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金价1300_澳大利亚金价比中国国内便宜吗
1.2021金价还会跌到300一克吗?
2.浅析黄金市场现状及发展
3.金价一盎司是多少人民币
4.黄金价格的问题
5.澳大利亚基兹顿金矿床
2021金价还会跌到300一克吗?
基本没有可能。
1、国际金价从1700跌到1400左右,金饰价格跌到350元左右,估计就难跌下去了,金饰价格除了料金价外还有各种成本,金店需要利润还要赚钱,所以金价也是很难再跌到300元以下。
2、国外疫情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各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不乐观,股市油价下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让金价大幅度上涨,所以短期内黄金价格并不会下跌,跌到300元以下可能性就更低了。
扩展资料:
黄金价格按重量计算。在贵金属和宝石市场中有几种称重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个金衡制(TROY)盎司约等于31.10克;而一个常衡盎司约等于28.35克。
这个价格为每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金价的上扬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价格。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政治、经济汇市、欧美主要国家的利率和货币政策各国央行对黄金储备的增减、黄金开成本的升降工业和饰品用金的增减等都对其的走势均有影响。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金价走势进行相对基本的判断和把握。
百度百科-黄金价格
浅析黄金市场现状及发展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全球黄金饰品需求较大
黄金十分珍贵,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低,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相对较广,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秘鲁、中国、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等使目前世界查明黄金可控制的基础储量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黄金可控制的基础储量为2000吨,位居世界第八位。
黄金兼具商品与金融工具的双重特点,其需求可分为黄金饰品需求、投资用金需求、中央银行需求和工业用金需求四大类。从全球黄金需求的分布来看,黄金饰品需求和投资用金需求所占比重较大。2019年全球黄金饰品需求为2107.04吨,投资用金需求为1271.70万吨,中央银行需求和工业用金需求分别为650.32吨和326.62吨。
全球矿产黄金为主要供应源
黄金的供应主要由矿山生产黄金、再生金和生产生对冲额构成,其中矿上生产黄金是黄金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全球矿山生产黄金3463.67吨,占黄金总供给的72.52%;再生金产量1304.11吨,占黄金总供给的27.30%。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矿产金总产量达到3300吨,其中,黄金产量过百吨的国家合计10个,分别为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加纳、秘鲁、墨西哥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黄金产量合计约为2030.23吨,占2019年全球矿山黄金总产量的61.52%。
全球金价大幅上涨
2005年起,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行,至2011年9月达到19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此后至2013年4月中旬,国际金价在1500美元/盎司至1900美元/盎司之间的区域波动。2013年4月中旬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前景预期及美国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出现下跌,由2013年4月上旬的1560美元/盎司左右一路下跌至2013年末的1200美元/盎司左右,此后国际黄金价格在1100美元/盎司至1300美元/盎司左右宽幅震荡。
2019年度,国际黄金价格自年初以1282.40美元/盎司开盘,6月起黄金价格开始向上突破,2019年9月4日达到1,557.03美元/盎司,年末收于1,517.10美元/司。2019年度国际黄金平均价格为1395.60美元/盎司,同比增长9.84%。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央行启动新一轮宽松政策,利率下滑降低了黄金持仓成本,黄金作为对冲通胀和风险的工具受到市场追捧,全球更多的避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国际金价达到1732.43美元/盎司,国际金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山东省黄金储量最多
我国黄金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金矿分布较广,类型较多。从金矿特点来看,主要以岩金为主,伴生金比重较大,难选冶金矿占比较高,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1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有黄金查明储量报告,黄金查明储量200吨以上的共有18个省级行政区,黄金查明储量合计为12845.55吨,占全国黄金查明储量的94.19%,其中四川地区黄金查明储量为458.40吨,占全国黄金查明储量的3.36%,位居第十一位。
我国黄金市场近年来消费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2013年黄金消费量最高,达到1176.40吨。2019年我国黄金消费量为1002.78吨,同比下降12.91%。2019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黄金消费疲软,尤其随着下半年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黄金首饰消费出现下滑,未能延续上半年同比增长的趋势。
