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这么涨还能买车吗_油价涨二手车还好卖吗
1.为什么汽车降价了,二手车反而不好卖了呢?
2.新车跳楼大甩卖,二手车商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要崩盘了吗
最近有两件事让准备买车的人有些头疼:油价飙升和电车普涨。
这样的大环境形势也反向带火了新能源二手车。今年年初,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就喜迎开门红,售价上涨,以往积压库存三四个月的二手车,如今1个月左右就能被买家相中。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新能源车企也在二手车市场疯狂圈地。
今年1月,蔚来二手车全球首家体验店在杭州汽车城开业。仅一个多月后,蔚来的第二家二手车体验店正式开进了广州番禺区。
位于广州的蔚来二手车体验店与其他新势力只是推出线上官方二手车业务不同,蔚来则是将“壕”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实体店为二手车业务引流。
广州的这家二手车体验店就坐落在5A级景区——长隆度假区附近的商圈,几十米之外就是最近新开的蔚来中心。
整个二手车体验店占地面积不算大,仅有一台ES6新车作为展车。据销售表示,该店目前仅有2台二手车供消费者体验,所谓的体验店主要充当业务展示、客户沟通作用。
蔚来ES6新车展示消费者想要了解蔚来全部二手车的详情,还必须登录官方APP。在该APP相关详情页,每台二手车的入手价格、车辆配置、提车地点、出厂时间、首次上牌时间、表显里程、车辆历史维修记录等信息都有所显示。
蔚来APP二手车显示页面但从APP来看,售出的二手车并不算多,大约为170台左右。而在蔚来APP中目前全国在售仅有14台二手车,包括12台EC6和2台ES6,绝大多数为BaSS方案;作为参考,截至2022年3月1日,蔚来汽车保有量约为18.3万辆。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规模与日俱增,其他车企的业务触角也早已伸向二手车。
特斯拉、小鹏等几大新势力在近一两年已陆续推出了官方线上二手车业务;吉利、上汽、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也发布了“保值回购”政策,力求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信心。
广汽埃安Aion Care+保值回收政策虽然二手车的买卖有车企兜底,但目前还有不少问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首先是质量问题。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天津车主维权案”就用755天告诉我们一个“官方二手车不一定靠谱”的故事。
2019年,某天津消费者通过官网购得一台被官方承诺“车况良好、非事故车”的二手Model S,在几个月后却被发现实则为一台C柱被切割过的事故车。
后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特斯拉被韩潮告上法庭,二审维持原判,即向车主“退一赔三”,共计赔偿151.88万元。
再者,还有首任权益权的保留问题。
比如,前面提到的蔚来二手车主仅享有首任车主的部分权益:BaaS方案免费换电的次数由首任车主的6次降低至2-3次;取消免费终身质保等等;
此外小鹏、岚图、理想等新势力的第二任车主也不享受终身质保权益……
蔚来二手车主权益无论是质量漏洞,还是首任车主权益被削弱,这些问题都在消费者普遍对三电安全、新能源质量抱有担忧的前提下,增加他们购买二手车的顾虑。
让官方卖二手车变成带刺的玫瑰。
本来属于买卖双方、车企共赢的局面,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商家唯利是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就像一根根刺,刺向买家。
当然这只是个例。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依然需要官方出手,通过更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收与卖的通道,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和保值率。
毕竟盘活整个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不仅仅是车贩子的任务,还是车企应该做的事情。当新能源车流通更顺畅、产品更保值,消费者选择新车时顾虑减少,销量也更可观。
放眼整个二手车市场,不难发现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虽然近期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上涨以及补贴退坡,让新能源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水涨船高,但依然不能忽视新能源车贬值快的深层问题。
“半年转手亏10万”、”二手车商亏钱卖车“等新闻比比皆是,保值率低一直都是新能源车的痛。
央视财经采访画面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月最新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二手车保值率水平为51%,插混车三年车龄的二手车保值率平均为61.3%,远低于燃油车的水平。
从主流的细分车型来看,只有特斯拉、蔚来、比亚迪、欧拉等热销车型,以及保时捷Panamera、路虎揽运、宝马5系等贵价插电混动车型,能保持90%-60%的三年车龄保值率。
那些销量不佳、热度低的新能源车就算“骨折价”转让,几乎无人问津。比如在某大型二手车平台上,这台天际ME7上牌不到两年,表显里程0.8万公里。新车含税价为39.82万元,二手价仅为15.98万元。
某二手车平台天际ME7产品页位于广州市郊区的二手车商陈先生坦言,虽然现在的新能源很火,但二手车贬值太多,他也不敢大量收车,只能收一些20万以下或者知名度高的新能源二手车,不然亏本风险太高,难以承受。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表明,2021年新能源二手车3万-12万价格区间占比高达82.01%,其中接近7成是8万元以下。显然,中低端车才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角。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购买二手车的车主基本都是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预算高一些的消费者必然会把目光瞄向新车市场。
如今的新能源新车市场从几万元的微型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型应有尽有,电池、智能技术也日新月异,谁还会选择一台续航能力每况愈下的二手车?答案一目了然。
