,把内心对传统的向往找回来。

参考资料:

1、陆羽《茶经》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

3、余悦《中国茶文化从书》

4、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