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油行情和棕榈油行情相反吗

2.影响棕榈油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3.棕榈油需求不足却面临高产期 期价仍将反复探底

4.食用棕榈油的危害有哪些?

5.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大大促进了印度

甘油行情和棕榈油行情相反吗

棕榈油 涨价_棕榈油价格疯涨的后果

不是。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截止2022年11月21日,受棕榈油价格一涨再涨的影响,甘油价格也稳步上推又到了历史高位,因此两者是行情不是相反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影响棕榈油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棕榈油的现货价格

影响棕榈油供求关系的因素较多,国际贸易形势、国际能源价格、汇率、豆油和菜籽油等相关替代品的价格都会导致棕榈油价格变化,这使得棕榈油价格波动频繁、剧烈。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国内棕榈油由3390元/吨上涨到6307元/吨,涨幅达86%;此后从2004年3月的6293元/吨下跌至2005年2月的4195元/吨,跌幅达33%;经过1年多的盘整之后,从2006年4月开始上涨,2007年4月价格为6600元/吨,上涨了57%。

在植物油品种中,豆油与菜籽油的价格变化高度相关,而棕榈油与豆油、菜籽油价格变化的相关性则要低很多。2003-2006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棕榈油与豆油的价格变化相关系数为0.728,与菜籽油的相关系数为0.725,而豆油与菜籽油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3。从价差来看,2003-2006年,棕榈油与豆油价差变动区间为-450元~-2000元/吨,与菜籽油价差变动区间为-550元~-2350元/吨,而豆油与菜籽油之间的价差变动区间仅为-130元~450元/吨。

国内棕榈油现货中远期交易情况

国内棕榈油生产、贸易、消费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现货市场中不仅通过传统方式开展交易,而且依托互联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化交易,包括B2B模式,网上招标、拍卖,中远期仓单交易等,其中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上海中昊油籽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的棕榈油中远期交易取电子化仓单的形式,并充分借鉴了期货市场的交易、交割、结算制度,为开展棕榈油期货交易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近20年来,国际棕榈油价格波动比较大,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价格走势相近。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的最低价格出现在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棕榈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着全球出现了几次恶劣的气候,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了全球植物油的产量,棕榈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价格上涨基本上都是从800RM(马币)/吨以下上涨到1400-1600RM/吨。在1999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应紧张,而需求却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产量的扩张难以跟随需求的增长,导致棕榈油价格达到历史性高点2600RM/吨,至2007年4月末,马来西亚大马棕榈油价格在2200RM/吨左右。

棕榈油需求不足却面临高产期 期价仍将反复探底

7月10日国内棕榈油期价再次出现调整,其中9月合约下跌114,跌幅达2.37%,回顾棕榈油1809合约近期的走势,在6月20日最低下探至4584元/吨后展开了持续的一波反弹,最高涨至7月3日4898元/吨,反弹幅度达6.8%,但之后逐步回落,10日竟然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从消息面看,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了6月的棕榈油数据,6月产量为1332705吨,5月产量为1525405吨,预期产量1356500吨,出口为1129088吨,上月为1291365吨,预期为1190000吨;库存为2188660吨,上月为2170620吨,预期为2145000吨。

市场担心消费需求不足

除了产量数据外,市场更担忧的是需求不足,6月出口1129088吨,较上月1291365吨下滑12.56%,出口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库存仍然略有增长,棕榈油期价承压再次下跌。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6月称,2018/19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将会创下1.156亿吨的新高,比2017/18年度增加540万吨,从全球看,油脂供应仍然充足,这时若需求不足将会是导致价格下跌的巨大隐患。首先从时间上看,由于5至6月是斋月,之前斋月备货仍然有个消化期,其次第二次关税调整是6月14日,效果的显现仍然需要时间,这两个因素仍然会影响印度6月份棕榈油进口量。据了解,印度油脂需求缺口巨大,国内生产700万吨左右,消费超过2000万吨,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未来油脂需求增长可期。印度油脂消费中,棕榈油年消费超过1000万吨,占比超过40%,而国内仅能生产20万吨,缺口巨大,仍然要依赖进口。从长期看,印度油脂消费增长仍然是支撑棕榈油的利多因素,但短期的进口数据可能不太理想,尤其是6月份的进口量。

后续棕榈油将进入高产期

棕榈油每年7至9月都是高产期,加上近期出口数据不理想,市场再次担忧库存压力。棕榈树产量有一定的波动,在持续高产2至3个月后产量会略有下滑,然后再次增加,从下图看出,2018年3、4月份产量较高,5、6月份有所回落,后续有可能产量再次恢复增长。从数据看,6月产量明显低于预期,甚至接近2月份1342805吨的水平,2月份一般是每年产量最低的月份。6月的低产仍然与斋月有关,6月上半月仍然是斋月期,从而影响了产量,但产量下跌的幅度仍然超出了预期,是否有其它因素影响,后续仍需要观察。

不仅棕榈油,豆油在每年6至9月份也是库存增长期,作为植物油中第一和第二大油脂,同时处于库存增长周期,对油脂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棕榈油指数历年走势特点

4月之后棕榈油价格会走低,至10月左右跌至年内低点,之后再逐步反弹。从棕榈油1809合约在今年的走势来看,基本吻合了这个规律,在3至5月份横盘震荡,之后破位下行,近期走势仍然维持了下跌趋势,再次调整也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看,棕榈油需求不足加上主产国面临增产高峰期,市场忧虑库存压力。从近期走势看,棕榈油仍然维持下降趋势,吻合历年的走势规律,笔者认为后市棕榈油仍将会反复探底,在具体操作上建议仍以顺势做空为主,不过后市要关注在9至10月份价格企稳反弹的可能。

食用棕榈油的危害有哪些?

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

棕榈油是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少用来烹饪。

主要是因为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棕榈酸和硬脂酸,总共可达50%以上,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很多。因此,如果作为日常食用油来食用,对于身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虽然棕榈油不作为日常食用油,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面、薯片、饼干、点心、氢化油、调和油等等。之所以将棕榈油作为这些食物的重要用油,一方面是因为氢化植物油的危害较大,顾客不认可。

为了提高销量,很多生产商会用棕榈油;另一方面,棕榈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耐高温,烟点高,适合高温煎炸食物,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备的特性;再者就是,棕榈油在室温下也呈现半固态和固态,对于保持食物形状稳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为有利。所以,棕榈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加工食品中。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大大促进了印度

(1)(9分)热带雨林面积减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水循环,气候变干;温室气体增加;焚烧森林开荒,容易引发森林大火、增加雾霾天气。

(2)(6分)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制止非法伐;控制棕榈园建设规模,发展生态旅游等保护性开发,恢复天然植被;在棕榈园营造仿生生态系统(模拟雨林生态),减少生态破坏;加大雨林保护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试题分析:

(1)棕榈园建设必然要扩大种植区域,破坏热带雨林,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借鉴巴西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后果的知识来回答。从对雨林本身的影响、生物、土壤、气候、水循环等方面分析。

(2)保护热带雨林,既是环境问题,又是经济发展问题。既要决策又要有公众参与。从立法到执法,再到具体措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