我国黄金消费量主要来源于黄金首饰用金、金条及金币用金、工业及其他用金等,其中黄金首饰用金、金条用金成为黄金市场消费用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我国黄金首饰用金量为676.23吨,金条及金币用金量为225.80吨。
黄金产量连年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家先后出台环保税、税政策、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内矿业权退出、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氰渣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矿山枯竭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减产或关停整改,2017年度黄金产量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2017年全国黄金产量为426.142吨,与2016年相比,减产27.344吨,同比下降6.03%。2018年全国黄金产量为401.119吨,与2017年相比,减产25.023吨,同比下降5.87%。2019年全国黄金产量为380.23吨,与2018年相比,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虽然产量持续下滑,但中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黄金行业积极响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经历由规模速度型向高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受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黄金价格变化的时间点有所区别,但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波动的整体趋势一致。从历史数据来看,2006年以前黄金价格相对平稳,涨跌幅度相对不大。2006年以后,黄金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虽然期间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跌,但整体仍是上涨趋势,2011年9月国内Au99.95黄金价格最高涨至396元/克。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黄金价格开始回调,但仍保持在高位。进入2013年后黄金价格出现快速下跌,2014年10月黄金价格跌至最低点172.90元/克,之后在低点徘徊,进入2016年后Au99.95黄金价格出现上涨,由年初的220元/克左右涨至2016年7月的290元/克左右,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黄金价格较为平稳,维持在270元/克左右。
2019年度,上海黄金Au99.95黄金以年初283.80元/克开盘,2019年8月29日和2019年9月5日达到最高点360.00元/克,年末收于342.57元/克,年加权平均价格为308.84元/克。
金价一盎司是多少人民币
世界杯在即,伊拉克反对派武装占领,日本澳大利亚潜艇购,乌拉克冲突,亚洲局势等,美联储利率决议措辞偏向鸽派,19日傍晚大涨上涨3.46%,周末停盘,2014年6月21日交易价开盘到263元左右,首饰黄金305元左右,投资黄金273.5元,回收252.9元,典当行回收价格只有215元以下,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鄙视广告,鄙视知道管理员如需和核实,请追问
黄金价格的问题
黄金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在众多商品中游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黄金作为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可以购买任何商品.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大和容易分割久蒇不坏的自然属性,是最好的货币材料.黄金不仅本身有价值,而且充当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等五大职能.黄金是财富的化身和代表.黄金作为货币,它的价格也是由自身的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黄金是稀有金属,生产黄金要耗费大量的人类劳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所以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相对稳定,尤其是在实行金本位的时候更是如此.现在世界各国虽然不以黄金为唯一储备,但都还储备黄金.纸币是代表黄金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发行量若超过或少于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或升值,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这就是所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国际上的价格是以美元/盎司来计算的,1盎司=31.1035克,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是按美元价格÷31.103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克。你所看到的国际价格可能是错误的。可能到://.go24k上面查看一些价格。网上收购的黄金都是以为参考,然后按成色来定价格的。
参考资料:
