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调整国内油价目的是不是在影响美元或外汇市场的走势?

2.油价怎么乱世了?

3.油价喜迎年内“第三降”吗?

4.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通过调整国内油价目的是不是在影响美元或外汇市场的走势?

中美关系对油价影响_中美联合压低油价

一般来讲,美/元和黄金、石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相反。 这是因为美元是国际上的主流结算货币,一般情况下受到供需平衡的影响。但是鉴于美国金融实力的强大,不排除石油价格在短期内由华尔街操纵的可能,因为货币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商品,货币供应量也会影响石油价格。所以说石油产量走低,美元走强基本上是对的。 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弱,是不太对的。因为美元指数是多种商品、货币对美元价格的综合指数,并非由单一的货币决定。比如今年,美元指数上升得不少,但是人民币更牛逼。 对于发改委调整油价,个人的看法是,人民币还没有强到可以影响美元汇率的地步,当然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国际油价(美元计价)的变动却一定可以影响国内油价。 对于发改委的油价调整,我倒是认为,是对对中美汇率的一个前瞻性指导。

油价怎么乱世了?

五岳散人:用小学数学算一下中美油价://view.QQ 2009年03月28日09:11 华商网-华商报 五岳散人 我要评论(113) 作者:五岳散人

油价在没降多长时间之后又一次涨价了。而涨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说:“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这次涨价是以国际油价连续20天为一个周期之后所做的反应,所以是正当的、有法可依的。(3月27日《扬子晚报》)

既然是有法可依的,我们就姑且认定其确实有道理。除了这个“有法可依”之外,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低于除主要产油国之外的多数国家油价。与美国油价的比较,应看到二者的口径是不同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包含消费税,去掉消费税后价格水平是差不多的。

这话乍看起来似乎有些费解,让我为诸君翻译一下:其实他说的是美国也有消费税,在美国加油或者买东西是有两个价格的,一个是商品的价格,一个就是这个商品需要交多少税。这两个相加的话,与中国现在的油价差不多。但他没有这么表述,而是说如果把中国油价里的消费税去掉的话,“裸油”价格是差不多的。

感谢伟大的互联网,让我们有咫尺天涯的感觉。我马上上网问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朋友,正好他当时刚刚加完油,他告诉我说,当天那里的油价是1.95美元一加仑——— 请注意,一加仑大概是3.785升。如果按照当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说,“裸油”的价格是3.53元人民币。美国消费税最高的地方是加州,大概是7%%,最便宜的地方是阿拉斯加,固定为26.4美分一加仑。他所在的州大致是4%%的消费税,也就是说,我的朋友加一升的汽油价格如果换算回来的话,是3.63元人民币。这是全部都加上、加到他油箱的价格。

从一定程度上说,上面那位发改委副主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导”,我理解的是,他用大家不了解美国的消费税税率的事实,让大家误以为如果加上这个消费税的话,两国的价格差不多。

好吧,即使退一步,“就按你说的办”,如果我们按照这个“裸油”价格两国差不多的设推论上去,看看我们的消费税是多少。“裸油”价格是3.53元,而北京的油价涨价后是5.52元,如果我小学数学还没有忘光的话,这个税率是36%%。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均大概消费税是4%%的状态下,我们需要缴纳的消费税居然是这个发达国家的9倍!

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这两天那条“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中,中国有三家”的新闻,那其中就有中石油,另外一个是中移动,还有就是工行。中石油这么赚钱的企业,其钱从何来?如果这个消费税确实是这么高的话,肯定不会是中石油的利润,而是被国家收走的税款。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消费税,那么,我们的“裸油”价格一定就不是与美国相似的。就此我们可以请这位副主任回答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是您在“裸油”价格上说谎了,还是国家规定了这么高的税率?我不知道该副主任会选哪个。

国内油价早就为人所诟病,去年国际原油油价大跌的时候,能够生生扛住而不降价,到最后出台一个“燃油税”总算是降了些许。而涨价的时候,马上就有了一个“20天连续涨价”则国内油价看涨的新方法。半年与20天,其比率大致与我们跟美国的消费税之间的比率差不多了。

民生之多艰啊!不论是手机费还是油价都超越发达国家如此之多,赚着国人的钱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被告知其实并未比别人多交钱。难道国人真的如同俗语说的那个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傻子不成?而这个“别人”又是谁呢?

大家需要记住这 “有法可依”的20天,并以此为起点,盯紧下一个20天时的中国油价:但愿此法既管涨,也管跌。 (五岳散人 知名网评人)

今日话题·思想博客 view.news.qq

手机看新闻 新闻订阅 新闻论坛大 中 小发表评论(113

油价喜迎年内“第三降”吗?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6月8日24时开启。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5月26日—6月8日),国际油价震荡下降,其中WTI油价降幅较大,每桶下降约5美元,回落至4月初的水平。受此影响,国内油价将下调,国内汽油、柴油的零售价格也随之下调。

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11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1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5元。

多方压力致国际油价下行

调价周期内,欧佩克增产预期、美国原油产量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近日,不断有迹象表明,欧佩克及俄罗斯等产油国将在6月下旬的中期会议上考虑降低减产力度或提高产量,以应对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委内瑞拉受到新制裁等可能导致的供应下降。同时,美国原油不断增产,库存数据有所回升也影响国际油价下滑。美国能源情报署最新报告显示,3月份美国原油产量升至月度最高水平1047万桶/日,最新周度产量也升至纪录高位的1080万桶/日。截至6月1日当周,美国活跃钻机数增至861座,为201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原油库存也增加207.2万桶至4.37亿桶。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变数加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也给国际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从2017年至今,欧佩克执行减产协议已一年半,全球原油库存不断下降。根据欧佩克最新数据,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原油库存跌破了五年均值,且低于该指标2200万桶,而2017年初这一数据较五年均值高出约2.4亿桶,欧佩克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表示当前全球原油市场已实现了再平衡。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短期需重点关注欧佩克原油供应政策和中东地缘政治局势,预计在6月22日欧佩克中期会议前,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格局。如果欧佩克决定增产,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得到缓解,国际油价将会进一步回落;若欧佩克继续执行减产,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油价将重回涨势。

随行就市,有升有降。

来源:凤凰网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