中低端车集中度高、购买欲望不强、市场需求量不大让新能源车的二手车市场彷佛处于未曾破晓的前夜。即便新车涨价带来了二手车热潮,恐怕也只是短暂性的周期现象。
人人都说”新能源车是未来“,为什么却只拥有如此之低的保值率?原因有三。
一是新能源车的产品特性复杂,属于最根本的原因。
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电池,它占据整车成本30—40%,但能量密度、电池寿命又会逐年衰减,更换电池的费用相对比较昂贵。
如果新车的话,几乎各个品牌每升级一款,续航里程都会大幅度提高。甚至现在1000公里续航都不再是梦,更让电池折寿的二手车显得拉跨。
赛力斯SF5另外,新车越卖越便宜,技术越来越先进,也显得旧款车型更加不值钱。
去年上市的大改款理想ONE 2021版本就是绝佳案例之一,其相比2020款不仅了升级了辅助驾驶、新增了电动按摩座椅,还提升了续航里程,但新旧两款车型仅相差1万元。这意味着旧车主的理想ONE间接贬值。
2021款理想ONE二是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作为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是影响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的原因之一。目前充电桩绝大部分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对于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和长途需求的群体来说,新能源显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二手车的新能源车亦然。
所以,新能源二手车多数仅限于发达城市之间的流通,流通性显然比燃油车低。
三是市场行为与政策因素。
对于因应燃油车建立的车况检测、旧车估值、维修整备标准,二手车商和第三方机构可以说是轻车熟路。</span
为什么汽车降价了,二手车反而不好卖了呢?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2月18日商务部第1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安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则:
1、为加强二手车流通管理,规范二手车经营行为,保障二手车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二手车流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2、在境内从事二手车经营活动或者与二手车相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是指从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到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挂车和摩托车。
3、二手车经营主体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从事二手车经销、拍卖、经纪、鉴定评估的企业。
二手车的购买优势
1、经济实惠
二手车一般都不是时下车市最新的车型,一般要落后两年,同一品牌同一车型的二手车,晚买一到两年,就可以省钱。另外,随着油价的上涨,市民出行成本不断加大。如果市民经济不是很宽裕,买车只为了代步,买台二手车还是很划算的。
2、折价率低
任何一辆汽车,只要在车管所登记落户后,不管你用还是不用,或者你用多还是用少,它每一年的价值都在不断下降。一般来说,一年后要贬值20%,两年后要贬值35%,三年后贬值会达到50%。如果要买台二手车,就相当于别人在给自己的折价率埋单,买一台新车的钱,可以买两台不错的二手车,即使你用了几年后,再将车卖掉,也不会赔多少。
新车跳楼大甩卖,二手车商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要崩盘了吗
作为一个常年和车打交道的检车师,这几天有很多亲戚朋友问我,最近汽车全都一个劲儿的降价,对二手车行业影响大不大?过段时间会不会报复性涨价啊?我姑且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看法,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先说结论:报复性涨价大概率不会有,至少短期内不会。原因有这么几条:
1、买车意愿下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转为存量市场,现在谁家没台车啊?买车大多是因为有了新的用车需求,不像以前那么刚需了。而且疫情过后,经济下行,大家兜里都没那么富裕了,买车时自然更加谨慎了;
2、见过光明,便无法再忍受黑暗:在产品力本身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一旦汽车习惯了降价,消费者就会觉得你就值这么多了,再想涨回去就很难了。过去桑塔纳一台要将近20万,而且是那个时候的20万!现在让你花20万买桑塔纳,你乐意吗?
3、国产车和新能源车的冲击:近几年消费者对合资车的信仰逐渐崩塌,不单路上国产燃油车越来越多了,新能源车更是首选国产品牌。其中日系品牌首当其冲,过去加价还得排队的车型,现在也有了优惠。这时候再涨价不是跟销量过不去嘛……
至于降价的影响,我从二手车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降价打掉了价格水分,那些还没买车的消费者肯定是喜闻乐见的。但对于现有车主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二手车价格下跌,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就贬值了。
对汽车厂家来说,一味的降价就是恶性循环,你想啊,别人都降价,他不降肯定不行,但总不能赔钱卖吧?一些商家就会选择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降低成本,甚至偷工减料(某品牌的断轴事件还历历在目呢)。产品质量下降,二手车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开几年就各种毛病的二手车谁还会买呢?相当于变相打击了二手车市场。我觉得厂家更应该做的是提升自己的产品力,让产品支撑的起价格,而不是用价格战换销量。
对二手车商来说这次降价肯定是一个严酷的挑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二手车比新车还贵的现象!但都知道二手车就讲究个快收快卖,越放越不值钱,风险也越大。所以车商手里的车要想短时间内出手,只能“割肉放血”。未来一段时间的收车也会越来越谨慎,收车价格也会迎来一片混乱。但我个人对此并不是特别悲观,因为二手车本身就没有一个严格的价格标准,值多少钱市场说了算,市场稳定了,二手车肯定还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
说了这么多,也都是一些我的个人看法,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你们是怎么看待这次汽车降价潮的呢?