1.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现了丰富的金矿,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具有如下特点:(1)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国际货币,各国中央银行汇票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是黄金,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2)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3)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当外汇收支出现逆差,黄金外流时,如果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明显减少,会导致货币供给紧缩的效应,进而使物价下降,这将会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的单键能力并抑制进口;同时紧缩也会使利率上扬,引起资本流入。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亦然。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金本位制可以保证货币汇价的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由于国内货币发行受到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约束,不会出现过分的通货膨胀;对于国际收支也能起到调节作用。但同时金本位制也有其不利之处,最致命的缺陷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稳定.黄金存量的增长跟不上国内生产和流通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货币基础的矛盾日益尖锐;其次是它往往使—国的国内货币政策取决于黄金流出还是流入,有可能出现由于黄金的流出,即使对外贸易收支已陷于逆差,仍不得不取紧缩政策;或由于黄金流入而被迫取膨胀政策的情况。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到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此后对黄金的管理虽有所松动,但长期人为地确定官价,而且国与国之间贸易森严壁垒,所以黄金的流动性很差,市场机制被严重抑制,黄金市场发育受到了严重阻碍。
一战后,1922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用“节约黄金”的原则.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其它国家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国内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银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兑换金块。而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外汇。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全部瓦解。
2. 布雷顿森林系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
1944年,经过激烈的争论英美两国达成了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1)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制定了35美元1盎司的官方金价),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1%上下幅度波动,各国央行有义务在超过规定界限时进行干预。至此,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各国的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但因为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伦敦黄金市场在该体系建立十年后才得以恢复。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它在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出,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成为国际储备。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如果美元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竞争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 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当1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基金;设立特别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在这一时期黄金价格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国家对黄金市场的介入干预时有发生,黄金市场仅是国家进行黄金管制的一种调节工具,难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市场的功能发挥是不充分的。
3. 黄金非货币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模增加,因此为黄金市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黄金非货币化的20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可以说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政策条件,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黄金制度上的非货币化与现实的非货币化进程存在着滞后现象。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由于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几十倍、上百倍地扩大了黄金市场的规模。现在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物,而且世界各国央行仍保留了高达3.4万吨的黄金储备。在1999年9月26日欧洲15国央行的声明中,再次确认黄金仍是公认的金融资产。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将黄金市场的发展原因归结为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也不能把黄金市场视为单纯的商品市场,客观的评价是:在国际货币体制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开始由货币属性主导的阶段向商品属性回归的阶段发展,国家放开了黄金管制,使市场机制在黄金流通及黄金配置方面发挥出日益增强的作用。但目前黄金仍是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不论是商品黄金市场,还是金融性黄金市场都得到了发展。商品黄金交易与金融黄金交易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中的表现和活跃程度有所不同。
澳大利亚基兹顿金矿床
1.地质背景
基兹顿(Kidston)金矿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北部低山绵延起伏的地区,在汤斯维尔城西北260km处。该矿床产在石炭纪岩浆热液角砾岩筒中,横跨前寒武纪变质岩和侵入岩接触带。流纹岩岩墙有角砾化前的,也有角砾化后的。复合的流纹斑岩岩株含斑岩型钼矿,被角砾岩筒切穿,但在深部主要产在岩筒的旁边。岩筒含流纹岩和围岩碎屑,地表面积1300×900m2(图13-10),向下延伸至少500m。
金矿在岩筒边缘周围最为发育,尤其是在南端和北端(图13-10),产在角砾岩基质以及岩筒中和岩筒外沿的同心的、被石英充填的席状裂隙中。金矿带及与其伴生的席状裂隙在浅部变平,呈茶盘状。金与黄铁矿、磁黄铁矿和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和辉铋矿共生,与绢云母-碳酸盐蚀变相伴。早期的蚀变-矿化作用,包括钾硅酸盐蚀变,也很明显,但大部分被金矿形成阶段的蚀变掩盖。表生氧化作用下延的深度约25m。
图13-10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基兹顿金矿床的老窿、平硐、早期岩心钻孔和矿体的平面图
(引自R.W.Lewis,1990)
20世纪早期进行的开和勘查工作表明,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即角砾岩筒的威斯山部分。埃尔德里奇矿体是新发现的
基兹顿矿床的产量加储量共计9400万t,平均品位为 Au 1.48×10-6,即含金139t。
2.勘查与发现
基兹顿区的金记录始自1907年晚期。此后3年,从流经角砾岩筒的三个冲沟集砂金约20000盎司(0.622t)。后来开始注意到岩筒边缘周围被石英充填的席状裂隙,从1915年到1921年挖了许多浅坑(图13-10)开。到1949年停产为止,一共开了大约20.09万t矿石,平均品位为Au 6.5×10-6。
1910年,一位助理地质师发现基兹顿区有可以大规模露的潜力,但直到澳大利亚金矿公司在30年代初对老窿和三个新建的平硐进行刻槽取样前并没有进行评价。当时估算的可能量为1000万t,平均品位为Au 3×10-6。
直至1965年安纳康达公司购买这块矿地前,实际上无人开。1965~1967年,安纳康达公司进行了地质填图、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取样和土壤取样、航空和地面磁测/放射性测量、VLF(甚低频)电磁测量及梯度排列和偶极-偶极排列激发极化测量。结果显示,角砾岩筒造成河流沉积物和土壤中的贵金属和贱金属异常,也造成不同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异常。后来打了14个岩心钻孔,其中11个是在威斯山地区的一些地点打的,之所以在这些地点打岩心钻孔,是因为这些地点有1934年得到的有利的地下取样结果。安纳康达公司的工作确定了基兹顿金矿是与古生代流纹岩侵入活动有关的角砾岩筒的一部分,但结论却说,可露的概略量仅为280万t(品位为Au 3.77×10-6),是无经济价值的。安纳康达公司于1967年放弃了矿地购买权,但于14~17年又购买了这块矿地,并在这段期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地面勘查,对早期的钻探结果进行了重新评价。虽说暂定的量增至400万t(品位为Au 3.4×10-6),而且认识到威斯山还有潜力,但以当时的金价看,基兹顿矿地仍没有经济价值。
20世纪70年代早期,普莱瑟公司开始对基兹顿矿地感兴趣,但并没接受安纳康达公司主张同它联营的出价,因为当时澳大利亚规定的外国公司之间联营的投资政策没有吸引力。因此,普莱瑟公司一直等到18年才购买了这块矿地,并着手执行地质填图和岩心钻探。以前挖的浅井、平硐和钻孔清楚地表明金矿沿威斯山上的岩筒边缘最为发育,因此无需再进行物化探工作。于是在威斯山地区打了17个钻孔(总进尺5109m),钻孔布置与安纳康达公司一样,有倾斜式的,也有辐射式的,结果扩大了金的量,同时也证实安纳康达公司打的钻孔求出的金品位是连续的。19年中期,共求出金矿石量为2500万t(品位为Au 2.3×10-6),其中包括品位较高(Au 3.4×10-6)的矿石1100万t,如果金价上涨,显然值得做进一步工作。
后来又制定了一项大,一直执行到1980年底。除在岩筒北缘周围进行地面和地下更详细的地形和地质填图,打螺旋钻和用挖土机挖探槽外,还打了岩心钻。1981年完成了得到肯定的可行性研究,但法律要求将项目中的外国股权降到55%这点很难做到,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澳大利亚普遍认为像这样低品位的金矿只有美国能进行商业开发。于是决定先开品位较高的氧化矿石,进一步圈定氧化带。到1983年底,共打了145个岩心钻孔(总进尺22000m),水平间距约50m。到年底,当地投资者纷至沓来,最后决定用露天开,用氧化处理。1985年初开始建设矿山。
自从开以来,又打了530个钻孔,总进尺130000m,结果使可矿石储量大增,到1994年底,从3700万t(Au 1.86×10-6)增至9400万t(Au 1.48×10-6)。储量最后一次大的增长是在1994年初,即在发现了埃尔德里奇矿体(储量2800万t,金品位1.25×10-6)时宣布的。这个矿体由位于岩筒东北部一个大断块周围下面150m处的5个连在一起的扁豆体组成(图13-10)。这次发现是由于认识到高品位的金矿多产在席状石英脉的“膝折处”。
3.小结
基兹顿露矿山是在首次认识到它有巨大的潜力后约73年开发的。这个事实说明并不是什么创新的地质思想使矿地变为矿山。反之,基兹顿矿地成为一个成功的矿山,是因为当时世界市场的金价上涨,加之具备了开发大吨位低品位矿石所需要的工程技术和经验。
然而,虽说基兹顿角砾岩型矿床经过了漫长的勘查史,但有决定性意义的埃尔德里奇矿体只是在1994年,即在普莱瑟和基兹顿金矿公司勘查和开了16年后才发现的。
基兹顿矿地的早期开和后来的勘查活动导致可靠地圈出威斯山矿化带,这意味着虽然物化探在勘查史上未起到突出的作用,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基兹顿矿地是有效的。
从确定了基兹顿矿地有大吨位低品位矿石到矿山投产只用了5年时间,而矿山建设本身只用了1年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