就在几年前,二手车还是根正苗红的朝阳产业,一大批资本竞相进来掘金。
可是这两年,不仅钱挣不到了,还有可能把本亏进去。
2022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602.78万辆,同比下降8.86%,十分罕见地出现了下滑。
经济形势严峻,新能源的冲击,燃油车价格跳水等多重原因混杂在一起,二手车商举步维艰,这场混战还远没到落幕的时候,接下来会更难。
过往的价格体系失去价值了吗?
2022年对于所有的二手车商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一年,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经常无法正常营业。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有26%的商户闭店时间在30-50天,23%的商户闭店时间在50天以上,约六成二手车经销商出现亏损。
无论什么行业,其实靠的都是信心,当大环境下行,库存压力太大,就会引发抛售。
销量上不来,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观望情绪又加重了车商出货的压力,循环往复,二手车以往的价格评估体系受到严重冲击,踩踏式降价蔓延,车商大面积亏损。
燃油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二手车价格体系,简单地说,中低端车价格评估以日系为参照物,高端车以BBA为参照物,以此类推。
可是,2022年发生了很多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比如日系的标杆车型卡罗拉被比亚迪秦超越,还有东风日产全新三缸奇骏上市就滞销等。
日产看到新奇骏不行了,马上复产老奇骏,新车只要15万左右起步,直接让二手车商手里的老奇骏大幅度贬值。
当保值率较高的日系车开始全面降价,这就导致其他品牌不得不跟进,二手车商也被动地加入了价格战。
整个市场都处于无序的状态,车商们都无法按照原有的经验来经营,想要保本都难。
新能源新车价格的X因素
当下新能源车非常受欢迎,这和油价、体验、使用成本都有关系,去年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超过了700万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只是,新能源车还处在上升期,价格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以最热门的特斯拉为例,去年10月特斯拉下调销售价格,其中Model 3后驱版降1.4万,高性能版降1.8万,Model Y后驱版降2.8万,四驱车型降3.7万。
接下来才过了半个月,特斯拉又通过车险补贴再次降价。
再往后就是今年的降价,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特斯拉Model 3起步价降至22.99万元起,降幅为3.6万,Model Y降至25.99万元,降幅为2.9万元。
这种玩法非常罕见,因为,以往燃油车都是4S代理制度,降价需要经过厂家和代理商沟通。
特斯拉这种直营模式对价格把控力更强,无需任何顾忌,说降就降,之前收了特斯拉的二手车商一夜之间就赔个底朝天。
特斯拉这种还不是个例,理想ONE去年9月退市,也是没有任何提前告知。
很多客户提车几天就直接损失几万块,原本属于网红级别的二手理想ONE也顺便狠狠地割了一把车商的韭菜。
市场经济中,商品定价没有太多限制,有加价就有降价,这个本无可厚非。
只不过作为大宗消费品,幅度太大的突然性降价,还是会伤害很多消费者,至于二手车商,那就只能哑巴吃黄连。
价格混乱状态还将持续多久?
坏消息是,苦日子还在后头。
最近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降价,燃油车销量下跌,新能源车销量上涨。
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中国汽车品牌对于汽车价格话语权争夺的过程。
燃油车当然首当其冲,雪铁龙B级轿车只卖13万多,甚至还比不上自主品牌,丰田本田的保值率也开始下跌。
二手车商们以往遵循的规律要全部推倒重来,这个过程会很混乱。
因为你不知道这次降6万,下次会降多少,说不定还会有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二手车价格还要不停地调整。
新能源汽车不断地价格战,一方面让燃油车恐慌性降价,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定位点,这个过程同样是混乱的。
比亚迪去年销量冲上了180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第一车企。
但是,中国的汽车厂家不止一家,还有那么多的新势力,老势力,大家都要生存,都不甘人后。
比亚迪今年先声夺人将混动车秦PLUS DM-i调整到9.98万,后面零跑汽车C01相比老款降4.4万,C11低了3.6万,原来只卖几万块的T03下调幅度高达2.26万。
另一方面,吉利、长城、奇瑞等等都准备在今年全力转型新能源。
那新能源车的价值标杆到底是多少?
没人知道!
从这个角度而言,新能源二手车的行情也就无从谈起,往后的生存难度就更高。
结束语
二手车属于新车产业链的下游,新车价格浮动,二手车就必须跟着调整,稳定的新车价格和销量才是二手车商获利的基础。
当新车价格的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在建立之中,不断的价格战会让二手车商无所适从。
想盈利?恐怕是奢望,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